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这主要是由于东风意指春风,具有美好寓意,也与我国东临大海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性气候关系密切。春回大地之时,我国中原地区一般会吹起东南风,而人们一般都会将其说成东风。因此,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东风基本等同于春风。依我国古代历法来看,天干的周天分布方位和五行属性决定了古诗词中的东、南、西、北四种风向与春、夏、秋、冬四季基本对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中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东风”一词蕴涵丰富,有着文学、科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
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散文家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与春天相伴而生的“东风”,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李白“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诗嗟叹韶华易逝,莫负春光。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化万物的春风,蕴含着朴素而又深刻的哲理。
然而,古代诗词中,“东风”所到之处并非一概意味着春和景明,其“破坏力”也不容小觑。尤其对于爱花之人,眼见一夜东风后的满地落红,感伤与无奈之情油然而生,如“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都表达了作者对“东风”的幽怨之情,同时也有对人生的感慨。更甚者,“东风”会带来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陆游对“东风”的嫌恶似乎达到了极致:“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此句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中,农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十分重要。古人通过对包括“东风”在内的自然万物进行细致观察后,逐步总结出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生活。《礼记·月令》中就有将立春节气的十五天分为三候的描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这幅图画生动展现了古人浪漫的生活情致与朴素的生活智慧。
“东风”还是一味中药。东风草具有清热明目等功效。“东风”也是一种菜名。晋左思《吴都赋》中也有“东风菜”的相关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风”一词有了新的时代含义。1958年元旦创刊的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名字就取自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著名论断。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深圳特区报》发表的新闻通讯,就引用唐朝诗人李贺诗句“东方风来满眼春”作为标题。
东风,是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想象的自然物象之一。“东风夜放花千树”里有中国人独特的浪漫情愫;“等闲识得东风面”中有中国人朴素而深刻的哲思;“东方风来满眼春”则标举着中国人引领风气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蒋坎帅、郝亚伦《如何“识得东风面”——谈谈“东风”的文化内涵》)
材料二: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一向被认为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缠绵执着,对恋人的綿邈深情”。从诗面上看,这样解读并无不妥。实际上,多少年来,人们也是一直按照这种观点来诠释本诗的。然而,当我们真正做到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写作的具体背景、倾诉对象,那我们对该诗的理解恐怕不会如此纯粹、如此情深,对诗人的态度也不仅仅是同情、叹惋,应是五味杂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据许多专家学者考证,这首诗是李商隐为女道士宋华阳所写,表现了两人之间一段脱离世俗、不同寻常的恋情。其实,终唐一代,与女道士交游的文人名士不乏其人,但最终能够修成正果、终成眷属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当然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有关,与交往双方各自的身份、社会地位、文化差异有关,更与文人名士与女道士的交往心态、交往目的有关:或为求眷顾,曲意逢迎;或贪恋美色,逢场作戏;或追求时尚,满足虚荣……这种所谓的恋情本就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十分脆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若是遭遇社会嘲讽、家人责难等种种压力,分手便是早晚的事。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与其说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诗,倒不如说是一首面对压力、斩断情丝的诀别诗。
