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4-09-26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毛泽东青年时代作的一句诗,是毛泽东自信人生的真实写照。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自信,绝非凭空而来,有厚重的历史渊源,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也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自信,有着诸多重要的现实启示,激励着当代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代以后,古典诗词逐渐走向僵化,充斥陈词滥调,盛行无病呻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新诗革命应运而生。但有些诗人又矫枉过正,全盘西化,彻底抛弃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毛泽东以卓尔不群的诗人才华,从内容到形式,从语言到意境,从题材到风格,对古典诗词革故鼎新。毛泽东诗词字里行间充沛着浩然之气,从意境上极大地丰富了古典诗词的表现领域,使其得以在20世纪的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毛泽东诗词结束了新诗与旧诗水火不容的态势,激活了传统诗体表现新时代的巨大能量,奠定了新诗与旧诗包容共生的格局,为中国现代诗歌开拓了广阔道路。

《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毛泽东诗词中几乎找不到“美”字,但文化自信和美学精神互为一体。毛泽东诗词以美铸诗,以美扬善,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美学主张和审美偏好,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品位和价值追求,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学精神。

毛泽东善于运用中国古典诗词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审美方式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优良美学传统。在审美风格上,他欣赏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风骨,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诗风,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并把他们的风格融入自己的作品中。“美善相乐”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美学的主要特征。清代沈德潜《说诗碎语》云:“有第一等胸襟,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毛泽东诗词中崇高理想与现实因素相互渗透,蕴含着鼓舞人、激励人、感染人、塑造人的巨大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民族精神是毛泽东诗词的精髓,毛泽东诗词反映了特定时期中华民族的理性、情感、思维、行为和价值取向,已经转化为赋有价值形式的文化符号,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

毛泽东诗词古朴典雅,是运用旧体诗词形式反映现实斗争和现代生活的光辉典范。毛泽东诗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从文化名人到历史典故,从民间故事到神话传说,从哲学思维到日常习俗,字里行间,俯拾皆是。毛泽东一向反对使用古奥偏典故作晦涩。他借用的典故都是广大读者颇为熟悉的,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引用或化用的名人诗句,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唱雄鸡天下白”等,一看便懂。他把“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这样的日常口语直接入诗,将“离天三尺三”这样的民间谚语信手拈来,毛泽东诗词语言质朴、生动活泼。

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不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心路历程的生动缩影。用毛泽东的三句诗,便能勾勒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历史进程,揭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深层逻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革命的道路究竟应该怎么走?这是不断思考与探索的重大问题。“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面对大革命失败的危局,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引兵井冈。“人间正道是沧桑”,南京解放昭示了井冈山道路是中国革命勇往直前的人间正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它是推动中国革命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

山水属于自然造化,对山水的感知、态度与情感则是文化。刘勰《文心雕龙》曰:“模山范水,诗人常事。”毛泽东“踏遍青山人未老”,具有强烈而深沉的山水情怀。但他不像古人那样一味寄情于山水,他总是超乎于山水之外,借山水来呈现他丰富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想,来抒发自己跋山涉水的壮怀雅趣,来表达改造战天斗地的崇高理想。

毛泽东诗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截至20世纪末,各国出售的毛泽东诗词集达7500万册。这正应了鲁迅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毛泽东的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文化自信及其启示》)

材料二: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毛泽东诗词始终为人民抒写,集中体现出人民的主体地位,鲜明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与立场。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沁园春·长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等句,便写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心系天下的豪情。

毛泽东诗词集中生动形象地概括和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20世纪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史。《采桑子·重阳》中的“战地黄花分外香”,反映出了毛泽东能在逆境之中欣赏菊花的芬芳,有淡然处之的从容,更有革命定然成功的自信。

毛泽东诗词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有机统一,蕴含着宏阔的历史观。

从时间跨度看,毛泽东诗词中的时间跨度大,气势恢宏,场景辽阔。《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其中的“万年”,在毛泽东笔下只不过弹指一挥间。

从空间跨度看,毛泽东诗词中的空间广阔宏远,天旷地远。如《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对上九天、下五洋的广阔空间的把握中,可以看到作者奋勇登攀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毛泽东诗词站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高度,关心人民疾苦、历史进步、世界和平发展,体现着气势磅礴的大我情怀,增强了我们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胸襟,增强了我们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

