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阅读试题

阅读试题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四)(附word版试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3-07-01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面各项中,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表现。(  )

2.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这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

3.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文字不是人们生活的必要媒介;人与人是面对面接触,有语言等传情达意的方式;人的生活是定型的,不需要文字帮助记忆。(  )

4.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  )

5.人治和法治之别,不仅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且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  )

6.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  )

7.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

8. 在乡土社会中个人的欲望常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充分地满足我们本性里带来的欲望,社会就会形成一个最好、最融治的秩序。(  )

9.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实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释是“无违”,那就是承认同意权力。(  )

10.中国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血缘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  )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8分)

1.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                ,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是               

2.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                                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

3.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种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便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               

4.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                ;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               

三、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他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他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是个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需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仅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C.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B.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D.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共12分)

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为政不在多言”“无为而治”都是描写政治活动的单纯。也是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儒家很有意用思想形成一个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王者,他们从没有热心于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教化权力的扩大到成人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假定个稳定的文化。稳定的文化传统是有效的保证。我们如果就个别问题求个别应付时,不免“活到老,学到老”,因为每一段生活所遇着的问题是不同的。文化像是一张生活谱,我们可以按着问题去查照。所以在这种社会里没有我们现在所谓成年的界限。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现在才发生的问题,他也就可以是我的“师”了。三人行,必有可以教给我怎样去应付问题的人。而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出则悌”,逢着年长的人都得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在我们亲属称谓中,长幼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则,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我记得老师史禄国先生曾提示过我:这种长幼分划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长幼原则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权力的重要。

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跟着缩小,缩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而且更限于很短的一个时间。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能依赖的是超出个别情境的原则,而能形成原则、应用原则的却不一定是长者。这种能力和年龄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专业,还可加一点机会。讲机会,年幼的比年长的反而多。他们不怕变,好奇,肯试验。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在这种情形中,一个孩子用小名来称呼他的父亲,不但不会引起父亲的呵责,反而是一种亲热的表示,同时也给父亲一种没有被挤的安慰。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

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另有一工的。所以用民主和不民主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社会,都是也都不是,都有些像,但都不确当。一定要给它一个名词的话,我一时想不出比“长老统治”更好的说法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长老统治》,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论述了教化权力的表现形式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影响。

B.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灵活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反证等论证方法,整篇文章显得生动有趣而不失严谨。

C.由作者论证可知,文化稳定是教化权力得以存在、有效的前提。

D.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儒家经典中的名句,除了用于佐证观点之外,还意在说明教化权力源自儒家人伦道德观,是儒家礼治思想的产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经验在乡土社会中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但在现代社会中就不免显得落后、不合时宜。

B.现代社会中部分传统礼节的缺失或改变并不一定代表着世风日下,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过程和体现。

C.教化权力包含着横暴权力的专制强制成分,又包含着同意权力的民主契约成分。

D.柳宗元说韩愈作《师说》“犯笑侮”“世果群怪聚骂”“得狂名”,究其原因,韩文中“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论语·泰伯》中有一句“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由于后句缺少标点,古今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众说纷纭,目前较为流行的有以下三种:

①冯友兰、钱穆等学者认为该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②清代宦懋庸认为该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还有学者认为该句应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你认为这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本题选文阐述你的理由。(6分)

                                                                                                

                                                                                               

                                                                                                

四、语言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在生活中一味地强调自我便利,不推己及人,最终会被身边的人孤立,被排挤出社会圈子。

B.乡土社会是一个遵守传统的社会,传统的教化有教无类,处于这种社会中的个人最终都会服膺传统。

C.在乡土社会强行推行法治,让作恶者有机会利用法律漏洞行违背道德之事,只会让乡民们感到执法部门和作恶者有阿党相为的嫌疑。

D.中国的家庭是一个事业组织,家庭成员须要相互包容、合作,维持好血浓于水的感情,才能劲往一处使,使家庭事业兴旺发达。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语言工作者在没有充分了解乡土社会的特性时,文字下乡活动并不能让乡民们获得多少语言知识。

B.横暴权力是用压迫的方式迫使被统治者屈服,并不能从根本上使社会矛盾解决。

C.除非社会变动加速,乡土社会的结构和传统绝不会因朝代更迭而产生改变。

D.要使社会达到“无讼”的状态,长老除了对民众进行必要的教化外,还须在处理纠纷时采取合适的方式,给往后的矛盾调解留下可以依从的范例。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            。

①这隔离非但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是在心理上的。

②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③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

④“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

⑤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

⑥它是亚普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

A.⑥④①②⑤③ B.③⑥⑤④①② C.③①②④⑤⑥ D.⑥②⑤④①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变化很少的社会里,文化是稳定的,很少新的问题,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               。“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

①“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性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

②也是这种社会,人的行为有着传统的礼管束着。

③事实上固然并没有这种社会,但是乡土社会却是靠近这种标准的社会。

④“为政不在多言”“无为而治”都是描写政治活动的单纯。

⑤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完全由传统所规定下的社会生活,这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

⑥儒家很有意用思想形成—个建筑在教化权力上的王者,他们从没有热心于横暴权力所维持的秩序。

A.④①②⑤⑥③ B.②⑥⑤③④① C.⑤③④②⑥① D.⑤⑥③②④①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并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  ① 长幼之序也点出了教化权力所发生的效力。在我们亲属称谓中, ②  ,我们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许多别的民族并不这样分法。我记得老师史禄国先生曾提示过我:这种长幼分划是中国亲属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则,有时可以掩盖世代原则。亲属原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③  

                            ②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   ①   。如果事业小,夫妇两人的合作已够应付,这个家也可以小得等于家庭;如果事业大,  ②   ,兄弟伯叔全可以集合在一个大家里。这说明了我们乡土社会中家的大小变异可以很甚。  ③  ,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②                                                                                                                                                                                   

五、写作(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按要求作文。

(一)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甲已年过古稀,无所事事,却嗜好赌博。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父亲有这嗜好,但又不便严加干涉。次子不务正业,也偷偷地赌博,还时常怂恿老父亲赌博。有一次,长子实在看不过去了,就骂了弟弟,这弟弟却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村里来评理。

如果你就是村长,你会怎样来评理呢?请写一篇文章,陈述你的评判和理由,不少于800字。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3.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4.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5.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6.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7.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8.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9.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10.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读了上面十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三四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四)(附word版试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