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4-10-26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生存困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态度。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必然结果。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创作主体的变化。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诗歌创作需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化、现实生活渐行渐远。重提和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矩和限制。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该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该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宝藏,认识现实就是认识自己。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化,更需要用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直接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需要沉淀和发酵。但就诗歌而言,需要及时敏感地介入现实。诗人在承担个体精神的基础上,要研究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束手无策,丧失进入的能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归现实》)

材料二:

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需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更因其澄澈优美之特性,承担着发现、记录和引领的使命。古人说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应该也是我们当代诗歌所应当努力的方向。其次,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优秀作品的应有之义和内在特征,更是一部作品的实践场域和素材源泉。诗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其所体现的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在于体察时代、观照现实,发现和传播时代之精神、高尚之人格与生活之美好。为了保证自己身份和书写的有效性,我们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当代现实才能既保证其成立,又保证其有意义。

我们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这样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关于新世纪诗歌的写作姿态和文本立场,我认为写诗就是自我的修炼,诗人应当培养关心时代、关切人民的精神品质和责任担当。诗人抒写时代、体察时代,才可能在当代时空中拓展语言空间的充盈性,其作品也才会具有更加深切的现实影响力和生命纵深感。我们应该主动地深入现实、深入人民,真正用脚步去丈量大地,而不是一个人坐在书房勾勒想象。其次,关于新世纪诗歌对于时代关系和现实经验的处理,我认为诗人要对此保持某种随意而警醒凝视。这段话的前半句来自张枣:作为诗人,最理想的状态是,混迹在人群中,内心随意而警醒。后半句来自朵渔:一个诗人与他的时代不能过分契合,又不能过分脱节,而是要保持一种‘凝视’关系。这都告诉我们在处理与时代的关系时,既要深入时代和现代内部,去摸索和体察其内部的细微之处,同时又要能跳出其外,有距离地审视这个时代。只有这样包含着接纳与对抗、切近与疏离的审视,我们才既能保持审慎而清醒的认知,又能达到诗歌写作必要的美学与思想的高度,写出切入这个时代的诗篇。

(摘编自童作焉《新世纪诗歌写作的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

材料三:

新诗的精神重建不是口号,而是呼唤我们诗坛曾有的但已经缺失了的精神内涵。诗歌有了精神,有了内涵,才会有新的面貌。在当下困顿的诗坛重提现实主义精神,其目的就是为新诗重建找一条道路,使得新诗重建变为现实。

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精神不同于现实主义。后者是一种创作方法,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认为文学要忠实地反映现实,强调的是冷静、客观地模仿观实世界,要按生活本来的面貌反映生活:而前者更强调一种姿态——批判、介入、关怀现实和责任的承担。因此,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后者指的是一种创作方法,前者指向的是创作的精神和态度。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属于叙事文学,而现实主义精神属于一切文学和艺术。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文学都离不开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精神是一种独立的理性批判精神,既不媚雅又不媚俗。现实主义精神不一定必须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可以用暗示、反讽、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现实主义精神是超越一切创作方式的,它的具体写作方式可以是现实主义,也可以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等。无论何种表现方式的作品,都必须以现实主义精神为精髓,诗歌也莫能例外。目前诗坛的困境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缺失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中国新诗要二次复兴,走出目前的低谷,必须进行精神重建,而笔者认为现实主义精神就是其精神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不是歌功颂德,而是要做到社会的关怀性与诗歌的独立性相结合。写作失去了独立性,也就丧失了现实主义精神。

(摘编自令狐兆鹏《中国新诗重建的方向:现实主义精神》)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需要及时介入现实,但作为文学概念的一种,诗歌进入现实需要沉淀,以至于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

B.语言承担的使命是发现、记录和引领,诗人运用语言进行创作,创作的内容必须是关于当前的时代和生活的。

C.材料二从为什么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了诗歌要回归现实的观点,并指出诗人要增强深入现实、关心时代和人民的主动性。

