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网络直播始于本世纪初,随着5G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演艺直播的形式和内容持续拓宽,演唱会、音乐节、文艺晚会、戏剧等演艺活动陆续亮相网络直播间,短视频平台的年度演艺类直播场次、场均观看人次、评论点赞数量都在不断攀升,出现了如潮汕英歌、环境式越剧等产生广泛影响的成功案例。
凭借庞大的内容体量、实时互动的媒介优势、评论打赏的反馈机制等,演艺直播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文艺表演平台,推动着艺术的交流互动与创新发展。这里有庄重典雅的古典音乐,也有或悠扬或激昂的民族音乐;这里有中央民族乐团、国家话剧院等知名院团的演出,也有湖南腊尔山、河南马庄村等来自基层、充满生活气息的“村晚”;这里有世界知名艺术家,也有各年龄段的艺术爱好者。与传统线下演出不同,除了表演本身,直播间也包含了练功、教学等内容,拓展了艺术的呈现维度。而艺术交流、同台竞技也是演艺直播的热门活动,戏曲主播发起的同剧种“斗戏”表演,器乐主播发起的古筝和琵琶连麦、二胡和钢琴比拼等,都吸引了大量观众。此外,直播间即时点评和观众随时进出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与督促文艺表演精益求精、创新突破。
在网络传播助力下,演艺直播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艺术专业人士,也让小众文艺从业群体被看见并找到知音。以抖音平台的统计数据为例,截至2024年6月,已有50个“天下第一团”(稀有剧种)入驻该平台。演艺直播间里,唢呐、古筝、马头琴等民族乐器表演收获了上百万粉丝,羌笛、伽椰琴、潮尔、晋南威风锣鼓等非遗项目,广东省海丰县白字戏、河南省内乡县宛梆等稀有地方剧种也在直播中获得广泛关注。直播打赏为稀有剧种演员增加了收入,以往线下演出的上座率与喝彩声,化作网络上的点击量和好评度。演艺直播在传播艺术、传递美、传承文化的同时,也为表演者带来了收益,提振了文艺工作者对行业前景的信心。
新的观演关系、传播方式,必然对演艺内容的创作流程提出新要求。经过近年来的演播实践,演艺直播的演出特点、类型化特征不断明晰,对演出内容、技术等层面的定制化要求也在提升。演艺直播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观演关系,竖屏画面、镜头灯光、时长限制、即时互动等要素,对内容设计、现场调度、表演方式等提出了相应要求。比如对传统民乐演出而言,兼顾流行文化、青年群体的审美喜好,挑选知名度高的乐曲,可能效果更好;对传统戏曲表演来说,面对直播间的镜头时,除了唱功之外,需要注意根据竖屏特征调整舞台呈现与演员的动作幅度,也要借鉴一些影视化的表演技巧,更加注重刻画表情、情绪等细节。很多文艺演出群体都在持续打磨为网络直播量身定制的演出活动,配置直播团队并定期开播,直播间成为他们的常驻舞台。
(刘洋《拓宽演艺市场推动艺术创新》)
材料二:
眼睛、鼻梁、脸颊抹上白色油彩,扮相风趣滑稽、唱词生动诙谐,这就是接地气的白字戏丑角形象。从艺30多年来,我演过很多不同角色,最受观众喜爱的还是丑角。
发源于元末明初的白字戏,唱段多以古代经典故事和百姓生活为主题,讲求用“戏中有戏”的方式,表现地方人文风貌。历经600多年传承发展,该剧种作为广东海丰的地方戏,承载着人们的乡音乡情。
受方言演唱限制,白字戏一度难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几年前,线下演出受限,团里有年轻人提出,试试网络直播。我们赶快注册了直播账号,当天连续发布了5条下乡演出的视频片段,没想到浏览量有1万多,网友们踊跃评论点赞。“冷门”戏曲在网上受到热烈欢迎,让我们备受鼓舞,渐渐地,直播观看人数不断上涨,剧团收获了成千上万来自天南海北的戏迷。现在,每一次现场演出,我们都会架起手机进行直播。
