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4-10-10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为小说选择一个视角可能是你要做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但是,许多作者,甚至那些已有作品出版的作家,面对视角问题也经常一头雾水,一知半解。掌握好视角是所有小说作者必备的技能,因为它跟冲突与悬念关系密切,是小说成功最需要的东西。

可供你选择的视角有两种: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在第一人称的下面还有两个选项:现在时和过去时。在第三人称的下面也有两个选项:有限的第三人称视角和无限的第三人称视角。

你或许会想:“怎么把第二人称给落下了呢?”是的,有的小说家确实用过第二人称视角。我的建议是你不要跟风这样做。假如你真的非要这样做,那么请记住这条建议:

你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然后以第二人称视角开始创作。这似乎是你拓展自己文学风格的好办法。你知道这会减少你的作品出版的机会,而且大多数读者会发现这部小说是令人难以卒读的。但是,你还是决心要把它统统弄明白,然后再用它创作,看看效果如何。你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

全知型视角又是怎么回事?顾名思义,它的意思是知道一切,所以全知型视角有时候也被称为“准上帝视角”。叙事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任何时候都可以洞悉任何人物的心灵深处,或者叙事者可以腾空而起,然后像摄像机一样描述事态。

这种全知的口吻可以评论世间百态,比如他可以发出“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样的感慨;或者,作者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超然物外。既然这个视野源于“上帝之眼”,作者可以灵活自如地把主观看法强加于人物,其主观程度可高可低。

如今,全知型叙事已经很少见了,可是对于某些风格的长篇小说,尤其是长篇史诗性小说来说,这个视角还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它允许作者向读者灌输大篇幅的背景信息。但是,如果你不知节制地运用这个视角,那么你的小说就会变得拖沓冗长。对于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来说,作者未必非得使用全知型视角。

有时候你在一个章节的开端也可以使用全知型视角,等写到后面再恢复原来的视角。我说的是下面的意思:

村民们早就知道舍伍德的密林是一个有点儿阴森恐怖的地方。里面可能躲藏着强盗,他们在那儿等待着没有警惕性的马车夫。从马厩到酒馆,这样的故事流传很广。小心,别被坏人抢劫了,说来说去,故事的主题就是让人们防患未然。

罗宾·洛士利站在那棵远近闻名的大橡树下,长弓在手。这种感觉很好,而且显得很强大。他心里想,我要把信送给约翰王子。

第一段给读者呈现出广阔的视野,随后又回到了视角人物身上。此后就一直停留在人物身上了。

注意,全知口吻的运用不能剑走偏锋,就是说你不能极端到画外音的程度,使用19世纪的那种风格。谁会在乎一个作者对于时代有什么看法?把视角交给人物就行了。

你可以把视角当作一架摄像机,它能够捕获观众可以看到的场景。下面这个片段摘自达希尔·哈米特的《马耳他之鹰》:

斯佩德一屁股坐进了转椅中,转了小半圈,对着她礼貌地微笑着。他笑不露齿,这让脸上的皱纹都拉长了。

埃菲·佩雷恩在打字机上轻敲键盘的啪啪声和换行的铃声从关着的门背后隐约传来,偶尔还能听到隔壁办公室里一台电动机器枯燥的震动声。在斯佩德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满是烟蒂的黄铜烟灰缸,里面一个被捻扁的烟屁股还在冒烟。

这是摄像机的视野。假如我们是在斯佩德的脑子里,那么他就不能看到自己脸上的皱纹拉长的情形。我们也无法捕捉到斯佩德的所思所想。注意,这里还描述了斯佩德办公桌上的香烟,仿佛镜头在逐渐移近被拍摄的对象。

最后一点,在有些文学类型——比如推理小说中,作者越是公然使用自己的声音,效果或许越好。

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中,作者的声音就一览无遗。正如作者在这个五部曲之四《再见,谢谢所有鱼》的前言中所说:

