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4-06-26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逻辑教育之所以要推广普及,是因为它关乎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公允地讲,逻辑思维训练并非只有逻辑学课程可以做到。任何足够深入的专业知识训练,只要持之以恒,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难点在于“足够深入”。关于如何通过逻辑知识快速促进逻辑思维训练,在当前逻辑教育领域中仍存在误区。其中一个是对书本推理与日常决策情境之间差别的忽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对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的误判。

正如通识教育中所有其他理论知识一样,逻辑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实践应用,即促进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进一步讲,促进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为顺利完成此种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逻辑教师在“逻辑导论”课堂上通常会提供大量浅显的应用实例,警如,“所有生物都是可朽的,人是生物,所以,人是可朽的”。……但是,这些例子大多只是某一逻辑公式的“替换例”。即便有教师会安排一些面向实际生活的练习题,引导学习者应用逻辑知识,它们也顶多算作“模拟实例”,如:已知四个嫌疑人的口供只有一个人为真,试着推断究竟谁才是罪犯。

逻辑课本上的这些例子,和真实生活中所涉及的推理难题相比,有着重要差别。如果前一类示例过于简单而显得微不足道的话,那么,后面那种“模拟实例”则过于理想化。事实上,逻辑课本上的推理实例并非真实生活中经常使我们困惑的那一类典型难题。在忽视此种差别的情况下谈论逻辑应用,学习者容易滋生两种极端倾向:一是认为日常决策跟书本推理一样简单,只需套用一些逻辑公式即可;二是认为书本上的逻辑知识在日常决策中用不上,因为他们在现实世界很少会遇到那么纯粹或理想的生活情境。

强调逻辑课本上的推理练习题与日常决策中的真实困境之间的差别,关乎我们对推理本性的深化认识。人类推理是自控性的,而自控主要指向尚未发生之事,所以,推理的典型情境应该是面向未来行为的“抉择”,即“接下来我要怎么做”。在这方面,最有可能调动人之自控力的无疑是日常生活中备受关注的那些通常称作“决策”的场景,因为,我们在这些场景下清醒意识到自己是第一责任人,要对“接下来所做之事”承担失败风险和代价。

当然,指出这些,并不是说逻辑课本上的推理练习毫无用处,也不意味着那些题目设计就是不恰当的。它们或许能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但无法让学习者充分意识到逻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不可取代的特别价值,或者感受到逻辑知识在真实决策中的有用性。一种真正面向人类思维实际的逻辑通识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学习者原本不知晓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教授学习者能用得上的知识以及启发他们如何具体应用这些知识。

种种原因,公众推理能力不足,时常发现有所谓的“偏差”。对此,学术界似乎可以达成某种共识,但很多时候却单是评判“不足”或“有谬误”而不讨论根源究竟是什么。当前逻辑教育中似乎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学点逻辑知识就能提高推理能力,如果在学完逻辑导论之后仍感觉推理能力不够好,还可以学更高阶的逻辑知识。显然,这种倾向背后的一个预设是:逻辑学家们因为拥有完备的逻辑知识而不会或很少有什么谬误,一个人的推理错误都是由于逻辑知识匮乏所致。也正是受此“预设”的驱动,一种常见的逻辑教学方式就是:逻辑教师单向地把“推理规则”传授给学习者,同时,还把常见的“谬误清单”列出来,提醒学习者在推理活动中注意避免。然而,所有这一切均包含着对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的误判。

首先,一个人为提高推理能力而学习逻辑知识,并非意味着他在接触逻辑知识之前毫无逻辑思维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逻辑知识是普遍适用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任何一个不掌握逻辑知识的人就一定或经常会违背矛盾律或排中律。须知,在逻辑学创立之前,人类同样能在大多数时候做到正确推理。一个人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掌握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史文献上被称为“逻辑本能”,以区别于逻辑课堂上所教授的作为科学理论的“学院逻辑”。

