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海南省海口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4-11-23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我们一直说中国乡土小说的黄金年代是鲁迅先生一手实践,一手缔造的。它以深广的历史内容、高超的艺术手法和人性的呐喊,高度凝练地阐释了五四文学精神。这是中国新文学发轫期铸就的现代乡土文学现代性的基石。这样一种写作规范至今不能逾越,其生命力昭示着乡土文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都是在这一框架中运行的真理。

时代在变,山乡巨变更是毋庸置疑的,但重要的是,旧的乡土中国社会的崩溃所造成的乡土社会中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已无处可依,新的乡土秩序尚不健全,因此,乡土人在失去土地的空巢里的生活状况应该成为乡土文学,尤其是乡土小说描写的焦点。然而,令人感到沮丧的是,乡土小说反映当下尖锐生活矛盾的作品越来越少了,从历史题材切入的越来越多了,我们当然知道一个机智聪明的作家是要回避什么。所以,当你看到那些皮相描写乡土题材的小说时,只能哀叹百年乡土小说的沉沦。

迟子建曾说:“我们熟悉的乡土,在新世纪像面积逐年缩减的北极冰盖一样,悄然发生着改变。农民工大军一批又一批地离开故土,到城市谋生,他们摆脱了泥土的泥泞,却也陷入另一种泥泞。 乡土社会的人口结构和感情结构的经纬,不再是我们熟悉的认知。农具渐次退场,小城镇建设让坎烟成了凋零的花朵,与人和谐劳作的牛马也逐次退场了。供销社不复存在,电商让商品插上了翅膀,直抵家门。这一切的进步,让旧式田园牧歌的生活成为昨日长风。”作为一个带有浪漫主义书写气质的作家,对于日益衰败的田园牧歌的深刻眷恋,成为其乡土文学创作永远不能抹去的抒写内容,当然,这样的抒写可以是颂诗般的浪漫描写,也可以是悲情浪漫主义的长歌抒写,这完全取决于作家审美风格和题材的选择。

我们无法避开的是:面对沉沦的乡土社会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选择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去还原当下的真实世界,如何给文学的真实性一个满意的答案。

当阎连科把乡土文学又拉回到一个沉重的话题之中时,我又一次感到了乡土文学的危机感时听在敲打着作家和批评家的灵魂。我们能够在历史的、人性的、审美的维度上为乡土文学世界贡献些什么呢?

阎连科在列举和检视中外古今,尤其是这几十年来许许多多抒写乡土的作家和作品时,访问:“乡土把‘聊斋’丢到哪儿了?”其中之奥妙的确发人深省:

“我所理解的 (聊斋) 的想象和浪漫,不能简单说是孤仙妖异、动物植物可以幻变为人到人间来,而是《聊斋志异》中非人的人和人的互动、共生和对人的苦难的拯救与抚慰。这才是聊斋的独有和精髓。当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甲虫后,我们看到了埃梅、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卡尔维诺们的写作中,东方与西方、现代与古典的相通和相连,也看到了中国的《山海经》 《搜神记》 《聊斋志异》等,尤其《聊斋志异》的491篇小说中,有一百八十余篇鬼为人,八十余篇狐为人,将近二十篇的其他动物、植物、虫豸变为人的‘变形记’。这种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变形记’,彼此联系的不仅是蒲松龄让幼物武鬼成为了人,卡夫卡们让人在几百年后又返祖成为动物的发转与文学圆环的对接或对应,更是在这千年的写作中,我们从来都没有断绝过的——文学的不真之真之写作。蒲松龄恣意汪洋地写出了属于他和整个中国文学的不真之真实。而20世纪那些充满探求精神的作家们,在他们诸多的探求中,有一条隐秘的隧道就是不真之真之探求。是这种不真之真把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无形无踪地串联起来了。说今天的文学丢失了聊斋的精神,是说我们的写作除了从生活的经验走向故事的真实,从想象的真实走向文学感受的真实外,我们忘记了还有一条文学的路道是——写作是可以从完全的‘不真’走向真实的。”

(摘编自阎连科《乡土把聊斋丢到哪儿了? 》)

材料二:

