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5-04-22 35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

材料一:

当人们还沉浸在AI带来的惊艳之时,一小部分用户很快发现了这个聊天机器人的问题:它解决了此前所有AI机器人都有的问题-----“说话不像真的”,却带来了全新的问题-----“它说假话也像真的”。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形容这种“一本正经地编造假话”的现象,它被称为“幻觉”。

1995 ,计算机科学家斯蒂芬·塞勒在当时的人工智能背景下引入了“幻觉”的概念,这一概念最初被用于指代神经网络中自发产生的新想法或概念,因为这与人类的幻觉类似,没有明确的外部信息输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AI领域“幻觉”是一个带有一定褒义色彩的术语,“有幻觉”意味着AI具备一定创造性能力。2017,这个术语发生了色彩上的变化,这时世界上已经存在一些可以稳定凭空生成图像或文字的AI了,因此创造性不再是一个远在天边不可实现的目标。在当年Google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开始用“幻觉”描述那些在使用神经机器翻译模型时,生成与原文不相符的译文的现象。

2022 8,Facebook母公司Meta在一篇论文中用这个术语来形容“自信地说假话”,这也就是我们现如今所熟悉的,最新版本的关于AI“幻觉”的定义。2024,哈工大与华为联合发表了一篇长达49页的关于AI幻觉的论文,其中提到,按照生成内容与真实世界的偏离程度,幻觉可以被分为事实性幻觉和忠实性幻觉。事实性幻觉指的是,模型生成的内容与可证实的现实世界事实不一致。如果生成的事实性内容可以在可靠来源中找到,但存在矛盾,则称为事实不一致。例如,当被问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时,模型可能会错误地回答“尤里·加加林”,而正确答案是尼尔·阿姆斯特朗。如果生成的事实性内容无法根据已有的现实世界知识进行验证,则称为事实捏造。例如,当被问及“独角兽的历史起源”时,模型可能会编造出一个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毫无根据的答案,如“独角兽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的亚特兰蒂斯平原上漫游,它们被视为神圣的生物,经常与皇室联系在一起”。忠实性幻觉指的是生成的内容与用户指令或输入提供的上下文不一致,以及生成内容本身不自洽。如果模型的输出偏离了用户的指令,则称为指令不一致。例如,用户明确指示将英语问题翻译成西班牙语,但模型却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模型的输出与用户提供的上下文信息不符,则称为上下文不一致。例如,用户提到尼罗河起源于非洲中部的大湖地区,但模型却回答尼罗河起源于非洲中部的山脉。如果模型的输出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则称为逻辑不一致。例如,在解决数学方程式时,模型的推理步骤正确,但最终答案与推理过程不一致。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幻觉呢?目前来看,它与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式和AI感知世界的方法有关。可以用最通俗的话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就被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房子里,他对世界一切的了解,来自一个不断用语言描述世界的喇叭,那么当这个人描述“云彩”的时候,就不会按照现实世界的真实逻辑,而是会按照过往喇叭讲过的内容去描述一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没有绿色的云呢?《大话西游》里明明说了,会有一只猴子驾着七彩祥云飞来。大语言模型就是那个从小被关在黑屋子里,只接受了文字培训并且只能用文字与我们沟通的人,也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进阶版本。

(摘编自腾讯研究院《AI,一败涂地?)

材料二:

ChatGPT开启、DeepSeek推动的智能革命,正以算力为笔,重塑文明运行的范式。从AI儿科医生参与会诊,AI法官助手协助审判,人类社会已步入硅基协作的新时期。然而,AI技术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AI幻觉。在医疗领域,大模型可能虚构不存在的药物和疗效;在法律咨询中,它可能提供错误的法律解读或引用不存在的案例。这种“看似可信却完全错误”的现象正是AI幻觉的典型表现。

大模型出现幻觉与偏见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数据、训练过程和推理过程。

在数据层面,用于大模型训练的数据中可能包含错误信息、过时知识以及隐含文化偏见和性别偏见的网络数据,模型具有记住训练数据的内在倾向,在训练规模极大的情况下,大模型记住这些错误信息和偏见的问题会被放大。数据还可能存在不均衡的情况,无法全面覆盖不同文化、语言或群体的视角。此外,数据还存在知识边界问题,模型训练完成后,知识便永远停留在数据采集的时间点。