“东风无力百花残”,含蓄地揭示了“难”的原因。“东风”有春风之意。有评论者认为,这一句是以诗意化的语言描写他们分别的时间背景:自己的恋情也如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这样理解自有其道理,但“东风”一词是有典故的,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在赤壁借助“东风”之力,打败曹操。所以“东风”又譬喻某种能改变历史走向、改写人物命运的神奇力量。揆情度理,李商隐此句也是应用此意:由于缺乏“东风”之力,他们的爱情之花就只能像百花一样任其凋零了。他希望对方能够谅解他的迫不得已,宽宥他的软弱无力。面对重重压力,他孤木难支,实在无力抗争,不得不忍痛割爱,结束恋情。
(摘编自李锋军《东风无力爱亦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再解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具有美好寓意,往往带来生机与希望,所以“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
B.陆游对“东风”的嫌恶比其他诗人更甚,“东风恶,欢情薄”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与痴情。
C.在唐代,文人名士与女道士交游之风盛行,但他们的恋情具有强烈的功利性,感情基础脆弱,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
D.李商隐的《无题》一向被认为是一首情真意切的爱情诗,但材料二作者更愿意说它是一首面对压力、斩断情丝的诀别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风”内涵丰富,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的想象。
B.从《礼记·月令》中的描写可知,“东风”在传统农业生产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C.材料二作者深入分析诗人写作的具体背景、倾诉对象,知人论世,提出了不一样的见解。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古诗词中“东风”的内涵,不过二者论述的角度和重心并不相同。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B.“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C.“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D.“山边幽谷水边村 ,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钱锺书在《也是集》中提到“吾诗中之意,惟人所寓。吾所寓意,只为己设;他人异解,并行不悖”。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以及获得的启示。(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重聚 [美]约翰·契弗
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在中央火车站。我自纽约州外祖母家前往波士顿附近母亲租下的小别墅,我曾写信给父亲说我将在纽约换车,大约有一个半小时的停留,问他我们是否可以一块儿吃个午餐。他秘书回信说,正午时分他会在车站的询问台前等我,十二点整我见他自人潮中挤了过来。我对他很陌生——三年前母亲跟他离了婚,此后我就不曾与他在一起过——但是我一看见他,我就觉得他是我父亲,我的血与肉,我的未来与我的末日。我早就知道,长大了我总会跟他差不了多少;我总得在他的界限中规划自己的活动。他是个高大、相貌英俊的男人,能再见到他,我真是无比的高兴。他拍了我后背一下,跟我握了手。
他伸出胳膊挽着我。“嗨,查理,”他说,“嗨,孩子。我很想带你到我的俱乐部去,可是那在六十几街,而你要是得赶早班车的话,我看我们只好在这附近找个地方吃点东西了。”
他的手臂搂住了我,我像母亲嗅玫瑰般地嗅了嗅父亲。那是一股合了威士忌、刮脸后用的香精、鞋油、羊毛与成熟男性特有臭味的味道。我盼望有人看见我们父子在一起。我期望有人能给我们照一张相。我要给我们的相聚留个记录。
我们出了车站,走到巷弄里的一家餐馆。时辰还早,里头没有客人。吧台调酒的正跟一个送货的年轻人吵嘴,厨房门口有个穿红外衣、很老很老的侍者。我们坐下身来,父亲扯着嗓门呼唤侍者。
“伙计!”他又是法文,又是意大利语地吼着,“侍者!酒保!嗨,你!”他的大声喧嚣在空空的餐馆里,显得很格格不入。
“能不能给点儿服务呵!”他嚷道。
“快点,快点!”说着,他拍了拍手掌。这才引起了侍者的注意,他慢吞吞地朝我们餐桌蹭了过来。“你是朝我拍掌的吗?”他问道。
“别急,干嘛火气那么大,冷静点,”父亲说,“如果不过分——如果没有太超越你的职责之外,我们想要两杯马丁尼酒。”
“我不喜欢人家朝我拍掌。”侍者说。
“那我该把我的哨子带来,”父亲说,“我有只哨子只有老伙计的耳朵听得见。好了,把你那个小本子跟小铅笔拿出来,看看这么点儿事弄不弄得清楚:两杯马丁尼。跟我复诵一遍:两杯马丁尼酒。”
“我想你们最好到别家去吧。”侍者沉着地说。
“这,”父亲说,“是我一辈子听到的最了不起的主意了。走,查理,谁稀罕这个鬼地方。”
我随着父亲出了那家餐馆,进入了另一家。这次他没有那么狂嚣了。我们的酒叫来了,他盘问我有关棒球赛的点点滴滴。之后,他用餐刀敲着空酒杯的边缘又嚷了起来:“伙计!侍者!嗨,你,能不能麻烦你再给我们两杯同样的。”
“这孩子几岁了?”侍者问道。
“这,”父亲说,“干你个屁事。”
“对不起,先生,”侍者说,“我不能再卖酒给这个孩子了。”
“喔?这我倒要告诉你个大新闻,”父亲说,“非常有意思的大新闻。你们这儿可不是纽约唯一的餐馆。街口刚开了一家。走吧,查理。”
他付了账,我跟着他走出那家餐馆,又进了另一家。这家的侍者都穿粉红色的上装,像打猎时穿的那种。我们坐定之后,父亲又开始吼了:“猎犬大头目!我们想叫点用马镫型杯子装的饮料。也就是,两杯马丁尼。”
“两杯马丁尼吗?”侍者笑着问道。
“,你早知道我要什么,”父亲火大地说,“我要两杯马丁尼,快点了。伟大的大英帝国好像东西都走了样了。反正我的公爵朋友是这么说的。我们看看英国是怎样调酒的。”
“这里不是英国。”侍者说。
“别跟我斗嘴,”父亲说,“照我说的去做就得了。”
