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经典基础题(word试卷+答案)
一、(山东淄博高一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碎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碎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为“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摘编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摘编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摘编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1.材料一中对“愚”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苞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
2.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
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
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
3.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
4.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
5.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
二、(广东顺德高一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因为封闭的经济环境决定了这个自给自足的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是以村落为生活单位的乡村社会,以乡情为纽带维系着它的正常运转。
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乡绅对于社会的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小说《白鹿原》中当遇到饥馑之年时,白嘉轩、鹿子霖之类的乡绅便承担了赈济饥民的社会责任。这一方面是出于儒家教育兼济天下的担当意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出于乡情的考虑。乡村社会村落聚居的生存状态,使农民在这个相对狭小的环境中很易于彼此熟识,另一个例子则将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小说中,当官员田福贤以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话,将之前参加农会的积极分子笼络回来时,他以一个长辈教训晚辈的身份训斥这些人的无知,然后释放了他们。他叮嘱这些原本热情高涨积极革命的青年农民,让他们回家种地,好好过日子。这里可以看出农村革命现状与城市的重大区别:即使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中,乡土社会的乡情因素依然可以游刃有余地调和或者说超脱于这些纷争之中。
此外,以祠堂宗族为纽带的人际关系使这种关系迥异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小说中的白鹿村为例,在白鹿村里几乎全部村民都属于白、鹿两姓家族,家族有族长,负责处理族内的各项事物,如果白鹿村是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族长便承担着家长的职责,在这样的社交圈子内族长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威。显而易见,一旦这种类似于乡情的社会关系受到冲击,农民们的社交关系也便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失去这种有效的约束,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面临着信任缺失和秩序混乱的危险。
乡土中国里乡村社会的秩序有着近乎执拗和顽强的生命力。小说中,当以黑娃为首的农会为了破除封建势力而将祠堂门前的刻有乡约的石碑砸烂后,族长白嘉轩带领众人重新将砸烂的石碑拼凑起来,并希冀以此来警示后人。石碑上的乡约体现了儒家纯朴的社会理念,它为白鹿村的村民树立了一个类似于道德模范的典型,并要求村民们恪守乡约上的条文。乡村社会的秩序依赖于类似于白嘉轩这样的乡绅来维持,这些乡村中的士绅阶层保持了这种稳定的社会结构。祠堂也是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的象征,村民的婚丧嫁娶与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小说中,族长白嘉轩拒绝黑娃领回来的媳妇小娥进祠堂祭拜,也就意味着拒绝小娥进入白鹿村的群体之中,祠堂以其在道德影响力方面的权威性掌控着白鹿村的秩序。而对于乡村社会秩序最具影响力的人无疑是儒家文化的代表——朱先生,朱先生被整个白鹿原的村民看作是圣人。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他孤身一人,慷慨赴义,以一人之力劝退数十万清军,使得白鹿原的村民免遭涂炭。他为村民排忧解难,树立了一个人格的楷模,独具君子风范。更为重要的是,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整个白鹿原的村民,然而当无所不知的朱先生说他也不知道军统是做什么的从而闹出了人生中最大的一个笑话的时候,朱先生便瞬间从神坛上跌落而下,这也预示着儒家精神和其所代表的旧有的社会秩序也轰然倒塌。
(摘编自魏韬《白鹿原:失落的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礼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乡土社会安土重迁,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前辈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封闭的经济环境决定了乡土社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因为相对封闭,乡民彼此间也较为熟悉。
B.以祠堂宗族为纽带的人际关系一旦受到冲击,农民就会失去约束,乡村社会的秩序也会完全崩塌。
C.白鹿村祠堂门前石碑上的乡约体现了儒家纯朴的社会理念,也是广大乡民的价值追求与精神皈依。
D.礼与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同时,维持礼与法的行为规范的力量也是一致的。
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嘉轩、鹿子霖之类的乡绅遇到饥馑年,承担了赈济饥民的社会责任,这证明了乡绅对于社会的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
B.白鹿村村民的婚丧嫁娶等活动大都与家族祠堂相关,是否能进入祠堂,是村民个人身份是否得到家族认可的一个标志。
C.朱先生对于白鹿原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以他的人格魅力、君子风范、精神气质影响着白鹿原的村民。
D.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这说明“礼”是由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强调服礼的主动性。
8.在农村生活中,当出现矛盾纠纷时,村民常常找宗族的长辈来解决。请你从材料一、材料二中找出村民这样做的原因。
三、(浙江杭州高一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坐左第二,惜春坐右第二。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材料二:
宴饮活动的座次关系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关系以及社会礼仪关系的缩影。
《红楼梦》中的宴饮种类繁多,下面列举分析。
《红楼梦》里有大量迎客宴饮的描写。按礼俗,规模较大的宴会要按辈分、等级来分餐,然而贾母为迎接林黛玉的家宴非大型正宴,且贾母性喜与小辈儿孙同乐,因此迎春、探春、惜春等得以同席。黛玉虽然年幼,又是王夫人的晚辈,但其内宾身份涉及到“礼制”,因此黛玉座次仅次于贾母。另外,如果家有数代夫妻,遇到重要节庆,或有内宾,下代正妻则要象征性地在旁侍奉。在正式宴会中,虽有主客之分,
但君臣关系重于主客关系,仍以前者为主要座次依据。但并不是所有的迎客宴都重视座次关系和宴饮场所,是否强调座次和场所与宴请的对象及宴饮的级别有关。
