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周测试题

周测试题

语文统编教材(下册)第四单元第7次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详解)

分享:杨老师 2023-05-31 下载支付: 3 立即下载

一. 基础题(20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    。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    的。当科学理论与技术作用于社会(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    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    。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

A.大相径庭 相反相成 盛气凌人 满城风雨

B.天壤之别 相辅相成 来势汹汹 甚嚣尘上

C.大相径庭 相辅相成 盛气凌人 甚嚣尘上

D.天壤之别 相反相成 来势汹汹 满城风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

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被谣言蒙蔽,更不至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揭开信息化社会的序幕移动传媒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生成的数字文化更是将人类推进新媒介时代信息的传播容量不断扩充、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古老的传统文化迎来传播和发展的新契机。

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新媒介可以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推动传统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传承。从时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传播引导人们回望历史探寻民族文化源流增强文化自信;从空间层面来看新媒介主导下的信息传送无远弗届能有效地覆盖到更广阔的领域提升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新媒介和传统文化的交互相融会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生成新的文化因子。这种转化既包括外在形式的改变也包括内在精神的更新。如古代服饰原本具有社会符号性而今天活跃于各新媒体平台的“汉服圈”并不含有传统服饰中的等级意味。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新媒介可以通过数据化存储、可视化呈现、便捷化传送等方式更立体地建构文化记忆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6)

                                                                                     

                                                                                 5.下面是根据上文第二、三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6个字。(5)

                                             

                                                                                     

                                                                                         

二.提升题(20分)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二十二回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四人听说忙出去,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又下谕道:"众小姐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一并将贾环,贾兰等传来,一齐各揣机心都猜了,写在纸上。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在灯上。

太监去了,至晚出来传谕:"前娘娘所制,俱已猜着,惟二小姐与三爷猜的不是。小姐们作的也都猜了,不知是否。"说着,也将写的拿出来。也有猜着的,也有猜不着的,都胡乱说猜着了。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独迎春,贾环二人未得。迎春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贾环便觉得没趣。且又听太监说:"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也没猜,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众人听了,都来看他作的什么,写道是: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众人看了,大发一笑。贾环只得告诉太监说:"一个枕头,一个兽头。"太监记了,领茶而去。

贾母见元春这般有兴,自己越发喜乐,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围屏灯来,设于当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写出来粘于屏上,然后预备下香茶细果以及各色玩物,为猜着之贺。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设了酒果,备了玩物,上房悬了彩灯,请贾母赏灯取乐。上面贾母,贾政,宝玉一席,下面王夫人,宝钗,黛玉,湘云又一席,迎,探,惜三个又一席。地下婆娘丫鬟站满。李宫裁,王熙凤二人在里间又一席。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婆娘回复了贾政。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将贾兰唤来。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大家说笑取乐。

往常间只有宝玉长谈阔论,今日贾政在这里,便惟有唯唯而已。余者湘云虽系闺阁弱女,却素喜谈论,今日贾政在席,也自缄口禁言。黛玉本性懒与人共,原不肯多语。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故此一席虽是家常取乐,反见拘束不乐。贾母亦知因贾政一人在此所致之故,酒过三巡,便撵贾政去歇息。贾政亦知贾母之意,撵了自己去后,好让他们姊妹兄弟取乐的。贾政忙陪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贾母笑道:"你在这里,他们都不敢说笑,没的倒叫我闷。你要猜谜时,我便说一个你猜,猜不着是要罚的。"贾政忙笑道:"自然要罚。若猜着了,也是要领赏的。"贾母道:"这个自然。"说着便念道: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贾政已知是荔枝,便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方猜着,也得了贾母的东西。然后也念一个与贾母猜,念道: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说毕,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贾母想了想,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贾政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回头说:"快把贺彩送上来。"地下妇女答应一声,大盘小盘一齐捧上。贾母逐件看去,都是灯节下所用所顽新巧之物,甚喜,遂命:"给你老爷斟酒。"宝玉执壶,迎春送酒。贾母因说:"你瞧瞧那屏上,都是他姊妹们做的,再猜一猜我听。"贾政答应,起身走至屏前,只见头一个写道是: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贾政道:"这是炮竹嗄。"宝玉答道:"是。"

贾政又看道: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贾政道:"是算盘。"迎春笑道:"是。"又往下看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又看道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贾政道:"这是佛前海灯嗄。"惜春笑答道:"是海灯。"

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内愈思愈闷,因在贾母之前,不敢形于色,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只见后面写着七言律诗一首,却是宝钗所作,随念道: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

贾母见贾政如此光景,想到或是他身体劳乏亦未可定,又兼之恐拘束了众姊妹不得高兴顽耍,即对贾政云:"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罢。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贾政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字,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不在话下。

