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5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5-03-16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积极情绪可以定义为正面的情绪或者具有正面向上价值的情绪。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积极情绪就是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取得进步或得到他人积极评价时所产生的感受。由此可见,积极情绪就是经历了内在、外在的刺激,正确地解决了问题,达到某种成功与满意度,满足了个体的需求,感觉到个体的存在价值伴有随之而来的愉悦的心情与感受。

积极情绪并不是消极接受、坦然享受、乐不思蜀的感觉。这些只是浅薄的感受,即时地享乐。积极情绪拓展到更深的层面——从欣赏到热爱。它并不是简单的迷恋,而是一种真心喜欢、经过努力而获得的欢愉、欣喜。

积极情绪这个词,指向了重要的人性瞬间。那些轻微而短暂的愉悦状态,其实要比你想象的强大得多。作为人类,生来就能够体验到微弱短促却愉悦舒畅的积极情绪。它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滋味。回想一下,当感到与他人或与所爱的人心灵相通时;当感到有趣、有创意或忍俊不禁时;当感到自己的灵魂被蕴含在生命中的纯粹的美所打动时;或者当因一个新颖的主意或爱好而感到活力无限、兴致勃勃时,你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爱、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和激励这样的积极情绪,它们会打开你的心扉。

然而,无论是迷恋、欢笑还是爱,你由衷的积极情绪总是无法持续很长的时间。良好的感觉来了又去,就如同好天气一样,这是人类的本性。积极情绪会逐渐消退,如果它长盛不衰,人们会很难适应变化,无法觉察到好消息和坏消息之间的差异,或是邀请与冒犯之间的差异。

如果你想重塑生活,让它变得更美好,秘诀就是不要把积极情绪抓得太紧,也不要抗拒它稍纵即逝的本性,而是将它更多地植入生活——久而久之,你就会提高积极情绪的分量。我们发现,在这一秘诀中最重要的是积极率,这是用来描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数量关系的一种方法。如果用正规的语言来描述,积极率就是: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用积极情绪的出现频率除以相同时间段内消极情绪的出现频率。用数学公式来描述,这个系数就是P/N。积极率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预示生活轨迹将把你带向衰落失败还是充满活力。而当积极率超过某一个临界点,人们的生活质量差异会有质的变化。这个临界点为3:1,当积极率超过3:1时,人们会生活得更好。人们会表现出更高的开放性,乐于接受新事物,乐于交朋友,也会在事业上更成功,且拥有更健康的体魄。而对于那些处于2:1甚至1:1的人来说,会经常郁郁不乐,表现出抑郁症的征兆,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摘编自赵天红《开启幸福之门:积极心理学的魅力》)

材料二:

我们需要承认负面情绪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千万年的进化历史上,在漫长的与各种各样的灾难抗衡的过程中,人类产生了一种特别重要的保护机制——应激反应,即遇到挫折、磨难时,身体三个特别重要的器官:下丘脑、脑下垂体和肾上腺,会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压力激素带来的影响使得人紧张、恐惧、愤怒。负面情绪出现其实也是有价值的——愤怒能够促使人保护自己、家人;焦虑让人关注需要面对的风险挑战,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甚至连悲伤都是有作用的,当人悲伤时,发出的其实是求救信号,有利于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关怀。所以在灾难面前,人出现各种负面情绪,也没有必要特别紧张。

压力激素使人的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力量及骨骼力量加强、感觉更加敏锐,眼睛更尖、耳朵更灵、鼻子更灵敏,使我们能够辨别各种风险,做好斗争的准备。这个斗争准备需要通过两个行动慢慢化解压力激素,一个行动是,一个行动是,打得赢就斗,打不赢就逃。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的这个选择机制在30多万年前发生了一次巨变,即心智革命。人类在进化中,产生了一个特别了不起的能力——思维能力,出现大脑新皮质,结果有些人过度依赖新皮质,出现风险、挑战、磨难时,不是选择,而是选择躺平,也就是什么都不做了。压力激素不能靠躺平解决,只能靠动起来才能解决。如果久了,会出现各种身心问题,从心理学上来讲,负面情绪会大量出现。

虽然负面情绪对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负面情绪如果持续超过一周,一定会产生各种生理问题,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睡眠都会受影响。

