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3-12-31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題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了解一位哲学家是如何推理的,往往比了解由此推出的结论更重要。这大概是因为不论何种观点或理论总有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或理论存在,也或许是因为缺乏论证的思想终究是无效的。推论关系是一种逻辑关系,它可以以一种认识上透明的方式被一劳永逸地确立。它不会因推理链条的冗长复杂,或因年代的久远而使推论的有效性有丝毫的减损,即便推理存在着错误,也可以通过主体间性的公认方式被纠正。

有效性是逻辑推理力量的根本来源,逻辑的一切问题都与有效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蕴涵、一致性与哲学、数学乃至日常思维联系密切的重要的逻辑性质与关系的定义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涉及有效性问题,对有效性的不同理解与处理从根本上塑造了逻辑的版图。

对逻辑研究对象和使用方法的考察,充分揭示出这门学科的科学特征。它是求真的科学,尽管它探求的不是实在的真知,但它探求负载知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逻辑不涉及具体的科学发现却涉及科学发现的程序和方法。逻辑并不是一种实用的知识,也不是论证和推理的结构的知识,而是识别和判断思想和思想的联系正确与否、有效与否的科学。逻辑也没有一个实在的研究对象,其对象只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是只以心灵所赋予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着。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讲,逻辑的目的就是艺术的目的。然而,除非逻辑既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门科学,否则这一目的是不能达到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对于人来说,理智生活是一种发展着的东西,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一种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相反,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从这种意义上说,逻辑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逻辑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理论作品。作为科学,它又是一种有论证的、关于思想的正确性的知识。

逻辑不仅仅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公理化的逻辑体系表达出人类对臻至完美的理论所应当具有的形态的认识和向往。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

逻辑的一个总体特征是与哲学的密切联系。逻辑与哲学有着很强的互动,每当哲学观念出现变化,逻辑理论和实践也倾向于相应的变化;反过来,每当逻辑的方法和程序发生变化,也倾向于引起哲学探索方法和结论的变化。逻辑透过哲学而与科学、宗教、伦理和法律等理智活动联系起来。哲学中的概念分析、论证建构、假设和预设、内涵与外延等基本方法,都是逻辑杂货店中供哲学家所用的必备品。逻辑之于哲学犹如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犹如显微镜之于生物学家。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材料二:

中华文化不仅有逻辑,而且蔚为大观。春秋战国时期,邓析、墨子等人深入探讨了与有关的诸多问题,形成了名家,邓析提出刑名之辩两可之说;墨子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强调是一门专门的技术,指出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荀子系统地建立了正名学说;韩非子提出了著名的矛盾之说。尤其是后期墨家,集先秦名辩之大成,完成了中国逻辑的标志性著作《墨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学体系。

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以表达最为基本的逻辑关系的否定为例,早在先秦典籍《诗经》中就有”“”“”“等十余个,并且这只是单独表达的否定,还不算组合式的否定,这在其他语言中是极其罕见的,充分体现了汉语在否定表达方面的丰富和精微。这导致了中国逻辑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即重视名辨析辞,相关的学派也被称为名家。如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墨子区分了名的种类。

中国逻辑强调概念的辩证转化,与西方逻辑强调概念确定性的静态分析不同,中国逻辑重视概念内涵的生成和变动发展、重视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及其相互转化,重视对概念进行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的传统密切相关。在《易》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阴阳五行学说更是重视概念的相互生发和矛盾转化。

中国逻辑以名、辞、说、辩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最一般的抽象研究不同,是应用逻辑。另外,逻辑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既有纯粹的推理理论研究,又包括对推理规则和方法的应用探索。《道德经》中的归纳与推类,《韩非子》等著作中的反证与归谬以及《黄帝内经》中的类比推理,都体现了对说辩方法应用的高度自觉意识,这与偶尔切合逻辑的不自觉应用有着明显的区别,彰显了中国逻辑的应用特质。

中国逻辑是道器结合的逻辑。西方逻辑的主要目的,其内是求真,其外是作为探求知识的工具,亚里士多德逻辑著述汇编时名之曰《工具论》。中国逻辑其内的目的是作为论辩的工具,是为了说理,与西方逻辑无显著差异,但其外部功用则相去甚远。中国逻辑对名辩重要性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他们将的作用提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认为社会的法律规范、纲纪礼仪、国运民祉,甚至是天道人和都依靠。当子路问孔子为政奚先时,孔子明确指出必也正名乎,强调正名是治国理政的首要前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摘编自杜国平《中国逻辑的特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逻辑的一切问题都涉及有效性问题,推论的有效性不因复杂的推理链条和时间的久远而减损。

