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提升卷)

分享:杨老师 2023-09-22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

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

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与进取锐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工夫。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机之下从人忧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道遇?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

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

(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材料二:

孟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对“勇”进行界定和论述的同时,也对“勇”作了有层次的划分。孟子说:“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孟子列举了三种类型与层次的“勇”:第一种是北宫黝之“勇”,这种“勇”,是打在身上不躲逃,毫不示弱,不畏权贵,对付万乘之君就像对付一个贫贱者一样,只要遭到冒犯就会反击,这种做法在当时孟子所处的那个贫富、贵贱、尊卑有着森严等级的时代也不失为一种“勇”。其次是孟施舍的“勇”,打仗不管能否取胜,都像必胜一样向前冲,此乃“守气”的无惧之勇。第三种是曾子的“反求诸己”之“勇”,通过自反,发现真理如果不在自己这边,即使面对普通百姓,也会自觉惭愧而害怕。如果确定自己掌握着真理,纵然面对千军万马,也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孟子认为,北宫黝虽勇于对抗权贵,凭过人的气势彰显了果断、坚毅之勇,但却缺乏理性和思考,因而只是血气之勇。相较之下,孟施舍要胜于北宫黝,因为孟施舍能够由心出发,做到内心不畏惧,不过孟施舍养勇的方法又是通过无我或忘我从而达到“无惧”,因而也只是神勇或者说主观上的勇,他与北宫黝之勇一样都缺乏“理”的内涵。只有曾子之勇才是“勇”的最高层次和理想境界,才是真正的德勇,因为他勇中有怯,勇中有思,能够通过道德反省来确定正义与否,进而做出勇与不勇的行为选择。可见,孟子的勇不是动辄而起、不顾效果的匹夫之勇,而是深明大义,能够作出进退选择的“理性”之勇。

(摘编自王翠英《浩然之气与大丈夫之德——孟子“勇”的思想探析》)

1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都是赞颂“勇”的,“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

B.勇者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不论任何情形都能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C.真正的勇者既能藐视困难、勇往直前,又能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保持镇定。

D.外在的困境成就了勇士,使勇士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能忍受小辱的好勇,没有敬畏之心的蛮勇,锐气有余静气不足,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勇者无惧”。

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的品格。

C.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

D.新冠肺炎疫情中那些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出了“勇者不惧”的大勇。

3下列各项内容不符合材料二所论述的“理性之勇”的一项是(   )(3分)

A.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侠客行》)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C.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D.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孟子•离娄下》)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勇者不惧”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庄子:一个飞翔的人 朱以撒

深秋,在商丘的土地上走动,抬眼便可望见脱光绿叶的枝条。看到挂在树杈上的一个个空巢。巢的主人都往南方过冬去了,它们有着矫健弹性的翅膀,随着时节的转凉,毅然起飞,抛弃当时辛劳筑就的巢。巢无法跟着飞翔,随着黄叶落尽而暴露无遗,秋风秋雨扑击着它,空巢就日渐一日地残破了。

这时我想起商丘的一个古人庄子。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

我接触庄子的文字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把他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我一直觉得这些文字如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尽管社会后来的发展明显地循孔说来立名立言,可是要让自己怡悦和自在一些,则不妨多多翻动庄子的文墨,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只大鸟如何地飞翔。

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迭。他的笔墨华章,我一直以为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魇、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那时候的人自然属性那么浓郁,科学的利器离他们那么遥远,才生出这样的浪漫情调。那些千奇百怪的形象,汇聚于庄子笔下,浩渺阔大又幽微蕴藉,也许有人要说庄子一定过着十分优渥的日子,闲来无事爱胡思乱想。错了,庄子的日子潦倒得很,“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奇妙的想象却由此而生而长。庄子是那般地崇尚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天乐”,他的自然主义审美情怀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无遮无拦、无始无终。

现在我们读庄子,大抵哈哈一笑而过,日子是越过越实在了。

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的灵气冲天的长诗。庄子是异于常人,他的笔墨里,不时就出现一系列怪状错落的意象,姑射山神人、蝴蝶、水、镜,都成了超时空的象征。而现实中的他,即便是夫人过世,也敲着瓦盆歌唱。他眼中的死与生相等,都无所谓忧乐。这是常人难以理喻的。那个时节的人用他们争鸣的高低声响,张扬着他们的个性,让我们难以忘记。