阎连科在农村的日常生活里,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巨变中那未变的部分,在小说《黑猪毛白猪毛)中用一个变形故事作载体,再现了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传统,用黑色幽默的笔触又一次掀起了“鲁迅风”。但这决不是简单的话语重复。 当作品的人物已经变成比阿Q还要麻木,还要悲哀,还要可怜,还要不争,还要不幸的“虫鸟”时,人们还能保持那份写作的矜持与阅读的潇洒吗? 还能沉潜于纯客观的“零度情感”的冷漠游戏之中吗? 说句老实话,阎连科在谈“聊斋”的文学真实性指向的潜台词,仍然是曲不离口的作家人性深处的良知问题,发出的是人性的呐喊。

这让我想起了廖润柏的中篇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主人公李四是什么? 李四深游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他想融入这个高度物质文明的“现代的”都市里去,成为安装在这庞然大物中的一颗小小的齿轮与螺丝钉。但是,这个被物质所麻木了的城市却永远拒绝了他。李四真正看清了这个城市是拒绝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尤其是传统的“乡村情感”只能遭到嘲笑、谩骂与拒斥。廖润柏思考的是:同时失去了城市和乡村双重文化认同的人,该怎样寻找自己灵魂的栖居地。

20年过去了,这样深刻思考乡土文学反映生活本质的作家作品还有多少呢? 风景画的天空已然失色、我们的作家在画布面前彷徨徘徊,我们将向何处去?

(摘编自丁帆《面对乡土,如何选择——从作家对乡土文学的观念视角谈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鲁迅先生以深广的历史内容、高超的艺术手法和人性的呐喊缔造了五四文学精神,也铸就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现代性的基石.

B. “炊烟成了凋零的花朵”“与人和谐劳作的牛马也逐次退场”等语言体现了迟子建的浪漫主义书写气质,并流露出悲情色彩。

C. 阎连科所说的《聊斋》中“非人的人”,可以指狐仙妖异、动植物、鬼神变幻成的“人”,他们与人互动共生,并拯救、抚慰人。

D. 阎连科笔下比阿Q更麻木、更可怜的形象能让其他作家打破写作的矜持,让人无法沉潜于纯客观的“零度情感”的冷漠游戏中.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化身份认同可谓一个人灵魂的仰仗。在旧乡土中国社会崩溃,新乡土秩序尚未健全的当下,“李四”仍然具有典型性。

B. 在当下的乡土小说中,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仅仅止于皮相描写,既回避触及生活的真相,也回避师尖锐生活矛盾的反映。

C. 无论是阎连科的《黑猪毛白猪毛》还是廖涧柏的《瓦城上空的麦田》,都在人性和审美维度上为乡土文学世界做出了贡献。

D. 作者认为“从生活的经验走向故事的真实”与“从想象的真实走向文学感受的真实”均不如“从完全的‘不真’走向真实”。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⑦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迟子建说:“作家命定的乡土只有一小块,但深耕好它,你会获得文学的广阔天地,它就像你名字的徽章,不会被岁月抹去印痕。”

B. 肯尼斯·克拉克说:“我们可否通过再创造一个封闭的花园来逃避我们的惧怕感呢? 不能。艺术家可以逃避战争和瘟疫,但他不能逃避思想。”

C. 《百年孤独》中连下四年十一个月的大雨冲刷了记忆,使人们忘却大罢工和被屠杀的三千人,作者用魔幻手法反映了人类容易忘却的真实本性。

D. 在沈从文的乡土文学世界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灵性的,狗儿理解人,禽兽在做梦,草木能谈吐,大自然的“神性”成为乡土世界沉默的主宰。

4. 迟子建说“农民工大军一批又一批地离开故土,到城市谋生,他们摆脱了泥土的泥泞,却也陷入另一种泥泞”、请结合文本分别分析此处两个“泥泞”的含义。(4分)

 

5. 虽然文章结束时作者发出疑问“我们将向何处去”,但文中仍流露出作者对于乡土文学创作所持的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吴老爹

台静农

羊镇的十字街,还是以前那样扰攘着。

这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十字街右边一家油盐店的吴老爹,现在谁也不知道他了。他十四岁的时候,便来到这油盐店家。据他自己说,他的双亲死得非常早,没有姊妹兄弟,只是独自一人在这人世间。

他的主人和主母见他谨慎而且忠实,对他也非常好,几十年来,从没有向他发过怒,或向他斥责过。不幸主母死后的二年,主人便跟着死了。主人就将刚十八岁已经结过婚的少主人,托吴老爹好好地同着少主人一起过活。

可是少主人的性格,并不能像主人那样安分守己地生活。主人的遗产只是他一生辛勤经营的油盐店,主人生前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地坐在柜台里,守着一两油五文盐的生涯,但是少主人竟没有这样的耐性子,有时候愤然地说:“这生意真不是人做的。”吴老爹起初以为这是少年免不了的毛病,曾委婉地劝他,他也倒听话。