在训练过程中,在监督微调阶段通常会迫使模型完成每个响应,而不允许它们表达不确定性,因此当面对不懂的知识时,大模型更有可能捏造内容而不是拒绝回答。在强化学习阶段,大模型通过人工反馈的训练,容易形成过度迎合用户偏好的倾向,这种倾向可能会产生AI幻觉。另外,如果反馈数据中存在偏见,模型可能会在训练过程中过度学习这些偏好,从而在生成内容时进一步放大偏见。

在推理过程中,下一个单词的预测取决于语言模型上下文和部分生成的文本,但是语言模型输出的时候往往会优先考虑附近的单词,这会导致上下文注意力明显不足。此外,模型的推理完全依赖于统计概率而非真实的认知,还会过度依赖文字规律做推测,比如可能会将“鸟类会飞”硬套到企鹅身上。

(摘编自邓玉辉、杨其奋《三问AI幻觉与价值对齐》)

1.下列对材料一中AI“幻觉”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幻觉”这一概念最初用于指代神经网络中自发产生的新想法或概念,在一定时间内,这是一个带有褒义色彩的术语。

B.“幻觉”含义的变化与AI发展有关,2017,有人用“幻觉”来描述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生成与原文不相符的译文的现象。

C.按照生成内容与真实世界的偏离程度,“幻觉”可以分为事实性幻觉和忠实性幻觉,两者的区别在于生成内容能否被验证。

D.AI“幻觉”的产生与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式和AI感知世界的方法有关,仅凭接受的文字来感知世界,难免有认知偏差。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A.AI技术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可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硅基协作的新时代,AI幻觉问题也随之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

B.大模型训练数据中的错误信息、过时知识以及网络数据中的文化和性别偏见,是导致AI出现幻觉与偏见的根本原因。

C.在训练过程中,监督微调阶段通常不允许模型表达不确定性,这使得模型在面对不懂的问题时,更倾向于编造内容来回应。

D.语言模型在输出时往往优先考虑附近单词,不考虑上下文,导致其无法准确理解文本含义,从而出现AI幻觉。

3.下列对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材料一运用比喻,将大语言模型比作从小被关在黑屋子里只接受语言文字培训的人,形象地解释了AI幻觉产生的原因。

B.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开篇点明AI技术存在AI幻觉问题,接着从数据、训练过程和推理过程三个维度具体阐述缘由。

C.材料一中模型回答“独角兽的历史起源”问题时出错和材料二里AI在医疗领域虚构不存在的药物都属于事实性幻觉。

D.两则材料都对AI幻觉的定义、发展、产生原因进行了阐述,相比之下,材料二对AI幻觉产生的原因介绍得更加细致。

4.两则材料的开头部分在引出AI“幻觉”这一概念时所采用的方法不同,请简要分析。(4)

5.使用AI获取信息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AI幻觉?请结合材料和下列文字简要概括。(6)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但有时也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有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就成了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

(二)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归去来兮(节选)

老舍

时间 清早,雾甚浓。

地点 ,江边。

[开幕:扬子江滨,码头在望。对面有山。江中舟船往来,帆移歌起。

船夫  (幕后合唱)

哼啲,嗨哟,哼哟,嗨哟,

摇船,摇船,向前,向前。

江是我们的路,

船是我们的家,

清凉的风儿吹送着我们的帆。

吕以美 (提着小布袋,行数步,立住)爸爸,快一点呀!

吕千秋  (左臂下夹着许多画,右手拄竹杖,缓缓而来)不忙,不忙,就要离开重庆了,让我多看看这些山!回头好画下来!

吕以美  咱们往东去呀,一路上都是水,都是山,足够您看的,走吧!      

吕千秋  一处有一处的美,在一处住惯了,人和山水就成了心心相印的朋友!我舍不得这  些朋友!(坐在石头上)

吕以美  到了前方啊,爸爸,您不但看见新的山新的水,您还能认识一大群新的朋友,他们都是抗战的英雄。把他们画下来,画十丈长的一幅,有山有水有人有马有炮有火光,够多么好哇!

吕千秋 对呀!(一跃而起)对呀!!画出抗战的历史!!!!以美,你也就有了新朋友,新工作,是不是?

  (由江边慢慢走来,非常疲乏)以美!以美!

吕以美 (转身)婶母!您怎么上这儿来了?

乔妻   ()我呀,出来找仁山!

昌千秋 仁山怎么啦?

乔妻   跟你们一样,都是狠心的人!

