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材料一:
①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
②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
③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④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⑤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⑥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
⑦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⑨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杨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孔子并不像耶稣,耶稣是有超于个人的团体的,他有他的天国,所以他可以牺牲自己去成全天国。孔子呢?不然。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他把这道德范围依着需要而推广或缩小。
⑩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这是种差序的推进形式,把群己的界线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①“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②“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关系。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潘氏深入研究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如“沦”指水的纹理)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波纹”的来源。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有学者指出,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
③“差序格局”是聚集中西方相关学术智慧产生的。从以往的研究来看,无论是费氏本人,还是相关学术史论著,对雷氏等中西方学者的贡献肯定得不够。
(摘编自阎明《“差序格局”探源》,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对于中国社会“私”的毛病,费孝通认为其关涉到中国人群己、人我的界限划分问题,但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的社会结构特点决定的。而李树青也曾对“私”的问题做过相关回应。
B. “一表三千里”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社会中因生育和婚姻事实所产生的亲属关系可以向外扩展至其他的社会关系,在这点上费孝通和雷德菲尔德的观点是一致的。
C. 差序格局中的“自我主义”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而团体格局中的“个人主义”则强调个人的平等和权利,因此“个人主义”要优于“自我主义”。
D. 费孝通认为,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差序的特性,这个差序就是儒家所说的“伦”。这个结论明显借鉴了潘光旦的研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费孝通认为西洋的个人主义强调地位平等,个人和团体界限分明,而耶稣因有超于个人的团体——天国,所以他的不是个人主义。
B. “差序格局”受到众多学者的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也可能受到了费氏学说的启迪。
C. 材料二的作者之所以认为费氏对相关学者贡献肯定不够,是因为作者学术的视角和取向与费氏不同。
D. 费氏的学术交往圈为“差序格局”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差序格局”并不是费氏的首创。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
B. 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礼记·大传》)
C. 苏秦潦倒归来,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苏秦以连横说秦》)
D. 地僻柴门堪系马,家贫蕉叶可供书。(《奉酬空同先生垂访见贻》)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6分)
5. 请结合材料中对“差序格局”的阐述,分析下文情节中,探春在处理事件时是如何体现“差序格局”的。(4分)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主要情节:
(探春)生母赵姨娘(贾政的妾室)的弟弟赵国基死了,府里老规矩是要下发银两的,探春照规矩批了20两,结果赵姨娘在管家下人们的挑唆下,直接跑过来哭闹撒泼,赵姨娘说:“……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王夫人,贾政的正室)就不依你?……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探春气的大哭一场,说:“谁是我舅舅,我舅舅(王子腾,王夫人的弟弟)年下升九省检点了。哪里又跑出个舅舅来。”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翔的故事
李浩
①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国。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
②他不思蜀。他不听蜀乐,不读和蜀有关的书籍,同时也尽可能地不近自己旧日的蜀臣,就是他们在求见自己的时候,安乐县公也总是寻找理由推脱;就是见了,他也是一副憨直、木讷的样子,只和你谈文学、绘画、吃到的食物,而且时不时冒一两句极为愚蠢的傻话。“唉,我们的皇帝已经不再想他的蜀国啦。”他旧日的大臣们泪流满面,大幅度地摇着自己的头。
③如此过了一年,一年。他装得很像,甚至连他自己在后来的时间里都相信了,他本是不思蜀的,他已经安于现在的境遇真正地安乐了起来,他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头:是的,他的脑袋里塞满了木头,在晚年,身躯肥胖、走起路来总爱气喘吁吁的刘禅迷上了根雕,他带着自己的仆人、侍卫和乐师一起漫山遍野地寻找,寻找各式可以雕刻的树根,然后将它们拉回自己的安乐县公府。“你们看,你们看!”刘禅一副天真而欢乐的样子,“它们多棒!我今天一定能吃掉三个馒头!”
