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4-10-10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就文化而言,最有价值的往往是正在生成和正在消逝的部分。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注]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生成的便是信息化、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种种新的文化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美丽乡村。而正在消逝的则是乡村社会数千年建构起来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其存在的空间——传统村庄。

②作家们敏感地意识到作为传统乡村社会实体的一些“村庄”,正在成为逐渐远去的文化背影。这与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由此,作为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的村庄正在解体。正是由于村庄成为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新乡村叙事才集中爆发出了从未有过的书写“村庄”的热潮,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阿来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孙惠芬的上塘村、梁鸿的梁庄等。作家们尽管风格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与自己心中的“村庄”做最后的告别,有的甚至直接将作品命名为《即将消失的村庄》(赵本夫)、《最后的村庄》(曹乃谦)。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留住村庄的情怀,并由此生发出文化“乡愁”主题,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

③这曲多声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迅所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愁”,也不同于余光中远离故土的“乡愁”。鲁迅所说的那些“侨寓”北京的作家们对故土的“胸臆”,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对故土的怀恋和想象,诸如“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事实上,也应包括沈从文之于湘西。而其时的贵州、榆关、湘西都还是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延续着的乡村社会,他们“愁”的只是自己主观上的怀恋、想象和与他们生活的城市之间的文化反差。所以说,那时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是在写乡土,不如说是在写作家自己的“胸臆”。谢有顺曾用“‘存在’的乡愁”来区别先锋派作家们与此前乡土作家们的“‘文化’的乡愁”。而事实上,在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作家们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文化消逝的特征,不管用树碑立传、记录苦难,还是神化、美化甚或丑化方式与之作别,都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

(摘编自李震《新乡村叙事及其文化逻辑》)

材料二:

①文化自觉的提出最早来自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是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关系的成果。由中华民族的“大混杂、大融合”格局所形成的“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启发费孝通提出兼容并包、互利共生、共存共荣的文化自觉思想。在费孝通的思想脉络里,文化自觉理论是他从关注利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经济政治建设,转向关注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的文化建设的标志。

②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记住乡愁”其实就是乡土中国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保持文化自觉的体现。乡愁除了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复杂情感外,作为一种隐喻城乡关系、乡民认同的观念话语,也包含着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如理想追求、身份认同、精神寄托等。有学者认为,“记住乡愁”是对“乡愁”这一中国传统话语的传承和现代化转换,为乡村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构提供了道德与文化的“根”,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愁”成为人们重归故乡的精神动力。无论是单纯思念家乡的返村乡民,还是为了支援家乡建设的返村乡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落叶归根”的精神动机而返乡,也就是出于对家乡的文化认同而非仅仅是对经济发展机会和政策倡导的认同。因此,乡村振兴所要实现的应当是一个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的乡村,而不是一个只有城市文化而丧失乡愁底蕴的乡村;是一个“文化实心化”的乡村,而非一个“文化空心化”的乡村。

③中国人一直有着强烈的“根”文化,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和教育的社会:小之一家一村,大之一乡一国。而从社会层面来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传统中国确如费老所言,乡土社会的人才从不忘本,而是始终设法回到生养他的土地和族人中去,将保卫和培养“乡土之根”视为责任和荣耀。然而,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土生土长的人才已不复为乡土社会自身所用,人们既不愿也不能回到乡土中,这成为中国乡村随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源之一。因此,记住乡愁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将生命融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路,甚而以此为基础,增进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文化认同。

(摘编自吴越《文化自觉与记住乡愁:乡土中国的文化价值》)

【注】第三次文化裂变:在21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兴起,新型信息产业与农业、工商业的融合体之间不断冲突与再度融合,乡村社会从传统生活习俗、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语言和行为方式,到心理和观念意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消逝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等,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B.“侨寓文学的作者”们的“乡愁”和沈从文之于湘西的“愁”都偏于主观化,他们的故土彼时还存在并延续着。

