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5-01-13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已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摘编自鲁迅《呐喊·自序》)

 

材料二:

有趣的是,《新生》杂志其实并未在历史上真正出现过,创办刊物是鲁迅从仙台回到东京、“弃医从文”后进行文艺活动的第一次尝试,该计划因为“若干担当文字的人”与“资本”先后失去着落最终流产——“这就是我们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尽管后来鲁迅预备发表在《新生》上的文章均借着《河南》与《域外小说集》得到了问世的机会,但《新生》本身仍然是一个在实践上失败了的事件,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之物。而正是这个只能出现在回忆中的理念性的东西,却获得了最接近历史叙事法的叙述:在一连串虚化的所指中,得到了具体明确的命名。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鲁迅其人日甚一日的过分熟知,使得《新生》被视为实证材料,在研究者的视域中与隐匿在虚化写法后的其他历史信息并无二致。但这种“实证”,其事实基础在于鲁迅借《河南》与《域外小说集》发表出版、后来辑入《坟》的诸篇文章,而并非《新生》本身。作为文艺刊物的《新生》实际上只是一个指称,是史料库里的一条存目,并不对应任何真实的、物理性的实物。因此,《新生》相对于其他被模糊掉的历史信息,是一种明显的异质性的存在,它在文本的形式结构上提示了叙事中实名与虚化的倒错。

这种倒错首先关联着自叙性写作在文学家那里的意味。在由回忆连缀起来的叙事中,当鲁迅征用“过去”说明“当下”(《呐喊》的写作)时,“过去”的全部价值在于从中抽象出的一种审美意义,而非历史编年中的客观存在。这种审美意义为“当下”所规定,是“过去”在写作主体的当下语境中的折射。《新生》在《自序》中出现,正是对这种审美意义的强调:相对于历史的“真实”,《新生》的失败留下的绵延心情才是真正值得作家“记念”与书写的。而那种很难用确切语汇表述与概括的心情,也只有在讲述《新生》的筹办与流产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体贴。只有经由叙事,情感才能随事赋形,获得完整的表达。

小说集《呐喊》作为“听将令”的产物,必然要求一种集体性的、宏观指向的话语或题旨:当新文化运动尘埃落定,作为主要参与者的鲁迅在1922年底的追忆就不能不与历史发生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新生》的被实名与其他历史信息(年代、地址)的被虚化,不如说是作者在宏大历史中对私人话语的有意保留和凸显。一方面,以“新”自谓的新文化运动,其文艺启蒙的逻辑在鲁迅这里被提前至日本时期,作为忆“旧”的对象,体现为规模十分有限的共同体以及短暂且最终失败的文艺活动;另一方面,《新生》在真实历史中的缺席,也使它免于同某种固定的、集体化的意识形态意义发生关联。讨论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对名词的设计和安排时,罗兰·巴尔特认为,“专有名词就是记忆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作为一种记号,“永远充满着庞杂语义厚度”,因而“更接近一种诗学语言”;相反,“普通名词”则“按照组合段规则只能提供一个意义”。也就是说,“指称—意义”的对应关系在“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种表达方式上存在截然不同的状况,后者是给定的、单一的,前者则是丰富并召唤想象力的。“《新生》”作为“专有名词”在《自序》中的出现,正是对“指称—意义”对应关系的一种重建,叙事由此从宏大历史里释放出来,回收进作者的个人话语中,同时,一篇看似许诺着历史真实性的《自序》,也就从实证领域走向了文学空间。

(摘编自邢程《<呐喊·自序>与新文学的现代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认为,如果人缺乏内在的精神,即便有健全、茁壮的体格也毫无意义。

B.《新生》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最后三人也因各自命运不能在一起“纵谈好梦”。

C.《新生》被一些研究者视为研究鲁迅的实证材料,但作者并不认可这种态度。

D. 虽然《新生》未能发行,但“《新生》”却成了具有语义厚度的“专有名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人治文学与美术”的现状及《新生》创办的失败可以看出当时靠推行文艺来改变国民精神的艰难。