主人死后第二年,少主母生了一个儿子。吴老爹几乎比少主人还高兴,觉得主人毕竟是有德的。至于少主人的行为,可渐渐地不规矩起来了,下午或晚间总是不在家的日子多。

吴老爹时常在少主人面前说比方想开导他,但是少主人却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 有时还遭少主人的斥责,轻则说“老晕了晓得什么”,重则便说“你是俺老子么”,往往使吴老爹面子下不去,哑口无言地低下头去。

少主人越闹越不成样子了,成天是不在家的,到了晚上虽然回来一次,但与家事不相关的,却是将钱简里的钱倒了。少主母几乎天天暗地里哭,吴老爹遇见的时候,总劝她不要过于伤心,少主人一定是这几年走混沌运,命里带的,也没有法子,什么时候运气转了就好了。其实他心里时常盘算,少主人究竟什么时候才交好运呢?

少主母的儿子却一天长得好似一天,两颊微微红,两手臂同嫩藕一样,非常活泼爱笑,吴老爹更是爱他,几乎成天将他抱在怀里。就是平常少主人给他气受,甚至辱骂他,他见了他的小少爷这闷气便烟一般地消散了。

有时候他还这样地想:再过几年,少主人转了运,好好地兴家立业。小少爷也渐渐长大了,叫他念书识字,他这样的聪敏,自然就成了出色的人物了。老天再叫我多活几岁,能够看见小少爷受人家尊敬,受人家夸奖,然后死了去,见了主人和主母,他老两口一定很欢喜的。也许主人会笑着说:“老吴到底是有用,难为他带了儿孙都成人了。 ”

自从少主人不在家以后,他天天抱了小少爷坐在柜台里面,替少主人支持生意,入款都被少主人掠去赌博,因之也无法添置货物,门面渐渐地艰窘,也渐渐地冷落起来。

之后,少主母说她有些首饰,想私自变卖了,在生意上添补,吴老爹听了,想了一想,叹了口气,惨然地说:“好罢,那么今晚上就办妥,明天好买油。”

第三天一个暴风雨的晚间,好久没有回家的少主人忽然回来了。吴老爹一见非常的惊异,因为少主人完全变了相貌了。少主人的脸色好像一张白纸,两眼深陷,下颤瘦削,再也看不出来以前肥红的面庞了。头上戴一破斗笠,披了一件破小袄,下面赤着脚,裤子提在膝盖上,他从也没有梦想到他的少主人居然有了这样的模样。

少主人一进屋,将斗笠放在门口,很疲乏地坐在一个矮椅上,看看屋里,什么也没有问。少顷,哑声地说:“我还没弄到饭吃呢。 ”

这时候吴老爹站在灯的旁边,忽然听少主人这样地说,全身顿时发抖。没吃饭就是了,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话头呢,这分明是街上行乞的口吻。

“我已经将房子卖了。就是这,还不够还账,明日还要将家具卖掉。我的女人同孩子,我叫他们回娘家过活去。跟着我,我也没有法子。不过……”少主人的声音有些呜咽了,“不过,吴老爹我对不住你,我没有好处给你,反累你老人家受罪! 家业丢了,我倒不在乎。只是吴老爹你,我真有些良心不安! ”少主人哭了,再也说不下去了,吴老爹也放声哭了。少主母早已晕了。

“少主人将来怎样呢? ”吴老爹哭着问。

“我么? ”少主人已经忍住了眼泪,“我要当兵去! 你不要太伤心了,我就要走,他们在那里等着我分账! ”说了,戴上了斗笠,开了门匆匆地走了。

当晚吴老爹迷离地倒在床上,心中空洞,并不觉得如何的悲伤。不过思想异常纷乱,使他不能安静。他知道了他平常的一切的梦,现在是完全破碎了,而且破碎得了无痕迹。他悔恨,他不该信任命运,命运所给予的希望,直是扯谎和欺骗,结果是这样的惨报。

他不愿再活下去了,生是这样无聊和空虚。转而既要是当下死去,岂不是使活着的人,更难忍受吗?还是活着罢,为着那尚活着的人,为着那尚有未尽的忧苦和劳瘁!