在我记住庄子的这个深秋,也记起了屈原。从生命的状态上说,屈原也算是一个能够飞翔的人。不同的是屈原不像庄子飞翔得那般轻松自如,他的牵挂太沉重了,他的心灵带着镣铐在飞,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掮住那已经走向衰败的楚国车轮子。可是谁来顾念他那逝水流年,他的放逐成为必然。屈原是在远离朝廷后开始心灵飞翔的,洞庭沅水、辰阳溆浦、湘水还有汨罗江,那时是这么地水天相接或地广人稀,他的心境变得阔大起来。朝廷是回不去的,思路却异常发达和奇诡,他的笔下涌现出许多神灵仙人、虬龙鸾凤、香草美人。他让自己也生活在这个由自己想象编织成的意象世界里,自己也能饮朝露、食落英,浑身佩带着江蓠、辟芷、芰荷、芙蓉,散发着清香,宛若神仙一般。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最快乐的时候,他在这个瑰丽的世界飞翔的时日毕竟短而又短,泽畔行吟,夕阳古道,总是让他听到鼙鼓动地干戈交响,这时他飞翔的翅膀就如同灌满了铅,再也难以动弹了。

如果说庄子的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那么屈原的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在飞翔的高度上,两人都是乘奔御风一般的高手,这使我们翻开他们的文字,一不小心就坠入字里行间,不能自已。庄子死了。屈原也死了。庄子之死无疑属于喜剧,他的死如同他的梦化蝶翩翩而去;屈原之死必然是一个悲剧,他是由于绝望而去死的,有责任感的屈原不是让自然界的代谢法则来执行,而是自己中断了生命的延伸,以至今人提起屈原颇感沉重。

在古文人的许多辞章里,我抚摸到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梦,时光绵长得让人晕眩,庄子和屈原的梦就越发瑰丽诱人,耐得住今人慢慢咀嚼的。明显的是今人的翅膀上牵绊越来越多了,浪漫地飞翔真有些为难。我们也越来越少做梦了,那种岁月深处的古典浪漫已经被现代的潮水浸湿了翅羽,成了一道遥远的梦影。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作者眼中,庄子是“一只鸟”“一首诗”,是因为庄子身上呈现出的超乎常人的灵气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同样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作者。

B.作者说他大学时,把庄子的作品和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的作品比较起来读,但他觉得这些文字与庄子的文采相比,“毫无疑问是素了些”,由此可见,他更喜欢庄子,这是因为庄子的文章让作者怡悦与自在。

C.文章在突出庄子本身具有与众不同性情的同时,还强调了他所处的时代对他的影响,可以说时代造就了庄子的灵魂,庄子彰显了时代的精神。

D.文章谈的虽然是历史上庄子和屈原的“飞翔”,但是其目的是在于引起“今人”的思考,希望现代社会多一份宽松与自由,希望现代人多一份怡悦和浪漫。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和远行的鸟一样,善于飞翔”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摹了庄子的文章语言的特点和庄子的人格精神。

B.“他的心灵戴着镣铐在飞”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屈原所描摹的理想世界中附着着其不自由的色彩。

C.文章由鸟儿的飞翔想到庄子的“飞翔”,再想到屈原的“飞翔”,行文深入浅出,脉络自然清晰,内容丰富厚实。

D.本文充满意蕴,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表及里的联想使人们对庄子的认识逐步深入,文章的主旨也在此中得以深化。

8. 文章题目是“庄子:一个飞翔的人”,但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屈原?(4分)

9. 这篇散文的结尾令人回味,请欣赏它的妙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

(选自《墨子·尚贤上》,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B.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C.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D.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亲者,指与君主关系亲密的人;近者,指在左右侍奉君主的人;远者,指关系疏远,不在君主身边的人。

B.远鄙,指远方边邑;郊,指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国,指诸侯国;四鄙之萌人,指生活在边境的百姓。

C.爵位,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各诸侯国内亦置卿、大夫、士等。

D.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大区,历来说法不一,有《禹贡》九州、《尔雅》九州、《周礼》九州等,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12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墨子认为,对国家的贤良之士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这样以后,才能吸引更多的贤良之士参与国家的管理。

