1.(2024·湖南长沙·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社”这个词语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 ”。
【答案】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柘柳阴浓春社罢,牛羊日夕牧童来)
2.(2024·湖南长沙·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世间每一种食物都自有其味道,每一种人生也自有其况味。当我们以简单的菜肴和几杯淡酒表达热情醇厚的情谊时,可以吟诵杜甫《客至》中的“ , ”。
【答案】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3.(2024·湖北武汉·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五一节快到了,班上要办一期关于“劳动”的黑板报。小刚负责“诗海泛舟”栏目,请为小刚提供两句描写劳动场景的古诗文,如:“ , ”
【答案】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插秧歌》前三联、 《芣苢》全诗皆可)
4.(23-24高三下·江苏扬州·开学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李白在《览镜书怀》中写道:“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这类揽镜生发感慨的古代诗句还有很多,如“ , ”。
【答案】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5.(2024·湖南益阳·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在我国古代诗文中,“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以酒会友、以酒传情在古诗文里随处可见。如:“ , 。”
【答案】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6.(2024·湖南长沙·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窗”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古代诗文中也有许多含有“窗”的句子,例如:“ , ”。
【答案】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2024·福建·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浊酒”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借一壶浊酒,浇胸中块垒,在古诗词中并不鲜见,如“ , ”。
【答案】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杯浊酒慰飘零,百首新诗见典型/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8.(2024·四川绵阳·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剑”这个意象不得不提。中国文人的剑气流淌在古诗词中,从诗仙李白的仗剑江湖到王昌龄的边塞烽烟,古代文人一路霸气不止,剑啸长虹。“剑”象征意义很多,带“剑”的诗句如:“ , 。”
【答案】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9.(2024·河南三门峡·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小明打算以“谈笑”为切入点,用古代诗文名句赞扬英雄临大事镇定从容的品质或超强的才干,或赞美悠闲的生活,同桌向他推荐说“ , ”就很好。
【答案】 谈笑起 两河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2024·陕西汉中·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村子常指农民聚集、居住的地方,古诗文中经常出现描写“村”的句子,如“ , ”。
【答案】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11.(2024·青海西宁·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古诗词中常出现“梦”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都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 , ”。
【答案】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2.(2024·贵州遵义·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城墙和护城河在古代城市防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文中常同时举“城”“池”的形象进行写作,如:“ , 。”
【答案】 然后践华为城 因河为池(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13.(2024·江西·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砧”,捣衣时垫在底下的大石板,古诗词中,常被赋予思人怀乡之情,比如“ , ”。
【答案】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14.(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小刚想要使用古诗文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他可以引用“ , ”来再现古人使用铜镜的生活场景。
【答案】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15.(2024·湖南衡阳·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有路,有方向,志士因之奔前程,游子因之归故乡,“路”作为意象也常被写入诗句中,如“ , ”两句。
【答案】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16.(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3)舞龙表演是当涂县大陇孙村春节期间重要的民俗活动,古诗中也有很多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描写,如:“ , 。”
【答案】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7.(2024·河北·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古人常通过“吟”或“啸”的方式吐露心曲,抒发情怀,古代诗文中对此也多有描述,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句“ ”彰显田园之乐,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一语“ ”尽抒沉醉之意。
【答案】 登东皋以舒啸 扣舷独啸
18.(2024·四川成都·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丝竹”是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借指音乐。古诗文中有很多带有“丝竹”的句子,如“ , ”。
【答案】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19.(2024·江苏南通·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古代诗文中常出现“朝”和“夕”二字,或表示时间早晚,或表示时光飞逝。比如“ , ”。
【答案】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朝闻道,夕死可矣/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20.(23-24高三下·辽宁·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小明想要自己梳理古代女子妆容演变过程,老师建议他先从学过的古代诗文里寻找线索,比如“ , ”就是描写妆容的。
【答案】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21.(23-24高三下·江苏淮安·开学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看花灯是古代元宵节的风俗之一,古代诗词中用花灯渲染节日热闹气氛的句子是:“ , 。”
【答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22.(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现代文阅读Ⅰ中提到“玉器走进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逐步塑造起中华民族的气质涵养与精神品格”,这在古诗词中有诸多表现,很多古诗词或直接描写玉、玉器,或以玉来形容事物、表情达意,如“ , ”。
【答案】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3.(23-24高三上·宁夏银川·期末)名篇名句默写。
(3)“铁衣”指铠甲,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古来征战之苦,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
【答案】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24.(23-24高三上·四川眉山·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既是淡泊世事的承载,又是羁旅之愁的寄托,如“ , ”。
【答案】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5.(23-24高三下·黑龙江·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 品茗是文人雅士的一种常见的消遣方式,人们期待在茶气的氤氲中获得心灵的放松和精神的慰藉,在很多诗人的笔下都有相关描述,如“ , ”。
【答案】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26.(23-24高三下·江西·开学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音乐属于听觉形象,用语言难以表达,但古诗文也出现了用诗文描写音乐的传世佳作,比如“ , ”采用以声写声或以形写声的方法巧妙了写出了乐音的特点。
【答案】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27.(2024·全国·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古代的文人雅士常常通过梦境创造一个美的世界,让作品充满艺术之美,比如古诗词中“ , ”就含有一个“梦”字。
【答案】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8.(2024·湖南邵阳·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古人在写作诗歌的时候很喜欢用到“倚”字。可以是人倚物,也可以是物倚物等等,比如“ ”,又如“ ”。
【答案】 迷花倚石忽已暝 枯松倒挂倚绝壁(快阁东西倚晚晴/倚南窗以寄傲/吴质不眠倚桂树/归来倚杖自叹息)
29.(23-24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古代文人常以“樽”这一酒器代酒,表达不同的心境,苏轼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就各自用“ ”和“ ”分别表达了祭奠和欢聚之意。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高考语文易错易考错别字考前必刷题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高三新教材开放性默写(意象默写)新题汇总(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病句分类专题训练(附答案详解)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高三开放性默写(意象默写)新题汇总(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高三新高考理解性默写120道(word版+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高考新题型:成语填空专项训练30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统编版必修上册)劝学+师说 重点知识归类+实战演练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登泰山记 重点知识归类+实战演练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4名校模考开放式情景默写汇编 (生活篇)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4名校模考开放式情景默写汇编(动物篇)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