吕以美 婶母,您看我有什么办法呢?我真舍不得您,您真好像我的母亲似的!可是,我不能做一辈子奴隶,我的小小一点本事也不是专为替乔叔叔赚钱的!我不能不走!只有走出来,我才能对社会有点用处,对父亲有点用处!您说是不是?

乔妻   我明白!可是,仁山也要走!他是我亲生的儿子,而且是乔家唯一的一条根。我怎能教他走?今天刚一天亮,我一睁眼,就不见了他。我知道,他要走。我来找他,可是找不到!他走了,我还活个什么劲儿呢?

吕千秋 弟妹!仁山不是那样没志气的孩子,他要离开家里,去做点事,有点心胸的青年,都得为国家出点力!

乔妻  我的大孩子已经阵亡了!

吕千秋  一家子死净了也比亡了国强!

   (立起来)不要说了!不要说了!仁山要是真走了,家中只剩下我这个苦老婆子。

吕以美  婶母,慢慢劝乔叔父!香港和家里的事,还不都是教训?他不是不精明的人!

  以美你要走就走吧!你晓得那个老头子的脾气,全家都得听他的,他会听我劝?我没别的办法,要是仁山真一去不回头,我就跳江!

〔轮船响笛。

吕以美  船要开了,爸爸!

吕千秋  以美,你一个人走吧!我得把她送回家去!弟妹,我送你回去!

   大哥,带着以美走吧!以美,给你,(摘下一副耳环来)这是副金的!拿去吧,好好的孝顺你爸爸!这一生一世,我没有福气看你做我的媳妇了!

吕以美  婶母,等抗战后,我一定回来,还跟您住在一块儿!我是没有娘的孩子!我拿着这副耳环,将来再还给您!

吕干秋 以美能出去做点事,我能到前方看看,画些抗战的画儿,都是应该喜欢的事!

乔妻  好,大哥,我喜欢,你们走吧!

吕以美  婶母!(洒泪而去)

吕千秋  弟妹!还有一句话!仁山要走,教他走!你想想,你要是不教他走,而他在家里折磨死,你对得起儿子呀,还是对得起国家?

吕千秋  再见了,弟妹!()

〔汽笛又响,乔妻往前赶了一步,招了招手,颓然地坐下。

乔莉香  (匆忙的上来)二哥,!爸爸追来了!(看见了母亲)!

乔仁山  ()?!

乔妻   是我!我到了那边码头上,没有找到你!孩子,你一定得走吗?你真要走吗?

乔仁山  妈,你替我想想,我应当怎么办?

乔妻   1)……

乔仁山  ,由香港回来,我原想先把家里安置得妥妥当当的,然后再去为国家尽点力。第一,我要说服了爸爸,请他把眼睛睁开,往大处看着,不要不管正义,而只顾自已发财。②可是我的话像一些雨点落在大海里,任何作用也没有。我不能再因循,不能再把露水空空地落在石头上。我不能再等着,我怕既不能改善了家庭,又耽误了报国的机会!我得马上走!我到外边去,一来是去尽每一个青年应尽的义务,二来是为爸爸向国家社会赎罪!,您明白我吗?原谅我吗?

乔妻   我不明白!我也不懂得什么叫“原谅”!我疼你!你一定要走,走吧!

乔仁山  !在这个时候,每个母亲都得放手她的儿女!

乔妻    去吧!去吧!我怎么放手你的哥哥,也怎么放手你!去吧!

乔莉香  二哥,我怎么办呢?

乔仁山  妹妹,③痛苦的经验会把坏的变成好的,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也如此!

乔仁山   妈,不要哭!不要哭!我走,是件堂堂正正的事,该喜欢的事!

乔妻    我送你几步,送你到码头上!

乔仁山  不用了,妈!您快回去吧!

乔妻    好好的保重自己呀,孩子!

乔仁山  !妹妹!再见!(疾走)

[时红日破雾面出。

船夫  (幕后合唱)

江是我们的田,

船是我们的家。

把准了舵呀顺水而下,

波涛滚滚流到三峡。

抗战,摇船,摇船,抗战。

同舟共济,齐心向前。

同心同德,渡过险滩,

花明柳暗,尽是浩浩的平川!

