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4-06-17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曾有包括德国人鲍希曼,日本人常盘大定、关野贞等外国学者,对中国建筑做过系列考察,但囿于自身知识,他们难以厘清中国建筑历史线索。清末民初学者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出版于1933年,日本人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中文版出版于1934年,遗憾的是两部最早的《中国建筑史》,学术上尚显肤浅。乐氏之作未脱晚清文人笔记类文字窠臼;伊东忠太书,如梁思成的评述:“伊东的书止于六朝,是间接由关于建筑的文字或绘刻一类的材料中考证出来的,还未讲到真正中国建筑实物的研究,可以说精彩部分还未出来。”因缺乏系统资料,其书前半着力早期石窟寺,后来补充了一部分,也仅对北方清代木构建筑稍有述及,遑论谈史?

从无到有建构一部科学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史这个任务,历史性地落在朱启钤领导,梁思成、刘敦桢担纲的中国营造学社肩上。

建构中国建筑史,当是梁思成很早立下的学术志向。回国之初,受邀任教于东北大学,先生就带领学生测绘沈阳周边清代建筑。这一课程,既是培养学生对中国建筑的初步认知,也是为中国建筑史与古代建筑诠释做基础性调研之始。从学社成立,梁、刘先生加盟,到1937年抗战爆发,学社被迫南迁,短短7年时间,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等一批中国建筑史界先驱,在极端困难艰苦条件下,足迹踏遍大半华北,考察数百座古建筑。绘制2870余幅测绘图。他们以现代田野考察考古研究方法,对古建筑建造年代与结构特征一一归纳分析,并将其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

未发现唐代建筑实例前,梁先生撰写《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为发现与研究唐代建筑做前期准备,也为最终建构中国建筑史未雨绸缪。1937年6月,梁思成、林徽因一行,在时局迷茫的战争前夕,不顾自身安危,依据敦煌石窟一幅壁画,长途颠簸,迫不及待来到僻远的五台山考察,最终发现唐代大型木构建筑——佛光寺东大殿。这一发现为中国建筑史科学建构提供了扎实充分的早期依据。

(摘编自王贵祥《为中国建筑立史,为华夏营造继绝学——梁思成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

材料二:

梁思成早期的建筑设计思想特点鲜明。

建筑设计思想的民族主义。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影响,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都为儒家文化背景之下新时代的文人士大夫,视复兴华夏民族文化为己任。相比之下,梁思成的民族主义倾向则显得更强烈而具有代表性。某种意义上讲,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学方面的成就,是其父梁启超所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的延续。在吉林西站不远处,有渠思成为原吉林大学所设计的石头楼。该建筑加装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装饰——石砌人字拱和一斗三升花纹,在门柱上部还按中国建筑风格安装了石雕端吻。梁思成在不断探索建筑思想上表达对殖民主义的反抗和爱国情绪的抒发,逐渐在自身文化中寻找文化的根基和与西方对立的建筑语汇,希冀在建筑符号上表达爱国忧民的情怀。这些可以说都在石头楼的建筑中得到应用和实现。纵观梁思成与林徽因几十年对中国建筑研究的学术生涯,可以看到坚强的民族复兴之信念一直是他们的根本精神支柱。这也是梁思成先生终其一生企图建立与西方古典主义相抗衡的中国建筑学术体系的原因。

建筑设计的形式探索。在艺术创作中.形式问题是最富有活力,也是最值得关注和探索的。梁思成先生认为形式的追求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建筑形式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这种对形式的追求在早期的建筑设计和教育中,更多的是直接对古代建筑符号的运用,以此体现建筑的民族形式和特征。把建筑作为民族思想艺术的高度代表,也是他一生坚持的“建筑是艺术”思想的最早体现。

建筑创作的唯美性。把建筑作为艺术是梁思成一生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中心。他认为建筑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建筑还要满足精神、思想上的需要。建筑师技术的提高,依赖于思想的丰富和造型艺术方面高度综合的创造性思维的提升。他指出艺术并不是与人们生活毫不关联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感情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艺术融入人们对情感的追求和对美的创造。建筑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身心能够得到庇护和交流的天地。在建筑审美的眼里,建筑可以引起特异的感觉,可以感到一种“建筑意”的快乐。所以在中后期,梁思成在赞同现代主义建筑论者的观点的同时进一步扩展了建筑的意义和内涵,对建筑的艺术性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建筑学家。

(摘编自朱少华《梁思成建筑创作思想的几点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嘉藻之作未脱晚清文人笔记类文字窠臼,伊东忠太则未讲到真正中国建筑实物的研究,两部最早的《中国建筑史》,学术上尚显肤浅。

B.与梁思成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学者,大多具备极强烈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在西洋东洋列强的压迫下,他们视复兴华夏民族文化为己任。

C.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中国建筑史界先驱,一生扎根华北大地,考察数百座古建筑,以现代田野考察考古研究方法研究古建筑。

D.梁思成一生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中心是把建筑作为艺术,他进一步扩展建筑的意义和内涵,相比其他建筑学家更重视建筑的艺术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梁思成与中国建筑,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引用、比喻的论证方法,文章论证有力且富有文采。

C.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佛光寺东大殿,体现了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D.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学成就延续了其父“民族复兴”大业。

3.结合教材课文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下列选项中的建筑与材料二梁思成的建筑思想最契合的一项是(    )(3分)