B.对于自己成不了“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鲁迅一直有清醒的认识,但他对此并无愤懑之情。

C.叙述《新生》的筹办与流产可看作是对“过去”在“当下”(《呐喊》写作)时一种审美意义的强调。

D.作者认为鲁迅详细回忆《新生》创刊失败的过程,目的在于在宏大历史中保留和凸显其私人话语。

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材料二中罗兰·巴尔特所说的“普通名词”的一项是(3分)

A.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药》)   

B.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件小事》)

C.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白光》)

D.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鸭的喜剧》)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第四段的行文思路。(4分)

5.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中曾说:“鲁迅的《新生》杂志没有办起来,或者有人觉得可惜,其实退后几年看,他并不曾完全失败。”你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那些年的猪草

朱镛

灰灰菜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值一提的配角。我之所以突然想记叙下灰灰菜,是今天它成为了最令人动情的野菜。它在饭桌上的存在有些像我们青春的经典一样,虽然不是主要的,却特别亮眼,带给人有点想下口的欲望。还让我动情的,是回到老家煮猪食的烟火,让我再次想到很久以前拔灰灰菜的场景。

灰灰菜是一种生于路旁、荒地及田间的很难除掉的杂草,可以长到一米多,茎直立、粗壮,会有很多枝条斜升或展开。它是野性的,它一年一年生长,重复又重复。你永远别想铲除它,因为它平静地与大地共处。

我记得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地里到处都有灰灰菜。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母亲都要我背着小背篓去地里拔猪草。那个时候,母亲给猪和我都安排了任务。猪的任务是吃完食长肉,我的任务是每天完成一背篓猪草。既然母亲把猪和我联系在一起,日子也自然混搭在了一起。猪的日子是在吃食“嘭嘭嘭”的响声中,我的日子就标记在一背篓的猪草上。但我一直觉得猪的日子比我好过多了,它只管吃了睡,睡了吃,吃不起睡不起还可以在圈里左哼哼右哼哼转了玩,真是吃饱了撑的!它这样其实很消耗体力,下顿吃食又要多吃一些。只要它多吃,我找的猪草就得不断增加。这让我极大的不舒服,所以只要我见它在圈里游走时,我就会拿棍子抽它,让它乖乖睡着。结果恰恰适得其反,越抽它越跳,它肯定认为我不是在抽它,是在抽疯!我只得进圈里给它挠痒痒,抓耳朵,抓肚皮,它才“哼哼哼”地看着我,然后睡下。更让我受不了的是,它们关在猪圈里,不仅每天要吃两顿食,饿了一吵食,和我一样高的猪栏,它们可以一跃而过,弹跳如同一只羊的轻便。

其实我很喜欢放牧它们,乐此不疲。如果放在旷野里,它们自由自在地闲逛,到处触触拱拱,青草、溪水、泥土,都可以进入它的食道。这样就可以减少一顿猪食,我就不用再去拔一背篓猪草。而我的父母不愿意,对他们来说,放在外面,粪草就流失了。那时的粪草是个宝,大人不识字也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谚语,小孩子从小也知道“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的道理。无论什么粪,人们都如获至宝,天不亮就有人到处去捡。这是人们生活中对动物、植物和土地饱含的一种情感。

我记得当时,只要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就悄悄把猪放出去。我那时是典型的应了乡村的话:叫我读书,我偏要去放猪。猪们当时有如此敏捷的身体,我想一方面来自于放牧对它们的锻炼,一方面可能完全来自于食用野外的灰灰菜的缘故。

在我印象里,可能是那时的日子很长的原因还是其它因素,猪似乎都不太肯长。一头小猪几乎都是从头一年的旧历八九月买回来,到次年的腊月里,最重的猪也不超过三百斤。我的父母总结,猪不长肉,是吃灰灰菜的缘故。他们说灰灰菜煮出来的猪食,死铁干浆,所以喂出的猪也死铁干浆的样子,让找猪草不准再找灰灰菜。但是,那时我就发现,这样的猪被宰杀后,猪肉才放入锅里,肉味和烟火的味道就到处飘香,会让人流下口水。那样的肉,是吃得醉人的。