随着直播场次增加,我感到不能只把演出搬上网络,还要探索传统戏曲“触网”的规律。要扩大影响力,就要知道“直播间里的白字戏”究竟魅力何在。在这方面,观众最有发言权。我们一条一条地仔细阅读弹幕和留言。有些观众说,自己在海外打拼,打开直播间,看看你们的演出,听听唱段,就像回到家乡,跟亲朋好友把酒言欢。也有的观众说,像回到小时候,听戏台子上的锣鼓齐鸣,特别有归属感。还有不少网友说,在唱词和表演中感受到了汕尾的风土人情,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让我深深感到,在直播间这方小舞台上,蕴藏着传统戏曲传承创新的密码。演绎地方故事、抒发乡情,不正是“戏中有戏”的特色所在?于是,我们一边增加《秦香莲·三对面》《珍珠记·高文举思亲》等经典剧目的直播场次,把乡情乡音送到更多在外打拼的“老戏迷”面前,一边精简优化直播演出内容,突出本地文化特色,让更多“新戏迷”看得懂,品得出剧种独有的韵味。丰富的直播内容“圈粉”了一批年轻观众,其中不少人觉得直播不过瘾,专程来观看我们的线下演出。不久前,我们刚刚公布线下演出时间,就有广州、深圳、香港等地的线上观众要赶来海丰“占座”看戏,全团深受感动。
直播的尝试与成绩,充分印证着稀有剧种不缺少吸引目光的精湛技艺,也不缺少打动人心的文化底蕴,借力网络直播的虚拟舞台,抓住直面观众的机会,就能找到更多传承创新的办法。
(吴佩锦《让“冷门”艺术热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抖音直播间,唢呐、古筝、马头琴等民族乐器表演和羌笛、伽倻琴、晋南威风锣鼓等非遗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B.演员在选择表演曲目时,兼顾流行文化、青年群体的审美喜好,挑选知名度高的乐曲,演艺直播的效果可能更好。
C.自从走进网络,白字戏突破时空限制,走出方言瓶颈,其乡情乡味收获大批粉丝,白字戏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D.要让“网红”变“长红”,就需要探索出传统戏曲“触网”的规律,这时广大观众的发言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潮汕英歌、环境式越剧等能产生广泛影响,与演艺直播的发展密不可分。
B.传统线下演出除了在舞台上呈现表演本身,练功、教学等内容很难呈现。
C.随着演艺直播的兴起,传统演艺舞台势必会受到严重冲击,甚至被取代。
D.传统戏曲要留住“老戏迷”,发展更多的“新戏迷”,离不开传承和创新。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的一项是( )
A.《长安三万里》上映后,大量唐诗主题的吟诵、音乐会等出现在直播间。
B.沪剧演员郜逸萍直播时调整舞台调度和身段幅度,以更好适应直播环境。
C.某剧团举办戏曲公益培训班,还将著名唱段拍摄成MV,在各地KTV推出。
D.不少观众观看演出的直播后意犹未尽,转而购票走进线下剧场现场体验。
4.新媒介形势下,演艺内容出现新气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新气象表现在哪些方面。
5.一些传统演艺面临后继无人的风险,请结合材料谈谈演艺直播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帮助。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杀鸡
黄长江
在我小时候,母亲杀过一次鸡。
那是家里一穷二白、一贫如洗的时期,母亲见村里有人养鸡了,也很想养,就又是挖药材又是摘果菜的去连着赶了好几次场,才凑了一块多钱,买回来了六只小鸡。
母亲把这六只小鸡一放到院坝里,抓把糠皮放到地上,小鸡们就唧唧唧地欢啄了起来。
母亲告诉我,好好看着这些小鸡,别让狗来吓着它们,老鹰来了告诉她。
听了母亲的话,我对这些小鸡另眼相待。它们不但是母亲的希望,还是我们读书的希望,而且也几乎就是唯一的指望。难怪母亲的脸上会开出花来呢。
几个月后,除一只小鸡夭折了外,其他五只都长大了。我会听着公鸡喔喔喔的叫声起床,母鸡们也开始下蛋了。自那时起,母亲会每天给母鸡们增加两把粮食。
