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人沈德潜说,李白“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正因为如此,“太白所以为仙才也”。李白的风格豪迈、奔放,充满着激情,所以他的奇是超俗的、变化无穷的、豪放不羁的, ,令人目不暇接。诗中的历史神话传说富有悲剧的崇高美,而描绘景色则用大幅度的跳跃手法,忽而山,忽而水,忽而峰巅,忽而深渊,犹如一组组( )的电影镜头拼接在一起,在我们的眼前快速掠过,读者的心为之震荡!李白的奇,并不表现在用僻词冷字来做文章,而是一种压倒一切的气势,一种行气如虹、走云连风的艺术境界。《蜀道难》这首诗遣词造句自然流畅,如同大江一泻千里。它有一种感染力,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紧紧地攫住读煮的心,它控制着读者的情感脉搏。这样,作者、作品和读者常常( ),当我们欣赏这首诗的时候,似乎和诗人一同( )了蜀道的艰难,对于那些险峻的蜀地山川,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1.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惊艳 融会贯通 体验 B. 惊险 融为一体 体验
C. 惊艳 融为一体 体悟 D. 惊险 融会贯通 体悟
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通过天马行空似的驰骋想象,瑰丽的神话传说,诗人的笔下展现出了一连串奇丽峭拔的蜀地风光。
B. 通过一连串奇丽峭拔的蜀地风光,瑰丽的神话传说,诗人的笔下展现出了天马行空似的驰骋想象。
C. 通过瑰丽的神话传说,天马行空似的驰骋想象,诗人的笔下展现出了一连串奇丽峭拔的蜀地风光。
D. 通过瑰丽的神话传说,一连串奇丽峭拔的蜀地风光,诗人的笔下展现出了天马行空似的驰骋想象。
3.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有一种感染力,紧紧地攫住读者的心,它驾驭着读者的情感脉搏,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
B. 它有一种感染力,紧紧地攫住读者的心,它感动着读者的情感脉搏,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
C. 它有一种感染力,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紧紧地攫住读者的心,它驾驭着读者的情感脉搏。
D. 它感动着读者的情感脉搏,紧紧地攫住读者的心,它有一种感染力,使之和作者一起跳动。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代国家建设与文化遗产确认是一个并行同构的过程。非遗保护融入国家战略,既是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本质要求,又是实施国家战略的内在需求。非遗保护本质上是共同体建构与维护的体现,而国家正是由众多非遗共同体构成的文化、政治共同体所组成的,保护非遗是国家维护自身合法性的重要方式,与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殊途同归。
非遗保护是以激发社区的文化自觉自信为前提,以确保非遗尤其是民间非遗生命力为目的的。国家在主导非遗保护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国家和地方、政府与民间、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非遗保护本身能否可持续的问题,而且关系到非遗能否真正服务或融入国家战略问题。
(取材于宋俊华、武静《国家战略视野下非遗保护研究的新趋势》〉
材料二:
世纪之末,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概括“文化自觉”的过程。他指出,“文化自觉”要求“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费孝通先生希望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找到自己的方向。进入新时代,“文化自觉”的内涵不断丰富,它的对象扩展到当代个人、群体、学术、文化、现代化与全球化路径及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相处方式等不同层面。
“各美其美”,即是文化的自我认同,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社会群体能清晰认知其生活的特定文化样态,并且能欣赏自己的文化。文化自知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更是文化自觉的前提。文化自知要求人认识自己文化的关键成分,了解自己文化的内在构造、演进变化及发展规律。“文化自觉”分为个体文化自觉和区域文化自觉。个体文化自觉是区域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区域文化自觉是个体文化自觉的发展。传承主体从自发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出发,进行自主的学习行为,之后进一步深入到追求自觉的文化传承,最后才能到达地域乃至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文化自觉与非遗保护相辅相成,非遗能够激活和增强传承群体的文化自觉,同时文化自觉能促进非遗认同和非遗保护。以多种非遗共享方式激发民众对非遗保护的热忱,进而发展到主动地学习和自发地传播,形成区域群体的文化自觉和非遗认同,才能真正做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取材于闫靖、郭永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自觉与地方实践》)
材料三:
在非遗新媒体保护的过程中,人们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非遗的活动中来,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非遗的大众生活参与度。非遗的生产和消费能够有效地激发群体创造力,激励社群活力,形成一种让人沉浸其中的文化磁场,即“蜂鸣效应(即主动参与场景空间的文化活动)”。这将会激发非遗主体积极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激发其对文化价值的吸纳与创新,使非遗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而推动非遗从传统走向现代。非遗关联的文化团体聚集在一起,他们对于非遗的感知将会对该地区的其他团体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促进当地群众共同参与到非遗的实践中来,使非遗的群众基础得到极大的拓展。新媒体赋能非遗保护就是让受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形成政府、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创体系,从而不断提升大众的非遗认知、保护意识和文化自信。
(取材于袁钺《场景理论视域下新媒体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四:
(取材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21~2022)》)
4. 下列关于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性,就要对非遗进行保护,因此,保护非遗与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
B. 费孝通先生认为,要“文化自觉”,就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进入新时代,文化自觉的内涵也不断丰富。
C. 新媒体赋能非遗保护,使得非遗的大众生活参与度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提高,形成一种让人沉浸其中的文化磁场。
D. 自2015年以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每年均有遭受人为破坏的情况。但涉及遗产地数量占比近几年呈下降趋势。
5. 下列对四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从国家战略高度,探讨了非遗保护的重大意义,并论述了非遗保护的目的和国家在非遗保护中的主导作用。
B. 材料二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进行了阐释,并指出了文化自觉和非遗保护的辩证关系。
C. 材料三着眼于新媒体赋能非遗保护,指出让受众主动参与非遗活动,才能提升其非遗保护意识和文化自信
D. 材料四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受损变化的角度统计,反映出自然灾害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巨大,防灾抗灾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
6. 根据材料内容,以下选项不能体现“蜂鸣效应”的一项是( )
A. 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融合了影视化表达和沉浸互动式演出形式,线下一票难求,线上一场直播吸引千万人次观看。
B. 手游《王者荣耀》推出与古琴传承人林晨、美术师刘波合作共创的限定皮肤“庄周·高山流水”,将绝世名琴以及名曲《高山流水》融入动画,深受玩家喜爱。
C. 今年春天,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发布了“花漾之春·约会航母”活动,邀请游客在春日的航母公园中感受别样的浪漫与军事魅力。
D. 《梦境光雾山》大型沉浸式山水夜游项目,在300米悬崖绝壁上再现了千年米仓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巴山背二歌》,让人流连忘返。
三、(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重建孟渎河闸记
杨荣(明)
君子之立政,有可以益国而利乎民者,知无不为,为之有力,虽疲民力而民忘其劳,耗其财而民不自恤。苟或役于非所当务,则谤怨随之。其能留声当时,为利后世者几希。孔子曰:“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其信然矣乎。工部侍郎庐陵周君忱,奉命巡抚苏常诸郡。常之武进,故有孟渎河闸,以通东南漕运及商贩之舟,且溉傍近田数千顷。岁久闸坏,公私病焉。常守莫君愚,图改作之,以役费繁重,弗敢专,谋于周君,议以克合。遂发往岁节省税赋浮费,以市财僦工砻石姑苏洞庭山,而舟致之。郡民皆欢忻趋事,作于旧址之南丈余……闸废民失其利,今得周莫二君子,协谋而更置之,二君子之惠足以继简①而流于无穷,是可尚也。
材料二:
常州府重建黄田闸记
王直(明)
水之有闸所以时启闭谨蓄泄通舟楫之去来资田畴之灌溉其为利大矣。然唯仁民爱物之君子,斯能因其利而利之,不然则怠惰纵弛,苟目前之安,忽经久之利,其为民病岂小哉?予于黄田闸之重建而知其用心之厚也。常州江阴城北黄田港,引江潮贯城中,而出于南门,凡二十里,会夏港之蔡泾以达于运河,实舟楫走集之地,附郭良田数千顷皆赖其灌溉,港因潮之消长为浅深,长则溢,消则涸,溢则舟通而足以溉田,涸则田不得受利而舟胶且败者有矣。唐长庆中,李德裕观察浙西,始建闸于城北。潮长即启以行舟,消即闭以蓄水,人赖其利。历岁滋久,缮治不继,日就颓毁。自洪武丙子以来,人失利也久矣。前之为郡县者数十人,莫有少概于心者。宣德中,工部郎中桂林莫侯愚,被简拔来为郡,上赐玺书,俾兴利除害,侯询知其事,叹曰:“此亦利害之大者也,今田利漕舟皆赖此,其可后乎?”然以始至,不暇为,久之,政通民和,即具奏其事……经始于正统元年八月,而以其年十月成,自是岁获大穰,舟行无害,耕夫楫徒商人估客鼓舞而赞诵焉。郡中父老皆大喜曰:“兹闸之建,吾郡襟抱严固,风气完复,吾民其永有利哉!”