(摘编自姚喜双《毛泽东诗词蕴藏伟大力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诗词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深刻的时代烙印和鲜明的个性色彩,其蕴含的文化自信,能激励当代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近代以来,古典诗词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要么走向僵化,要么全盘西化,而毛泽东诗词则终结了这种态势,奠定了新诗旧诗包容共生的新格局。

C.毛泽东诗词站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高度,心系天下,关心人民疾苦,始终为人民抒写,鲜明地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与立场,体现着气势磅礴的大我情怀。

D.毛泽东诗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截至20世纪末,各国出售的毛泽东诗词集达7500万册,这表明毛泽东的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毛泽东在审美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优良美学传统,将古人的风骨、浪漫、豪放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不仅反映了他的审美偏好,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品位。

B.毛泽东一向反对使用古奥偏典故作晦涩,他借用的典故都是广大读者比较熟悉的,如“秦皇汉武”以及谚语等,这使他的诗词语言显得质朴且生动活泼。

C.毛泽东诗词具有强烈而深沉的山水情怀,他反对像古人那样一味寄情于山水,而是喜欢借山水来呈现他丰富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想。

D.毛泽东诗词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有机统一,时间跨度大,空间宏远,具有广阔的时空观和宏阔的历史观。

3.下列毛泽东诗词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不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心路历程的生动缩影”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B.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虞美人·枕上》)

C.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4.材料一中多次引用古人的话进行论述,请阐述这样写的好处。(4分)

5.为什么说毛泽东诗词中充满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请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树下(节选) 铁凝

①老于一向不喜欢参加同学聚会一类的活动。快五十岁的人了,弄那个干什么?他常跟家里人说,口气里带出点不屑。好像同学一词只能和青少年发生联系,同学聚会一类的活动也只有他们那个年龄段的人才搞。

②老于被迫参加过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两三年前的事了。发起者是班中一个绰号小狼的男生。小狼上中学时就是一个瘦得皮包骨头却精力充沛的坏小子,这几年做生意赚了些钱,还是瘦得皮包骨头,精力十分充沛。小狼为聚会的事很是把老于寻找了一番,最后才在城郊一所中学里找到了老于。原来老于早就和所有同学断了联系,现在他是这所中学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是一个家庭妇女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爸爸。虽说老于和小狼二十多年不见,但小狼走进老于的教研室,他们还是一眼就把彼此认了出来。

③小狼说,看是吧,还是把你给找到了吧。老于笑着,搓着沾满粉笔末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小狼对老于讲了聚会的事,说,山南海北的同学都让我招呼来了,就差你一个了。新疆远不远?×××,他说了一个男生的名字,在乌鲁木齐呢,这次专程飞回来;海口远不远?×××,他又说了一个男生的名字,这次也专程飞回来。还有项珠珠,小狼对老于说,项珠珠你应该记得,写作文专和你较劲的那个女生,期末考试总分老比你少两分的那个女生,人家现任省外贸厅副厅长,也亲口答应从省会赶来参加咱们的聚会,所以老于你不能不去,谁不知道你是当年咱们班的高才生呀。小狼末尾这句话说得老于怪不痛快,怎么听怎么像是他对老于的讥讽。

④但那次的聚会老于还是去了,也许他真是为了项珠珠而去的。他想起了中学时项珠珠的样子,大脑门,薄嘴唇,小辫子编得紧紧的,背一只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说不出哪儿有那么点儿与众不同。那时老于暗暗把项珠珠看作学习上的对手,别的同学呢,全不在话下。中学时的老于很有些目空一切的气势。一次项珠珠的一篇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老于便在下一次作文课上,一口气写出两篇内容不同且立意都不低的作文交与课代表,以压倒项珠珠的风头。他这种令人意外的出众才华当即受到语文老师的赏识和表扬,并给全班同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时的老于,还萌生过成为作家的念头。

⑤记得有一回,几个同学在一起议论文学名著,老于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项珠珠连忙问道:谁?老于故作漫不经心且快而流利地又说了一遍陀氏大名,项珠珠就对他说,你能不能念慢一点?老于内心得意着,那一次的得意始终存在老于的记忆里。几十年过后,当了中学教师的老于回想起中学时光,仍能清晰地记起项珠珠当时的表情和她的问句:谁?——俱往矣!现在的老于感叹着。