只是奇怪,明明是三只母鸡,却天天只捡到两只蛋。下蛋的窝是母鸡自己找的,或干苞谷壳叶上,或稻草堆里。各在各的窝里下。我们也一共就发现了两个捡蛋的窝。只是我们并没有关注哪个窝是哪只鸡的。
每次在它们下完蛋后“个个大”地叫,去看那两个鸡窝时才会发现每一个鸡窝里多了一只蛋。而每一天中午时分或午后鸡们那样叫着报喜时,都会有一只个儿较小的黑色母鸡显得有些腼腆,声音叫得格外小,也从不多言。我和母亲都认为它是自己还没有下出蛋来,不好意思。
不过,我们还是没有小瞧它,每天增加的两把粮食不论是初粮或是秕谷或者玉米糠,都让它与另外的两只母鸡一样地吃。母亲说,那只鸡下蛋晚,下蛋晚的母鸡下的蛋个儿会大些。
过了半年,两只下蛋的母鸡双双歇蛋后又开始下蛋了,仍然还是每天就捡两只鸡蛋。这时我发现母亲在喂鸡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点怏怏不乐的神色。我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直到有一天,她说要把那只黑母鸡拿去卖。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它不会下蛋。
我说:“您不是说下蛋晚的母鸡下的蛋个儿大吗?”
母亲说:“那是只假母鸡,它不是下蛋晚,是不管你喂到哪个时候它都不会下蛋。”
我心想,母鸡也有假的。既然是这样,就拿它去卖了吧。
一个星期一次的赶场日到来了。母亲很早就起来把那只黑母鸡捉来,然后就用背篼背着那只黑母鸡往场上去了。只是刚到午后,母亲就回来了。母亲回来的时候,脸上绽放着喜滋滋的笑容,家里的公鸡母鸡正在演奏着每天一次的交响乐大合唱欢迎着她。
“妈,您这么快就卖了回来了?”我问母亲。
“没有。”母亲一边回答着我,一边放下背篼小心翼翼地把那只黑母鸡拉了出来。母亲说:“黑母鸡也下蛋了。”同时从手提着的一个小布口袋里小心地摸出一个鸡蛋来。
我和弟妹们都与母亲一起乐了起来。那种高兴,把整个房前屋后的天地都闹得乐融融的,充满生机和喜气。
稍息几分钟,母亲让我把窝里的蛋捡出来。我去捡蛋时发现一个窝里是空的,只捡了一个蛋。母亲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弟妹们,说:“不会是你们先捡了吧?”
我说没有,弟妹们也摇了摇头。母亲仍然有些不相信,又亲自去看了一遍。之后的几天,依然如此。
母亲让我们每天注意盯着,看看是怎么回事。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是那只身个最大、每天叫得最响亮也最欢的母鸡没有下蛋。而那只母鸡又是每天吃食吃得最多的,有时母亲还乐意多给它半把粮食吃。
就在另外两只母鸡都各自蹲在自己的蛋窝里安安静静地下蛋的时候,那只大黄母鸡有时在树荫下乘凉,有时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而随着两只下蛋的母鸡“个大”一声叫响,它便忙飞舞着“个大个大”地叫起来。
我们连陪着母亲观察了几天,天天如此。这时母亲终于确信,那只大黄母鸡才是没有下出蛋来的母鸡,是一只假母鸡。
母亲感觉自己被愚弄,对那只鸡痛恨不已。母亲想把那只鸡拉来杀了,想去想来,觉得很需要钱,就把它背去卖。但因为人家给的钱太少,母亲又用背篼把它从场坝上背了回来。
母亲把这只母鸡的脚捆住,捆在砍猪草专用的猪草板上,用那漆刀比画了比画,使劲一刀剁了下去。
随着鸡的一声惨叫,鸡头顿时断了下来,连接脖子的刀口处血淋淋的。只见鸡翅膀和鸡腿扑腾了两下就再也不动了。
这时我发现,母亲的眼眶里湿湿的,滴出泪水来。
把鸡毛燧尽,剖开,把内脏掏出,母亲便把整只鸡都放到锑锅里煨了。我管烧火。整个过程,母亲很少说话,脸上也没有丝毫的笑容,只是时不时地来看看我烧的火,或者揭开锅盖看看煨得怎么样。煨熟了,吃的时候,母亲只让我们吃,她一口也不沾。在我们吃得很香的时候,却看见她在一边的小板凳上坐着,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流着泪。
我忍不住说:“妈,您怎么哭了?”