④就在他沉迷根雕的那段时间里,强大的曹魏王朝急速崩塌,此时的皇帝已是司马炎,不过,这一巨大的变化对他刘禅的影响却是微小的,不过是侍卫、仆人和乐师更换了几个人而已。新来的侍卫与仆人继续跟着他上山挖树根,继续把那些废弃的雕塑送进灶膛。已经这么多年,没有人真正地注意到刘禅的生活,包括他的那些自顾不暇的旧臣们。
⑤说无人注意似乎也有点儿不妥,这一日,一位名重京城的道士受武帝司马炎之托前来探望刘禅,刘禅自然不敢怠慢。他端出了好茶,点燃了府里面最昂贵的香,并兴致勃勃地领着道士参观了他的收藏室。气喘吁吁的刘禅走得很快,他总是急于知道这位道士的看法。“先生,你看你看,这个是不是好?我告诉你,我还有好的!把它弄到这样,我可费劲啦!先生你看看,你再仔细地看看……”
⑥周围并无耳目。道士还是坐下来,用手里的拂尘轻轻地把椅子上的尘土擦拭了一下,然后盯着刘禅的眼睛:“安乐县公啊,你还是百密一疏,你知道自己疏在了哪儿吗?”道士用拂尘在空中扫了一下,“你所雕出的,都是鸟。各种的鸟。它们当然透露了你的心思。”
⑦“什么心思?我不明白,请先生明示。”
⑧道士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喝下了刘禅亲手奉上的茶。“味道并没你说得那么好。唉。”临走的时候,道士悄悄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没事的时候,安乐县公可以浏览一下。或许有些用处。”
⑨“我不看。”刘禅气喘吁吁地摇头,“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我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儿,我就是不爱看书……”
⑩书还是被留了下来。刘禅在道士走后不久,便坐在角落里一个人专心地看起来。刘禅的晚年,在完成他的根雕和对这本没有记载的书的阅读中度过。后来,他更老了,即使不去爬山单单坐在床上就忍不住气喘吁吁,根雕的嗜好也就停了下来。但他还是习惯躲进自己的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它们的翅膀都是张开的,尽管刘禅的雕工实在难以恭维,但每个看到这些根雕的人都能看得清楚,他雕的是正在飞翔的鸟。
⑪尽管安乐公府后面的波涛汹涌始终未曾对刘禅的生活有太多波及,但,他的最后时刻还是一天天临近。躺在床上不能移动的刘禅患上了一种怪病,他的皮肤似乎在慢慢地硬化并且一点点变白,他的王妃用手敲击,变硬的皮肤竟然会有敲击蛋壳那样的声响。刘禅告诉王妃,在他死后先不要声张更不要下葬,就让他在床上这样躺着,他的身体会慢慢地变成一枚鸟蛋一样的东西。再过上六七天,他就会在蛋壳中重生,变成一只鸟。“我要,飞回我的蜀,蜀地去。”
⑫“您是不是在发烧,我给您倒点水来。”
⑬“不,我不是在说胡话。你要相信我,这是真的,这也是我唯一的希望啦。”“可是,您怎么会这样想……我无法理解也无法相信。”
⑭“你还记得前几年来过的道士吗?他送给我一本书。我是按照书里说的……”刘禅说得没错儿,在他死后,他的身体慢慢地萎缩,变白,变硬,变成了一枚看上去有些硕大的鸟蛋。一向对他言听计从的王妃也真的没有向外发丧,她只是说,安乐县公病得不轻,而且怕受风寒不能见人,包括侍卫和仆人都不能见。她要求厨师每日做好的饭就给她送到门口,她会极为小心和精心地喂给这个病人。厨师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她。
⑮一天。一天。
⑯到了第七日。可是蛋壳里始终没有动静。一直守在一侧一眼不眨的王妃当然心急如焚,她不知道自己迎接的将是什么,她不知道,刘禅会不会真的“破壳而出”并变成一只鸟。早晨,正午,黄昏。一直到半夜,这枚石头一样的“蛋壳”终于有了动静,它从一处裂开一道缝来,露出了一段极像鸟的喙,带着淡淡的黄色。“啊,真的是啊!”王妃自然是兴奋不已,她用更大的专注盯着,盯着这只鸟继续破壳。
⑰夜半,蛋壳终于裂开,一只很小的雏鸟从壳里面钻出来。“我的王……”王妃抚摸着雏鸟身上湿漉漉的绒毛,心里泛起一丝丝的失望。它竟然这样小,这样弱。它竟然,一身的绒毛,它们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看来,她还需要相对漫长的一段时间将这只鸟慢慢养大才行。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开头“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暗示在众多人中,王妃是他最亲近的人,也为后文他向王妃袒露心思以及蛋化情节做铺垫。
B. 晚年的刘禅迷上了根雕,因为只有在自己热爱的根雕中,他才能忘却囚禁的痛苦和对故国的思念。
C. “味道并没你说得那么好。唉。”道士对刘禅茶叶味道的否定,表现了他对刘禅自我满足生活状态的失望。
D. 司马炎做皇帝后,新派了侍卫与仆人陪他上山挖树根,还派了名重京城的道士前来探望,这都可以看出新的统治者比以前的更加仁慈。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道士探望刘禅故事虽小,但却一波三折、层层推进,也为下文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作了铺垫。
B. “习惯躲进收藏室,一遍遍抚摸自己雕成的鸟”,通过对刘禅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刘禅表面虽沉迷根雕,实际却时刻不忘回到蜀地。
C. 结尾蛋壳裂开,一只鸟钻出壳,“它竟然,一身的绒毛,它们根本不是为飞翔准备的”揭示了刘禅内心没有做好飞翔准备的矛盾,令人深思。
D. 刘禅在一年又一年的囚禁中“装得很像”,表明刘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突出了刘禅多疑敏感的性格特点。
8. 文中多处(划横线)使用时间词一词一停顿,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
9.著名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你如何理解小说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曰:“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后期年,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B.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C.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D.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谢”与《苏武传》中的“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的“谢”含义相同。
B. “合券”,指核验契据。古人在竹板刻上文字或图案作为借据,分为两半,债权人 与债务人各拿一半,收债时取来合验。
C. “先驱”有前行开路;先行到达;先锋前导的意思,文中的“先驱”取第一个义项。
D. “乘”,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文中“五十乘”的意思是“兵车五十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冯谖因为贫困投靠孟尝君,被轻视,于是用唱歌的方式去试探孟尝君的态度。
B. 冯谖主动申请帮孟尝君收债,结果却是不了了之,孟尝君对此感到不开心。
C. 冯谖西游于梁,说服梁王三遣使者以千金百乘聘孟尝君为相,为抬高孟尝君的威信而虚张声势。
D. 梁王重金聘请孟尝君,给齐王以危机感,他亲自道歉,并且重新任用孟尝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2)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
14.冯谖说“狡兔三窟已就”,文中的“三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①