⑥在小狼操持的那次聚会上,项珠珠姗姗来迟,比原定时间竟晚出六个小时。几十位同学围坐在一家中档酒店的包间里,听小狼一直用手机和她联络,却原来,是厅里又有了临时的会。好不容易开完会上了路,又遇到高速公路堵车。这样,本来是中午的聚餐就推到了下午。大伙饿得头昏眼花,小狼只给每人叫了一份手擀面,还劝大伙耐心等待,还说谁让项珠珠是咱们当中官职最高的人呢。老于想,什么话,官职高就可以让别人饿着肚子等她?我们是她的同学,又不是她的下级。想着,几次抬屁股要走,见大伙情绪都还高昂饱满,似是专心等待项珠珠,又似是借等待项珠珠再细聊彼此现在的日子。人又这么齐全,还有从新疆、海南飞来的同学也在场,老于就不好告辞了。他听着大伙的闲聊,觉得他这一班同学平庸的居多,话题也琐碎、无趣,这其实是他预料之中的。但他深信他的生活水准在他们之下,这其实也不在他预料之外。比方说他至今租着两间没有暖气的民房,他的老婆是当年他插队从乡下带回来的一个乡村姑娘,现在靠给附近一个农贸市场打扫卫生挣点钱。这些事老于的中学同学不知道。用不着,他想,让他们怜悯他么,那又何必。只待大伙话题一转说起彼此的下一代时,老于才提起点兴致。

⑦他的一儿一女都是聪明过人的孩子,大儿子这年刚考入人民大学经济系,小女儿正上初中,老于认为她形象思维的细胞实在活跃。他想起女儿两岁时,有天晚上他抱着女儿出门散步,指着满天星星问女儿是什么,女儿说,满天都是大米花呀!老于认为一个能把星星说成大米花的孩子,你怎么会不去设想她应该是个诗人呢……

⑧还没容老于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孩子,项珠珠的车到了。项珠珠的到来使全班同学的精神为之一振,连老于也觉得眼前一亮。项珠珠没变,大伙儿说。何止没变,简直比中学时更、更、更什么呢,总之,包括老于在内,所有同学都觉得项珠珠和他们不是一种人。她站在你的面前,神清气爽的样子,你不会觉得她疏远你,可你又绝不能轻易亲近她。她和每个同学握了手,跟老于握手时,还特意对他说,她记得他一堂课能写出两篇作文。项珠珠吃饭时也挺随和,小狼说些在老于听来十分俗气的话,项珠珠也不在意。

⑨比如他说要论同学呀,大学、小学都不行,大学时都太精,小学时都太傻,唯有中学同学最亲呀!比如他说有项珠珠这样的同学是我们全体的荣耀,老同学之间可得互相提携呀,等等。老于坚信项珠珠的不在意是有意做出来的,越是不在意,越显得她比他们高。

⑩聚会结束时,项珠珠让随行的办公室主任把带来的小礼品分赠大家——一种小巧的真皮名片夹。一切都很得体,老于想。只是他没有名片,名片夹他回家后就转赠给了女儿。

那次聚会之后,两年之间小狼他们又搞过两回,老于不再参加,受了伤似的。其实谁伤了他呢,他也不知道。后来的那两次,小狼把宝马开到他家门口来接都没能接动,仿佛就因为小狼看见了他的破院子,他的满手长着冻疮的女儿,还有院子里几只下蛋的母鸡。这没什么,老于心想,住在城郊是可以养鸡的,孩子正长着身体需要鸡蛋补养啊。冻疮不好,那是因为屋里太冷,烧煤又太贵。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狼对同学聚会的事非常热心,并费尽周折找到了老于,可见小狼对老于感情深厚。

B.小说中提到老于中学时期一堂课写出两篇作文的事,表明老于学生时代是非常优秀的。

C.即使项珠珠迟到六小时到达酒店,但大部分人也愿意耐心等待,这体现了同学之间的情谊。

D.老于把项珠珠赠送的名片夹给了女儿,这是希望女儿将来像项珠珠一样出人头地。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他说了一个男生的名字”一句中并未提同学具体的名字,意在与下文突出介绍项珠珠形成鲜明的对比。

B.文中第③段人物对话没有引号,将人物的对话融入小说的叙述之中,为读者创造一种人物正在说话的效果,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

C.小说在叙述故事时多处运用插叙方式,如小说插叙老于想起抱着女儿看星星的情节,表明老于当时的心思是游离于聚会之外的。

D.小说中项珠珠的出场,作者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形式,做了充分的铺垫后项珠珠才缓缓登场,吊足了读者胃口。

8.小说第⑥段展现了老于哪些心理活动?请概括说明。(4分)

9.小说结尾处写道:“其实谁伤了他呢,他也不知道。”大家认为是老于自己伤到自己,请结合文本对此加以分析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美髯公。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威震华夏。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选自《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有删改)

材料二:

初,车骑将军张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礼君子而不恤军人。汉主常戒飞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挞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汉主将伐孙权,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彊杀飞,以其首顺流奔孙权。汉主闻飞营都督有表,曰:“噫,飞死矣!”