C.费孝通是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理论的人,他认为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效果远比不上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

D.中国乡村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乡村人才流失,土生土长的人才既不愿也不能回到乡土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村庄是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它是阿来笔下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梁鸿的梁庄,它是“乡愁”的载体。

B.乡愁不仅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情感,也包含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它是我国传统话语,是道德与文化的“根”,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C.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正在上演一场文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记住乡愁”有利于振兴乡村,避免乡村“文化空心化”。

D.一家一村乃至一乡一国都是供给我们生长和教育的环境,我们受到其滋养再回馈反哺,社会才能维持应有水准,从而不趋向于衰退和消亡。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一中“挽歌”主题的一项是(3 

A.《秦腔》以贾平凹老家为原型,讲述清风街的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以及难以挽回的衰败、无地彷徨的哀伤。

B.乔叶的《宝水》讲述了太行山深处的宝水村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文旅特色型乡村,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生活和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

C.鲁迅的《故乡》展现了还乡者的故乡体验和对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判断,反映出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与痛苦,也表达出对惨败的故乡景象、麻木的故乡人的痛心与无奈。

D.肖勤的《外婆的月亮田》描绘了层层叠叠的月亮田、开满洁白桐花的桐花岭以及仡佬族少女,如世外桃源般的乡村,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涓涓乡愁。

4.两则材料都使用了大量的引号,请说明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 

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记得住乡愁”,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记得住乡愁”。6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摊担与叫卖(街头夜之五) 吴伯箫

寂夜宜于深思,寂夜宜于狂吟;哲学家与诗人都应当是夜之骄子。漫挑着一豆孤灯,轻捻着短发微髭,蹙紧了眉,敲点着甲指,浑浑噩噩的宇宙,怕要是在这幽渺的情景下分开天与地,安排好日月星辰的吧。幽灵超脱,幽灵倘能超脱,神祇羽降,神祇若可羽降,也总该是迷濛的大夜中才升升坠坠浮浮沉沉的。

每天的每晚,每晚的每夜,每夜的卓午梦阑,是我回来了,又是我回来了,从一个我不必告诉,您也可无须晓得的所在,神秘得像烂醉着的地方。走着,十之八九是走着,间或坐车,坐一部“呜啊呜”的洋车,咿呀,那时候啊,心头塞着悒郁,意绪焚着悬恋,看月听钟都要泪汪汪地,说:“又是一夜么?唉,逝者如斯,又是一夜呢!——我底人!”——造物者眼睁睁伸出了庞然无情的手指从无穷而有尽的岁月栏内雍容不迫地又像急遽匆匆地抹丢了你底,他底,也算是一切底,一条一丝一缕浅浅浅浅的印痕。哦,一夜一天;哦,一天一夜,在过着;过着啊!仿佛无所事似地,就无所事似地风消云散了。

——油炸……糕!

喂,还有人呢!是一个叫卖者,踉跄地走着,蹭蹬地拖着,盲人般,影儿黑于夜。怎么叫呢?虽然是邂逅的遇,也称伙伴吧。伴如同路人。路人有朝就是伙伴。翻一翻掌,掉一掉身,红绿就各异其色了,始且杂乱地唤,随意地呼吧:“大哥!”“老弟!”拍拍肩膀,熟得要亲嘴的样子。“嘿嘿,您吃啦?”“嘿嘿,偏过了!”忽然回过头来说:“什么玩意!”哼!那星那月是雪亮的。

等等走!“油炸……糕!”我们一道嚷完这面铁青的夜吧。不要怕不给钱,我不吃你的。——人家睡时,咱且清清楚楚丝毫不爽地醒着;待人家都醒了,咱再来它个胡里胡涂的睡,不好么?忒!蹩扭!谁不说,正是要这蹩扭劲儿。蹩扭的事多着呢,那就管不着了。

渐远,渐远,“油炸……糕!”