母亲说:“要是这黄母鸡也下蛋,多好。”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母亲稍沉吟,又说:“要它不是个假母鸡,没有下蛋还装着下蛋的样,‘个大个大’地叫得恁欢,哪个会杀它!”
自那以后,母亲再未杀过一只鸡,也一直不吃鸡肉。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母亲持刀杀生。
那整个过程永久地印在我的大脑里,时不时地还会翻腾出些别有一番的况味,似与人生有关。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回忆过去写起,行文上以倒叙的手法开始,先写了自己小时候母亲杀鸡一事,然后再写母亲凑钱、买鸡、养鸡等往事。
B.母亲买来的这些小鸡对他们一家来说意义非凡,“难怪母亲的脸上会开出花来呢”一句以类比的手法体现了母亲的喜悦之情。
C.文章写“中午时分或午后鸡们那样叫着报喜”的场面时,极富生活意趣;此段落中,对于那只黑母鸡,文章的叙写则简略抽象。
D.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叙述母亲对个儿较小的黑母鸡和个儿较大的黄母鸡的不同的态度,意在突出母亲的势利与偏心。
7.关于文中“把鸡毛腿尽……”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段落通过母亲一系列的动作,写出了煨鸡前母亲的准备工作,用语极为简洁。
B.母亲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这一细节主要体现了杀鸡过程中母亲的庄重与严肃。
C.煨熟了鸡肉之后,母亲却“一口也不沾”,从中,也可以感受到母亲内心的难受。
D.本段落结尾的一句话,通过“我们”的视角,侧面体现了母亲当时的内心情感。
8.在养鸡的过程中,母亲有哪些情感变化?请简要分析。
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一直牢记着此事,觉得此事“似与人生有关”。你是否认为此事与人生有关?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子路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有间,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一以赠先生。”子路不对。有间,又顾谓曰:“取束帛一以赠先生。”子路屑然对曰:“由闻之也士不中间而见女无媒而嫁君子不行也。”孔子曰:“由,《诗》不云乎?‘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阳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之贤士也,于是不赠,终身不见也。大德毋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而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曰:“善。”
(节选自《说苑·尊贤》)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由A闻之也B士C不中间D而见E女无媒F而嫁G君子H不行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谓子路曰”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两句中的“顾”字含义不同。
B.《诗》,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C.“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两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
D.“桓公曰:善。”与“积善成德”(《劝学》)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认为有修养的人不必屈己待人,孔子教导他说,有修养又能礼待天下贤士的人是真君子。
B.士人不会不经人介绍相见,子路对孔子在路上遇见程子而停车长谈这一行为表示不理解。
C.子路善于思考问题,有自己的见解,而孔子对学生谆谆教导,对学生的困惑心平气和地予以解释。
D.管仲告诉齐桓公,让酒在杯中放坏,肉在砧板上放臭,这些暴殄天物的行为对称霸是有害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
(2)大德毋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4.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体现了教育的方法,这一过程中孔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说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①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
【注】①谩:同“漫”,空、徒然。②三山:指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传说三山可望不可到。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两句以写景起笔,既具自然的真实性,也带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后文的仙遇天语做了场景铺垫。
B.主人公历尽世俗的坎坷,难抑志不得伸的苦闷,在梦境中的尽情倾诉也折射出现实中奋力挣扎的痛苦。