第二天清早晨,镇北首,大路上,有一个老人戴着破斗笠,穿着草鞋,背了小小的包袱,独自在春雨纷纷的大路上缓缓地走着。

从这老人迎面走过的三四个穿蓑衣的少年工人,这里面忽然有一个叫着说:“这不是十字街油盐店的吴老爹么? 这老头背着包被上哪里去呢?”

吴老爹好像没有听着后面有人招呼他,仍旧在大路上缓缓地走着。痴立在路旁的这一阵少年,于是都目送着这老人向那不可知的地方走去。

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九日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吴老爹在羊镇生活了几十年,离开还没几年就被羊镇的人彻底忘掉了,这足以看出羊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B. 吴老爹守护的是一家油盐店,老主人对他很好,他也很关心少主人一家,但是他最终选择了放弃油盐店.

C. 少主人开始是听吴老爹的话的,但吴老爹的话总是那么几句,少主人就不再听了,而且有时还训斥他.

D. 少主人最后一次回家显得很匆忙,交代了家里的事情后就离开了,他逃离了这个家,不愿再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篇描写吴老爹少年时的状况和老主人对待他的态度,展现出吴老爹的悲惨境遇和老主人对他的关爱,为后文吴老爹的做法奠定了情感基础。

B. 小说通过老主人和少主人对待油盐店的态度和做法的对比,表现了社会的变化给人们心灵带来变化的本质,也侧面表明少主人、吴老爹的悲剧是时代悲剧。

C. 面对小少爷时,吴老爹能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原因除了小少爷长相喜人、充满童趣外,更重要的是吴老爹在小少爷的身上播种了希望。

D. 小说结尾处用路旁的少年“痴立”“目送”等神态描写来衬托吴老爹的形象,让读者更能深切体会吴老爹此时的孤独寂寞,为文章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8. 文中画横线处是如何展现少主人“落魄”特征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9.台静农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鲁迅语),书写乡村悲惨的故事,形成自己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请结合小说《吴老爹》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题。

公子翚请杀桓公,以求太宰。隐公[a]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翚惧,反谮公于桓公而弑之。

苏子曰:盗以兵拟人,人必杀之。夫岂独其所拟,涂之人皆捕击之矣。涂之人与盗非仇也,以为不击则盗且并杀己也。隐公之智,曾不若是涂之人也,哀哉! 隐公,惠公继室之子也。其为非嫡,与桓均尔,而长于桓。隐公追先君之志而授国焉,可不谓仁乎? 惜乎其不敏于智也。使隐公诛晕而让桓,虽夷、齐何以尚兹?

骊姬欲杀申生,而难里克,则优施来之。二世欲杀扶苏,而难李斯,则赵高来之。此二人之智,若出一人,而其受祸亦不少异。里克不免于惠公之诛,李斯不免于二世之虐,皆无足哀者。吾独表而出之,以为世戒。君子之为仁义也,非有计于利害。然君子之所为,义利常兼,而小人反是。李斯听赵高之谋非其本意独畏蒙氏夺其位故勉而听高。使斯闻高之言,即召百官陈六师而斩之,其德于扶苏,岂有既乎? 何蒙氏之足忧? 释此不为,而具五刑于市,非下愚而何?

呜呼! 乱臣贼子,犹蝮蛇也,其所螫草木,犹足以杀人,况其所噬啮者欤? 王允之从王敦夜饮。辞醉先寝,敦与钱凤谋逆,允之已醒,悉闻其言。虑敦疑己,遂大吐,衣面皆污。敦果照视之,见允之卧吐中,乃已。殆哉,岌岌乎允之也! 孔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以也夫!

吾读史得鲁隐公、晋里克、秦李斯、王允之,感其所遇祸福如此,故特书其事,后之君子,可以览观焉。

(苏轼《鲁隐公论》,有删节)

[注]鲁隐公,惠公之庶子。惠公死时太子允(桓公)年幼,于是隐公代掌国君之位。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案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李斯听A赵高之谋B非C其本意D独畏蒙氏E夺其位F故G勉H而听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拟,比划,与《苏武传》中的“复举剑拟之,武不动”中的“拟”意思相同。

B. 虽,即使,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虽回爱之,其实害之”中的“虽”意思相同。

C. 表,表述,揭示,与《陈情表》中的“谨拜表以闻”中的“表”意思不同。

D. 五刑,古代五种轻重不等的刑罚的统称,文中“具五刑”指犯人受遍五种刑罚。

12.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鲁隐公因为当初桓公年少而暂代国君,现在想把国君之位交还他,自己去菟裘养老。