(略有改动)

文本二:

每逢社会上起了严重的变动,每逢国家遇到了灾患与危险,文艺就必然想充分的尽到她的责任,以证实她是时代的产儿,精诚的报答她的父母。

大时代须有伟大的文艺作品。

在文学史中,我们看到很多杰出的写家怎样在文艺工作之外去行动,莎士比亚写剧本,也演戏;但丁同时是位政客,拜伦为争希腊独立而死。“五四”后我们所产生的几部较有价值的著作,也几乎都是作家们参加革命或其他实际工作的追忆与报告。于此,我们知道文艺与行动是怎样的密切相关。行动不妨碍想象,而反是想象的培养与滋生。

伟大文艺中必有一颗伟大的心,必有一个伟大的人格。这伟大的心田与人格来自写家对他的社会的伟大的同情与深刻的了解,来自我们对一种高尚理想的坚信与行动。有了这种理想、信心与行动,再加以文学的修养,自然便下笔不凡了。反之,④我们只关在屋里,抱着胸中的那一丁点热气,也许遇到一股凉风便颤抖起来了。

杰作永远是打破纪录之作。哪里去找此种打破纪录的法宝?行动。把自己放在大时代的炉火中,把自己放在地狱里,才能体验出大时代的真滋味,才能写出是血是泪的文字。这种文字必不会犯脆弱、空洞与抄袭等毛病。崇高的理想使写家立在大时代的前端,热烈的挣扎使他能具体地捉摸住当代普遍的情感;这样,他的思想与感情便足以代表当时的企冀与生活,所以他的著作才能做此时代的纪念碑。

(选自老舍《大时代与写家》,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A,剧作的标题化用了陶渊明回归田园后所作辞赋之句,以富有文学意蕴的表达引导读者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隐逸风骨。

B.剧作开头“清早,雾甚浓”的舞台说明和《雷雨》开头“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的舞台说明都为情节的发展埋了伏笔。

C.吕千秋在女儿启发下说要“画出抗战的历史”,显现出他对现实的关切态度,映射出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进步与转变。

D.关汉卿和老舍虽是不同时期的作家,但他们的《窦娥冤》和《归去来兮》都反映了国家面临巨大转折、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

7.对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句子①乔妻面对乔仁山的疑问没有作答,省略号的使用胜过直接的语言表达,更好地表现了乔妻复杂的心理斗争。

B.句子②乔仁山的台词中“像一些雨点落在大海里”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乔仁山父亲一心求财、不听劝告的形象。

C.句子③内蕴丰富,作者借乔仁山之口阐明了对国家民族所遭遇的重大危机的认识,表达了对中国抗战的坚定信心。

D.句子④幽默讽刺,作者借生活现象形象生动地将脱离生活、空有热情而缺乏行动的创作者会遭遇的窘境表现了出来。

8.请根据剧本内容,在下面表格中补写出人物相应的形象特点及表现。(4)

9.由文本二中的观点来看,剧本《归去来兮(节选)》也称得上大时代伟大的作品,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6)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汉元年,项羽将诸侯兵三十余万,至函谷关,有兵守,不得入。闻沛公已屠咸阳,羽大怒,使当阳君击关。羽遂入,至戏西鸿门,闻沛公欲王关中,独有秦府库珍宝。亚父范增亦大怒,劝羽击沛公。飨士,旦日合战。羽季父项伯素善张良,良时从沛公,项伯夜以语良。良与俱见沛公,因伯自解于羽。明日,沛公百余骑至鸿门谢羽,自陈:“封秦府库,还军霸上以待大王,闭关以备他盗,不敢背德。”羽意既解,范增欲害沛公,赖张良、樊哙得免。

,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其地。羽既背约,使人致命于怀王。怀王曰:“如约。”羽乃曰:“天下初发难,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力也。怀王亡功,固当分其地王之。”诸将皆曰:“善。”羽乃阳尊怀王为义帝,徙之长沙,乃分天下以王诸侯。

羽与范增疑沛公,又恶背约,恐诸侯叛之,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之。”乃曰:“巴、蜀亦关中地。”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

三年,羽数击绝汉甬道,汉王食乏,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羽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今不取,后必悔之。”羽乃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间楚君臣。项羽以故疑范增,夺之权。

(节选自班固《汉书·项籍传》)

材料二: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方籍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

(节选自苏洵《权书·项籍》)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至函谷A则沛公入B咸阳C数月矣D夫秦人既已安E沛公F而仇籍G则其势不得H强而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率领,与《齐桓晋文之事》“故民之从之也轻”中的“从”意思不相同。

