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3-24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鹿”音同“禄”,世人常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与超脱,或其他情怀,如 , 。
【答案】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37.(2024·四川遂宁·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龙行龘龘。”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我国汉族的民族图腾。“龙”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即是,如 , 。
【答案】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8.(2024·甘肃张掖·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猿啼之声在诗歌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很多诗人都以此来寄寓自己的情感,唐诗中有许多经典名句,如: , 。
【答案】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39.(23-24高三下·浙江·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传说杜鹃鸟啼叫时,啼声悲切,嘴里会流出血来,后来在古代诗歌中,诗人们常用杜鹃来表达悲伤哀婉的情感,诸如白居易曾言 ,李商隐曾言 。
【答案】 杜鹃啼血猿哀鸣 望帝春心托杜鹃
40.(2024·湖北武汉·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杜甫常在诗歌中使用鸟类作为意象抒发内心情感,例如 , 。
【答案】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1.(2024·广东湛江·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小明在某地旅游时亲耳听到了猿猴的叫声,感觉有些悲戚。小明想起古诗文中猿的形象常常与愁、悲有关,如 , 。
【答案】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42. (23-24高三下·山东·开学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雁”,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有“鸿雁传书”的典故,人们常常用“雁”寄托思乡念亲之情,如 , 。
【答案】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3.(23-24高三下·山东济南·开学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鹧鸪在古人眼中是情思的一种寄托,常用于爱情思怨、漂泊乡思、春光易逝等场景, , 就符合上述意境。
【答案】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鸪飞/南国多情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何处鹧鸪飞,日斜斑竹阴/鹧鸪声苦晓惊眠,朱槿花娇晚相伴/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44.(23-24高三下·广西·开学考试)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鸥鸟在古诗中较为常见,常常用来象征隐逸情怀或是表达放任不羁的旷达,如: , 。
【答案】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45.(2024·河南郑州·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杜鹃鸟亦称杜宇、布谷、子规,是古代文人创作的重要意象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 , 等。
【答案】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6. (23-24高三上·湖南长沙·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在古代,“乌鸦”常与宗庙祭祀、祖业社稷有着密切联系,如诗句 ;诗人也常用“乌”意象来寄托内心情感,如 。
【答案】 一片神鸦社鼓 乌鹊南飞(月落乌啼霜满天)
47.(2024·河南焦作·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古人常用“鸡鸣狗吠”衬托环境的宁静,或形容百姓安居乐业,如 , 。
【答案】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48.(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马”作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词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成为古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意象,如 , 。
【答案】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49.(2024·四川宜宾·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春回大地,山野鸟鸣,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让人不禁想起古代诗词中的佳句: , 。
【答案】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0.(2024·四川成都·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4)成语“鹏程万里”常用来比喻前途不可限量,也寓意一个人有才华、有能力。作为古代传说中最大的鸟,“鹏”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 , 。
【答案】 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鹏北海,凤朝阳/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高考语文易错易考错别字考前必刷题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高三新教材开放性默写(意象默写)新题汇总(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病句分类专题训练(附答案详解)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高三开放性默写(意象默写)新题汇总(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高三新高考理解性默写120道(word版+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高考新题型:成语填空专项训练30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统编版必修上册)劝学+师说 重点知识归类+实战演练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登泰山记 重点知识归类+实战演练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4名校模考开放式情景默写汇编 (生活篇)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2024名校模考开放式情景默写汇编(动物篇)
所属栏目: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