B. 逻辑与哲学联系密切,互动性强,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使对方的理论与实践产生相应的改变。

C. 否定表达最基本的逻辑关系,汉语对“否定”丰富与精微的表达表明了中国逻辑注重概念分析。

D. 西方逻辑强调静态分析概念确定性,而中国逻辑重视对概念动态分析,这与中华文明传统有关。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种逻辑关系,推论关系可以被一劳永逸地确立,我们要关注推论过程,而不是结论。

B. 作为科学,逻辑是关于思想正确性的知识,可以指导理性生产出定义、推理和证明的规则。

C. 邓析提出刑名之辩、墨子区分名的种类,都是中国逻辑重视名辨析辞这一特色的具体表现。

D. 中国逻辑强调名辩的重要性,与西方逻辑没有显著差异,都是论辩的工具,都是为了说理。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中国逻辑特质的一项是(   )

A. 《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相关表述。

B. 《论语》中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C. 荀子系统地论述了正名理论,提出了“约定俗成”等观点。

D. 韩非子认为治国之道,正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徙”。

4. 材料二画线语段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材料一说逻辑不是“实用知识”,而材料二则认为中国逻辑是“应用逻辑”,二者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安发现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你还得洗洗脸,奶奶讨厌看见你这样浑身上下脏兮兮的。”父亲回答说。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剰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自己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他又停下来,想等绳索稳住以后再从容地滑下来,但是突然,砰!绳索猛地往下顿,胡安大叫一声,手抓得死死的,等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吊在绳索上,但是好像降了一米;又是砰的一声,绳索又一次下滑,但是他还不想松开手,他已经吓得不会动了。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他弓起身子,但是他无法站起来,这样过了一个多小时,绳索还在不停地下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那时下午茶的时间早过去了。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第二天他起得很早回到那个地方,但是雨下了一整夜,整个大草原都淹了,家人不让他出门,父母还在为他生气,他那关于悬空的绳索的谎言让他们更加恼火。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縄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

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选自《译林》,有删改)

6. 下面对这篇小说内容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通过描写胡安顺着绳索向天空攀登的过程,展现一个少年充满好奇的童心和执着探索的欲望。

B. 小说中的绳索极具象征意义,天空悬绳显然是虚构的,但在胡安的眼里,这条通天的绳索具有无比真实的力量。

C. 走近绳索后,胡安先一点点地靠近,表明他的谨慎,最后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表现出他克制不住的好奇心理。

D. 小说的结尾,胡安已经成了老人,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与周遭世界格格不入,使读者深刻地感觉到童心被现实扼杀的悲凉。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胡安这个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让人过目难忘,这与作者成功运用了细节、语言、心理和动作等描写刻画不无关系。

B. 姑姑和老师对胡安的评价以及爸爸对胡安的不以为然,是将成人与孩童对想象力的态度进行对比,凸显主题。

C. 小说最后两段叙述由之前全知视角转为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这样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

D. 胡安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的情节,加大了小说的时空跨度,拉开读者与作品的审美距离,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8. 小说还叙述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 这是一篇颇富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请简要说明本小说“虽然情节怪诞,却突显真实”的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少而温顺,哀、平间作侍中,王莽时为共工。赤眉入长安,遣使征弘,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

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栒邑侯。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徙封宣平侯。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今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弘当宴见,御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帝即为彻之。笑谓弘曰:闻义则服,可乎?对曰: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弘在位五年,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免归第。数年卒,无子,国除。

(节选自《后汉书》)

材料二:

天下之人不肖者常多而才者常少不肖者如野蒿山枥不培而自长,材者如灵芝瑞木,举世不一二见。灵芝瑞木之不易得如此,见者苟不爱之,非无目之人,必无识者也,是岂人情哉?自昔国家盛时,才士布列于朝,与其同时者且犹爱之,况今丧乱之余,斯道之不绝者如发,则才之生于此时者尤不易得,其可不加爱乎?余怪世之士为识不宏,见有才者,位尊则忌其蔽吾名,年少则恶其分吾誉,交排竞讦,伤至公之道。

(节选自明朝宋濂《送会稽金生序》)

【注释】①枥:通“栎”,劣质木材。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下A之人B不肖者C常多D而才者E常少F不肖者G如野蒿H山枥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徙,是调动官职的意思,不表示升官。文言文中常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词是“迁”,《<琵琶行>并序》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就是调动官职的意思。

B.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与《侍坐》中“鼓瑟希”中的“鼓”用法不同。

C. 免冠,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后来表示敬意,也可表示不惜罢官的决心。文中指宋弘向皇帝致敬。

D. 微,文中是“暗中、悄悄”的意思,与《屈原列传》中“其辞微”的“微”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弘忠贞刚烈,拒绝从贼。赤眉军占领长安后,派人逼迫他做官;无奈之下,他投水自尽,装死避开了赤眉军的征召。

