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4-10-16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1950年党和国家首次表彰劳动模范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各条战线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摘自《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典型人物报道在塑造和传播典型形象过程中,肩负着传播主流价值观、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典型人物报道开始面临新的课题,亟待创新。

在新闻报道中,经常说“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劳模工匠人物报道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在选择劳模工匠进行采写时,需要具有典型性。那么,什么样的劳模工匠人物才具有典型性呢?人物的成长经历能体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人物的价值取向、人生选择具有当下性,能回答读者的精神追问和心灵困惑;人物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人物的故事契合时代主题、年度主题和新闻热点……归纳起来,就是要去采写能“体现时代特征,回答时代之问”的劳模工匠。

从“铁人精神”到“振超效率”,随着劳模工匠群体学历、知识、能力的逐步提高,这一群体已经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的传统形象,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形象转变。特别是随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向深化,一批彰显时代特色的新劳模、新工匠不断涌现,他们的成长路径、价值取向、创新故事,不仅重新定义了劳模工匠,也赋予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新的内涵。当前的劳模工匠应该有更为多元、立体的新“画像”。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在劳模工匠人物报道中更是如此。想要在报道中听见人物的脚步声和心跳声,尤其离不开扎实的采访。通常情况下,劳模工匠的脱颖而出往往是因为他们突出的工作业绩、道德品质或是创新成就,因此,采访总是难以绕开他们的工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了解劳模工匠的工作,却不能“陷入”其工作。除了成长经历、职业履历、创新成果等工作内容之外,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关注他们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的互动。

具体而言,采访中,需要深度了解劳模工匠的绝技绝活是怎样练成的,他们如何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最终攀上创新之巅,也需要关注他们在工作中的煎熬、辛苦、快乐、成就感等心理感受,以及在自我实现与社会需求、家庭和事业发生冲突,人生陷入低谷等“抉择时刻”的困惑、挣扎、犹豫等心理活动。也就是说,采访中,要始终保持对人本身的关注,而不是让劳模工匠成为大国工程、大国重器等工作成果的注脚。

一段时间以来,在关于劳模工匠的人物报道中,形成了一定的表达“套路”,这也导致一些报道在人物形象上呈现类型化特点,导致人物形象缺乏立体感、感染力。在文章结构方面,特别是对于技术技能类的劳模工匠,记者在写作时,往往会按照时间顺序,采用“线性叙事”模式:先写人物从“门外汉”成长为“技术大拿”的成长经历,再写他攻坚克难的心路历程,最后写他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徒弟,“1个”带出了“N个”。在语言表达方面,劳模工匠的写作也存在某种“范式”,比如形容女性劳模工匠工作很拼,就用“女汉子”“铁娘子”“拼命三娘”这样的词语;形容某个劳模工匠技能水平高超,就说他练就了“火眼金睛”或是“望闻问切”的绝活……

不可否认的是,劳模工匠的成长经历很多时候确实具有相似性。因此,略显“雷同”的人物故事,更需要在叙事结构上摆脱“人物简历”式的写作方式,不要“从小写到大”,而是要精选素材,展现人物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文本表达上,要多花些心思去掉“材料味”“事迹味”,遣词造句上不落窠臼、笔端蘸情,写出人物的情感共鸣。

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当下,劳模工匠人物报道也需要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特性,制作不同的融媒体产品,通过图表、短视频、报网互动等融合传播手段,让版面升维,从而提升报道的影响力、传播力。

(摘编自王维砚《融媒体语境下劳模工匠人物报道的创新策略探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

B.成长经历能体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劳模工匠就是需要媒体塑造和传播的典型形象。

C.新时代劳模工匠的成长路径、价值取向、创新故事不断涵养和丰富着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D.“线性叙事”模式、语言表达的“范式”等导致一些劳模工匠报道在人物形象上呈现类型化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物报道要能够体现劳模工匠的典型性和榜样性,契合时代主题。