在银河系西侧旋臂那个并不漂亮的末端,有一片未曾标明的漩涡星系,在其深处悬挂着一颗不被人注意的小小的黄色恒星。

距离这颗星球大约9800万英里之外,有一颗更加无足轻重的蓝绿色行星围绕它旋转。在这个小行星上面,猿猴后裔的生命形态神奇而原始,他们仍然认为数字手表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

同样,乔·霍尔德曼的短篇科幻推理小说《海明威骗局》令人耳目一新,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对读者作了这样的开场白:

我们的故事开始于佛罗里达最南端旅游区基维斯特的一家破败失修的酒吧,距今也没有多少年。这个酒吧并非海明威喝过酒的那个酒吧,也不是自称海明威曾在此喝酒的那家酒吧,因为那两家酒吧不仅非常奢华,而且游人如织。这家酒吧位于小镇上更加有趣的地方,是一个颇具古巴特色的所在。它既算不上窗明几净,也谈不上灯火辉煌,不过,这里却有冰镇啤酒和上佳的古巴咖啡。它的迷人之处在于其低廉的价格和下里巴人的特色,这让学者与百无聊赖的游客走到了一起。

(摘编自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冲突与悬念:小说创作的要素》,王著定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的叙述视角是冲突与悬念的决定因素,因此,创作小说选择一个合理视角是至关重要的,不能等闲视之。

B.文章在前四段中大量使用第二人称,但这些第二人称与小说中的叙述视角“你”不同,这些指读者,小说中指角色。

C.“准上帝视角”“上帝之眼”这些说法,意味着作者在小说中处于全知全能的位置,长篇史诗性小说应禁用这种视角。

D.把视角交给人物,这样会增强叙述的客观性;减少作者的主观评论,这样就会使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主题不够鲜明。

2.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不建议采用第二人称视角写小说,因为跟风的行为会导致小说出版机会减少。

B.一部小说作品所采用的视角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根据叙述需要随时进行调整。

C.在小说中,作者如果大量使用画外音的叙述方法,就是运用全知视角的极端做法。

D.《海明威骗局》之所以令人耳目一新,与作者在其中“公然使用了自己的声音”有关。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对小说叙述视角进行简单分类之后,对全知型视角展开细致的阐释论述。

B.文章以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全知型视角进行分析,指出了其运用中优长和不足之处。

C.文章以《马耳他之鹰》中的片段为例,论证了全知型视角具有摄像机一样的功能。

D.文章多处引用不同小说中的片段,突出作用是充实了文章内容和增强了真实感。

4.请结合文中的实例,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5.请结合文本,对下面三则事例中的人称视角的特点作简要分析。(6分)

我竟沦落到跟这样一班人为伍,内心隐藏的痛苦,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他就想得很多,而且还继续琢磨罪过这个问题。你杀死这条鱼不光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卖给别人吃。你杀死它还是为了自尊,因为你是个渔夫。——海明威《老人与海》

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得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娇媚地笑了笑。——托尔斯泰《复活》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水袖 徐向林

筱兰芳踏着碎步上台,水袖一抖一掷、一荡一甩、一抛一扬、一叠一搭,台下必是掌声雷动,叫好声四起。

这是多年前的事了。这些年,作为地方小剧种的阜剧市场萎缩,阜剧团多年没排过大戏了,被称为“阜剧皇后”的筱兰芳也多年没上过舞台了。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袖舞是筱兰芳的绝活。人们常说,筱兰芳的袖子是她的第二张脸,只要舞动起来,剧中人或悲或喜、或惊或怒、或娇或羞、或憨或痴的表情,人们都可以从水袖上看出来。

凭着这个绝活,筱兰芳获奖无数。也有不少戏校、剧团的年轻人想拜筱兰芳为师,但她择徒极其严格,没有一个年轻人能过她的考核,故而她一直没收徒弟。为这事,剧团的王团长没少操心,他多次劝筱兰芳降低收徒标准,筱兰芳却把眼睛一瞪,道:“戏比天大,怎能随便降标准呢!”