其次,一个人推理会出错,或被人指责思维有谬误,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不够了解逻辑知识。其他更有可能的原因是:一是受注意力、记忆力等生物条件所限,人无法具备宗教意义上的那种全知预见力。二是人在推理时,时常遭受各种诱惑或干扰,无法像计算机那样完全按照预定的程序思考和做事。在这两个方面,当代认知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颇为重要的实验证据。警如,个体的工作记忆或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储存能力平均在7±2个信息块左右,其“注意力”也有限,在特定的时空只能关注非常有限的东西。至于各种诱惑或干扰因素所造成的心理偏差,美国心理学者特沃斯基曾表达一种观点:“任何通过把未经训练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所证明的推理错误,也都会以某种更为微妙的形式在训练有素的科学家身上得到证明”。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一系列心理实验结果显示,在日常决策情境下,经常有被我们严重低估的“诱因”。譬如,人们倾向于怀有“我比你聪明”或“我比你高尚”的心态,以为自己在面对毒品等诱惑时不会像别人那样被击倒,但实验表明这往往都是错误的预见。类似的诱惑很多,有心理学家将其比作古希腊神话中的海妖:我们无法预料自己面对海妖的诱惑会做出什么样的惊人反应,因此为安全起见,我们有时宁愿束缚手脚,蒙眼塞耳。

(摘编自张留华《经由认知心理实验的逻辑思维训练新路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逻辑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便进行理性判断和决策,但在具体的教育和训练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B.一个人的逻辑知识和推理能力成正相关,他的逻辑知识越高阶,推理能力就越高;相反,他的逻辑知识越缺乏,推理能力就越差。

C.逻辑学课程教育不是训练逻辑思维的唯一途径,人们还可以通过探究产生谬误评判的根源来寻找新的逻辑训练方法。

D.一个人即使不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也能做出很多正确的推理,因为其在母语习得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专业知识进行持之以恒、足够深入的学习和训练,也能提高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过这样做有一定的难度。

B.文章围绕当下逻辑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两个误区展开论述,重点论述了两个误区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

C.文章第五段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论证,强调逻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有价值,因为它能解决许多问题。

D.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场景往往是面向未来的“抉择”行为,它最有可能调动人们为他人行为风险担责的自控力。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对逻辑知识的具体运用的一项是(3分)()

A.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临多个选择时,可以使用逻辑推理来权衡利弊,选择最佳方案。

B.科学家们通过归纳和演绎推理,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或验证理论。

C.在法庭辩论中,律师会使用逻辑推理来驳斥对方的观点,支持自己的论点。

D.学习逻辑知识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思考能力,还能够在多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4.文章尾段引用美国心理学者特沃斯基的观点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5.在学习一段时间的逻辑知识后,光明中学高三(2)班将举行一次“如何学好逻辑学”的讨论会,请你结合文本内容,提出几点合理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昆明的四季

原因

其实,对于季节,不仅只有春、夏、秋、冬这样一种划分法,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划分方法。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就只把一年分为两季:早季、雨季;而云南的哈尼族则把全年分为冷季、暖季和雨季。昆明天天是春天,它的季节该怎么划分呢?我觉得,昆明也有四个季节,它们是花季、菌季、叶季和鸥季。

昆明花枝四时妍丽。只不过,一年中旧历的头三个月里绽放的花品类更繁多,色彩更缤纷,无处不在,堪称花花世界。①但其中最负盛名,也最有气势、最具集群规模的,还是山茶、樱花和海棠。它们誉满神州,两篇文章功不可没。

《茶花赋》是著名散文家杨朔的佳作,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为几代中国人所熟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文中的这句话,曾被写在昆明一些街头的墙上,作为昆明的广告语。“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杨朔在文中这样形容山茶。

早春二月来到昆明金殿风景区,恨天高、童子面、十八学士、状元红等各色山茶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它们漫过一个山坡,又涌上一个山头,再填满一道山谷。一阵风来,便激流般相互撞击,仿佛洪水寻找缺口。是否可以把这些跳动着的花朵誉为“花涛”呢?惊涛拍岸,卷起千堆万堆红红白白。