游乐宴的布局已非用餐时的围桌团座形式,而是以酒令官为中心环绕排列,以方便游戏的进行。此外,除了主客座次有别外,众姐妹座次也按本家与外姓分开入座,而非视为一体随意混坐。有时甚至丫环也可入座,可见游乐宴本身的随性。
节庆中的宴饮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同辈间因血缘亲疏而非同席,分两边而坐。受节日喜庆气氛的影响,座次会根据长辈或是位重者的喜好发生调整。受长辈宠爱的小辈往往受邀陪长辈坐主桌,以示孝道。
由座次所体现出的礼制等级、身份地位的观念现在仍然有所延续。
(选编自虞菲、李向峰《宴饮礼仪文化的空间映照——以红楼梦为例》)
材料三: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坐左第二,惜春坐右第二”,说明贾母为迎接外孙女林黛玉的到来而举办的宴饮并不全是按辈分、等级来分餐。
B.“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是因为如果家有数代夫妻,有内宾时,下代正妻则要象征性地在旁侍奉。
C.有钱人家和贫苦人家以自身为中心划出的圈子范围截然不同,是因为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
D.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街坊”。“街坊”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
10.根据材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元妃省亲宴中有这样的叙述“已而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这是因为元妃虽贵为王妃,但因是贾府的内宾,所以主客关系重于君臣关系。
B.在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王熙凤在自己堂屋接待刘姥姥和板儿,说明是否强调座次和场所与宴请的对象及宴饮的级别有关。
C.在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众丫鬟也人了座,虽然是在外廊,但也多少打破了俗礼,可见游乐宴本身的随性。
D.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主桌上贾政陪侍贾母以尽孝道,而宝玉被邀为同席,则表达了长辈对小辈的宠爱。
11.《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人物在藕香榭中的座次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材料二,分析座次安排反映的宴饮礼仪。
12.费孝通《乡土中国》指出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以“己”为中心向外推伸,范围可伸可缩。试分析第三题中的座位安排体现了“差序格局”的哪些内涵。
四、(江苏盐城高一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足球比赛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着由双方停了球辩论。最理想的球赛是裁判员形同虚设(除了做个发球或出界的信号员)。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在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他的责任是察看portsmanship每个球员的动作不越出规则之外。一个有S的球员并不会在裁判员的背后,向对方的球员偷偷地打一暗拳。如果发生此类事情,不但裁判员可以罚他,而且这个球员,甚至全球队的名誉都受到影响。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对于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就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遵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环事,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曾在乡下参加过这类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其他负有调解责任的是一乡的长老。最有意思的是保长从不发言,因为他在乡里并没有社会地位,他只是个干事。调解是个新名词,旧名词是评理。差不多每次都由一位很会说话的乡绅开口。他的公式总是把被调解的双方都骂一顿。“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不认了错,回家去。”接着教训了一番。有时竟拍起桌子来发一阵脾气。他依着他认为“应当”的告诉他们。这一阵却极有效,双方时常就“和解了”,有时还得罚他们请一次客。我那时常觉得像是在球场旁看裁判官吹哨子,罚球。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有删改)
材料二:
费氏笔下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它比较缺乏变化,所谓“乡土特色”使得整个社会趋于静止;第二是只见“社会”不见“国家”,以及相应地,只有“礼俗”没有“法律”。这种社会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明清时代的社会并不相同。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随着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社会的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土地交易和土地的流转极为频繁,这使得整个社会内部充满动荡与不安。这种情况表现在法律上面,便是诉讼频仍和地方行政不堪重负。比如据一位日本学者保守估算,乾隆年间,普通州县一年可能收到15000至20000份状词:在一个有大约23000户人家的州县,每年作为新的原告或被告参与诉讼的在千人以上。当然,这种估算即便属实,也并不意味着清代社会与现代社会无别,或者,清代中国就已经开始进入法治时代。我们能够确定的只是,明清社会并不缺乏变化,当时的基层社会也不是不见“国家”,在那里,社会秩序单靠传统、习惯和礼俗尚不足以维系。
(节选自梁志平《从“礼治”,到“法治”?》,有删改)
材料三:
在儒家看来,诉讼违背自然秩序,破坏社会秩序,并对伦理秩序形成挑战,因而“无讼”成为古代国家精英的社会理想。为了实现“无讼”理想,中国传统社会通过三种途径来抑制诉讼。非制度化抑讼途径方面,国家精英通过思想劝导、榜样示范、社会舆论等多种方式进行道德教化,不仅试图借助道德感化提高民众的道德水准,劝民息讼,也努力营造“为讼有害”的社会舆论,增加诉讼的道德成本。制度化抑讼途径方面,统治者通过制定严格的诉讼制度来增加民众提起诉讼的难度,诉讼不是人人、时时都可采用的手段。半制度化抑讼途径方面,在中国传统社会,民间调处在纠纷解决中扮演重要角色,明清时期被纳入到国家司法体系之中,成为纠纷解决的必经阶段。
在国家精英的努力下,历史上确实有一些地方实现了“无讼”或少讼,然而宋代以后“好讼”的记载同样常见。非制度化抑讼途径方面,明清时期出现了通过明断案件来实现“无讼”的思潮,一些官吏在诉讼实践中放宽了对诉讼的限制,导致诉讼规模的急剧膨胀。制度化抑讼途径方面,诉讼制度宽严变化,在一些历史时期有条件地允许民众越诉,然而一旦放宽对越诉的限制,就会造成越诉规模激增,扰乱正常的司法秩序。半制度化抑讼途径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使民间调处所依靠的关系网络受到冲击,如果民间组织不能有效应对冲击,将使民间调处对民众的约束力老化,民众可能越过民间组织而直接向官府提起诉讼。概而言之,虽然历史上抑讼力度不断调整,存在强弱变化,但国家精英自始至终对诉讼持负面评价,制度设计和诉讼实践也是以抑讼为主流,因而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以“抑讼”为主要特征。
(节选自郭星华《无讼、厌讼与抑讼》,有删节)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礼治前提是知礼,乡土社会常以教化为手段向人们传输恪守礼俗的观念。
B.乡土社会的理想是人人自动遵守规矩,如果有人因自私的动机偷偷打破规矩,这种人被认为是败类。
C.清朝社会动荡变化,诉讼增多,以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国家已进入法治时代。
D.传统社会中诉讼不是人人时时都可采用的法律手段,并且诉讼在很多人心中是不符合道德教化的。
1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社会要求人们以礼修身,以礼律己,知礼守礼,将“礼”视作日常生活的规则。B.乡土社会负责调解纠纷的常常是一乡的权威,他们年龄大、受教育程度高,在乡里担任职务。