为什么负面情绪的影响往往比较长久?这涉及人类进化选择出来的一个机制——负面信息加工优势。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你是700万年前在非洲草原上行走的人类先祖,突然看见前方风吹草动,这至少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虎狼出没,另一种可能是瓜果落地。选择相信哪一种可能性更好?很简单,假设虎狼出没要好得多,因为你觉得有风险就会立刻逃跑,这样就能活下来,否则就可能落入虎口。如果前面真的是瓜果落地,而你因假设是坏事情逃跑了,没有得到瓜果,最多只是留下一个遗憾。所以,忽视负面的事情有非常坏的结果,而且不可逆。忽视好的事情,下一次还可以试一试,这就是人类进化选择出来的负面信息加工优势。

 (摘编自彭凯平《负面情绪的本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积极情绪不是浅薄的感受,不是简单的迷恋,而是一种经过努力而获得的欢愉。

B. 当积极率处于2:1甚至是1:1时,人们会经常郁郁不乐,还可能会容易更加沮丧。

C. 压力激素使人体出现血液循环加快等现象,从而使人类产生抗击灾难的应激反应。

D. 负面情绪如持续超过一周会影响我们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睡眠,因此要及时关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积极情绪有不同的形态和滋味,能体验到积极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

B. 积极率能描述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数量关系,通常可用数学公式P/N来表示。

C. 拥有开放的心态,乐于接受新事物,会让人的事业更成功,且拥有更健康的体魄。

D. 应对风险与挑战,如果什么也不做,而是选择“躺平”,压力激素则无法得到解决。

3. 下列俗语不能够用“负面信息加工优势”来进行解释的一项是(   )

A.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B.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D.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画线部分的论证效果。

5. 心理治疗中长期存在“力图减少负面情绪”的倾向,请你结合以上材料的观点对这一倾向进行评价。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南亚餐厅的歌手

朱宏

第一次听见他唱歌就是在这家东南亚风格的餐厅。他坐在餐厅一角——那里并没有舞台——怀里抱着把吉他,悠悠地唱着歌。然而在喧闹的餐厅里,谁在认真听呢?

我注意到他并不是因为歌唱得有多好。那会儿他正在唱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中式英语从音箱里发出来,像一粒粒炒黄豆击中我的耳膜。我于是去找发出这个声音的人,看见他戴着眼镜,仍凑近了看乐谱,把一首好端端的歌唱得像醉汉骑车。

我以为可能是因为他不太熟悉这首歌,可是我错了,他可能根本就没有一首熟悉的歌。偏偏,他还唱了一晚上的英文歌曲。请他驻唱,不知道饭店老板是怎么想的。

但是那儿的饭菜太好吃了,我舍不得因为歌手的原因而抛弃它。每次我来的时候他都在,似乎他是这家饭店里唯一的歌手。时间一长,我也就习惯了,甚至产生了一个错觉——《加州旅馆》跑调的那几处本来就应该这样唱。

就这样,我听他唱歌听了将近五年。在这件事上,我最佩服三个人:①一个是歌手,坚持跑调五年不变,难能可贵;另一个是饭店老板,容忍歌手五年,足见他胸怀有多宽广;最后一个是我自己,五年不离不弃,愣是树立起了新的音乐审美标准。

有一天朋友组了个饭局,我被拉去作陪。大家都坐定后,我发现有个人很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朋友介绍后我才恍然大悟:这个熟面孔居然是东南亚餐厅的歌手。他姓卢,和他一起来的是东南亚餐厅的老板西西。

近距离打量,老卢略显沧桑;西西年轻,细皮嫩肉的。正是晚间就餐高峰的时候,东南亚那边的歌手跑这儿跟我们一道吃饭来了,我真替那边的顾客感到遗憾。老卢在餐桌上有些拘谨。西西叫他放松点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西西见我在看他俩,尴尬地抬了一下手说:没办法,我舅是个老实人。

老卢是西西的舅舅,那自然就是我们的舅舅。在餐桌上我们纷纷给舅舅敬酒,让他成了今天的核心人物。吃完饭我们去歌厅唱歌,老卢执意要先回家,被我们拽住了。大家说:舅舅你不能走,平时唱歌那是工作,今天要你来唱歌休闲。

老卢在大家的恭维下拿起了话筒,还是一如既往地跑调。好在我们都习惯了,西西也不以为意,专注地听他舅舅唱歌。一曲终了,接下来是一首民歌,有人把话筒递给西西。西西推托不掉,便接了。