一句话,噎住了王团长。

可眼下,王团长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他必须动员筱兰芳收徒。原来市里给阜剧团拨了三百万元经费,要求阜剧团排出一部高质量的新戏。为了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要求新戏的主要角色全部起用年轻人,这些年轻人还必须是当地阜剧名家的徒弟。也就是说,这次筱兰芳无论如何都要收一个徒弟了。

王团长挑了四个刚从戏曲学院毕业的女学员的资料来找筱兰芳。他告诉筱兰芳,这四个学员只能留三个,分别拜阜剧团的青衣、花旦、刀马旦名角为师,留下来的都会获得阜剧团的正式编制。筱兰芳作为青衣名角,这四个学员首先任她挑。

筱兰芳大略翻了翻学员的资料,说:“看来我这次不收徒弟不行了。”

王团长笑道:“筱老师,现在表面上看是四选一,但这四个学员是我从戏曲学院四百多个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实际上是四百选一,一定会让你称心如意的。”

“既然这样,那就在明天的舞台上见分晓吧。”筱兰芳说出这句话时,王团长长出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第二天面试前,筱兰芳问王团长:“团里留三个,淘汰出局的那个咋办?”

“那就退回学校呗,戏曲学院学生毕业出来改行的多着呢。”王团长无所谓地说。

筱兰芳听后沉默不语。

面试开始了。学员分别以《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角色亮相。一出场,她们就把水袖的甩、掸、拨、勾、挑、抖、打、扬等功夫施展得行云流水。王团长看得眼花缭乱,每个学员表演结束他都拍手叫好。

学员全部退场后,王团长赔着小心问:“筱老师,看中几号学员了?”

“三号吧。”筱兰芳想了想答。

“啊,我以为您会看中二号。我觉得二号的表现力是四人中最好的。”筱兰芳的选择出乎了王团长的预料。

“三号潜力最大,就定三号吧。”筱兰芳不容置疑地说。

筱兰芳的徒弟选定后,团里花旦、刀马旦名角的徒弟也相继选定了。最终是二号学员出局。花旦、刀马旦名角对王团长说:“以二号的形象、气质和表现力来看,她是最适合的青衣人选,可惜了,没被筱兰芳选中。”

但是谁也没想到,二号因“祸”得福,在市阜剧团落了选,却被省淮剧团作为重点人才引进,找到了更好的去处。而且在一年后省里举办的文艺会演大赛中,她一举击败筱兰芳的徒弟,获得全省戏剧表演最高奖“幽兰奖”。

获奖名单公布后,很多人颇感意外,因为筱兰芳不仅是“幽兰奖”终身成就奖得主,而且还是此次大赛的主评委之一,她收的唯一的徒弟竟然没获奖!

于是,议论声四起。有的说筱兰芳胳膊肘往外拐;有的说筱兰芳选徒弟时看走了眼;还有的说得更难听,说筱兰芳徒有虚名,不配当师父……

对于这些议论,筱兰芳当没听见,从没公开辩解过。

筱兰芳的徒弟却受不了,一次排练过后,她独坐在后台正哭得梨花带雨,不料房门被轻轻推开,走进来的是进入省淮剧团的那个二号学员。筱兰芳的徒弟赶紧止住悲声,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道:“祝贺你,一出道就获大奖。”

“谢谢,这个奖你以后也会获得的。”二号学员说,“我还想告诉你一个秘密。”

“啥秘密?”筱兰芳的徒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次我们四个人的面试中,筱老师第一个看中的是我。”二号学员说。

“怎么可能,她最终选择的是我!”说这话时,筱兰芳徒弟的脸上露出愤怒之色。

“你先听我把话说完。”二号学员不疾不徐道,“你是左撇子,舞水袖时,指、腕、肘、肩不够协调和统一,筱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如果她不收你做徒弟,估计阜剧团其他老师也不会收你,也许你就永远吃不上这碗饭了。”

二号学员的话让筱兰芳的徒弟一下子愣住了,难怪筱老师一年来把重心放在调教她的右臂上,并且说过还要花两年的时间才能把她的身体调平衡。“那筱老师把我这个有缺陷的人收为徒弟,你……”说这话时,她心里虚虚的。

二号学员正色道:“而我永远感激筱老师,是她极力向省淮剧团推荐的我……”二号学员的话还没说完,房门又被人轻轻推开,一个沐着光的身影走了进来。两人定睛一看,来人正是筱兰芳。

筱兰芳问:“你俩在这儿嘀嘀咕咕啥呢?”