《花潮》是“汉园三诗人”之一的李广田所写。无独有偶,它也因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使得昆明圆通山的花事闻名遐迩。“每棵树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风中枝头上颤抖着说出自己的喜悦。”“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②阳春三月来到圆通山,樱花和海棠真如钱塘潮夜澎湃,气吞万里如虎。特别让人欣喜的是,这潮水如今已激扬飞溅,打湿了街头巷尾,染红了湖滨河畔。

踩着一季花开的尾巴,惊雷炸响,提醒人们从看花的忙碌中转向。此时,山林野莽中万千小伞开始冒头、浮漾,乘坐提篮、小背篓、各式车辆,向着昆明的菜市场排阔而来。一时间,野生菌的清香在人们的鼻息间飘荡,挥之不去。作为昆明人,谁都认为,不吃几次野生菌,这一年就算白过了。谁的舌尖上,没有缭绕过菌子火锅的香氛热雾呢?③一口古朴的石锅,是菌子家族大团圆的宝地,汇聚其中的,少不了青头菌、白风菌、鸡油茵、谷熟茵、松茸、鸡枞、见手青等云南的代表性菌种,满满地沸扬着整个茵季的问候和邀约。石锅安有定时器,唯恐火候不到,吃了中毒。含有毒素的是学名“红牛肝”的见手青,这种野生菌的伞盖像高原女子的两颊一样通红,一经触碰立即变成青色,颇具魔幻色彩。吃了炒不熟或是煮不透的见手青,会产生幻视,眼前飞飘无数的小人儿,惹得你一把把去抓,严重的要及时住院、抢救。传说某妇人9岁的女儿不幸患病去世,她悲痛欲绝也思念至极。一次吃见手青中毒,竟在幻觉中见到了女儿,解了她的相思之苦。以后每年菌子上市,她都至少要主动中一次见手青的微毒,和女儿见见面。以这样的方式来抚慰自己,多少显得有点悲壮,不是对这种菌的生熟程度和食用量的掌控达到了超凡水平,恐不敢为。昆明人常说,越是有毒的菌子越好吃,体现的就是对自己烹饪技术的自信。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菌批发零售地。这里人头攒动,车如流水,热气腾腾的景象至少要延续三四个月。单为一嗅那里诱人的来自大森林的芬芳,我每年都要光顾几次。山野的呼吸在大都市里触手可感、自在收放,在全国,昆明也许可称唯一。

渐渐凉下来的清风送走了菌香,却为树木染上了斑斓的色彩。枫叶深红,滇朴浓橙,银杏灿黄,作为它们底色的更多树叶,一年到头都是不坠之绿,此时却也颜色渐深,变成了沧桑的墨绿。仿佛所有的彩虹在这个季节被熔为一炉,液化了,泛滥开去,浮漾在高天厚地之间,世界成了一个万花筒。黑龙潭公园是人们蜂拥着去看彩叶的地方,我熟识的一个朋友家住这个公园不远处的云南植物园的院子里,她常常为出行苦恼,因为长时间的塞车,因为熙熙攘攘的人流造成的步履艰难。

我住的小区,树木繁茂。那天,有个小女孩腕挎小竹篮,弯腰低头拾捡落叶。铺一层银杏金扇般的叶片,再铺一层红枫的心形叶片、一层滇朴的朱砂色小手掌,还要铺一层绿中泛黄的老叶片。她是要对一年中最纷纭的绚烂进行深情挽留吗?那一层又一层堆砌在她的小竹篮里的,是时光,是岁月,不禁让我对留不住的青春残梦心生惋叹。