若是全无声息也罢了,倒静得和悦,静得稳;不就乱腾腾地搔扰着:海啸伴了风狂,风狂伴了雨骤,雨骤伴了地震雷鸣,还赚得惊险热闹;最怕,忽然,平白里一声;忽然,掩不及耳的一句,真叫做“难”,才叫腻呢。——夜深啊,深夜啊,嗡嗡嗡,冬天炉上的滚水壶,夏天成群打帮的噪夜飞虫。“油炸……糕!”真的远了,影绰绰听不清了。像浪静的海边,泊着点点灯光的渔船。像大块沙漠,隐约鸣着悲笳,嘶着牧马。像世界的末日,彼此无望的希冀中,巨灵斥叱着万千含泪呜咽的人群说:“跪下!”饱经风霜的白发翁就紧忙里用了颤抖的双手扯扯那不懂事小孩说:“好孩子,快快在爷爷跟前跪下吧!”那慈怜与战栗流渗出颗颗老泪。

想着,想着,转过了不知几条街。

十字路的口上,靠左去,一角,平排着三付挑担,三簇参差的小摊。远远看去,不必仔细想,只估量着,大盖是馄饨,豆浆,老豆腐,各各有主。主人宛如在打盹的样儿,但都在忙碌着应接着自己底顾客。你看,高高的长方玻璃罩,装笼着一盏半明不暗的油灯;灯光莹然,闪着朦朦胧胧的微光,映着那赭红的面色,及弯屈了身子在努力着的背影。锅里蒸着热气,淡烟似的缭绕着,啊,好一个盛大的宵夜饭!围着的一圈人,有一个在抹着额角的汗呢。

——辣椒油!——多加糖!——煮得烫烫地!

你听见么?是来宾口里掷来的。——没错儿——主东也掷过去。垂涎了吧,是跑跑颠颠一天来的华筵喽。

越是穷小子,越讲什么道义;摆一个蹩脚小摊,也有很多斯文呢。有先来,有后到,天无二日;一拨一拨换,次序是铁铸的。争夺的事去你的吧!这儿没有你的份。

“完了么?”卖馄饨的,卖豆浆的,或卖老豆腐的问。

“完了!”卖老豆腐的,卖豆浆的,或卖馄饨的答。

“您先走吧,天不早啦!”

“慌什么?反正回去也是睡不着呆着,等你一会,说说话儿。”

“嘿!我也快了。——倒是怪好的天,啊!”

“好。无风无土地。满天星。赶是尽这样我们就没有饭吃了。”

“谁说不。”

“——吸袋烟啵?”

“我这儿有。”

繁星昃着眼了,在颔角微笑吧。抑是在哭着,掉点儿?但总之是很太平的。——我慢慢地从那儿踱过了。轻轻地迈着脚步,时时地回回头,我仿佛望见那些人的头上浮出了一幅白如草纸的人生。

(发表于1930年12月10日《华北日报》)

 

文本二:

《街头夜》系列是北京市民生活的写实。那时在西城察院胡同给大户人家的两个儿子补习英文、数学。单日晚一次,一次两小时。往往晚饭后从和平门外出发,徒步或坐洋车,趁华灯初上,一路看行人车辆来往,商店在招呼顾客,摊贩在竞相叫卖,嘈杂的喧闹,缭乱的彩色,匆忙的,悠闲的,欢乐或阴郁的人群,在脑海里留下变幻繁乱的印象。“写点什么?”一路走,一路酝酿。九点宵夜后,补习结束,东家雇好洋车,便打道回“衙”。

午夜作清晨,众人酣睡我独醒,是学李贺探紫囊整理沿途收获的时候。虽然达不到“倚马可待”,而两千字的短文是可以一气呵成的。写更夫,写老豆腐摊,也写警察。顺利的话,起草,誊清,当夜付邮。蜜蜂采不到花汁,蜂蜜就歉收,(创作)不顺利的时候十居七八。

