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中“守拙”二字是诗人对自己归于田园生活的状态自述。何为“守拙”?“此'拙’乃是相对于世俗之'机巧’而言,守拙’意谓保持自身纯朴之本性(自世俗看来为愚拙),不同流合污。”(袁行霈)诗人宁愿归隐田园,也不愿违背本性投身于仕途的机巧之中。
除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提及“守拙”,诗人在其他诗词中也常以“拙”自居。如《与子俨等疏》:“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感士不遇赋》:“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杂诗·其八》:“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咏贫士·其六》:“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可见,诗人对“拙”情有独钟。
“守拙”是远离官场黑暗,追求内心宁静的选择,是人生迷途处的智慧反思。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借用“比兴”的手法生动刻画了诗人入仕的状态。“羁鸟”指笼子里的鸟,“池鱼”指失去自由的鱼。借失去自由的“羁鸟”“池鱼”暗喻自己在官场中心志被束缚“旧林”“故渊”是
“羁鸟”“池鱼”的归宿,暗喻田园才是自己率真本性的归宿。“鸟”“鱼”的意象在诗人其他诗作中也多常见。在《感士不遇赋》:“密网裁而鱼孩,宏罗制而鸟惊。”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诗词中的鸟、鱼是灵魂自由,复返自然的代表。关于“守拙”,清代的沃仪仲对此别有会心:“有适俗之韵则拙不肯守,不肯守拙则机巧百端,安得复返自然!”诗人“守拙”是领悟后灵魂的追求,是质性自然的坚守。
从另一方面来说,“守拙”是诗人坚守内心的选择。陶渊明的“守拙”并非是无为的消极避世,其一生的主导思想是建功立业,特别是追求文学上的建树。在《感士不遇赋》中写道:“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在《咏荆轲》中用“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歌颂荆的豪情。
可以见得,诗人心中有效力家国的壮志豪情。但通过对当时社会的体察分析,亲身入仕的感受,对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正是诗人面对现实心中的愤语。《命子》:“福不虚至,祸亦易来”是诗人面对现实的慨叹。由此看来,陶渊明“守拙的目的就是守住本心不为惑染所障,‘守拙”的方法则是委运自然,陶公的守护真性重在要求不让自己存在的真性为世俗声利所扭曲,“守拙”来于生命的内在要求”(李秀平)。
(摘编自白千群《论陶渊明“守拙”人格中的真意人生》)
材料二:
“拙”“真”“自然”在陶渊明诗文中是同义词;“守拙”“养真”“返自然”因而也是同义语,它们同指个体生命从追逐于外转而反求诸己,由沦于物欲转而返本归真。“复得返自然”不仅仅是指最终返回到了竹篱茅舍榆树柳丛的田园,更主要是指回归到自己的本心或本性。对于陶渊明这种自小“游好在六经”的士人来说,选择躬耕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孔子早有“遗训”:“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认为躬耕只是为了谋食而有碍于“谋道”。陶渊明辞彭泽县令而去做“陇亩民”,不仅自己“秉来欢时务”,而且还“解颜劝农人”,这不正是孔子所痛斥的远君子而近小人吗?更要命的是,孔子鄙视耕稼的偏见到魏晋南北朝已变成了成见和定见,那些仰赖家世余绪的士族自“未尝目观起一拔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却无知而又轻薄地蔑称农民为“田里猥人”“田舍儿”。不难想象,陶渊明选择躬耕既要忍受来自士林的轻薄嘲讽,还得忍受有孔子遗训的指责批评,更不得不忍受耕不救穷的煎熬。以如此沉重的代价换来贫穷,却偏偏要选择躬耕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陶渊明真是“拙”到家了。一方面,他遣责当世那些“曳裙拱手”“宴安自逸”的不劳而食之辈;同时,他自己“解印绶,弃官去”后,便有滋有味地操起开荒、种豆、锄草、收禾这些农圃营生。诗人归隐躬耕“所愿”“所怀”“所保”的是什么呢?从陶诗“所训乃浅”的语意与语气来看,诗人“所保”的绝不是身家性命。沃仪仲释陶的“所保”十分精到:“寄托原不在农,借此以保吾真。“聊为陇亩民”即《简兮》万舞之意,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虽然陶渊明躬耕并非完全不在意收成,“寄托原不在农”一语有失绝对和偏颇,但这无妨沃氏解释的深刻独到。陶渊明归隐躬耕除了像农民那样关心作物收成的丰歉外,他同时也关注自己生命本性的“养真”与“守拙”—他正是为了“守拙”才“归园田”、为了“养真”才栖迟“衡茅”的。农民的耕作是对命运的被动接受,陶渊明的躬耕行为则是自己的主动选择。他与“陇亩民”的这些差别不仅不影响他作为诗人的伟大,反而正是这些差别使他的人生更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具有存在的深度。