昆明人盼望下雪,与他们从不爽约的却是雪花一样翩然翻飞的鸥翅。翠湖、盘龙江、大观河、滇池,开始出现红嘴鸥成群的身影。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客人,向人们报告着远方的冰雪消息。丢一块专为红嘴鸥制作的面包吧,一道弧线划过,漂浮水面的雪花就一阵灿烂。④这些白亮白亮的花朵,一会儿向这头挤过来,一会儿又向那边拥过去,像不安分的雪潮——这是因为不同的方向都有人在投放面包。有时诱惑还在碧空作抛物线运动,一只红嘴鸥就飞迎吞食。它急速地拍打翅膀,露出肚腹下茸茸的白雪,惹得多少人仰头张望。“腊八”看海鸥,忘了喝热粥。是谁说的,没有雪的冬天是冬天的赝品,昆明人对于冬天的体味却在红嘴鸥的起落间。鸥鸟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一直延续到又一度樱花、海棠泛红。

昆明天天是春天,但谁又能说这里没有四个季节呢?花季、菌季、叶季和鸥季,就是昆明的四季。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由不同地方关于季节的划分,引出昆明特有的季节划分方法,照应标题,总领全文,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主要引用其他作家对山茶、樱花和海棠等花的描写来表现昆明的花季,反映出昆明花季鲜花争艳的盛况和气势。

C.昆明的野生菌具有独特的大森林的芬芳,倍受欢迎,昆明人最喜欢吃有毒的菌子,是因为他们能掌控其生熟程度和食用量。

D.红嘴鸥给昆明人带来冬天的气息,一是它们的颜色和飞行姿态宛如雪花,二是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能让人联想到远方的冰雪消息。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子①将山茶、樱花和海棠与昆明其他品类的花进行对比,是为了突出这三种花名声、气势和规模的盛大。

B.句子②将圆通山的樱花和海棠比喻成钱塘潮和老虎,形容其开放时的磅礴气势,表现作者对昆明花季的喜爱。

C.句子③中,作者赋予石锅和菌子以人的情态,突出昆明人对菌子的喜爱,“沸扬”传达出昆明人火热的生活气息。

D.句子④中,“挤过来”“拥过去”的动作描写和“不安分”的心理描写,生动表现出红嘴鸥抢食面包时的情态。

8.文章是如何描写昆明的叶季的?(4分)


9.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景公问晏子曰:“在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则民兴善矣。”公曰:“虽有贤能,吾庸知乎?”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乎是,故不知也。”公曰:“请问求贤?”对曰:“观之以其游说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

(节选自《晏子春秋·第三卷》)

材料二:

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文王曰:“六守者何也?”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者谋也。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文王曰:“敢问三宝?”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节选自《六韬·举贤第十》)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观之A以其游B说之以C其行D君无以靡曼E辩辞F定其行G无以毁誉H非议定其身。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官位显达,与《苏武传》“数通使相窥观”中的“通”意思不同。

B.其,副词,大概,与《屈原列传》“又怪屈原以彼其材”中的“其”用法不同。

C.所以,表示因果,解释为“……的原因”,和现代汉语中的“所以”用法相同。

D.一,聚集、聚拢,与《五石之瓠》“能不龟手一也”中的“一”意思不同。

12.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晏子将士分为三等,认为每一等级的士做官和辞官的原因各不相同,国君要能分清具体情况。

B.太公认为,“仁爱”“正义”“忠诚”“诚信”“勇敢”“智谋”是选拔人才的六大标准,并对其做出具体解释。

C.太公认为,富裕而守法是仁爱,位居高位而言行谦逊是正义,肩负重任而无私心是忠诚。

D.太公认为,国君需要维护乡间的生产秩序和家族的组织结构,不可让大臣的财富超过国君。

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乎是,故不知也。


(2)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14.对于君主如何治理好国家的问题,晏子和太公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登函关城楼