且说贾母见贾政去了,便道:"你们可自在乐一乐罢。"一言未了,早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满口批评,这个这一句不好,那一个破的不恰当,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宝钗便道:"还象适才坐着,大家说说笑笑,岂不斯文些儿。"凤姐自里间忙出来插口道:"你这个人,就该老爷每日令你寸步不离方好。适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撺掇叫你也作诗谜儿。若果如此,怕不得这会子正出汗呢。"说的宝玉急了,扯着凤姐儿,扭股儿糖似的只是厮缠。贾母又与李宫裁并众姊妹说笑了一会,也觉有些困倦起来。听了听已是漏下四鼓,命将食物撤去,赏散与众人,随起身道:"我们安歇罢。明日还是节下,该当早起。明日晚间再玩罢。"

6.本回的回目名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下列关于文段中出现的灯谜及其谜底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春所制灯谜谜底为爆竹,爆竹多在节日或喜庆日轰轰烈烈地燃放,暗示了她入宫为妃带来的无限荣光和家族荣耀

B.迎春所制灯谜的谜底为算盘,算盘打动乱如麻,纠葛不断,无法常享安乐,暗示了她镇日纷纷乱的悲惨命运

C.探春所制灯谜谜底为风筝,飘荡无依,漂泊不定,与中国人常有的安稳一世的追求相惇暗示了她日后远嫁的结局。

D.惜春所制灯谜谜底为海灯,海灯为佛家之物,弃世离家,与常人的理想相悖,暗示了她青灯古佛、孤寂终生的命运。

7.选文中各人所出灯谜都体现了其性格特点,下列与此相关的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环的谜面被元春称作不通”,表明贾环才学浅薄,行为顽劣。

B.贾政的谜面暗示了贾政恪守忠孝之道,符合其道学先生的形象身份。

C.贾政的谜底是文房四宝之一,凸显贾政对读书上进的重视。

D.贾母的谜面含蓄典雅,言简意丰,符合贾母大家闺秀的出身。

8.元宵佳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贾母带领众姐妹制猜灯谜,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贾政却回翻来覆去,竟难成寐,不由伤悲感慨请结合选段的内容分析贾政夜难成寐的原因。(6分)

                                                                                    

                                                                                  

                                                                                    

                                                                                     

9.这个选本认为选段中朝罢谁携两袖烟那则谜语系薛宝钗所作,其谜底是更香更香是古代用于计时而特制的一种香,即在香上标出刻度,根据燃点后的香的长短,来计算时的长短和迟早。其他版本则有认为此诗是黛玉所写。请你根据二人性格或命运,结合具体情节,谈一谈你认为该诗作者为谁更为恰当。(8分)

                                                                                    

                                                                                   

                                                                                  

                                                                                   

                                                                                  

三.挑战题 (20分)

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而厮徒负养在其中矣。为除守缴亭鄣塞,见卒不过二十万而已矣。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趺踟科头,贯颐奋戟者,王不可胜计也。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跌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贵、乌荻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皆言曰:听吾计则可以强霸天下。夫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谁误人主者,无过于此者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之上地,东取成皋、宜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王之有已。夫塞成皋,绝上地,则王之国分矣。先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夫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逆秦而顺楚,虽欲无亡,不可得也。故为大王计,莫如事秦。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非以韩能强于楚也,其地势然也。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为敝邑,秦王必喜。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是故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御史,顺以决事。韩王曰客幸而教之,请比郡县,筑帝宫,祠春秋,称东藩,效宜阳。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注】①跬踟科头:趺踟,跳跃前进;科头,不戴冠帽。②徒裎:赤脚露体。③孟贲与后文乌获都是战国时的勇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B. 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C. 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D. 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连横,战国时期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

B. 山东,战国时称崤山以东地区,也指秦以外的六国,文中指六国,与今“山东”意思不同。

C.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千乘之国指的是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D. 幸,文中为“幸亏”之意,与《鸿门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中幸”意义不相同。

1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韩王面前,张仪极力强调秦国军队数量多,战马优良,战斗力强,是想告诉韩王,韩国无法抗衡秦国。

B. 张仪劝说韩王时指出,合纵者没有真才实学,只会相互勾结吹嘘,为自己谋取利益,不考虑国家的安危。

C. 张仪告诉韩王,秦国想用韩国来削弱楚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占优势。

D. 韩王听到张仪的游说后,甘愿向秦国俯首称臣,为秦王建造行宫,每年进行祭祀,这反映出韩王的软弱。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

                                                                                     

(2)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14. 张仪采用什么策略来游说韩王?请简要概括。

                                                                                     

                                                                                   


语文统编教材(下册)第四单元第7次同步检测卷(附答案详解)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