“我只是认为你或许想知道自己置身何处而已。”侍者说。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父亲说,“冒失无礼的庸人。走,查理。”
我们换的第四家是意大利餐馆。
“伙计,”父亲用意大利语说,“劳驾,来两杯美国式的鸡尾酒。烈点,要烈点的。多放点杜松子酒,少加点苦艾酒。”
“我不懂意大利话。”侍者说。
“哼,少来这套,”父亲说,“你懂意大利话,我他也知道你懂。”
他又用意大利话说:“来两杯美国鸡尾酒。马上来!”侍者走开之后去跟大班讲话,大班来到我们桌旁说:“对不起,这张餐桌已经有人订下了。”
“好吧,”父亲说,“给我们换一张吧。”
“所有的桌子都给客人订光了。”大班说。
“我懂了,”父亲说,“你是不要做我们的生意。是不是?好呵,去你的。去你。我们走,查理。”“我得赶车了。”我说。
“对不起,儿子,”父亲说,“我真的很抱歉。”
他的手臂紧紧地搂住了我。
“我送你回车站去。要是有时间我就带你去俱乐部了。”
“没关系的,爸爸。”我说。
“我去给你买份报纸,”他说,“我买份报纸给你在车上看。”
他走到一个书报摊说:“仁慈的先生,能否劳驾赐给我一份你们那种混账、该死、一毛钱的晚报?”报贩不理他,转身瞪视着一本杂志的封面。
“我的请求太过分了吗,仁慈的先生?”父亲说,“请求你卖给我一份你们那种可耻的黄色新闻报,太过分了吗?”
“我得走了,爸爸,”我说,“要来不及了。”
“嘿,等一等嘛,儿子,”他说,“等几秒钟就好。我要逗逗这个家伙。”
“再见,爸爸,”说着,我走下了梯阶,上了火车,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节选自《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两次提到想让儿子去他的俱乐部看看,表现了父亲想向儿子证明自己的身份,由此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B.纽约中央火车站附近的几家餐馆都没能接待好查理父子俩,侧面烘托出纽约的人流量大、生活节奏快。
C.查理用“我得赶车了”“我得走了”多次打断了父亲的话,说明他的忍耐到了极限,他想早点离开父亲。
D.小说叙写父子分别三年后短暂重聚的经历,孩子渴望亲近父亲,却最终草草收场,让人唏嘘不已。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开头以生动的心理描写,传达出孩子对父亲与生俱来的亲切之感和崇敬之情。
B.父亲对“我”的几处动作细节,如“挽着我”“搂住了我”,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喜爱。
C.“酒”是小说中表现人物和串联情节的重要物象,是父子见面后建立亲密关系的纽带。
D.小说采用限制视角,借“我”的眼睛观察父亲的言行,有利于表现“我”的情绪变化。
8.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9.小说标题原文为“reunion”,有“重聚”之意,但另有译者将其译为“再见,爸爸”。请结合文章内容,评价后一译名的优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文本二:
汉中郡,本附庸国,属蜀。周赧王二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西源出陇西西县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其地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西、阴平,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后为秦,恒成争地。汉高帝既克秦,获子婴。项羽封高帝为汉王,王巴、蜀三十一县。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则伸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都南郑。及高帝东伐,萧何常居守汉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萧何镇关中资其众卒平天下。高帝九年,以田叔为汉中守。叔既馈以军饷,又致名材立宫室。帝嘉之。自叔之后,世修文教,有俶傥之士,异人并挺。邓公抗言于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张骞特以蒙险远,为孝武帝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致大宛之马,入南海之象。振扬威灵,被于幽裔。谷口子真,秉箕颍【注】之操,湛然岳立,不营不求,德望迈流。自建武以后,群儒修业。于是司徒李公屡登七政,太傅子坚奕世论道。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于西州为盛,盖济济焉。
(节选自《华阳国志·汉中志》,有删改)
【注】箕颍:箕山、颍水,传为古高士巢父、许由所居。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可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既A定B三C秦D萧E何F镇G关H中I资J其K众L卒M平N天O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秦降将的“王”意为封……为王,与《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的“王”意思相同。
B.赋贡所出的“出”意为拿出,与《谏逐客书》“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的“出”的意思不同。
C.三秦,是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因项羽灭秦后将此地封给秦军的三位降将而得名。
D.太傅,官职,古代三公之一,地位次于太师。后历代沿置,明、清两代多为赠官、加衔之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中郡本来为附庸国,依附于蜀国。周赧王二年,秦惠文王因汉水流经此地将其命名为汉中。