张佳胤

楼上春云雉堞齐,秦川芳草自萋萋。

黄看雨后河流急,青入窗中华岳低。

客久独凭三尺剑,时清何用一丸泥

登高远眺乡心起,关树重遮万岭西。

【注】①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状的矮墙,即女墙。②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破秦后曾派兵扼守函谷关,以阻止项羽进兵关中。他说:“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③一丸泥:喻极少的东西,指兵力。据《后汉书·隗嚣传》记载,隗嚣的部将王元曾请求领兵镇守函谷关,说:“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函谷关城楼屹立在云霄间,关中大地芳草萋萋,绿野茫茫,气象阔大。

B.颔联写黄河和华山,雨后黄河水流湍急,窗外华山显得苍翠低矮,动静结合。

C.诗中以春云、秦川、黄河、华岳衬托城楼之高,使函关雄峻险要之势跃然纸上。

D.颈联将“三尺剑”和“一丸泥”作对比,突出函关之险,为尾联抒情作好铺垫。

16.本诗和杜甫《登岳阳楼》同为登楼诗,都描写了登楼所见,但所抒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飽照《拟行路(其四)中感人不是铁石心肠,想一吐为快却又噤若寒蝉、欲言又止的句子是“                                          ”。

(2)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说如果没有祖母,自己则“                ”;如果自己不在祖母身边,祖母就“                  ”。

(3)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到“落木”这一意象时,特别引用了“                                   ”两句诗,称赞它体现了古人语言的精妙和创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长江出三峡进入宜昌,江面顿时变阔,由300米猛然展阔为2000米,极目楚天舒,浩瀚的江流,无边的原野,苍茫的云天。①汉江清激碧绿,悠悠静静地流入长江。②江水不浮不躁,不嚣张,江面一层层波纹圆润而浪漫,大度从容。③谁知,这里却处处是古战场,刘邦曾以汉中作根据地,征战万里,统一中国。④三国时代,又是蜀汉重要战略基地。

汉水是半部《史记》:它记录着巢氏、人氏、神农氏;它见过补天的女娲,追日的夸父;它见过填海的精卫..后来,炎帝来了,黄帝来了,少昊、颛顼、帝、尧、舜、禹、夏、商、周……这是一条     A    的文化之水。

那是一个夏天,我在江汉平原采风,晚上坐在汉水岸边,月色皎洁,大地苍茫,一川汉水浩浩荡荡。太空“星汉”与大地“水汉”相映。《诗经》的《采薇》写的就是汉江。我由“汉江”想到“汉中”,由汉中想到汉王,由汉王想到汉朝——四百年汉王朝耸立在二十六史之上,一个“汉”字称谓的民族堂堂正正出现在华夏大地。唐宋元明清,     B    ,历史演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古老的汉语,古老的汉字,古老的汉文化,古老的民族精神依然会延续下去,    C    ,辉辉煌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A              B              C             

19.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文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俗话说物以类聚,你可以通过观察他的朋友去了解他的为人。

B.“晓之以理”虽为一种海人方式,但其学问甚多,应予重视。

C.在三峡七百里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D.他目无法纪,屡次违反校规,一定要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20.“所以李白兴奋地歌赞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多巴胺是大脑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是一种与愉悦感和奖赏机制有关的神经递质。当我们做喜欢的事情时,    ①    ,让人感到愉快。大脑中,处理快乐和痛苦的区域是相同的,并且大脑会努力维持快乐和痛苦的平衡。用形象的比喻来说,快乐和痛苦就像一架天平的两端。当多巴胺被释放之后,     ②     ,接着就会向痛苦端倾斜以维持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在纵情享乐之后会产生失落感。所以,孩子想再玩一轮游戏,想再获得快乐的感觉,反复不断停不下来,这就是上瘾。

但随着重复接触类似的愉悦刺激,快乐的强度会越来越低,持续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这就叫神经耐受。想要获得同样的愉悦,     ③     ,这就会让瘾越来越大。一旦停下来,就会出现戒断症状——焦躁、易怒、失眠等。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上瘾的机制。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和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也有人说,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当今时代,是适应社会——行动在前、培养热爱,还是坚守初心——热爱为先、勇敢向前?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你的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