猪草不准再拔灰灰菜,我不服气,却也不敢顶撞。虽然那时其它的猪草也很多,我却只对灰灰菜有着独特的情感,每回去找猪草,我都会把灰灰菜同其它野菜混合,或者把其它的野菜,诸如小油菜、奶浆菜之类的盖一层在灰灰菜表面。因为怕他们发现,为此,我得增加劳务,不得不连同煮食和喂养的事一起做掉。

主要的是,我对拔灰灰菜似乎上了瘾。它的叶子上沾满了灰,一拔就抹在手上。再稍微用力,把枝条拔断,汁液渗出,带着一股清清淡淡的芳香,我十分喜欢那种味道。还有一种因素是,我和一起去的小伙伴拔猪草,我到了地里就只是坐着,而我的背篓里会自动满上灰灰菜。因为灰灰菜是最好找的一种猪草,要命的是,每次他们的猪草里都会藏着几个偷来的包谷或者洋芋,他们让我别告发他们,就无偿地先把我的背篓装满。这显得我小时候就很有心计。

但是,我又觉得有心计其实并不好。用我们老家的话说,有心计的人就如同心上有很多针眼,脑壳里安了弹子轱辘,或者是被上了润滑油。其实,人缺少心计还是要舒坦些。后来,我还是自食其力。由于每天去拔灰灰菜,手上的皮肤红肿、发亮,有时还会浑身刺痛、刺痒。长大后才明白,它是一种含有卟啉类物质的光感性植物,过多服食或接触,并受数小时日晒后就会引起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

现在想来,大地就是如此生动。它就是为一切健康的生命,无论是庄稼,还是荒原蔓草,这本身就是一个真理。它不像今天,到处渗透着农药的剧毒。灰灰菜即使有种天然毒性,比起今天农药的毒,又算得了什么?农药喷洒过的蔬菜,猪在吃,人也在吃。猪吃了,人吃猪肉,一个循环,也还是如此。

尽管,灰灰菜在乡村的庄稼地上,依然不受欢迎。但是,它永不绝迹的崇高,令我感动。它生长着,似乎就是为了证明万物复归的自然轨迹,传达着某种深邃伟大的教育。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激发普遍的怀旧情绪,使人缅怀独特青春记忆,是灰灰菜如今令人“动情”的主要因素。

B.小伙伴帮忙拔灰灰菜的经历,引发“我”对做人道理的反思,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C.“嘭嘭嘭”等拟声词的使用,表达了“我”因拔灰灰菜的劳累而产生的对猪的厌恶之情。

D.将灰灰菜的毒性和农药的剧毒进行比较,可以说明灰灰菜毒性的微小和自然健康的属性。

7.关于第三段中“我”和猪在猪圈中较量的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时候“我”的生活和喂猪紧密联系,因此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中依然生动鲜活。

B.作者运用心理描写、人物对话等手法,真实还原了当时的场景,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C.猪给“我”带来的负面情绪,和下文“我”放牧猪时的愉快体验,共同构成我的童年记忆。

D.这段文字虽然描写在童年琐事,但是语言的幽默使得儿时生活的艰辛也变得富有生趣。

8.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我”为了追求“心安”做了哪些事情。(4分)

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费孝通《乡土中国》)

9.请分析文中灰灰菜体现了哪些“深邃伟大的教育”的理念。(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轼顿首再拜。

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人,得非用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然耶?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以二子为妄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又大不可也。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譊譊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直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譬之候虫时鸟,自鸣自已,何足为损益。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足下又复创相推与,甚非所望。

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无乃闻其声不考其情,取其华而遗其实乎?抑将又有取于此也?此事非相见不能尽。

岁行尽,寒苦。惟万万节哀强食。不次。

(选自苏轼《答李端叔书》)