B. 宋弘清廉自守,品行高洁。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不贪恋财物;所获得的租俸都拿出来赡养各大家族的人,家中没有一点积蓄。

C. 宋弘尽职尽责,直言进谏。皇帝多看了几眼新屏风的美女图,宋弘发现后,严肃进言批评;皇帝当即笑着接纳了意见。

D. 宋弘忠于婚姻,不贪富贵。皇帝发现姐姐湖阳公主对宋弘有意,帮忙从中撮合,没想到被宋弘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为由婉言拒绝。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

弘在位五年,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免归第。

14. 请综合甲材料中桓谭的故事和乙材料中关于对待人才的论述,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人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裴十四

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注】①裴十四:当是裴政,为李白好友,“竹溪六逸”之一。②裴叔则:晋朝裴楷,人称裴令公,仪容俊伟。“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世说新语·容止》)③《楚辞·九歌·河伯》:“乘白鼋(yuán)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白鼋,白色的大鳖。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使用了关于裴叔则的典故,由此可推测裴十四仪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

B. 高比南山的金银,也换不来裴十四的一顾,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人物与众不同的风骨。

C. 尾句以景结情,诗人借“浮云”写友人西去的状态,表达了对友人前途人生的担忧。

D. 本诗一改赠别诗抒写离情别绪的特点,将重点放在了对友人的形象和品格的刻画上。

16. 同样写黄河,请比较本诗三、四句与《将进酒》开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异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连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被动句写屈原诚信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冤情。

三、课内基础知识检测(共4分,8小题,每题0.5分)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闻求木之长者    长: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B. 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水道。

C. 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主持,掌握。

D. 永保无疆之休     休:休息,安息。

19. 下列句子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A. 吾一日长乎尔                                                                            B.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C. 或以封                                                                           D. 敢以烦执事

20.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牧:统治,管理

B. 平伐其功                       伐:自夸,炫耀

C. 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撰写

D. 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21.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A. 不吾知也                                                                            B. 浴乎沂

C. 异乎三子者之撰                                                                           D. 为国以礼

22. 下列句子中“如”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A.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 宗庙之事,如会同                                                                           D. 沛公起如厕

23.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一项是(   )

A. 乃令张仪详去秦

B.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

C.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D. 齐与楚从亲

24. 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B. 邪曲之害公也

C.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D. 吾与点也

25.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B.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 博闻强志                                                                           D. 形容枯槁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可分离,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保护是    ①    ,难以持续;脱离生态保护搞经济发展则是    ②    ,贻害无穷。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生产方式转变。一方面,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桃花源。另一方面,切实在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上着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工程,不断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奋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③    的发展新路。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67年,马尔克斯创作的《百年孤独》(   ),震惊了世界文坛。不仅作者描述了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此后马尔克斯又发表了《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佳作。   ①   。除了创作实践上拥有像《百年孤独》这样的世纪(   )之作以外,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理论方面,他也是颇有建树的。一是他首先将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结合起来,发掘古老的印第安人神话传说,把它和当代拉丁美洲现实有机地融合成一体,并在一种虚幻的情景和氛围中,给现实披上了一层(   )的魔幻外衣。二是他的创作成功地借鉴了欧美现代主义各种新颖的创作手法。他在运用象征、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梦幻意识的技巧方面非常高超,达到了(   )的程度。尤其可贵的是,    ②   ,而是擅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不拘一格地开创表现新路。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便十分鲜明地体现出他的这种理论创新精神。

2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世     扛鼎     光怪陆离     出神入化

B. 面市     扛鼎     斑驳陆离     登峰造极

C. 面世     压轴     光怪陆离     登峰造极

D. 面市     压轴     斑驳陆离     出神入化

28.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不仅描述了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

B. 不仅作者描述了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

C. 作品不仅描述了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传奇故事,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

D. 不仅作品描述了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也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被公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鸿篇巨制。

2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Ⅲ(1小题,4分)

30.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如果能放下架子向孩子道歉,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说,父母有错而向孩子道歉是一种明智之举,是尊重孩子人格的一种表现,是家长民主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样做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也一定能促使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事实上,真心诚意地向孩子道歉,会令孩子对父母更加佩服和欣赏。所以,要想在家庭中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只有学会向孩子道歉这一种途径。

向孩子道歉并不一定能使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

六、作文(60分)

3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学校要举行“弘扬中国精神,争做有为青年”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题班会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