D.针对材料二的观点,材料三有不同意见,其提出的现实主义精神概念与材料二中现实关怀的概念本质不同。

2(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秀的诗人要清楚现实的表面变化和内在演进,并及时介入;没有真正的介入,就没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B.紧扣时代脉搏和当代现实,才能将复杂深邃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永恒的现实关怀表现出来,成就诗歌的伟大。

C.现实主义精神比现实主义更强调积极介入的姿态,因此当代诗歌创作需要的是现实主义精神而不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D.我们倡导诗歌回归现实,引导诗人走向当代诗歌的精神重建,但这并不否定诗人主体和诗歌创作的独立性。

3(3)下列说法中,最合适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写什么怎么写,一个是写作立场和态度问题,一个是写作技术问题。要考虑怎么写,更要考虑写什么

B诗歌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都能够通过诗歌使心灵安静,就能够抵抗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增强社会认同,使诗歌具有社会稳定功能。

C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坚守革命文学的传统,面对传统的坚守姿态,中国诗坛没有缺席。

D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力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官腔套话的侵蚀,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4(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6)诗歌回归现实能否改变目前诗坛的困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有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字,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6(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是农民的命根,他们粘着在土地上,直接靠农业来谋生,无论发生什么变故,他们都不会离开自己的乡土。

B.材料一指出了中国乡村和美国乡村的区别,中国是聚村而居,美国则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如此看来,他们更孤立、隔膜。

C.材料一认为,在熟悉的乡村社会里,人们不发生法律,而是尊奉乡村规矩,靠不逾规矩得到自由,这规矩同样带有契约性。

D.材料二指出,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解体,是因受到了现代性的冲击,这种现代性指经济、制度和观念等方面的。

7(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这让它成为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B.农业税取消后,国家向农村输入资源,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C.如果传统中国农民传宗接代观念发生变化,其安身立命基础就会变化。

D.现代化建设中,传统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被替代,传统内生秩序也被代替。

8(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将农业和游牧、工业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农业不能流动的特点。

B.材料二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运用举例法、对比法、引用法来论述三个巨变。

C.材料一第四段用《论语》中的词句诠释熟悉,指出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

D.材料二脉络清晰,先指出乡村社会发生巨变,接着展开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巨变原因。

9(6)材料一围绕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展开论述,乡土性具体表现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楚灵王即位,欲为霸,会诸侯,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晋君欲勿许。司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天其或者欲盈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罚,未可知也。其使能终,亦未可知也。唯天所相,不可与争,君其许之,修德以待其归!若归于德,吾犹将事之,况诸侯乎?若适淫虐,楚将弃之,吾谁与争?公曰: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国险而多马,齐、楚多难,有是三者,何向而不济?对曰:恃马与险,而虞邻之难。是三殆也。恃险与马,不足以为固也,从古以然,是以先王务德音以享神人,不闻其务险与马也。齐有仲孙之难而获桓公,至今赖之;晋有里克之难而获文公,是以为盟主。卫邢无难狄亦丧之故人之难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于不暇,有何能济?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夫岂争诸侯哉?君其许之。乃许楚灵王,遂为申之会,与诸侯伐吴,起章华之台,为干溪之役,百姓罢劳怨怼于下,群臣倍畔于上,公子弃疾作乱,灵王亡逃,卒死于野。故曰:晋不顿一戟,而楚人自亡。司马侯之谋也。

楚平王杀伍子胥之父,子胥出亡,挟弓而干阖闾,阖闾曰:大之甚,勇之甚。为是而欲兴师伐楚。子胥谏曰:不可,臣闻之,君子不为匹夫兴师,且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义,复父之雠,臣不为也。于是止。蔡昭公朝于楚,有美裘,楚令尹囊瓦求之,昭公不予,于是拘昭公于郢。数年而后归之,昭公济濮水,沉璧曰:诸侯有伐楚者,寡人请为前列。楚人闻之怒,于是兴兵伐蔡,蔡请救于吴,子胥谏曰:蔡非有罪也,楚人无道也,君若有忧中国之心,则若此时可矣。于是兴兵伐楚,遂败楚人于柏举而成霸道,子胥之谋也。故《春秋》美而褒之。

(节选自《新序·善谋》)