A.上海金茂大厦平面构图是双轴对称的正方形。大厦上小下大,似摩天宝塔一尊,巍峨唯美;大厦两边垂直,又似通天丰碑,顶天立地。

B192995日,沙逊大厦在上海外滩落成。大厦77米高,平面为A字型;大厦采用钢框架结构,顶部设有19米高金字塔形铜屋顶。

C.水立方采用ETFE膜材料,外形像一个蓝色水盒子,墙面像一团无规则的泡泡,这个泡泡所用材料“ETFE”即我们常说的“聚氟乙烯”。

D.中央电视台大楼的设计注重功能和结构,强调建筑实用性和经济性。大楼的主体由三栋高层建筑组成,三栋建筑之间用玻璃幕墙连接。

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梁思成先生在建筑学上的成就。(4分)

5.梁思成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我民族之性格”,请结合材料二谈谈梁思成的建筑创作思想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理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花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节选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篇写官员们大开筵席的场景,交代时间地点,为故事的开展引入环境,体现了官员们的保守恋旧,较真迂讷。

B.选材上,故事新编,赋予它现代感的小说内容与故事技巧,褒贬寓于文字之间,体现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C.大禹的茧子与官员的白胖油腻形成鲜明对比,讽刺官僚主义的不作为和安逸享乐。以小见大,从细微处折射出民族脊梁的精神。

D.讽刺是鲁迅小说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官员搜刮的民食匣子上的字体千奇百怪,最后举“国泰民安”那块第一,讽刺力很强,批判了官僚主义浮夸的作风。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4分)

9.本文在叙述上有何特征?并分析其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洵《六国论》,有删改)

材料二: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苏辙《六国论》,有删改)

材料三: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故隳名城杀豪杰,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选自苏轼《六国论》,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既并A天下B则以C客为无DEFG名城H杀豪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家”,《史记》记载诸侯王的传记。“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B.“速”文中指迅速,与苏洵的《六国论》中“始速祸焉”的“速”意思相同。

C.“山东”,始于战国时期的地理区域名,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是”指这样,与《答司马谏议书》中“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的“是”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先用双重否定,既而又自为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严谨周密。

B.苏轼认为六国之君对老百姓的暴虐程度不比秦始皇、秦二世轻,当时百姓无一人造反,因为百姓中的俊杰多数成为宾客,各有职分。

C.苏轼写《六国论》目的,意在提醒统治者要依据当时社会实际来制定选拔制度,使百姓中那些优秀杰出的人参与到对社会的治理中来。

D.材料二结尾对六国的贪利忘义、不顾大局终取灭亡提出尖锐批评,并表示了痛惜之情,对强大秦国发动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分)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4分)

14.三则材料都关涉六国灭亡的史事,但观点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

咏白海棠

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因有人送白海棠,探春、宝钗、宝玉、黛玉等人就吟咏此物而举行诗赛,每人一首。白帝:古代神话传说中五天帝之一,掌管西方之神。五行属金,季节属秋,故常以白帝代指秋天。湘帘:湘妃竹做的帘子。月窟:月宫。仙人:嫦娥。缟袂:白绢做的衣服。

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薛诗颔联是倒装的写法,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秋阶”“露砌”点明白海棠的生长环境,“冰雪”则写出白海棠的气质。

B.薛诗尾联写白海棠想要以素淡清洁报偿自然,窈窕沉默地迎来了又一个黄昏。“不语”和“日又昏”表现海棠为不能更多地回报自然而黯然烦闷。

C.林诗颔联“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意趣盎然,突出白海棠的洁静可人;“借得”朴词见新,灵动飘逸,突出白海棠的香魂高洁。

D.林诗尾联写白海棠倦倚昏夜西风之中,用“娇羞默默同谁诉”来描绘其情态,实际上也是写黛玉自己在深闺中无处倾诉的一片幽情。

16.两首诗皆以花自况,各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正与《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表述了相同的意思。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在《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却写出洞庭烟波浩渺的雄浑景象。

3)《念奴娇·过洞庭》能够显出作者艺术手法的高超,将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和《念奴娇·中秋》“今夕不知何夕”稍加变化,表现出词人的豪放与旷达,表明自己已经完全沉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逐客书》用比喻说明包容、接纳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2015年12月,屠呦呦在瑞典诺贝尔大厅说出的这句话,如高亢的歌声,至今仍   ①   ,在国人耳旁三日不绝。20世纪60年代,人类在饱受疟疾之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屠呦呦担任中药抗疟组组长,从此与中药抗疟结下了   ②   。接手任务后,屠呦呦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老中医,对能获得的中药信息,逐字逐句抄录。到1971年9月初,课题组筛选了100余种中药的水提物和醇提物样品200余个,可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只要能搜集到更多的资料,即使再辛苦,她都觉得   ③   。终于,课题组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得到了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余音绕梁   不解之缘   甘之如饴        B.余音绕梁   藕断丝连   趋之若鹜

C.娓娓动听   趋之若鹜   藕断丝连        D.娓娓动听   不解之缘   甘之如饴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20世纪60年代,人类在饱受疟疾之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

B20世纪60年代,人类在饱受疟疾之苦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

C20世纪60年代,在人类饱受疟疾之苦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

D20世纪60年代,在人类饱受疟疾之苦的情况下,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于1969年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字“523”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1831年,法拉第发明发电机,人类开始能够使用“电”这种新能源。

B.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栅栏”分隔开来。

C.课题组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的记载得到了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D.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1)_____________,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2)_____________,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314日下午两点三刻”,恩格斯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写得那么具体、明确,是因为恩格斯当时时刻关注着马克思的病情发展。

B.作者强调“两分钟”,其原因是马克思逝世时,作者刚离开房间,表达了作者遗憾的心情。

C.作者强调马克思逝世“在安乐椅上”,其目的是说明马克思在逝世前几分钟仍在坚持工作。

D.“形成的空白”说明马克思主义正日益完善,由于马克思的逝世,将使革命理论的研究出现一段空白。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老子>四章》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学之道》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又进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同学们,你对一件事情的“始”和“终”有什么经验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