(摘编自戴建业《养真与守拙——论陶渊明归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守拙”有着丰富的内涵,此处,“拙”乃自身纯朴之本性,陶渊明宁愿归隐田园,也不愿违背本性。
B.“守拙”是人生迷途处的智慧反思,陶渊明对“拙”情有独钟,其诗词创作中都能看到他以“拙”自居。
C.魏晋南北朝时士人多鄙视耕稼,陶渊明选择躬耕既要忍受当时世俗的一些成见,更要忍受内心的煎熬。
D.陶渊明的躬耕行为具有主动性,他与“陇亩民”的差别,使陶渊明的人生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的深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用“羁鸟”“池鱼”比喻自己在官场中心志被束缚,如同“旧林”“故渊”的田园才是自己率真本性的归宿。
B.“守拙”是陶渊明坚守内心的选择,但不同于消极避世,作者认为陶渊明的主导思想是建功立业,心中有效力家国的壮志豪情。
C.“守拙”“养真”“返自然”同指个体生命从追逐于外转而反求诸己,由沦于物欲转而返本归真,因而“拙”“真”“自然”是同义词。
D.陶渊明“所保”的是他的“真”,陶渊明不仅在意作物收成,也关注“养真”与“守拙”,为“守拙”才“归园田”为“养真”才栖迟“衡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B.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可待。(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C.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陶渊明《停云》)
D.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围绕陶渊明的“守拙”展开论述,但侧重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9题。
一 条 路
尹向东
一条宽的油沙路沿山体盘旋上升,在半山腰进入隧洞,从山的另一面出去。半山腰有一个村庄,叫拔桑村,十几幢错落有致的藏房建在一片平坦的草地上。这些藏房有数百年的时间,与周边的自然已融为一体。只是藏房没人住,虽然初建时的色彩很艳丽,但人去楼空,也显出一些凋。
罗布将车停在即将进入隧洞的路边,转过头,在公路对面的山坡上寻找,很容易就发现了紧邻公路的坡地上那块黑色大理石墓碑。他走过公路,攀上山坡,站到墓碑前。墓碑上用金黄的颜料写着:布楚之墓。没有多余的东西。
到了县公路局办公室,罗布问:“你见过布楚没有?”
办公室主任扶扶眼镜,抽口烟,回忆了一会儿说:“他脸很瘦,一脸皱纹,也很黑,还有点脏,双眼通红,不时掉着眼泪,这是长期被风吹的结果。他总在公路上走来走去,扛着一个铁铲。你知道,这条路以前是柏油路,常会形成一些坑,需要填补。现在的路是油沙路,就算路面受损,也有养路工人用专业的技术修补,所以布楚对于这条路来说,已经完全没有用了。但他仍然在路上走来走去,就像离开路就没办法再做其他的事。”
罗布拍了拍脑袋,自言自语说:“单位让我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得把他的事迹写出来。”
罗布去过政府,也去过县公安局寻找布楚的线索,只是他们都不清楚拔桑村的人去了什么地方。这个村子十多年前就像一条溪流淌向山外,只剩布楚仍在坚守,如今,连他也去世了,拔桑村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
罗布走进一家商店,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坐在柜台边玩手机。
罗布四下看看,问:“你认识拔桑村的人不?”
小伙子这才抬起头来,说:“我们家就是从拔桑村迁到城里的,你找谁?”
罗布仿佛看见希望,急迫地问:“你知道布楚不?”
小伙子看着罗布说:“知道,前段时间死了。”
罗布继续问:“他是怎样一个人?”
小伙子回答很干脆,说:“一个疯子,整天在大马路上逛来逛去。”
这个回答让罗布有点意外,他想,不就是一个神经短路的人才可能干出这样的事?
罗布又问:“你记得清他的样子不?”
小伙子说:“我们迁出拔桑村有十年时间了,那时候我还小,印象中就是个疯疯癫癫的老头儿,一头乱发,穿得又烂又脏,虽然他不打人,但我从小就怕他,看见他就躲得远远的。”
罗布说:“你家里还有谁知道布楚不?”
小伙子说:“我阿爸大概知道,你下午三四点钟来吧,下午我阿爸会到店里来坐坐。”
下午三点,罗布准时来到店上,店子里坐着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中年人。
小伙子一见罗布,忙介绍说:“这就是我阿爸,叫阿松。阿爸,这是康定来的记者。”
阿松说:“你想问布楚的事?”