那时不自量力,曾妄想创一种文体:小说的生活题材,诗的语言感情,散文的篇幅结构。内容是主要的,故事,人物,山水原野以至鸟兽虫鱼;感情粗犷、豪放也好,婉约、冲淡也好,总要有回甘余韵。体裁归散文,但希望不是散文诗。可是自己妄想创作的那种文体,尝试了四十年并没有真正成功。不过,那些篇目出世确是我的梦做得最熟的时候。

(摘选自吴伯箫《无花果——我和散文》)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A.开篇以“寂夜”为背景,通过“心头塞着悒郁,意绪焚着悬恋”等心理神态刻画,将读者带入一个深沉而宁静的情感世界,为后文的叫卖声做了情感铺垫。

B作者通过“哦,一夜一天;哦,一天一夜,在过着;过着啊!仿佛无所事似地,就无所事似地风消云散了”的反复吟咏,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虚无感。

C“油炸……糕!喂,还有人呢!”作者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街头生活的真实与生动,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充满烟火气的市井气息。

D.作者通过“大哥!”“老弟!”等亲切的称呼,以及“拍拍肩膀”等的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短暂的温情,这种温情只是叫卖的需要。

7.下列对文中“十字路的口上”一段描述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该段落主要描绘了夜晚十字路口处三种小吃摊的热闹场景,展现了城市夜生活的温馨与繁忙。

B“高高的长方玻璃罩,装笼着一盏半明不暗的油灯”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了小吃摊温馨而略带古朴的氛围。

C.通过小吃摊主的辛勤劳动和顾客的有序排队,展现了普通劳动人民的勤劳,朴素的人情味和道德观念。

D“垂涎了吧,是跑跑颠颠一天来的华筵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小吃摊上食物的渴望和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

8“我仿佛望见那些人的头上浮出了一幅白如草纸的人生”,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

9.文本二中作者说想创一种文体——“小说的生活题材,诗的语言感情,散文的篇幅结构”,你认为文本一是否符合这样的文体?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天工开物序 【明】宋应星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鬵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

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耒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

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复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其亦夙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象》《乐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

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时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注】①楚萍:《孔子家语》记载,楚昭王见江中有红色圆状物,问孔子,孔子说是楚萍,属于吉祥、罕见而难得之物。釜鬵:釜和鬵,古代炊具。莒鼎:《左传》记载,晋侯赐子产二方鼎,是由莒国所铸的食器。②徼:边界,边塞。

材料二:

乃粒

宋子曰:上古神农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详明,其故何也?

纨绔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

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

凡谷无定名。百谷,指成数言。五谷则麻、菽、麦、稷、黍,独遗稻者,以著书圣贤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十七,而来、牟、黍、稷居十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饵、膏馔之中,而犹系之谷者,从其朔也。

【注】①陶唐:尧的国号。②赭衣:古代囚衣。③诟詈:辱骂。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篇第一卷》)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

乃枣梨之AB未赏C而臆度D“楚萍”E釜鬵之F范鲜GH而侈谈“莒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遗,遗漏。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吾遗恨也”中的“遗”意思不同。

B.幸,幸亏,幸而。与《鸿门宴》“故幸来告良”中的“幸”意思相同。

C.则,副词,表肯定。与《师说》“位卑则足羞”中的“则”用法相同。

D.以,介词,表原因。与《短歌行》“何以解忧”中的“以”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作者认为要了解世上的万物,一般都要通过别人的讲 述或自己亲眼见到才能实现,而《天工开物》则为人们了解事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B.作者指出本书是以“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次序编写,且本书讨论的尽是与功名进取毫无关系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

C.《天工开物》原有《观象》《乐律》二卷,作者后来觉得这两卷学问太深奥,自己研究得也不够深入,于是毅然将这两卷书稿删掉了。

D“乃粒”代指粮食,作者把《乃粒》放在全书第一卷,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并对“以赭衣视笠蓑”持批评态度。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

