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5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模拟题(word试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5-01-03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本题11道,每道3分。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脚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①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②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茎,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④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1.下列对无所顾忌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珍惜                   B.拜访                         C.顾虑                                   D.环顾

2.与文中画横线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B.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C.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D.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3.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中的,代指枕木。

B句中骄傲一词展示出香雪经历了一系列心理变化后的内心世界。

C句连用几个动词表达香雪看到伙伴时高兴、激动的心情。

D句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回荡,也暗指古老的群山被现代文明唤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体育代表团的“00运动员驰骋冰雪赛场、奋力拼搏,展现出的虎虎生威的雄风激发了亿万观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也激起了人们一起向未来的豪情。

B.在残奥会正式落幕前,北京奥组委推出的歌曲《再看一眼》,由谭晶、莫文蔚、容祖儿、孙燕姿四位女歌手联袂演唱,用歌声回顾那难以平息的奥运情感。

C.近年来,《战狼2》《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D.与会嘉宾以黄河为纽带,聚焦炎黄文旅产业的模式变革与升级路径,围绕推进沿黄文化产业带建设为中心、加强黄河文化品牌国际化传播等问题展开积极探讨。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

B.在寒气袭人的冬日,我们一早就随着车水马龙的人流,走进了百货大楼。

C.很明显,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着我们不断追求,努力创新。

D.《论语》一书让我爱不释手,因为书中的内容符合我的期望又无比美好。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充分实现了建筑功能与造型的统一。

功能方面,角楼不仅是城市的标志物,还能用于观察敌情;

它是多种类型建筑或建筑构件的组合

故宫角楼巧夺天工,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

造型方面,角楼四面不仅有重檐歇山屋顶,还有三重檐攒尖亭的翼角。

A①③④②⑤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⑤④                                   D④③①②⑤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西湖景色醉人,我们到了西湖,就如同走进了一幅织锦的国画长卷。(比喻)

B.听说爸爸回来了,六岁的英子欢欣雀跃,一下子冲出房门,扑到爸爸怀里。(拟人)

C.红色文艺记录党史国史,讴歌革命前辈,鼓舞人心士气,传承红色基因。(排比)

D.太阳炙烤着大地,柏油路晒化了,甚至店铺门前的铜招牌也要晒化了。(夸张)

8.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吃苦,是人成长的过程,是生活的必修课,世上哪有一辈子没吃过苦的人少之又少。

B.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初期,很多核心技术仍然有待进一步突破。

C.在千余名官兵热烈的掌声和响亮的口号声中,英雄飞行员王建东大步流星走进礼堂。

D.我们要深刻认识双减的现实意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吟唱(yín  车辙(zhé  咽(  披荆斩棘(

B.轴线(zhóu 稻穗(suì  罪(shú 古不变(gèn

C.掺和(chān 执拗(niù  守(  望帝啼鹃(

D.辖制(xiá  反省(xǐng 弃(tuò 不可理喻(

1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青少年眼健康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防控近视,______。只有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等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近视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会更有力推进双减工作和素质教育,这将直接关系到近视率的下降幅度。

A.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B.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C.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卫生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

D.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

 

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道)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            。(苏洵《六国论》)

4)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三、文言文阅读(共5道,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同,使进入

B.杀人如不能举        举:列举

C.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D.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使:让

1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今者项庄拔剑舞        臣请入,与之同命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得知形势紧急,明白项庄舞剑的真正意图,主动向张良请求前去保护沛公。

B.樊哙进入军门,掀开帷幔站在西边,充满怒气地瞪着项王,项王顿时警觉起来。

C.樊哙站着满饮一大杯酒,将盾扣在地上,放上生肉切食,项王对他产生了兴趣。

D.樊哙有勇有谋,在沛公有不辞而别的顾虑时,指出做大事就不要在意细枝末节。

1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②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2)诗歌从哪些方面写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有的专家称,今后10年乃至40年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大到飞行近5亿公里追逐火星的天问1号,小到一块可以监控人体健康的手表,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驰骋上千公里的新能源车可以无人自动驾驶,经过深度学习的机器人可以聚集全国最优秀教师的智慧成为网络授课的网红教授,过去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可以设计出的新产品在人工智能设计系统的帮助下几天就可完成,机器人可以高效诊断疑难病症,人工智能追逃系统可以在众多城市浩如烟海的人群中瞬间发现犯罪分子等等。

人工智能作为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新技术,从理论到应用要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人工智能已经走过探索的初期,正走向深耕细分和跨界融合的新阶段。人工智能可学习可优化,能让机器人越来越聪明。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已经从单一的智能转向多种智能集成,显现出其超高能。而大数据和高速互联网会使人工智能变得无处不在。许多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显现了创新性和颠覆性,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由此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在产业变革、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近几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达到6425家。其中,59.1%的企业分布在应用层。北京、上海、深圳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产学研最为集中的城市,并由此形成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性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带,上述区域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占全国的83%。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大国,到2020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总量达到69.4万件。

专家称,中国目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巨大的人才缺口,需要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端人工智能研发人才与产业工程师。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来源是中国留学生,如何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归国发展和服务成为当务之急。为加快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目前,中国180所高校已经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北京大学等11所高校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

按国家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摘编自鞠传江《中国扣响人工智能时代的大门》)