【注】譊譊:争辩。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放浪山水AB与樵渔C杂处D往往E为醉人所推FG辄自喜H渐不为人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侣,以……为侣,与《师说》中“吾从而师之”的“师”用法相同。

B.以为,认为,与《劝学》中“輮以为轮”的“以为”意思不同。

C.因,于是、就,与《琵琶行(并序)》中“因为长句”的“因”意思不同。

D.坐,因为,与《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方式,客自觉生命渺小短暂和苏子参透变化与永恒,实质都可理解成苏轼自己真实而复杂内心世界的坦露。

B.材料二中苏轼告诫李端叔不要因为黄庭坚和秦观对自己的认可就轻易称赞自己,且想以此来改变众人对自己的看法是不可行的。

C.材料二中,苏轼以树木长有赘瘤、石头上有晕圈、犀角中间相通来说自己以前发表议论也是为了标新立异,其实是取悦于人的错误做法。

D.两则材料一为赋体,一为书信,文体不同,文辞各异,但都反映了苏轼被贬后融入山水之中的自我涤荡,有了自我反思与自我突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2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

14.材料二中作者说“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游泰山(其五)

李白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

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注】缅:思貌。②安期:即安期生,古之仙人。

15.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头两句写日观峰倾向东北,山崖间夹着两块巨石的画面,展现泰山壮丽景象。

B.诗人巧妙使用大量新奇生动的动词,如“倾”“夹”“落”“遥”等,让画面充满动感。

C.“山花”两句托物言志,表明作者鄙弃人间,不畏恶劣环境而追求精神高洁的志趣。

D.同写泰山,此诗集山水与游仙二体之长,与姚鼐散文《登泰山记》偏重写实风格不同。

16.李白的诗歌常常具有“飘逸脱俗的仙气”,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用“     ▲         ▲    ”两句指出当时士大夫以身份高低择师的错误观念。

(2)乡村民宿“田园逸居”在房屋周围放养了一些家畜,小明见此不禁吟诵出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    ”的两句诗。

(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猿”具有丰富的意蕴,常常被古人选作意象来抒发悲伤的情感,如:“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写议论文,要有现实针对性。人们发表议论,往往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古往今来的论说名篇大多如此:《师说》论述师道的内涵,针对的是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反对党八股》的批评矛头,则指向当时广泛存在于党内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强调议论的现实针对性,并不等于( 甲 )。《拿来主义》有感于《大晚报》的报道,却并不局限于评论“发扬国光”的“送去主义”,所论的“拿来主义”更具有超越一时一事的认识价值。①我们平时只有多阅读,②多思考,③提高自己的认识,④写作时就能把个别之事与一般之理结合起来。

写议论文,( 乙 ),这也是一种针对性。人们发表议论,都希望读者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法,就很有必要。毛泽东所说的党八股的罪状之一就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我们在写议论文时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18.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耻学于师”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表现了他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

B.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C.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很多东西,给我知识最多的却是这个“公书林”。

D.其实汉语中的词语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家族”、成系统的。

19.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论语》中的比喻形象生动,能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让人更易理解和接受。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把以德治国比作北极星被众星环绕,形象地说明了统治者实行德政的重要性及影响力。此比喻深入浅出,把抽象的 “为政以德” 具象化,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德政的核心地位和强大凝聚力,使读者瞬间领悟其要义,真可谓    A    之笔。

《论语》也是众多成语的重要来源,许多我们    B   的成语都出自其中,这些成语含义深刻、言简意赅。比如“    C    ”指用动听的言语和伪善的面目取悦于人,“温故知新”强调复习旧知识以获得新体会,“见贤思齐”则鼓励人们向贤者学习、看齐等,这些成语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表现力。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2.请仿照材料中对“为政以德”的阐释,在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许多传统词汇在现实生活中被大家翻出了新意,不少网络热词也映照出社会的热点、文化的变迁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波动……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我们的语言也“活”了起来。

请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体现你的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扬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