B.随着学历、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劳模工匠群体逐渐展现出新的形象。

C.采访劳模工匠时要关注个体的心理,减少“大国工程”等宏大叙事。

D.对于有相似成长经历的劳模工匠,报道其人物故事时更需打破套路。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采访时,记者关注到了农加贵决定是否前往麻风村任教时的矛盾、初入麻风村时的恐惧以及对自己退休后教师“后继无人”的担忧。

B.《工人日报》推出摄影专题“有一种美,叫劳动者的手”,选取几位新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劳模工匠,聚焦他们的“有故事”的手。

C.《“追星”17年》采用双线结构来叙事,明线是铁路劳模李世春成长的时间线,暗线是李世春对其所敬仰的技能大师吴毅的“追星”路。

D.记者先后走访高级工程师孙红梅工作的不同场所,与她本人及其同事、领导多次畅谈,在充分了解其创新成果后,对她进行了报道。

4.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如何“讲好劳模故事、讲好劳动故事、讲好工匠故事”?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

520199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决定,授予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各行业楷模“最美奋斗者”(个人)荣誉称号,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热议。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事件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数星星的孩子(节选)

吕群芳

林场小学的六十七个学生中,五个是林场职工子女,其余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其中有五个住校生,我负责他们的晚自习,孙阿婆照顾这几个孩子的生活起居。

冬季,山林的夜来得特别早。吃过晚饭,我们就在教室里亮起灯,房子成了一枚藤黄的浆果,暖暖的甜意弥漫氤氲。晚自习下课,孙阿婆领着孩子们去宿舍洗漱睡觉,校园里安静极了。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这是《诗经·庭燎》开头的话,夜真深,真纯,真美啊!此刻,我正融入浓浓的夜色里。浩渺深邃的夜空,亮晶晶的星子扑闪扑闪,写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秘密与故事。即使是对天文学一无所知的人,也会被这深邃神秘却又蔚为壮观的宇宙景色所吸引。

“一颗,两颗,三颗……”我情不自禁地数起星星,数着数着,又想起了许多诗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①我们和古人看的是同一片星空,数的是同样的星辰,苍穹之下,我们都是数星星的孩子。想到这儿似乎有一种魔力一丝丝缠上来,让人心头一颤,甚至有晕乎乎的感觉。

林栋!霎时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那个瘦瘦小小、眼神清亮的小男孩儿,那个独自一人在院子里数星星的孩子;想起秋游时,大声呼喊着守护星星的两个孩子……以后,我要带孩子们数星星,和张衡、祖冲之、李白、杜甫、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站在一起望星空,一起数星星,大声呼唤星星的名字——一个个古老却闪亮的名字。

这个念头一旦诞生,就像春日的草芽,毛茸茸的,时不时地从心田里钻出来,又像最轻盈的羽毛,滑过心头,引起一阵麻酥酥的颤动。

住校的五个孩子,加上住在学校隔壁的张逗逗,一共六个孩子成了“星星小组”的第一批成员。林栋得知消息后,立刻找到我要求住校,加入星星小组,还说七个人,正好是“北斗七星”。在征求了他父母的意见后,我同意他加入。

看星星的地方选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坡度较缓,容易行走,而且那儿有三块大石头,我们无论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卧着,都绰绰有余。安全起见,张逗逗的父亲不仅修整了石阶,还特意搭建了牢固的藤梯,方便孩子们夜间行走。

一切准备就绪,山林却迎来了雨雪季,雨下着下着成了雪,雪落着落着又化成了雨,林场的夜晚更冷了。

每天放学后,我让孩子们先完成家庭作业,等吃了晚饭,就领他们去我的宿舍,孙阿婆生了火炉端来给大家取暖。我们在炉边烤着各种食物:番薯、芋芳、橘子、年糕片……香气满屋子飘。③炭火忽明忽暗,年糕片渐渐变柔软,表皮慢慢鼓胀,长出许多焦黄的疙瘩。外皮酥脆、内里却香糯的年糕,在涂点儿酱或是蘸点儿红糖之后,成为孩子们都喜欢吃的美味。

