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概念:
横暴权力 同意权力 无为政治
二、作者主要观点:
1. 权力之所以诱人,最主要的因为它关系着 。
2. 农业社会中 的限制在于生产量除去消费量之后的农业剩余不多。
3. 乡土社会实际上是“ ”政治。
三、段落大意:
1. 论权力的人可以分为两派: 和社会合作。
2. 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看,权力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或一种休战状态的临时性平衡,是在胜负双方的冲突过程中产生的。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叫“ ”。
3. 从社会合作一方面看,社会分工产生权利和义务,为保障这种权利和义务,也产生共同授予的权力,它的基础是社会契约和同意,这种权力叫“ ”。
4. 在一个社会中,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 ,只是各有侧重。两种权力互相交割,错综混合。
5. 权力具有工具性——人们通过权力得到 。
6. 权力之所以诱人,最主要的因为它关系着 。
7. 农业社会中横暴权力的限制: 。
8. 乡土社会不是一个富于抵抗力的组织,常是皇权的发祥地,但能支配强大横暴权力的根蒂根基不足,农业的帝国是 的。
9. 中国历史是 的循环。
10. 在 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
11. 社会中的权力机构,虽则名义上“专制”“独裁”,但在乡土人民的实际生活中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四、整体感知
本章论述了传统对权力的看法有两种:一是建立在 之上的“横暴权力”,这种权力以阶级斗争为特点;二是建立在社会合作之上的“ ”,这种权力以监督权利与义务与维持契约为特点。现实中的权力通常是以上两种权力的混合。而作者认为这两种权力在实际行使至基层的过程中,由于乡土社会自身农业社会的社会性质和小农经济的经济特点,会遇到诸多阻力,从而在历史的选择中形成了“无为政治”的模式。
五、结构思路
六、文本探究
1.如何理解原文中两种权力“是概念上的区别,不常是事实上的区分”?
2.“横暴权力”难以直接影响乡土生活,“同意权力”为何也很难在乡土社会发生作用?
3.乡土社会是如何在“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的作用下,形成“无为政治”的?请结合文章进行梳理。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演练卷(二)(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演练卷(一)(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红楼梦》81-12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红楼梦》61-8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红楼梦》41-6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红楼梦》31-4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红楼梦》21-3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红楼梦》11-2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红楼梦》1-1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红楼梦》与《乡土中国》的交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