罗布说:“聊聊布楚吧。”
阿松说:“其实他没什么可聊的,几十年来,一直在这条路上修修补补,我一直觉得他精神出了问题,我们村的人也都这么认为。”
罗布叹口气,说:“唉,就连本村人,也不清楚他。”
阿松难堪地笑笑,说:“原本对记者,更不能说的,不过见你是个实诚人,说说也没什么。我们村里早有人猜测他这样干的目的,那年月,当公家人,也就是拿工资的,比农牧民轻松,估计布楚就是不愿再当农牧民,所以每天去修路,希望能去公路局。”
罗布说:“我当时也这样想过,但后来在公路局了解到,早些年,参加工作没现在这样麻烦,局里的确想把他招成养路工人,只是他自己不愿意。”
阿松有些惊讶,说:“他自己不愿意?这可让人想不到。那时候,我也有点怀疑,在我小时候,这条路是泥巴路,一场雨下来,路上就到处是坑,只要下雨,布楚必然立即往路上去,我那时想,他这样干,比农牧民还辛苦,图个什么啊。”
罗布再一次叹起气来,说:“他这一辈子,难道真没人清楚是为了什么?”
阿松的眼晴忽然亮了一下,说:“我想起点什么了,布楚的事和四季村有关系。”
四季村离县城有七十多公里,罗布一早驱车前往。他在一家民居门前停下车,一个中年妇女正在院里忙碌,他从车窗里伸出头问:“大姐,请问你认不认识布楚?听说他的事和四季村有点关系。”
那女人说:“他不是和四季村有关系,而是和拥忠大娘家有点关系,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清楚,那是上一代人的事了。”
罗布启动车辆,不知为什么,他心跳得激烈。
河边有两幢楼,一新一旧,院子也特别大,院中央有烧篝火的痕迹。罗布将车停到院中,有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迎出门来,罗布下了车,问:“拥忠大娘是不是住在这里?”
小伙子说:“是啊,她是我奶奶,有什么事吗?”
罗布说:“我是报社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她。”
他们进了老楼,攀到第二层。罗布看见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坐在临窗的藏床上,太阳透过宽大的玻璃照亮她微笑的脸庞。
小伙子说:“那就是我奶奶拥忠,阿奶,有记者采访你。”
拥忠摊开双手,说:“快请坐。”
罗布坐到拥忠对面,说:“拥忠大娘,今天来找你,是想了解一些布楚的事。”
拥忠说:“老布楚啊,他是我家的仇人。”
罗布心里一颤,拥忠短暂地陷入回忆,说:“这事说起来也简单,四十多年前,媒人说亲,把我姐姐说给了布楚,两家人就订了亲事。接亲那天,天不亮布楚就开着他们村唯一的手扶拖拉机来了,将我姐姐接上拖拉机,当时我哥哥和舅舅去送亲。那天正下大雨,在快到拔桑村的一个坡路上,拖拉机前轮辗进一个大
坑里,车身一斜,就翻到悬崖下,他自己被甩到路上,一点事没有,我姐姐和舅舅当即摔死,哥哥摔成重伤,你说他是不是我们家的仇人啊?”
罗布连声感叹,说:“原来这样,难怪他一辈子都在补路上的坑。”
拥忠说:“可不是,出事后,他就变了个人,整天在路上修修补补,几十年来,他一直这样做。见他这样,我们所有的恨也都化了,只是年轻人不明白这些事情,还当他是个神经病。”
驱车往康定赶的路上,罗布一直很激动。只是罗布仍不清楚该怎样写这些事,一个人因一场车祸,然后一辈子修路?这事太简单了,简单得像布楚的墓碑,除了名字,没一点多余的东西。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描写的宽的油沙路,人去楼空的藏房,展现了拔桑村的风貌,同时也暗示了传统藏族乡村日渐衰落的社会现实。
B.布楚的墓碑上除了用金黄的颜料写着“布楚之墓”四个字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象征着布楚碌碌无为、无人知晓的一生。
C.文本出现的众多人物,并非都与布楚有直接联系,但有些人物也至关重要,如写商店的小伙子、阿松为拥忠的出场作了铺垫。
D.在了解布楚事迹的过程中,罗布的心情也跌岩起伏,如开始调查时的毫无头绪、迷茫,遇见小伙子、阿松时的急迫、疑惑等。
7.关于文中拥忠谈论布楚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拥忠的姐姐和舅舅的死、哥哥摔成重伤,都和布楚有关,因此拥忠及其家人至今都不能原谅布楚,认为布楚是拥忠家的仇人。
B.这一部分与前文相照应,交代了布楚不愿做养路工人却一直坚守在马路上修修补补的原因,补充了文本的内容,使故事更加完整。
C.罗布感叹布楚“一辈子都在补路上的坑”,其实,布楚在补的不仅是现实生活中马路上的坑,更是布楚内心充满悲伤与愧疚的“坑”。
D.年轻人认为布楚是一个神经病,有年轻人不清楚布楚的人生经历的原因,也有年轻人不能体悟布楚的坚守及其精神的原因。
8.文本是如何刻画布楚的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简要分析文本以“一条路”为题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唔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日:“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贷,振除灾诊。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锣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锣诛求百计,不恤雕瘵,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锣?”争哀割生人以求所欲。与之则纲纪大坏,不与则有厚薄,事一失不可复追。”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久之,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诰。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母请谥。
(摘编自《新唐书·白居易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言浮华A无B实行C不D可E用F出G为H江州刺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对人称字,表尊敬。
B.陛下,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C.从,听从,与《琵琶行并序》中“弟走从军阿姨死”的“从”意思不同。
D.谥,即谥号,是对死去的大臣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顾况是个自恃才华的人,而白居易未成年时写的文章就受到他的推崇赞许。
B.白居易心系百姓,直言进谏。元和四年,旱灾严重,白居易上书建议全免江淮两赋,赈救离散贫瘠的百姓。