万籁俱寂,只有雪花簌簌往下落的声音。我翻开书本,挑选孩子们容易听懂的内容朗读:“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辛劳了一天的护林员终于可以坐在树下享受片刻的安逸。西边正缓缓落下的一颗红色亮星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西方的星星‘大火’,是最先被人们认识的恒星……”

门外,一阵风吹过,雪从竹叶间坠下,轰然有声。忽而“咯吱”一声——竹子被积雪压断了。雪依然落,我们和满山的雪一起聆听星星的故事,天和地都静了。

我们等候着春天的到来,期待着去“观星台”看星星。诗人说,冬天的梦是春天的花。我和孩子们心中的春天,则是漫天星光的模样。

从春天到秋季,我们找到了大火星。暮春时节,它悄悄在东南方的天空升起;到了盛夏的傍晚,它就挂到正南方的夜空;中秋之后,它则缓缓向西南落下,预示天气要凉了,燕子要飞往南方去了。

秋季的星空深邃明澈。④星星有的地方繁密,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明亮,有的地方昏暗,半明半暗,闪闪烁烁,像在对我们眨眼——仿佛还能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我认不出星座,无法讲述翔实细致的星空知识,只是漫无边际地和孩子们聊天,一会儿说说牛郎织女的传说,一会儿讲讲往来于天河的木筏——星槎,一会儿讲讲《诗经》里的“三星在天”……

有时候,我们对着星空呼唤星星的名字:天枢、天璇、天玑、紫微、景星、文曲、禄存、毕月乌、房日兔、心月狐、海石三、北落师门、轩辕十四等。虽然我们不认识,但也算是打招呼了啊。

更多的时候,我们默默不说话,只是静静地仰望,悄悄地守护。星光流进了我们的心田,化作鹊桥相会、天河星槎、白帝皇娥、轩辕星官……

记得一个夏夜,我们在“观星台”看星星,只见苍龙七宿横亘在银河西岸,昂着头,尾巴扬起来,几乎要在银河里溅出水花了……正看得入神,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在做什么,我没有回答,回头对孩子们说:“羽衣阿姨问我们在做什么,你们告诉她吧。”孩子们开心地冲着手机屏幕喊道:

“羽衣阿姨,我们在看星星呀,看天上的龙!”

“阿姨好!我是张逗逗,我在数星星!”

是的,我们在守护星星!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介绍了“我”和孙阿婆的职责分工,以及林场小学的学生构成。

B.只因“我”被深邃神秘却又蔚为壮观的夜空深深吸引,于是就产生了带孩子们一起数星星的念头。

C.为了孩子们夜间观星行走安全,张逗逗的父亲修整石阶,搭建藤梯,这体现了他淳朴和细心的特性。

D.“我们”虽不知道全部星星的位置,但仍会对着星空呼唤它们,体现了“我”和孩子们对星空的喜爱。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体现了浩渺星空亘古不变的特点,既回扣了标题,又与下文“我”朗读故事的内容相呼应。

B.句子②运用顶真修辞详写林场的季节变化,与下文师生秋夜数星星的情节相映衬,使文章张弛有度。

C.句子③中炉边烤食物的细节描写极具画面感,与门外的风雪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温馨静谧的氛围。

D.句子④运用排比和比喻修辞,写出了秋季星空多样的形态,表现了“我”和孩子们数星星时的愉悦。

8.文中第三段和第四段多次引用古诗词,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9.文章结尾说“我们在守护星星”,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含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䉌,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节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注】①填:通“镇”。②封建:指分封制。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海内赖陛下A神灵一统B皆为郡县C诸子功D臣以公E赋税重赏F赐之G甚足易制。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之,代词,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的“之”用法不同。

B.为,建立、设置,与《琵琶行并序》“因为长句”的“为”意思不同。

C.竭,使⋯⋯耗尽,与“栗深林兮惊层巅”的“栗”和“惊”用法相同。

D.枉,错误,与《短歌行》“枉用相存”的“枉”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王绾等建议在燕、齐、荆等地设置诸侯,将皇帝的几个儿子立为王;李斯认为应该设置郡县。