陈寿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有删改)

[]①孟起:马超,字孟起。②黥、彭:汉初名将英布、彭越。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吾极知曹公A待我BCD吾受刘将军E厚恩F誓以共死G不可H背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禽,同“擒”,捉住,与“不亦说乎”(《论语》)中的“说”都是通假字。

B.义,认为……义气,意动用法,与《芣苢》“薄言掇之”的“掇”用法相同。

C.“雄烈过人”与“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中的“过”字意思不同。

D.戒,告诫,成语有“引以为戒”,其中的“戒”字意思与此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备在家乡招集兵马,关羽和张飞担任他的护卫,三人情如兄弟,关羽和张飞跟随刘备,对敌作战时从不惧避艰险。

B.曹操擒获关羽后,对他非常礼重。在白马之战中,曹操派遣张辽和关羽为先锋进击颜良,关羽于万马军中斩杀了颜良。

C.曹操知道关羽一定会离开自己,对其赏赐更为厚重,但关羽去意已决,不辞而别,曹操深感惋惜,并阻止部下追击关羽。

D.张飞刑杀过多,还将鞭打过的士兵留在身边,刘备为此劝说张飞,但张飞不知悔改,最后被部将张达、范彊杀死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4分)

2)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4分)

14.材料二评价关羽“刚而自矜”,其中“自矜”意为自负、自夸,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印证关羽的“自矜”?(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春日耕者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①晓饷:送到田间的早饭。②政令: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阳气”二字紧扣诗题中的“春日”,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B.次句写老农为了让老牛能干劲十足地犁田,不辞辛劳,夜晚起来喂养耕牛。

C.颔联写耕者抓紧好天气耕田,直到日上三竿,还没来得及吃送到田间的早饭。

D.尾联诗人赞美了官府颁布政令的及时,并祝愿百姓能有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成。

16.本诗颈联描绘了怎样的劳动场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描写碧绿无尘的江面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记·大道之行也》中,体现“大同社会”人尽其力特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喇叭、唢呐为官船抬声价,写出了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生长在热带海洋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红树因对调节热带气候和防止海岸侵蚀能起到重要作用而被称为“海岸卫士”。让这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美丽植物在更高纬度的上海繁衍,是复旦大学钟扬教授未竟的事业和梦想。

2008年开始,钟扬带着团队在临港南汇嘴的海堤内侧,种下第一批红树种苗。此后几年,尽管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但红树种苗成活率在稳步提高。可就在大家看到希望的时候,20179月,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

本就面临资金不足、试验地搬迁等一系列难题的红树引种工作,还要不要继续?能不能继续?大家心里都没底。

“一定要圆钟老师的梦!”团队的同志们发出誓言。

一遍遍选苗、栽种、换种、修剪,“种了死,死了再种……大家咬着牙,一点一点往前挪”。2021年的寒潮,让南蓬   A   这是试验基地在重新引种后第一次遇上寒潮来临。扛过这次极速降温,决定了红树能不能扎下根来

南蓬和团队想到,用水保温,最简单也最经济——在气温降至零摄氏度以前,(甲),确保水下温度不低于零摄氏度。为了赶在寒流到来前做好防护,大家从旁边的水沟中抽水到试验地里,一直忙到凌晨,确保每一棵红树苗都被水覆盖。一周后,奇迹发生了!在水体的保护下,这批红树种苗的成活率在80%以上!这让大家更坚信:(乙)。

关于这个梦想,钟扬曾写道:“我的愿望是,50年甚至100年以后,上海的海滩也能长满繁盛的红树……虽然我不一定能看到这一幕,但上海的红树林将造福子子孙孙,成为巨大的宝藏。这是我们献给未来上海的礼物。”

正值暑期,复旦大学“走近红树林”行知课程又一次开课,来到临港的滩涂边。望着一双双   B   的眼睛,南蓬相信,钟老师种下的每一颗“种子”,都会在未来发芽……

18.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的AB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标点符号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种了死,死了再种⋯⋯”“上海的海滩也能长满繁盛的红树……虽然我不一定能看到这一幕”两处中的省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闻一多在《红烛》一诗中却写道:“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耕耘”“收获”有何感悟或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或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