C.国家精英通过实行思想劝导、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合理进行诉讼。
D.明清时期,统治者对诉讼的评价发生变化,使诉讼制度宽严不一,诉讼数量随之发生变化。
15.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传统社会“无讼”思想的一项是()
A.《白鹿原》中白、鹿两家争地,白鹿村中医堂的冷先生与大儒朱先生承担起调解的任务。
B.《上虞雁埠章氏家训》有言:“好争非君子之道。争之不已,则必致讼,讼岂必胜哉?”
C.明代设立“申明亭”,宣教礼义道德,规定户婚、田土等纠纷须先得由民间里老调处。
D.宋代,江西等地的蒙馆开设讼学,用《邓思贤》《公理杂字》等讼师秘本来教授生徒。
16.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17.材料一、三都谈及中国传统社会诉讼问题,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说明。
八、(重庆南开中学高一期末)
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后边的题目。
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有几层原因。第一,西方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说尽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往往就已说尽他的生命史,在近代尤其如此。中国社会表面上虽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文人往往费大半生的光阴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他们朝夕所接触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
(选自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21.根据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内容,在下列表格中补充出对应的概念。
西方社会中国社会
朱光潜个人主义兼善主义
费孝通个人主义
22.费孝通《乡土中国·家族》对中国社会中夫妇关系的论述和朱光潜非常接近,请写出费孝通论述中国社会中夫妇关系的两个主要观点。
十、(江苏盐城市伍佑中学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是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法治其实是“人依法而治”,并非没有人的因素。
因此,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让我先说明,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中说得很清楚:“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篇》)。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选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之礼治秩序)》)
2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常将“人治”和“法治”相对,而简单地将我国社会视为人治社会,西洋社会视为法治社会,这种说法不够准确。
B.法律是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也是一种规范。
C.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行为规范,只从行为规范一点看,礼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和法律一样。D.礼是由国家强制力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是由社会所累积的经验来维持的,二者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
2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对比了“人治”和“法治”,法治也有人的因素,意在说明“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于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
B.文中列举了印度、缅甸等一些合乎当地礼的做法,说明了礼的内容可能是很野蛮的,野蛮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判断依据。
C.文中引用《论语》“颜渊问仁”的例子,说明法律是用外在的权力限制人的,礼约束人则有向内的主动性。
D.文章末段论证了礼治得以实现的条件,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礼治并不足以保证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
2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治中有人的因素,这不是说人在执行法律时可以简单地依据个人好恶,至少也须被认为是根据法律的。
B.乡土社会是一种根本不发生变动的社会情态,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礼治的效力也就更大。
C.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中养成为生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的约束力不同于法律和道德这两种规范。
D.礼治作为一种规范,目的是满足社会生活中各分子所需,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的、凭个人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
十一、(河北迁安高一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严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圈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语,“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制改)
2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B.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C.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从心”。
D.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2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29.文末说:“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为什么这样说?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演练卷(二)(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专题演练卷(一)(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 -
《红楼梦》81-12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 -
《红楼梦》61-8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 -
《红楼梦》41-6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 -
《红楼梦》31-4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 -
《红楼梦》21-3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 -
《红楼梦》11-2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 -
《红楼梦》1-10回 测试(附word版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 -
《红楼梦》与《乡土中国》的交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