C.白居易超越职权,遭受贬谪。白居易因第一个上书要求倾全力追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D.白居易随遇而安,得以善终。白居易被贬以后,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若忘形骸;后又被启用,以刑部尚书致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之则纲纪大坏,不与则有厚薄,事一失不可复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白居易为什么反对李师道用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第?请简要分析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杜 甫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①,诗接谢宣城②。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父问③,从此更南征④。
【注】①徐孺子:豫章南昌人。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②谢宣城:《谢眺传》,“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③引自《楚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渔父劝说屈原“与世推移”“漏其泥而扬其波”。④引自《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擅长以写景烘托意境,湖阔、云涌、楼孤、晚晴,诗人抓住岳阳楼周边之景,以雄阔之景烘托出岳阳楼的孤高。
B.“晚晴”描写出傍晚夕阳红霞满天之景,既点明了诗人与裴使君登楼的时间,又烘托出诗人的孤独漂泊。
C.“礼加”一句写裴使君对诗人的礼遇,而“诗接”一句写登楼唱和,诗人将裴使君与风采雅兴的南朝谢宣城相比。
D.“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表达的情感与《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情感不同,一高昂一低沉。
16.简要分析尾联中诗人借“渔父问”的典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诗经·郑风》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拟手法塑造了“月”多情的形象。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像昆曲那样主要流行于古代上层社会,也不像其他很多地方戏那样专属于某个地区、某个阶层,它是中国受众地域和群体都最为广大的一种艺术。在艺术形态上,京剧是发展得比较充分的一种戏曲艺术,其表演、服饰、化装、舞美诸方面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舞台设计崇拜简约空灵,常常一桌二椅加上简单的一些切末,就构成了变化无穷的表演空间。这个舞台艺术空间的具体呈现,主要借助演员的表演,一个圆场,一句台词,空间就得到了转换:用手一指,可以立即呈现出皓月当空或春光明媚的场景·这种极为自由灵动的时空转换,以及“形神兼备”的表现手法,与中国绘画等传统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形神兼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罗大经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含有八层意思。
B.《声声慢》抒写词人遭受国破家亡后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婉转凄楚。
C.病好以后,大家都以为原本忙碌的钟老师可以调整一下超负荷的生活节奏,“收敛一点”。
D.钟扬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做修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睡眠中忽然全身抖动惊醒的现象叫做“睡眠惊跳”,亦称“入睡抽动”或者“入睡前肌阵挛”。大脑是人体各器官组织的“总指挥官”, ① 。人在刚入睡的时候,大脑的一部分已经睡着了,但还有一部分尚未完全睡着。 ② ,大脑放松了对四肢的控制,当大脑被机体内外存在的某些信息刺激时,就可能出现身体局部肌肉突然抽动的情况, ③ 。
睡眠惊跳大多数是一种生理性表现,常为偶发性质,一晚上不会超过三次,动作幅度也不会太大。如果频繁出现肢体抽动(一晚上超过五次)或因惊跳频繁发作、反复觉醒而干扰睡眠,就有必要到神经内科或睡眠专科门诊就诊,完善多导睡眠监测检查。
21.在上文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用带有条件关系的语句概括上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个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继“村BA”(乡村篮球大赛)之后,贵州的足球比赛“村超”也曾在网络爆火!“村超”是由榕江县老百姓自发组织开展的乡村社区体育赛事,榕江人民用足球将乡村、民族、美食以及夏日狂欢联结起来,同时将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和农业产业更好地推广出去。
烟火气里的“村超”“村味”为何这么香?因为它们承载的是乡情与乡愁,引发的是人们情感的共鸣和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村超”如何能走得更远?也是值得当下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
河北省沧州市五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复旦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沈阳五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兖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4~2025第一学期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年级模拟一考试语文卷(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济宁第一中学2025年高一元月月考试题 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