B.墨子所说的“贤良之士”即“国之善射御之士”,墨子希望通过“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等手段来发掘人才。

C.墨子指出了富贵者、亲者、近者、远者等人不得不为义的情形,突出了君主“尚贤事能”的重要影响及意义。

D.墨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一连串的类比,如文章第二段以修墙筑门作比,生动地阐明了治理国家的有效方法。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

(2)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

14. 第三段中,墨子举“尧”“禹”“汤”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夜泊水村陆 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注】①作此诗时,作者正奉祠居家,时年58岁。②老子:“老夫”之意,指陆游自己。一说指老子李耳。③泣新亭:东晋初年,从洛阳逃到江东的文士,常到新亭饮酒赋诗,谈到半壁河山沦亡,常相对而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羽箭久凋零”,足见其闲居、被弃置已久的郁闷。

B.“诸君何至泣新亭”,作者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高居庙堂的权贵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

C.尾联间接抒情,借荒寒汀州上寻寻觅觅的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之景象,抒发了无法报国的悲苦。

D.这首诗与陆游的《书愤》情感抒发完全相同,都抒发了诗人希望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表达了陆游功业未成、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叹息和愤懑。

16. 颈联以工稳的对仗,揭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请结合这一联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综观中国古代哲学,在儒道墨法等各家共用的理想人格概念中,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圣人。不仅是儒家,道家、法家都对圣人________。尽管圣人是各家共同的理想人格,然而,各家对圣人的设想却集苑集枯。儒家对圣人的界定和期待与道家、墨家或法家________。对道家来说,圣人是彻底通达大道的人,因而能够完全消除人为而臻于自然无为;对墨子代表的墨家来说,圣人别有一番况味;法家对圣人的理解最为独特,在法后王的旗帜下将耕战、功绩等等都纳入对圣人的界定之中;更有甚者,道家具有与儒家判若云泥的圣人观,老子、庄子都对儒家的圣人观展开攻击,庄子甚至断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表明,不可将儒家与道家、墨家或法家推崇的圣人________。尽管如此,各家都对圣人崇拜有加则是________的。

由圣人反观君子可以发现,君子是儒家独有的理想人格。就儒家来说,理想人格也并不限于君子,如王者、大人、圣人、贤人……倾慕儒家的理想人格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理想儒家特点的人格则非君子莫属。比如,孔子对君子津津乐道,乃至情有独钟。饶有趣味的是,《论语》以君子始、以君子终,足见君子在儒家理想人格中的地位。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顶礼膜拜        相去天渊         混为一谈        毋庸置疑

B.五体投地        相去天渊         混为一谈        不容置疑

C.五体投地        咫尺天涯         一概而论        毋庸置疑

D.顶礼膜拜        咫尺天涯         一概而论        不容置疑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理想的倾慕人格儒家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儒家理想特点的人格则非君子莫属。

B.儒家倾慕的理想人格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儒家特点的理想人格则非君子莫属。

C.儒家倾慕的理想人格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理想儒家特点的人格则非君子莫属。

D.理想的倾慕人格儒家可以列出一长串,但最能体现儒家特点的理想人格则非君子莫属。

20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贤人……”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工资虽然高,但是……(他停顿了一下)你今后打算做什么?

B.歌咏比赛之际,大家唱起了《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

C.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D.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什么是无人驾驶汽车?顾名思义,无人驾驶汽车指的就是能实现全自动行驶的智能汽车。①________?每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都装备了一台非常先进的带有显示屏的车载电脑。车载电脑里安装了多款智能软件,同时车辆四周密布感应设备,这些设备能随时获取周围的信息,②_________,车载电脑根据所获取的信息,像人的大脑一样进行处理、分析和判断,从而③________,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最终安全高效的到达用户设定的目的地。

22.请从“挥洒自如、矫若惊龙、力透纸背、笔走龙蛇、鸾飘凤泊、行云流水、颜筋柳骨、铁画银钩”中选准一个词语作开头,为下列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再以汉字、书法或文化为话题独创一副对联,写出上下两联。(5分)

上联:笔酣墨饱描绘中华汉字精美形象  下联:                            

独创对联: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纪录片《百家争鸣》的主持人,带领观众了解先秦诸子。请从孟子、庄子、墨子三人中选择一位,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解说词。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提升卷)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