17.下列有关人工智能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在今后10年乃至40年将主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B.人工智能是一种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新技术。

C.人工智能的发展从理论到应用需要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实践。

D.人工智能是可以学习可以优化的,能让机器人越来越聪明。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可以运用到汽车、教育、医疗、公安等行业,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B.人工智能产品已经转向多智能集成,其原因是大数据使人工智能变得无处不在。

C.截至2020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了六千家,过半分布在应用层。

D.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大国,截至202010月申请总量近70万件。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影响了产业、经济和人类生活。

B.北京、上海、深圳是中国人工智能产学研最集中的城市,并形成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带。

C.解决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问题,既要加快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也要吸引留学生归国。

D.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4分)

黄河,让我好好看看你

林湄

傍晚,车子经过兰州临河的带状公园时,友人说那条河就是黄河。啊,黄河……”我吃惊地重复着,忙叫友人停下车,让我看看黄河——这是我梦寐中的景致啊

在刚开始认识汉字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黄河长江。后来,我总是以文人的童心,想象着黄河的壮观与独特,想象着她咆哮、搏击,如万马奔腾。

记得从前,老师曾以一种低沉忧郁的语气给我们讲述黄河的故事。历史上黄河流域频繁地暴发洪水,相传最早与洪水作斗争的是共工氏族,他们靠木、石、蚌器从山丘取土填充低洼,抵挡水浸。尧当部落联盟首领时,鲧借鉴共工氏族的治水经验将填充低地改为筑土围墙。舜为首领时不满意洪水浸泡即溃的土墙,任命鲧的儿子禹治水。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几经考察,采取以凿山辟谷疏导为主的治水法,从而减少了洪水的灾患。

人们没有怨恨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而是在黄河的水患中看到了禹的力量、禹的精神。后人冠之为大禹,因为禹是一个大写的人,写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战胜艰难险阻的史书上,也印记在后人的脑际里。

黄河啊,正因你有那么久远而沧桑的历史,所以成为我梦中的神往之地。

我从小生长在东海岸旁的海滨古屋里,黄河于我既熟悉又遥远。后来,我离开了那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直未能亲见黄河成了我心中的一桩憾事。

现在,我站在兰州滨河中路黄河南岸,夜幕即将降临。趁着夕阳未落,黄河,让我好好地看看你——你静静地横卧在我面前,东临中山桥、黄河索道,西连《黄河母亲》雕塑,南依小西湖公园,北与白马浪为邻。

你安详如雕塑中的母亲,以你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子孙。如今,当周遭的世界变得流光溢彩,你仍然是那么朴素,保持着你的端庄与宁静。我凝视着你,想象自己依偎在你的臂膀之上,感受着你的温暖,倾听那轻柔的细语……

岸边矗立着著名的兰州水车,那是兰州段家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明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任云南道御史时见到当地用筒车灌溉农田,于是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他回到故里,仿制出水车。

友人说,四十多年前,有252轮水车林立在兰州黄河的两岸。那是何等壮观、独特的景观水车源自人类的智慧,像一件艺术品,又灌溉了农田,养育了子孙。它们咿咿呀呀,日夜欢唱着,歌唱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歌唱着人们辛劳而又快乐的生活。今天的水车固然是滨河中路带状公园里的点缀品,但它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深思与启迪。

沿着带状公园的南岸,我来到了黄河铁桥下,这里是古代通羊皮筏子和木舟的渡口,也是明洪武年间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浮桥遗址。眼前的铁桥则是光绪年间清政府请德国人建成的。

站在铁桥上,望着桥下平静无波的黄河水,想象着黄河水上涨时羊皮筏子在滚滚波涛中漂流的画面。是不是像漓江上的木筏一样,上面站着一位艄公,他握着一根长竿,在水上悠哉滑行其实,羊皮筏子比木筏更轻便。将几块羊皮绑在一起,吹足气,即成黄河上来去自如的筏子,即使水流湍急,也能横渡激流。

艄公如何能在羊皮筏上点篙自若,顺水势颠簸而去是他们的机智镇静制服了波涛,还是因为他们是黄河的主人,在黄河面前自有无畏与淡定

正流连忘返时,最后一朵晚霞渐渐隐去。

夜色深沉,北岸白塔山上寺院的灯火亮了起来,兰山索道闪着彩色的光。我依然痴痴地伫立在黄河岸边。夜色中的黄河固然另有一番风情,但更让我留恋的还是黄河本来的面目,那不经装饰的母亲般的面容。

黄河,无论我走到哪里,你都在我的心头

(有删改)

2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听闻梦寐中的黄河近在眼前,惊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B.水车曾造福兰州百姓,如今却成了公园的点缀品,其沧桑变化,令人深思。

C.明代浮桥仅剩遗址,眼前铁桥是德国人所建,对比之中讽刺清政府的无能。

D.作者想象羊皮筏子在滚滚波涛中漂流的画面,表达对黄河艄公的好奇与赞美。

21对黄河既熟悉又遥远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2.第3段写黄河的故事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3.文章结尾说更让我留恋的还是黄河本来的面目,那不经装饰的母亲般的面容黄河本来的面目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六、作文(共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学会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可以讲述亲身的经历,可以抒写内心的感受,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文体不限(诗歌、剧本除外),不少于700字,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2025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模拟题(word试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