B.汉高祖忍辱负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安抚百姓,招纳贤士,为成就帝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C.汉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高祖凭借汉中郡的充足兵员和粮草,平定三秦,进而夺得了天下。
D.汉中地灵人杰,自古以来,此地的地方官员都非常重视文治教化,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人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后为秦,恒成争地。
(2)邓公抗言于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
14.项羽封高帝为汉王,高帝为何不悦?(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鹧鸪天 李之仪【注】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注】李之仪一生身处北宋新旧党争时期,官场失意。后虽遇赦复官,授朝议大夫,但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为缘,自名“姑溪居士”。这首《鹧鸪天》就作于这一时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极目远望,但见江面无风,波澜不惊,水天相映,呈现出澄澈光色。
B.这首词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都提到了心灵摆脱世俗的束缚。
C.眼前秀美风光让词人感受到回归田园的乐趣,产生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16.李之仪的词作除深情之外,别具一段妙理。词中谈到哪些人生哲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皓月朗照下洞庭湖的广阔明净,诗人泛舟湖上,仿佛置身于一个琼玉铺就的神仙世界。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极力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人都喜欢寄情于山水,在诗词歌赋中描写了山与水交相辉映的千姿百态,或气势磅礴,或清新幽静,如“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0%,这个数据说明,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宠儿。那么,电动汽车有什么特点呢?当我们隐去它的外壳,就会看到一个与燃油汽车 ① 的“内心世界”。它没有传统汽车必备的油箱, ② 的是井然有序的电池。在这些电池之外,柔软的线缆遍布全身,部分线缆可以代替复杂的机械结构,为汽车传递前进的动力。
目前电动汽车也有不足,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方面还无法完全超越燃油汽车。但 ③ 的是,使得整车系统大大简化、也使得车辆控制更加简单的电动化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等智能服务。在汽车行业发展了100多年后的今天,电动汽车不仅引领了一场重要的汽车革命,也促进整个社会能源转型。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继“社交恐惧症”“热度排斥症”之后,一种新型“病症”——“文字讨好症”冲上了热搜,并且 ① :有人认为“这是刚需”,有人认为“被戳中了”,还有人感觉“被冒犯到了”。
所谓“文字讨好症”,指的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习惯性地添加一些语气词或者特定符号对语言进行“软萌化”,以达到讨好的目的。比如“好的”会说成“好嘞”“好哒”“好滴”等;“收到”说成“收到啦”“收到哈”“收到了哟”等。某网站曾以“语言通货膨胀”来形容这一现象,但该词并没有流行起来。
文字讨好,“症”从何来?由于疫情的大背景之下,网络成为人们社交的主要阵地之一。网络虽然阻隔了情绪的传达,却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爱的语气词和表情包成了传达我们情感的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② ,而是为了避免歧义和误会。与其因词不达意引发矛盾,花更多时间解释,不如多打几个字或加上各种辅助修饰,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意思—— ③ 。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语言通货膨胀”和“文字讨好症”是针对同一现象的两种命名,为什么后者成为信息时代的网络“热词”?请简要分析。(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word版及答案下载地址
微信扫码分享
站长推荐
-
2025年高三八省联考T8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2025届九师联盟高三教学质量监测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湖北省荆州沙市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阶段性调研监测考试 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上月考试卷(一)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湛江市2024-2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语文(word试题+答案解析)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 -
高三2025届高三·十一月·广深珠联考语文试卷(word试题+答案)
所属栏目:推荐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