2)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14.用自己的话谈一谈《天工开物》成书过程中,作者克服了哪些困难?(3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塞下曲 李贺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羁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注】①蕃甲:蕃人的甲衣,锁衔细密,状同蛇鳞。②青冢:指王昭君墓。相传冢上草色常青,故名。③旄头:星名,即昴宿。古人以此星特别明亮时,主战事。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本诗选取了很多与战争有关的自然风物、地名、器具等,营造了萧瑟、紧张的氛围,反映了边患不息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B“城头月千里”一句选用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月”,在“千里”这一辽远的空间中给人孤苦冷寂之感,饱含戍边征人的喟叹。

C.诗的中间四句“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正面描写了旌旗招展、金鼓连天、兵戈扰攘的战争场面。

D“河声出塞流”一句写水声,把视觉转化为听觉,将奔腾不息的场面转化为令人惊心动魄的声音,使结尾悲壮雄浑、富有感染力。

16清代马位在《秋窗随笔》中写道:“长吉善用‘白’字,如‘雄鸡一声天下白’……‘一山唯白晓’,皆奇句。”本诗则用了两个“白”字,“白于水”“青冢白”,试分析诗中“白”字的妙处。6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张老师在家里宴请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他引用杜甫《客至》中的两句“                                  ”,表达对老同学招待不周的歉意。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                                  ”,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3)古典诗词中引用神话传说属于用典的手法,那些引用神话传说的诗句,既能很好地抒发感情,又别具浪漫色彩,例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晚秋时,我重返九年前曾住过的苟各庄,那里曾是《哦,香雪》的电影拍摄地。

我记得那年在苟各庄下了火车,站在高处向下望,就看见破败的学校:没有玻璃的教室门窗大敞着,黄土院子里,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随意做着课间操……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得老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度日,没有怨恨,没有奢求,没有发现四周峻美的大山多么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

几年前,一个奇异的外部世界冲破这里的困顿。人们发现,原来这里有着神秘迷人的原始森林,有着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有着清纯明净的拒马河,还有我的香雪。

如今,苟各庄已成了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等火车。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目光从容自信,她们衣着干净时新,她们谈吐不再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

18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如果写成“土地贫瘠,石头多而无用,老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度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

19最后一段有意连续使用多个“她们”,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逻辑学不仅影响民众素质,  甲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据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在法拉第电磁理论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把数学方法引入这一研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一预言为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实验所证实,随后人类进入无线电通信时代。科技发现、发明和发展一环扣一环,充分彰显了理论演绎、逻辑推导的巨大威力。

讲不讲逻辑,结果大不一样。在个人层面,讲逻辑就是讲道理、守规矩,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在社会层面,讲逻辑就是照章办事,理性声音上升、非理性声音受抑,  乙  ①在决策层面,②不讲逻辑关系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③普及逻辑学知识,④培养广大民众的逻辑素养,⑤不但有助于涵养创新精神,而且有助于发挥逻辑学的功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与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丙  。如果不懂逻辑常识和学习方法,对别人说的、书里写的不加分析地照单全收、机械记忆,那么,人的大脑就会变成没有生产能力的杂货间,发明创造也就无从谈起。钱学森在谈到培养跨世纪人才时,就主张重视培养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不抓逻辑训练,创新教育就会失去基础。但直到今天,一些高校的教育教学对严谨的形式逻辑还是重视不够。在理工科教学中,杜绝“差不多”“马马虎虎”的思想,力求精心、精细、精致。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忽视中华文化的整体意识和宏观思维训练,而是说要把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结合起来,更好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辨能力,更好培育突破成例、敢想敢试的创新精神。

20.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中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3

21.请在文中划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

22.材料最后一段是如何体现“辩证逻辑思维”的?请简要概括。(4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需求是发明之母。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