“师父!”筱兰芳的徒弟一甩水袖,给了筱兰芳一个大大的拥抱,她紧紧地搂着筱兰芳,眼眶里又止不住溢出了泪花。

(节选自《红豆》,2024年第4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阜剧团多年没排过大戏,筱兰芳也多年没上过舞台,致使地方小剧种阜剧市场萎缩。

B.“袖舞是筱兰芳的绝活”,说明筱兰芳除了水袖表演外,其他方面表现得并不出色。

C.为了排出高质量的新戏,传承发展好阜剧文脉,筱兰芳在王团长的动员下答应收徒。

D.筱兰芳的徒弟“眼眶里又止不住溢出了泪花”,流露出了徒弟未能获奖的委屈。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水袖一抖一掷、一荡一甩、一抛一扬、一叠一搭”,节奏鲜明,连续的动词组合具有动态感,使人直观感受到水袖舞的魅力。

B.“人们常说,筱兰芳的袖子是她的第二张脸”,运用比拟手法,赋予筱兰芳的水袖以人的特性,突出筱兰芳的水袖舞得绝妙。

C.王团长劝筱兰芳降低收徒标准,她却用一句“戏比天大,怎能随便降标准呢!”的反问语气拒绝,增强了情感浓度。

D.“每个学员表演结束他都拍手叫好”从侧面表现出四个学员行云流水般的面试表演,印证了上文“百里挑一”的说法。

8.小说提出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阜剧文脉的传承发展”这一重要课题。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启示。(4分)

9.文末画线句子写道:“一个沐着光的身影走了进来。”筱兰芳身上有怎样的“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子贡对以不知。文子曰:以吾子常与学,贤者也,不知,何谓?

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即难。故君子之言曰:智莫难于知人。是以难对也。文子曰:若夫知贤,莫不难。今吾子亲游焉,是以敢问。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文子曰:吾子所及者,请问其行。子贡对曰: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

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告之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好学则智,恤孤则惠,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尧舜笃恭,以王天下。其称之也,曰宜为国老

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傧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孔子语人曰:当宾客之事,则达矣。谓门人曰:二三子之欲学宾客之礼者,其于赤也。’”

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先王难之。博无不学,其貌恭,其德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其骄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是曾参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

文子曰: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乃百姓归之。若吾子之论,既富茂矣,壹诸侯之相也。抑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未知中否,请以告。

孔子曰:言之乎。子贡以其辞状告孔子。子闻而笑曰:赐,汝次焉人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弟子行》,有删改)

【注】①子贡是端木赐的字,端木赐复姓端木,名赐。②冉雍,名仲弓。③眉寿:长寿。因人老会长出长眉毛,故称眉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节选自《论语·为政》,有删改)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节选自《韩非子》,有删改)

【注】①为吾善:自觉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什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3分)

夫子之门AB盖有三千C就焉D赐有逮E及焉F未逮G及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了解,与《<论语>十二章》“知者不惑”的“知”含义不同。

B.者,代词,指代……的人,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谓其君不能者”的“者”用法相同。

C.明,形容词,明智,贤明,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第一个“明”用法相同。

D.见,见到,与《<老子>四章》“自见者不明”的“见”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文子对于孔子学有所成的七十多弟子中“其孰为贤”的询问,子贡认为贤能的人没有妄行,了解贤人就很困难,故他不好回答此问题。

B.通过子贡回答文子的话,我们可以看出,颜回能成为君王的辅佐,冉求能成为卿大夫,公西赤精通外交礼仪,而曾参四德具备。

C.文子认为,子贡所说到的孔门弟子都可做诸侯的辅佐,但当时世上没有明君,他们不得任用,文子为他们感到惋惜与不平。

D.本文主要是卫国将军文子与孔子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有重点地对孔门几位弟子的操行进行了评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