什么是惊艳?②西西一开口才叫惊艳。有人喊道:把原唱关掉!西西唱了一首歌就说啥也不再唱了。我说:西西你唱得这么好,是专业的吧?西西叹息一声,给我们道出了成长往事。

西西的父母亲去世得早,他从小在舅舅家长大。舅舅老卢是个普通工人,但骨子里是个文艺青年,爱唱歌。他跟着磁带学,也学了不少外语歌,发音是用汉字注音的。他空怀成为歌唱家的理想,但却不是那块料,在一次厂里的文艺会演上惹得全场哄堂大笑,而后就偃旗息鼓了。也许是因为耳濡目染吧,西西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颇有天赋。老卢高兴坏了,发誓要把西西培养出来。

西西抽了一下鼻子说:我舅舅为了让我不再走他自学成才的老路,在我上到高中后花钱请了声乐老师。而舅舅每天晚上下班后匆匆扒几口饭就背上吉他跑出去了,后来我才知道他在沿着路边的饭店卖唱。除此之外他没有别的赚外快的手段。他挣的哪儿是唱歌的钱呀?每一块钱都是失去尊严的搞笑钱。没办法,那时候家里钱不够用。

西西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

后来西西终于如愿考上了音乐学院,毕业后进了某省的歌舞团。老卢的理想终于在外甥身上实现了。为了报答含辛茹苦的舅舅,西西盘下一家饭店,改造成了东南亚风格。虽然他是出资人,但实际的经营和收益都交给了老卢。

老卢哪儿懂经营?饭店有个请来的店长撑着呢。老卢最大的兴趣还是唱歌。④在自己的店里当驻唱歌手,谁还能剥夺他的尊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3.8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南亚风格的餐厅、外语歌曲《加州旅馆》都带有浓郁的异域格调,体现了舅舅的生活情趣,隐约透露出舅舅的年龄和性格特征。

B. 我”只是因为特别喜欢东南亚餐厅的饭菜,开始才能忍受驻唱歌手跑调的弹唱,但经过五年时间,“我”却喜欢上了这种跑调。

C. 缺少天赋并没有阻挡舅舅当歌唱家的理想,但厂文艺汇演失败后,他偃旗息鼓,可见对自尊心的打击更容易让人受到伤害。

D. 小说把目光投向舅舅这个小人物,反映了舅舅曾经的追求和现状,能引发读者对以舅舅为代表的普通人生活和尊严的思考。

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一个是歌手,坚持跑调五年不变,难能可贵”,这句话是正话反说,表面赞扬长年坚持的可贵,实际是在调侃歌手竟然总是唱不准调。

B. 第②句“西西一开口才叫惊艳”,既能正面体现出西西唱歌方面天赋极高,也能侧面体现出舅舅在外甥成才之路上付出的心血之多,令人回味。

C. 第③句“西西说到这里说不下去了”单独成段,突出西西想说又不能说的矛盾心理,他不愿再回忆过去艰辛的生活经历,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D. 第④句“在自己的店里当驻唱歌手,谁还能剥夺他的尊严?”说明唱歌已不是舅舅谋生的手段,他现在可以有尊严地享受唱歌带来的自由快乐。

8. 讲述舅舅往事的内容,小说既有第三人称转叙,又有第一人称自叙,这样叙述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

9. 有人评价说,读完这篇小说让人感觉“笑中带泪”。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这样评价的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争讼止,技长立,则强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

(节选自《韩非子·用人》)

材料二

闰月,乙卯,上宴近臣于丹霄殿。上曰:“征、珪尽心所事,故我用之。然征每谏,我不从,我与之言辄不应,何也?”魏征对曰:“臣以事为不可,故谏;陛下不从而臣应之,则事遂施行,故不敢应。”上曰:“且应而复谏,庸何伤!”对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臣心知其非而口应陛下,乃面从也,岂稷、契事舜之意邪!”上大笑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视之更觉妩媚,正为此耳!

上问魏征曰:“群臣上书可采,及召对多失次,何也?”对曰:“臣观百司奏事,常数日思之,及至上前,三分不能道一。况谏者拂意触忌,非陛下借之辞色,岂敢尽其情哉!”上由是接群臣辞色愈温。

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

上谓侍臣曰:“朕比来决事或不能皆如律令,公辈以为事小,不复执奏。夫事无不由小以致大,此乃危亡之端也。公辈常宜为朕思炀帝之亡,朕常为公辈念关龙逄[]之死,何患君臣不相保乎!”上谓魏征曰:“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对曰:“然。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