[注释]①简:指的是最早修建此河闸的太守孟简。
7.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择可劳而劳之 劳:使……劳作
B. 故有孟渎河闸 故:因此
C. 日就颓毁 就:接近
D 俾兴利除害 俾:使、让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有可以益国而利乎民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斯能因其利而利之 蒙故业,因遗策
C. 消则涸 则耻师焉
D. 涸则田不得受利而舟胶且败者有矣 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水之有闸\所以时启\闭谨蓄泄\通舟楫之去来\资田畴之灌溉\其为利大矣
B. 水之有闸所\以时启闭\谨蓄泄通\舟楫之去来\资田畴之灌溉\其利大矣
C. 水之有闸\所以时启闭谨\蓄泄通舟楫\之去来资田畴\之灌溉其为利\大矣
D. 水之有闸\所以时启闭\谨蓄泄\通舟楫之去来\资田畴之灌溉\其为利大矣
10. 下列文化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所说的“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体现了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B. 江阴,地名,根据我国古代相对山水位置来命名的规律可以推断这座城市的南边应该有一条大江。
C. 《白氏长庆集》《杜工部集》《韩昌黎文集》《六一词》几个诗词文集的命名分别是以皇帝年号、官职、郡望和自号来命名的。
D.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荣文中,孟渎河闸的修建无论是出发点还是具体操作过程,都能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算得上是古代的惠民工程。
B. 黄田闸始建于唐朝,在明朝时彻底废弛,这里面既有历经漫长的岁月这一客观原因,也有许多官员对此事并未上心的人为主观因素。
C. 王直文中,莫愚被皇帝派到常州重建黄田闸,仅就此事而言,这一对君臣可称是“圣主贤臣”了。
D. 莫愚在就任常州太守期间,先后重建两处之前的河闸,不仅反映出他熟悉水利民生,还体现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品格。
12.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或役于非所当务,则谤怨随之。其能留声当时,为利后世者几希。
(2)此亦利害之大者也,今田利漕舟皆赖此,其可后乎?
13. 两篇文章中都将修建水闸这件事归为君子之行,请分析两个工程中体现出的相同的君子执政理念。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2.本试卷共12小题,共117分。
四、(25分)
14.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作答。
两山间①
[宋]王安石
自予营②北渚,数至两山间。
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
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
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
只应身后冢,亦是眼中山。
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注释]①两山间,钟山的两座山峰之间。这首诗是王安石退居江宁以后所写。王安石在去钟山的路上修建了一个居住的地方,起名叫“半山园”。②营:经营、建造。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
B. 作者这首退居江宁后写的诗侧重对自身的关注,而罢相后退居金陵作的词《桂枝香·金陵怀古》更侧重关心国事。
C. “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这两句将进山与出山两种情态进行对比,既写实,又深富寓意。
D. “且复依山住”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此处山林的喜爱,希望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2)联系本诗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简析其行文特色和艺术效果。
(3)分析本诗中作者透露出的情感。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学校文学社计划开展一次诗词文大赛,请同学们积极参与。请你来应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秋天,站在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_________”;在夔州登高,面对滔滔江水,颇有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的意境;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不觉想起苏轼吟诵明月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论语》中,孔子的几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已。”为我们揭示了学习的真谛与人生的智慧。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药引
聂鑫森
正是江南三月,天阴阴的,细雨霏霏。
年近花甲的湘楚市古城中医院名医池北鸥,在星期天的早餐后,乘坐一辆猩红色的出租车,车子开了半个来小时,在一座清幽的小院前停了下来。
这是副市长杜心宇的家。他的妻子清早打电话来说,请池北鸥老先生务必出个急诊,并会派车来接。池北鸥说:“不必派车,我自个儿去!”