B.秦朝销毁兵器、统一度量衡、规定“车同轨”标准等举措,对郡县制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C.秦朝大乱,柳宗元认为原因是其多次征发大量百姓服役,刑法残酷;又恰逢天下大灾,财力耗尽。

D.汉朝在统一天下后,沿袭周王朝的封建制度,分封诸侯王。但是没过几年,诸侯国就开始叛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2)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

14.李斯和柳宗元都认为分封制有弊端,郡县制优于分封制。他们判断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516题。

仇远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

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

【注】①鳌:传说中的海中大龟。②魏阙:朝廷的代称。③严滩:钱塘江北岸相传为东汉隐士严子陵垂钓处,故又称“严滩”。④天吴、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江潮由初起到极盛的瞬间变化,先声夺人。

B.全诗内容紧扣题目“潮”字,取景布局,巧妙描绘,勾勒出一幅钱塘观潮图。

C.颈联诗人结合典故写潮水,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情感一致。

D.结尾诗人郑重告诫少年莫要弄潮,侧面表现江潮的惊心动魄、危机四伏。

16.诗歌颔联运用比喻,从所见和所闻两个角度对潮水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进入秋季,天气一时暖一时凉,很容易生病,正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一定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保护好身体。

2)历史课上,学完“元嘉北伐”一节后,老师总结道:行动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一样,即使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也只能落得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下场。

3)小刚暑假回到农村老家,闲坐院中,远处传来几声狗吠鸡鸣,这不禁让他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好不悠闲自在。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湘潭韶山是毛泽东的出生地,他在韶山生活了17年。可是自从1927年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一直到革命胜利前,(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有回多年未见的湖南老家看看的想法。但当时的新中国   A   ,繁忙的事务让他无暇顾及回乡之事。然而,与普通人一样,伟人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是挥之不去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乡思   B   终于,在阔别家乡32年后,毛泽东在1959625日,踏上了他魂牵梦绕的故土——韶山。

长沙是毛泽东光辉人生的起点。1911年至1923年,他曾在此教书、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家乡的这座省会城市,毛泽东怀有特别甚为深厚的感情。1925年秋天,毛泽东路经长沙,故地重游,他凝望着眼前碧绿的湘江水,眺望远处霜叶正红的岳麓山,不禁回忆起当年风华正茂的峥嵘岁月。于是,他激情满怀地写下了其诗词作品中,同一词牌两大华章之一的《沁园春·长沙》。在这首词的上阕,作者对家乡自然界万物和谐共生的景象,予以诗意的描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文采飞扬且浑然天成的赞美,源于作者内心炽热的故乡情怀。面对这般生机勃勃的世界,诗人心中涌起万端思绪,发出了惊天一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便是青年时期毛泽东胸怀宏远之志的写照。

乡情是一杯绵绵的软酒,越陈香气越浓。毛泽东晚年时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愈加浓重。1975年,已82岁高龄的毛泽东在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曾说:“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记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随后又说,他写《七律·到韶山》的时候,就深切地想起32年前的许多往事,对故乡是十分怀念的。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里,家和国本质上是一个统一体。爱国与爱故乡从来是密不可分、并行不悖的。(②),历来是无数仁人志士朴实而典型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特征。正是源于这份炽热的家国情怀,源于这种情感的升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成功地开创了“一唱雄鸡天下白”“换了人间”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新纪元,成就了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宏大伟业和人间奇迹。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毛泽东终于在1959625日踏上了他离开32年的魂牵梦绕的故土——韶山”,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

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6分)

21.下列选项中,和文中加着重号的句子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题作文。(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了彰显时代特色的新工匠,具备“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崭新形象的他们活跃在新赛道、新职业、新行业,诠释了工匠精神新的内涵。

1)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新时代工匠形象,以“________,我为你画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取典型事例,适当运用描写等手法,写出人物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关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你有何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