2)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乃百姓归之。

14.请结合甲乙两则材料对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作简要评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中秋口占 刘辰翁①

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余兴,风起木飕飕。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

醉青州②,歌赤壁,赋黄楼③。人间安得十客④,谭笑发中流。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沉河白璧,光气彻天浮。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

 【注】①刘辰翁:号须溪,南宋遗民。②青州:青州出好酒,后人遂以“青州”代指好酒。③黄楼:苏轼所建,苏辙、秦观等人曾登黄楼题咏。④十客:泛指宾客很多。一说,南朝陈后主宴席上的十位常客。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词人与友人在同一轮明月的普照下度中秋,并由此想到古往今来人间曾有无数美好动人的中秋之夜,思接千载,虚实相应。

B.上阕描绘月夜环境,既有听觉又有视觉,胡笳声暗示作者与友人宴饮赏月已至高潮,白石、玉露则从侧面表现了月光之皎洁。

C.下阕起首运用一连串典故,既与上阕的“古今良夜” “南楼余兴”遥相呼应,又拓展了词作的审美意境,增添了人文意蕴。

D.结尾写江面上流光溢彩,月影如同沉江的白璧一般洁白无瑕,月光、水光与人间灯火交相辉映,如此景致折射出词人心境。

16.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描写江边景致,以“______________”,写日落之江天;以“______________”,状夜之洲渚,真可谓“画图难足”。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这一意象具有流动、洁净、柔软、润泽等特点,古代文人常在诗文中以“水”为喻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20247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北京中轴线”是一条始建于13世纪,发展至今全长已有7.8公里的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这条中轴线串联起众多著名景观及古建筑,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统一性。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凝聚着古人“居中而治、以中为尊、左右均衡”的理念。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从永定门到钟鼓楼,活跃着生活百态、城市烟火,蕴藏着中国独特的文化思想、家国文化、天人关系。一座座恢宏古建筑讲述着古人对自然、祖先的尊崇,也书写着对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期盼。

18.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文段结尾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扳指一算,我有20余年没见萤火虫了。

玉渊潭堪称京城最清洁的水园子了,也是唯剩野趣的地儿,她的湖冰和早樱都很美。即便如此,其夏夜却让我      :那一盏盏清凉似风的小灯笼呢?那明明灭灭、影影绰绰的小幽灵呢?

民间的两个说法,“腐草化萤”和“囊萤夜读”,都被科学证了伪,指成迷信和虚构。我想,现代人真蠢啊,竟拿这么浪漫的事开刀,没劲。古人重意境和梦游,不问虚实,擅长诗意地消费。面对这般影影绰绰的流萤,人的精神难道不该缥缈些吗?

腐草化萤,化腐朽为神奇,多可爱的想象,多灿烂的心愿。

和华夏一样,日本也热爱萤火虫,而且,这份爱从古到今一路飘移      ,不减不损。它现设十个供流萤栖息的“天然纪念物”地区(自然保护区)。小小微虫,享如此待遇,举世罕见。

萤很单薄,水污染、光污染、农药化肥污染,乃其致命敌。

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脆弱?为什么人类活得越来越顽强?

如今,夜空中常见一朵一朵的闪烁,比树高,比云低……那是人在放夜筝,上面绑了发光器。有一年,和朋友在海滩放孔明灯,当它飘到很远很远,只剩一个      的小点时,我觉

得像极,但遗憾的是,那终究只是人造之物。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下列句子中的“竟”和文中“竟拿这么浪漫的事开刀”中的“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在商业上留下了许多未竟之业。 

B.此人竟日游乐,真是无可救药。

C.有志者事竟成,他终于成功了!  

D.真没想到,小汪竟敢当面撒谎。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植物拥有可塑性基因,就有了高的变异性和适应能力。其实,可塑性在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中也有其作用。

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以“可塑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