平心而论,池北鸥对杜心宇的印象不错。杜心宇管的是城市基本建设,修环城公路,开辟沿江风光带,建花园式社区,保护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他的成绩有目共睹。杜心宇为官清廉,池北鸥没听过老百姓对这位副市长有什么非议。不过,杜心宇不大注意身体,饮食起居不规律,不到五十岁,就患了心脏病,头上白发丛生,脸上满是疲惫之色。
在中医院,池北鸥擅长治疗心脏病及其他内科疾病,下方奇妙,救治了不少患者。杜心宇信奉中医,自然成了池北鸥的病人。每次来看病,杜心宇总把小车停在中医院的百米之外,而后一个人步行而来,这一点儿让池北鸥很称意。
每次看完病后,杜心宇也不着急走,总要和池北鸥说说闲话。杜心宇在大学是学中文的,读了不少书,恰好池北鸥古文底子深厚,又精于书法和古玩鉴赏,两人非常投缘。这回,杜夫人请池北鸥上门出诊,定是杜心宇病得不轻,无法下床走动。
池北鸥提着小药箱,刚走下车,杜夫人就撑着一把伞迎了上来,说:“池先生,辛苦您了。老杜他偶感风寒,又发高烧,又说胡话,出了一身虚汗,只好劳您大驾了。”
池北鸥说:“别急,别急,我保他无事。”
小院里杜鹃花开得闹喳喳的,有猩红、粉红、素白、淡黄各种颜色,一丛丛,一簇簇。池北鸥问:“是你们两口子侍弄的?”
“是。”
“很好。养花可养性,对心宇来说,则可治病。”
杜夫人带池北鸥走进了明亮而简洁的客厅。
“池先生,您先歇歇,喝口茶。”
“不必。领我去心宇的卧室,看病要紧。”
“太感谢了。”
杜心宇果然躺在床上,盖着一床棉被。蜡黄的脸,满头的汗,眼睛闭着,嘴里含糊地说着胡话。床头柜上,摆着一只青花山水笔筒。池北鸥眼睛一亮,这分明是清雍正时期的东西,他家祖上就传下了一个类似的笔筒,随手就能卖个好价钱。再认真扫了几眼,池北鸥马上断定这是个仿品,是刻意做旧的。
池北鸥摸了摸杜心宇的额头,很烫,体温该有四十度。他摆上小迎枕,为杜心宇切脉,敛声屏气,眼半闭,如老僧入定。切过脉,池北鸥半晌无言。这症状似乎与心脏病无关,偶感风寒自是外加条件,但按理不应是这个样子啊。他站起来,说:“杜夫人,借一步到客厅说话。”
杜夫人着急了,问:“老杜怎么啦?”
池北鸥径直走向客厅。
“杜夫人,心宇这些日子有什么东西念念不忘吗?”
杜夫人想了一下,说:“只有那个床头柜上的瓷笔筒。是我一个远房堂弟送给老杜的。”
“你堂弟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他说是从古董商那里买的,没花多少钱。”
池北鸥点点头,又问:“他为什么突然之间送这个笔筒呢?”
“听老杜说,我这个堂弟中了个建设廉租房社区的标,这本是件好事,可办手续时却不顺利,老杜觉得这是政策允许的范围,就打电话问了一下进度,怕引起不必要的非议,老杜并未说明他们的关系,后来堂弟把该办的手续都办了。过了些日子,堂弟就送了这个笔筒来。老杜一回家,就捧着这个笔筒看,一会儿皱眉一会儿笑。您看,这东西好吗?”
池北鸥淡然一笑,说:“还……不错。”心想:这古董商,肯定用假货哄外行,而杜心宇也只是对古董略知皮毛,把这个笔筒当成真东西了,虽是亲戚间的馈赠,作为一个领导,收之则心有恐惧,退之又怕冷淡了亲情。
“池先生,您……好像很为难,老杜的病……”
“不,心宇之病,自然可医,你不必担心。这个笔筒呢,我要用它做一味药引,不知你们舍得否?”
杜夫人说:“这有什么舍不得呢?”