B. 苏轼认为,君子在实施仁义时不会顾及利害得失,小人做事时不能做到义和利兼顾。

C. 王允之听闻王敦与钱凤的密语,借呕吐弄脏了脸和衣服,躲过了王敦对自己的怀疑。

D. 苏轼感慨于这四人的遭遇,并为他们设想了更好的应对策略,让后世君子引以为戒。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涂之人与盗非仇也,以为不击则盗且并杀己也。

(2) 此二人之智,若出一人,而其受祸亦不少异。

14. 苏轼在文章最后“感其所遇祸福”,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这四个人所遇“祸福”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莎衣

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分题得渔村晚照

徐照

渔师得鱼绕溪卖,小船横系柴门外。

出门老妪唤鸡犬,收敛蓑衣屋顶晒。

卖鱼得酒又得钱,归来醉倒地上眠。

小儿啾啾问煮米,白鸥飞去芦花烟。

【注】①莎衣:蓑衣,以蓑草编织成的御雨的衣披。②杨朴:北宋诗人,字契元,自号东里野民,一生未仕。③直饶:纵使,即使。④分题: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⑤徐照:南宋诗人,字灵晖,自号山民,家境清寒。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诗以“莎衣”为题,由蓑咏人,由人抒情,构思新巧;徐诗紧扣诗题,描述了渔家的日常生活。

B.杨诗尾联直抒胸臆,乃全诗点睛之笔,有千钧之力;徐诗尾句以景结情,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C.两首诗选取了诸多相同的意象,既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也表明了两位渔人捕鱼的时令相近。

D.两首诗语言风格虽各具特色,但都综合运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调动多种感官,动静相宜。

16.两首诗都塑造了渔人形象,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                       ”。

(2)《归去来兮辞》中“                  ?                 ?”连用两句反问,省察生命之有限,觉悟应顺从心愿而生活。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西双版纳,有一片被世界公认的热带雨林,它如同一颗镶嵌在北纬21度上的绿色明珠,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这片热带雨林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那些挺拔入云的望天树,它们被誉为“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成年望天树的平均高度可达60米,最高可达80米以上。

 ,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的繁殖成功率太低了。如何保证种子从60多米高的树冠层下落到地面不摔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望天树种子上的宿存萼片演化成了“旋翼翅膀”,在种子落地的过程中,这些萼片会像直升机的旋翼那样转动起来,这样能起到缓冲作用。①虽然望天树的种子萌发率高达68.9%,②而且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长成参天大树。③雨林中有大量的动物和真菌,刚发芽的植物幼苗都是它们的美餐,④只有占总数22.35%的望天树种子能长成幼苗撑过一年时间。⑤其中0.72%的幼苗进入幼树阶段成为望天树种群的预备种群,⑥而最终能将树冠带到雨林顶层的幼树只有0.023%。也就说在2万颗种子里,只有一个幸运儿能够最终成长为高大的望天树。这也是望天树种群更新缓慢,面临生存危机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望天树要执着于长个儿呢?道理很简单,在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中,不缺水,不缺温度,光照才是众多植物争夺的宝贵资源。即便是在晴朗的白天,当你走进雨林,会发现周围都阴暗了下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树冠层的辐射量为158.92瓦/平方米,而地面上的辐射量只有12瓦/平方米。树冠( 甲 ),阳光只能从枝叶间漏下。,热带雨林里的植物们都在想尽办法“增高”——柚木可以达到40米,望天树可以达到60米,而生活在北美太平洋沿岸的巨杉树可以轻松长到80米。这就是为争夺阳光植物间展开的身高“内卷”。所以森林中的大树都向上生长。

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植物们就是另一番模样。在非洲热带草原上,大树的高度通常不超过10米,很少有( 乙 )的。因为在这里,树木之间稀疏分布,只要长得比长颈鹿高一头,就可以安全地享受阳光了。

18.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单句,可以改变个别词语或句子的语序,可适当删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内卷现多指社会上人们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文中使用内卷这样的现代流行语来描写热带雨林中大树的生长特点,有怎样的文学效果? 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China Travel”成为国内外视频平台上的热门标签,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和博主进入中国,用他们的视角向世界介绍中国,展示中国风貌。据统计,仅在TikTok上,关于中国旅行的词条观看量就高达七亿。

从“China Travel”的爆火中不难看出,世界正迫切地希望了解一个全面真实的中国,而中国也以一个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去迎接这份热情。

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在接下这波巨大的流量时,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能做些什么?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海南省海口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