[注]关龙逄,夏桀之臣,桀荒淫无道,遂进谏,桀囚而杀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人臣A皆宜B其能C胜其官D而莫怀E余力F于心G莫负H兼官之责于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乙卯,文中以干支来纪日,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中“乙卯”用法不同。

B. 何伤,意为妨碍什么,“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中“何之”表示到哪里去,两者结构相同。

C. 面,当面,名词活用作状语,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面”用法相同。

D. 小人竞进矣”与“万类霜天竞自由”“念往昔,繁华竞逐”三句中的“竞”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非认为明君使臣下的职事不扰、职责分明,能够各展所长、各立其功,那么就不会争斗角力、互相伤害,从而达到治世的最高境界。

B. 太宗在丹霄殿大宴近臣时提到魏每次进谏时,太宗如果不听从,魏就不应答,魏征认为臣子不可以当面顺从,背后却说另一套。

C. 讨论国家安危根本所在时,群臣怕忤旨不敢行谏,唯独魏直言相谏,指出太宗在贞观初能躬行节俭,近来却渐渐开始大兴土木。

D. 太宗希望臣下不要因为事情小就不再启奏,隋炀帝灭亡的教训、关龙逢死谏的忠诚无畏都应彼此念及,这样君臣才能相互保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

(2)人言魏举止疏慢,我视之更觉妩媚,正为此耳!

14. 选官用人是历朝历代治国理政重要问题,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韩非、唐太宗与魏三者在选官用人方面不同的观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席上作

范成大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

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注】①此词是南宋爱国词人范成大外调广西时所作。②沙外:犹言大漠以北,指北方边远地区。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蓬瀛”采用借代手法,代指眼前美景,切合词人任职之地广西的地形特征。

B. 上阕三、四句对仗工整,鼓角之声随着松风传来,在升平的气氛中预示出了不宁静。

C. 下阕由眼前开阔的山水之景引发怀古之情,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感。

D. 此词是词人在郊外饮宴时的即兴之作,豪情之中又隐藏着一种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16. 如何理解“一段风流画不成”的意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礼·乐器图》记载: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而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锦瑟”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梁柱上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

(3)在学习交流会上,杨书记引用古人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要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遏制骄奢淫逸风气的道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村中漫步前行,喧嚣声渐渐散去,石板路曲径通幽泉水叮咚轻轻吟唱。泉水旁青苔斑斑,不由得让人想起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的诗句来。立于山村开阔处举目四望便看到齐长城遗址。齐长城如同一条巨龙,横亘在山崖之上蜿蜒盘旋雄姿尚在蔚为壮观。置身此间仿佛能看到2000年前的金戈铁马。

如今的梦泉村建成了40多处现代设施与传统风情巧妙融合的民宿让游客多了新体验搭建的露天营地,与自然天成的山色、泉音相得益彰;特色的研学游线路,让孩童们拥抱大自然……古村落绽放新颜吸引了八方游客昔日偏僻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了。

18.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文中有三个加点的叠词“渐渐、轻轻、斑斑”,请简要说明它们在语意上分别强调了什么。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在,肥胖发生越来越高,医疗专家不仅在探究肥胖的成因,而且很多普通人也在从多方面展开探究。生活中,导致肥胖的因素很多。暴饮暴食、缺乏锻炼和身体疾病等而由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科学研究发现,    ①    。肥胖可能引起记忆衰退而记忆功能障碍反过来又可能影响食欲和进食决定。换句话说,肥胖可能让人记不清吃过没有和吃过多少因而吃得更多,变得更胖。

当感到饥饿时,常人   ②   ,而肥胖者却觉得根本没吃过什么食物,胃里的食物像一团空气。这表明,我们胃里实际有多少食物和我们对记忆中已经吃了多少食物的认知在共同决定我们吃或不吃以及吃多少,而记忆受损可能让我们吃得过多,从而导致肥胖。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 下列句中的“像”和文中“胃里的食物像一团空气”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火车停了,发出一声沉重叹息,像是在抱怨台儿沟的寒冷。

B. 他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把那么大。

C. 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像置身于烂漫的童年。

D. 这些热情的话,像一股股清泉涌进张秉贵的心田。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岁时,小宇因车祸高位截肢,日常生活仅靠一对木制板凳代步,被称为“板凳男孩”。今年,升入高中的小宇,坚决要求和新同学一起参加军训。小宇借助平衡车完成教官的指令,努力与队列保持“步伐”一致,一句“我没掉队”令人感动。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不会永远一马平川,如何面对挫折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走向。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