10(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A邢无难BC亦丧之DE人之难F不可G虞也

1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表示趋向、去往,与《论语》中天下归仁焉含义不同。

B.其,加强祈使语气,与《论语》中含义相同。

C.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与儒家推崇的王道相对。

D.《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君不愿意答应楚灵王的请求,司马侯劝谏晋君暂时迎合楚灵王,静观其变,晋君最终接受了这个建议。

B.司马侯认为晋国必须修政德,将纣王和文王进行对比,论证了君王修仁德、行仁政对国家兴亡的重要性。

C.晋悼公在会盟后发动战争,讨伐吴国,兴建宫室,导致众叛亲离,这恰好印证了司马侯淫虐将遭弃的观点。

D.蔡昭公因一件美裘触怒楚国贵族,被囚数年才获释。在回国途中他立誓报仇,后求救于吴,吴最终打败楚国。

13(8)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恃马与险,而虞邻之难,是三殆也。

2)数年而后归之,昭公济濮水,沉璧曰:诸侯有伐楚者,寡人请为前列。

14(3)吴王为了伍子胥想要伐楚,最终被伍子胥劝止了;而当蔡国向吴国求救时,伍子胥又劝谏吴王兴兵伐楚。请结合文本说明伍子胥劝止伐楚和支持伐楚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蓟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注】①翻:通。②安禄山为夺取边功,数次侵扰奚、契丹,引起边患,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③孙吴指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和吴起;闭门指东汉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15(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开头以沙漠”“塞垣等特有景物勾勒了一幅塞外图画,又用白描手法刻画了白日昏暗、寒云苍茫的萧条之景。

B边城何萧条一句中的字和形容词萧条,强烈地暗示出诗人的感慨之深与忧愁之重,为下文议论抒情做了铺垫。

C一到引出由前面虚实结合的叙事写景到后面议论抒情的转折,又巧妙指出了边城何萧条的具体原因:胡虏的反叛。

D.全诗叙事写景,形象逼真,境界浑朴;议论抒情,深睿精警,跌宕起伏;语言看似平淡质朴,但字字含情,情感浓烈。

16(6)全诗最后两句写到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诗人惆怅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概括。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本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眼中的天姥山巍峨险峻,气势非凡。

2)《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对女主人所赠的管箫的喜爱的句子是: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相对于世俗生活而言,诗是圣洁而温婉的。一旦命运将人们抛进阴森暗淡的沟壑中,也许只有诗才能带领人们走出狭小阴沉的天地,引导人们步入骄子阵营和强者行列。对梦想的坚持和对希望的期许,正是诗的力量和诗的(       )。诗,坚定地挺立在时代前沿,矗立在生活高地,观测和记录着社会的风霜雨雪,审视和铭刻着时代的阴晴圆缺。诗,坚毅地守护和捍卫着人类良知和社会正义,当其他社会行为都(   )之时,诗可能就是良知堡垒里的最后一名士兵,就是正义阵地上最顽强的一名战士。正是因为有了诗的存在,世界才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富人情味,人才能成为更加健全更加自由的人!在物欲(   )的时候,唯有诗才能抵御人心的畸变与冷漠,才能抗拒精神的异化与堕落,也唯有诗能够愈合工业文明引发的心理溃疡,使生命始终处于一种强健状态。换言之,①只有一个民族②诗意激扬诗绪饱满,③才更加富有④创新动能和表现活力

18(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功效        销声匿迹      沸反盈天

B.成效        偃旗息鼓      甚嚣尘上

C.功效        偃旗息鼓      甚器尘上

D.成效        销声匿迹      沸反盈天

19(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标出序号并修改。

20(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诗,立在时代前沿和生活高地相比,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效果更好,请从语意、句式两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21(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孤魂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

B.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C.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2(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四、作文(共60分)

23.(本题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青年毛泽东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

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展示了青年向旧社会、旧传统的反抗与创造新世界的精神。

闻一多的《红烛》借蜡烛赞扬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表达年轻一代的心声。

茹志娟的《百合花》展现了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

读了上面的材料,作为正值青春年华的你,对青春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我们又将如何实现青春的价值?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