C.词中的美好的仙境与世俗世界对比鲜明,这种反衬的笔法与《梦游天姥吟留别》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词的情感先扬后抑,虽梦遇慈祥温和的天帝,却终究摆脱不了无奈的境遇,美好的愿景终究是空想。
16.梁启超评价这首词“绝似苏辛”,认为这不是李清照一贯的婉约词风,颇有豪放派的风格。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到,传说中的瀛洲“ ”,但现实中的天姥山却是“ ”,以虚衬实,令人对天姥山产生向往之情。
(2)《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 , ”,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3)古典诗词中常用“明月”这一意象或表达游子、征人的思乡之愁,或代指永恒的时空,或象征高洁的人格等,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山南北遍地都有杏花,但在我心里,杏花沟的杏花最美,简直美得 ① 。那是一片原始野杏林,集中分布在巩乃斯河北岸,属伊犁河谷浅山地带。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道谷接着一道谷,此起彼伏, ② 。受河谷环境气候影响,这里雨水充沛,而南向敞开的马蹄形谷地,更是避开西北向的山风,怀拥着东南方的大片日光,让大片野杏林繁衍至今。
春天来了。整片的杏花谷,春意如来势汹涌的潮水,才涌上山坡,又泻到沟谷。满山坡的花草,远望一片绿。山风吹过时,冷不丁低下头,一看,却是“( )”,只留满山黑土。除了绿草和杏花,还有转场到早春牧场的牛羊,它们缓慢移步,悠闲吃草,给静止的山林添了不少动态美。春天一来,万物就热闹了,最热闹的当数农牧民、商贩,还有一批批游客。他们各自忙碌着,做饭的做饭,叫卖的叫卖,拍照的拍照,相同的是大家都乐呵呵的,满脸写着沐浴春风的快乐。
以前,杏花沟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如今,杏花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到这里,你会发现这里现代设施 ③ ,比如智能电网、音响设施、多功能服务中心等。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处引用的古诗句,恰当的一项是( )
A.春草青青万里余 B.嫩绿柔香远更浓
C.一川草色青袅袅 D.草色遥看近却无
20.请运用“……使……”句式概括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主要意思。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不超过30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随着新媒体的流行,年轻的部分戏曲演员开始把手机屏幕当成一方舞台,②用“直播”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观众。③对此,有人颇有微词。④殊不知,戏曲生态早已陷入艰难的境地。⑤如果还过分苛求所谓的“艺术理想”,担心过度商业化,实在是因小失大。⑥戏曲传播载体的网络化、多元化是大势所趋。⑦这些年,戏曲人也一直在谋求“破圈”。⑧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的《惊·鸿》首当其冲,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赞赏;⑨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则又让大江南北的年轻人迷上了粤剧。
窃以为,这 A ,更是对戏曲生态的良性修复,是“破茧重生”。
当然,戏曲直播只是一种手段,是戏曲回归市场路径的创新。 B ,守正也才能创新。一个年轻的戏曲人,通过直播收获流量,这是可喜现象;收获了不菲的打赏,这也无可厚非。但戏曲演员若丢掉了对文化的坚守,沉湎于手机屏幕,甚至“吆喝求赏钱”,那就成了乞儿行径。中国戏曲能薪火相传的主要原因是《窦娥冤》《西厢记》等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经典剧目的世代流传。 C ,才能实现创新与守正平衡下的持续发展。
21.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达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观察到,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在取得一点小成就后便沾沾自喜,导致成长进程缓慢。他们或许能一时登上人生的一个小高峰,但之后便停滞不前,甚至逐渐下滑。
然而,另一种人生态度则截然不同,他们即便已经登上了人生的高原,也绝不会止步于此。他们选择一辈子都行走在高原上,不断向更高的地方攀登,从不让自己沉沦。而这一切的秘诀,就是他们常常选择“归零”,以“空杯”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
2025年高三八省联考T8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九师联盟高三教学质量监测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湖北省荆州沙市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阶段性调研监测考试 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湛江市2024-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2025届高三·十一月·广深珠联考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