[宋] 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②,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③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注]:①张许二公庙:张巡,许远,唐代著名爱国将领。②光岳气分:指国土分裂,即亡国。③翕歘(xī xū):突然,迅速。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词人开篇三句“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从容论死,达观凛然,让人直觉有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
B. 上阕刻画了唐代张巡、许远血战睢阳,抗击安史叛军、至死不降的事迹。词人还运用对比手法,赞扬张、许二公,抨击宋末奸臣。
C. 夕阳将西,枯木已枯,寒鸦哀啼,自然物象易衰易变,此处景物描写烘托了古庙幽邃深沉,传达了词人低落的情绪。
D. 词人议事时从容裕如,笔笔精锐;表情时直抒胸臆,慷慨激昂。全词以议论立意,融抒情于一体,蕴含从容娴雅和刚健之美。
16.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林林总总的小吃店的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把这些动辄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相关联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然而,历史真相往往令人感到意外。中国历史虽然( ① ),但中华美食文化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中国,“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成型。诸如大盘鸡、螺蛳粉等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小吃美食、菜肴菜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如今“八大菜系”的说法又被“34菜系”( ② )。
中华美食荣光背后,是其发展的漫漫长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悟。中华美食承载着中华美食文化。中华美食是美好的,华丽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隐忍的;中华美食文化是古老悠远的,同时也是厚积新成的。仿佛是一场漫长的五千年时光的蛰伏,为的只是在于某一个时间,酝酿最绚烂的华章。食客们在觥筹交错 、( ③ )之时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美食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兼收并蓄的气度和能力。
18. 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仿佛是一场漫长的五千年时光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酝酿最绚烂的华章。
B. 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最绚烂的华章。
C. 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酝酿最绚烂的华章。
D. 仿佛是一场漫长的五千年时光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最绚烂的华章。
20. 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大学》里的“正心诚意”,意即行为背后的动机要与行为遵守的规范相一致。
B.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的是什么样的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C. 他平日里喜欢占小便宜,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为好。
D. 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21. 请将文中加粗并画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过午不食”的做法很健康、能减肥,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这无疑是正确的。其实,“过午不食”的做法并不健康,更不适合普通人,一日三餐的模式是人类在不断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符合人类的正常生理需求。胃部食物需要4~6个小时排空一次,一日三餐,这样既让人没有饥饿感,又能保证营养物质对身体各个器官的供应。“过午不食”的进餐方式会使胃部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___,并且在夜间分泌量达到高峰,如果胃里没有食物中和胃酸就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出现胃灼热、胃部疼痛等症状。
采用“过午不食”进餐方式的修行者,一般过着早睡早起、清心寡欲的生活,“过午不食”本身也是他们的一种修行。所以从营养的角度来讲,____。人们如果盲目地“过午不食”,就会造成能量和营养素摄入不足,长期下去可能出现低血糖、头晕、抵抗力下降、肌肉减少等症状,____。健康科学的做法是过午少食,将大部分的能量和营养摄入放在早餐和午餐,而且晚餐要少吃、早吃并且要清淡。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两家公司互为竞争对手,面对儿童牙刷市场的兴起,第一家公司没有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就按照以往经验,轻车熟路地把产品投放市场,结果导致失败。第二家公司认真观察几百个儿童手持牙刷的习惯,耐心细致征求他们对于牙刷的想法和需求意见,发现儿童牙刷虽然在大小方面与成人的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手持牙刷的姿势有所不同,有必要在牙刷柄上做出凹槽以便能够抓得更紧些,这样一来儿童就可以更加全面、高效地刷牙。同时,在牙刷的外观上,他们也有所改进,增加了卡通形象和更多颜色,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有吸引力。这样的牙刷投入市场后大受欢迎,创下销售纪录,很快就占领了这个市场。
上述材料给我们以启示,请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
陕西省宝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大庆石油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阶段考试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河北省沧州市四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四川省威远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山西省三晋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检测一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河北省沧州市四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