“那就好。你将笔筒打碎,用碎瓷片熬出一大碗水。我开个方子,你们按方抓了药来,再用碎瓷片熬出的水煎药。服第一剂后,心宇立马会清醒过来。”
池北鸥坐到桌子边,从药箱里取出铜墨盒、毛笔、处方笺,认真地写起来:“药引:疑似雍正青花山水笔筒碎片。正方……”末了,又写了一小段话:“心不动,欲何以生?药虽灵,意先乎医。”一式写了两张。
“一张抓药用,一张留给心宇吧。服药后,有什么反应,你们可打电话来。”
池北鸥看着处方笺,拈须而笑。他写的是行书,源自宋代的黄庭坚体,行气贯通,笔画之间顾盼生姿,堪称书法精品。他更惬意的是这一味药引,古人未有此例!从病理看,杜心宇身体原本虚弱,又夹带寒邪,无法用补,加之外感风寒,虚汗淋漓,又不能攻,所以,只是开了些比较平和的药。关键是药引,要让病人受大惊而心疼,继而大喜,发出一身真正的透汗,之后再下另外的方子,方可奏效。
晚上九点钟的时候,池北鸥正在自家书房的灯下,摩挲着自己那个祖传的雍正青花山水笔筒,电话铃忽然响了。
是杜心宇打来的。
“池先生,谢谢您白天上门,我迷迷糊糊的,也没向您道个谢,对不起啊。”
池北鸥微微一笑,说:“我用府上的那个笔筒做了药引,你觉得如何?”
“好得很啊,听内人一说,又看了处方,那一身猛汗把我浇醒了,心动则生邪念、妄念,那才是真正的病根。我已经托内人将药引钱给堂弟送去了。这张处方,我准备拿去托裱装框,挂在办公室里,时时拜读,引以为戒。明日,我再来中医院当面致谢,并请先生再切脉医心!”
池北鸥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
(有删改)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开篇交代在细雨霏霏下,名医池北欧依然坚持自己打车出诊,自然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一定作用。
B. 池北欧请杜夫人借一步说话,说明池北欧意识到杜心宇的病情十分严重,但又不想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
C. 小说最后杜心宇还想请池北欧“再切脉医心”,此处“医心”有一语双关之意。
D. 文中池北欧用中医药治好杜心宇,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运用中医药治疗疟疾取得巨大成功,二者都显示出传统中医药的功效。
E. 文章在塑造池北欧和杜心宇两个人物时,除了运用不少刻画人物的手法,还善用伏笔使得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17. 文中多次出现青花山水笔简,请分析作用。
18. 有人认为,小说中对池北鸥为杜心宇写的处方笺用笔过多,应该删掉。对此你有何看法?
19. 文中的两个人物池北鸥和杜心宇塑造得都很成功,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结合文本,分析其人物形象。
20. 你参加的小说阅读兴趣小组本期有两个活动主题-“精彩的插叙”和“细节的魅力”,请任选其一,结合这篇小说,撰写小组主题分析稿,字数不超过100字。
六、(10分)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6分〉
21. 假如你要用火爆全球的Sora模型(AI人工智能视频生成软件)在线生成AI视频,请从以下几个主题——家族、爱情、青春、生命、兴衰中任选其一为《红楼梦》制作概念短片。提示词需要有人物、有场景(地点或者场景元素),用一段话输入你的创意描述,不超过100字。
例如:镜头缓慢推进,定格在高草中的狮子身上。电影般的场景……
22. 微写作。
“何处来,何处去”,就是思考传统文化的“根”在何处,我们从何处而来,我们究竟应该往何处去。这是对《乡土中国》主旨的基本界定。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00字以内。
23. 下面的图一、图二分别是天津博物院、天津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徽标,请从构图要素和寓意两个角度解说这两个徽标的异同。要求:不超过100个字。
七、(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3月,一些受过高等教育但陷于无法获得理想工作困境的年轻人开始以“脱不掉长衫”自嘲,由此衍生的“孔乙己文学”走红网络。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文学人物,在小说里他是酒铺中唯一站着喝酒但始终穿着标识自己是“读书人”的长衫。
“长衫”作为2023年劳动热词,对它的解读各有不同:有人说它又一次叩问“读书的意义”,有人说它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多元就业”的探索,也有人说它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仔细想想,“长衫”的多个解读间并不矛盾。读书的意义是年轻人可以获得“穿或不穿”的选择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被赋予了新时代意义,“多元就业”将是未来趋势;“穿”或“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踏实、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让理想照进现实。
作为高考在即的青年一代,今后要做“穿”还是“脱”长衫的年轻人?
以上材料给你带来了哪些感悟与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⑧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
2025年高三八省联考T8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九师联盟高三教学质量监测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湖北省荆州沙市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阶段性调研监测考试 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湛江市2024-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2025届高三·十一月·广深珠联考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