B.,对付,与《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中的“与”意思相同。

C.,逐渐,与《登泰山记》“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中的“稍”意思相同。

D.“方籍之渡河”与《庖丁解牛》“臣之刀十九年矣”中的“之”意思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材料一和司马迁《鸿门宴》中都写到鸿门宴的内容,但材料一只是简单概述,而司马迁则详细叙述事件过程。

B.项羽不满怀王“如约”的说法,认为冲锋陷阵灭秦的是自己和诸位将领,怀王无功,应把怀王的土地分给众人。

C.项羽与范增怀疑刘邦,又顾忌违背盟约会引发诸侯反叛,就以“巴、蜀亦关中地”为由,将刘邦分封到巴、蜀、汉中。

D.两则材料都提到刘邦比项羽先进入咸阳以及项羽攻打刘邦的情况,也都体现出项羽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羽季父项伯素善张良,良时从沛公,项伯夜以语良。

(2)羽乃阳尊怀王为义帝,徙之长沙,乃分天下以王诸侯。

14.苏洵认为项羽“无取天下之虑”,材料一中哪些内容能够支持苏洵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洞庭驿逢郴州使还寄李汤司马

刘长卿

洞庭秋水阔,南望过衡峰。远客潇湘里,归人何处逢。

孤云飞不定,落叶去无踪。莫使沧浪叟,长歌笑尔容。

[]①这首诗写于刘长卿被贬为鄂岳转运史后。此前刘长卿与友人李汤一同被贬,李汤被贬为郴州(今属湖南)司马。②衡峰:衡山诸峰,郴州尚在衡山南。③沧浪叟:典出《楚辞·渔父》,指隐逸之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首联两句形成近与远的空间对照,“南望”流露出诗人的思念之意。

B.颔联写诗人与友人同病相怜,“何处”表明期望相见却不得的愁苦。

C.颈联“孤云”既是眼前秋景,又表现了诗人对回归朝廷的热切渴望。

D.尾联巧用典故,委婉含蓄,诗人希望友人李汤能够保持乐观豁达。

16.本诗与杜甫《登高》都描写了秋天落叶的景象,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小王看到郊游的师生在亭台沐浴春风,然后唱着歌回家,不由得想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

(2)小俞乘着明亮的月光在洞庭湖边漫步,看到湖面浮现月亮和银河的倒影,不由想到了《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        ”。

(3)古代”凭”字既可表示倚靠,也含登临之意,古诗词中常见这两种用法,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故宫古建筑一般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之上,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筑本身的稳定及防潮,而且能够体现出宫殿建筑的 紫禁城前朝三大殿共有排水龙头1142个,雨季时节,每个龙头都可产生良好的排水效果,形成“千龙吐水”的奇观。而晴天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白石座上有千百个清晰的龙头投影。台基龙头造型的排水兽与建筑的庄严华贵氛围相协调,使得整座建筑产生恢宏的艺术效果。

斗拱是我国特有的古建筑组成部分,是位于柱顶之上、屋檐之下的由斗形、弓形的木构件在纵横方向连接,而后在竖向又层层迭加起来的组合木构件,其外形撑开的伞状。紫禁城古建筑斗拱各构件截面形状统一,均为方形或者炬形;斗拱位置统一,均位于柱顶之上、屋檐之下:这种统一性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整体协调之美。斗拱的协调性还表现为斗拱整体与上部倾斜的屋檐、下部垂直的柱子形成完美过度,既能反映屋架整体严谨的特        ,又可体现斗拱自身优美的造型。

故宫古建筑屋顶由上至下坡度由陡变缓,形成柔和优雅的曲面,各坡面相交的脊则形成优美光滑的曲线,有利于防风和排水。各脊上有不同兽类,其造型 ,却摆放整齐规范,既增添了活力,又保持了秩序。故宫古建筑的屋檐在中间平直,向两端则逐渐起翘,向天空延伸,形成与天宇的和谐之美。

18.下列词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视觉”构词方式最接近的一项是(3)

A.松柏         B.话剧   C.失业    D.打破

19.文中第二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并加以改正。(2)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

21.文中两处加点的“如”,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语境加以分析说明。(4)

22.故宫博物院准备推出故宫建筑造型和谐之美的宣传版面。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给该版面写一个版面介绍,要求信息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5)

四、写作(60)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中说中国建筑的风格手法既有一定的“拘束性”,又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

这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启示意义。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南省青桐鸣大联考2024-2025学年(下)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