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推荐试题

推荐试题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全国卷)(Word试题+答案详解)

分享:杨老师 2022-10-02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正义”一词古已有之。西方的“正义”,原指“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引申为“符合天性,直截了当,不偏斜”。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强调人的权利为重点,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

而在汉语中,“正义”则可拆成“正”和“义”两个字。“正”是“正中、不偏斜”,这与西方的意思有些相同;而“义”的原意是“宜”,即“恰当、合乎情理”。两字合起来的“正义”,就是合乎正当的情理。在中国古代,经过儒家仁义学说的演绎,“正义”成了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判断。荀子说:“苟非正义,则谓之奸邪”,代表了正义与邪恶两分法的正义观,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

通过词源考证可以看出,中西方正义观既有总体上的一致,也有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

首先,中西方的正义观在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正义”的共同本意,可以简单概括为“理应如此”,即“应然之理”。“理”既包含自然之理,也包含人性之理。中外古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追求,创造了“正义”这个最高价值观念,为人类追求高尚的生活提供指南,并让它与一切邪恶、罪行、腐朽等相对立。因此“正义”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的信念及信仰对象,成为一个普遍的评价尺度,这个尺度既适用于评判每个人的每个行为,也适用于评判任何国家社会的制度体系。

其次,中西方的正义观存在着一定差别。从中文角度说,如何理解和处理“正”和“义”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思考的起点。因为“正”主要是个描述词,源于对人的存在和对象事物本身“实然”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义”则主要是个价值词,源于对人的主体行为的“应然”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正”与“义”之间,可能包含一种偏正关系:是首先确认“正”之本态,以正为义,以正导义,从“实然”导出“应然”?还是首先确认“义”之准则,以义为正,以义导正,以“应然”来指导“实然”?这两种可能的选择,正好反映出中西方传统思维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这样说: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

在西方语言的传统中,从“置于直线上”引申出来的“人人各尽其职”,显示了一种“以正为义”的本意和思路。这就是“存在即合理”,西方思想家以承认和尊重人的天然本性、自在生命和现实状态为根据,去思考和说明什么是应有的善。因此西方思想家对正义的理解和阐述,多从人的权利与社会秩序出发,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从中揭示现实生活中构成正义的要素和形式,从而将正义一步步地具体化为诸如“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制度正义”与“程序正义”,“权利正义”与“分配正义”,“补偿正义”与“惩可正义”等具体类型,再一一研究如何改进它们的设置。这种日趋实证化的探究,把对正义问题的追究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引上了对社会制度与法律设置加以批判考察的轨道。也正因为如此,“正义”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强势”概念,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正义理论的特色。

而在中国历史上,则呈现一种“以义为正”的思考路径。古人先后用“义”与“利”的对立来强调“义”的内涵,用“天理”与“人欲”的尊卑来阐发“义”的根基,用“君子”与“小人”的身份来展示“义”的形象等,这些都是着意于贯彻“以义为正”的正义观,总体上并未超出个体道德和儒家仁义学说的眼界。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正义”长期是一个似有似无、可以被各种道德规范替代的“弱”概念,甚至“正”“义”二字也很少在这个意义上连在一起使用。

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正义”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

(摘编自李德顺《中西“正义”理念之异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对社会的批判与建构,进而实现合理的社会秩序。

B.中国的正义是指“合乎正当的情理”,经过儒家的演绎,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丢失了法律与制度的意识。

C.正义的本义是“应然之理”,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正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信念及信仰对象。

D.直到近代以来,“正义”在中国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正义观进入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词源考证的角度,对“正义”含义在中西方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论述严密有力。

B.文章引用荀子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代在正义观上的“两分法”,强调其道德评判标准。

C.对中西方“正义”理念,文章不仅论述其相同部分,更重点论述两者之间的差异,辩证科学。

D.中国古代正、义二字很少连用,主要是因为“正义”一词被道德替代了,作者对此委婉提出了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方正义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

B.在“正”与“义”之间包含某种偏正关系,“正”指“实然”状态,“义”指“应然”认知,西方强调以“应然”来指导“实然”,中国强调从“实然”导出“应然”。

C.西方的正义观多从人权与社会秩序出发,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常常具体化为“程序正义”“权利正义”等,并逐渐在社会实践中成为强势概念。

D.中国历史上,“义”内涵丰富,总体上属于儒家“仁”的学说,由于淡化“人权”概念,导致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一般价格比较便宜;而且,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速度较快,能够及时供给能量以满足机体需要,所以,碳水化合物是大部分人摄取能量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它们也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体某些营养素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液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太平洋亲子网《什么是碳水化合物》)

材料二:

研究人员将低脂饮食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低脂饮食均导致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轻,但只有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少了亚临床炎症。并非所有含有任何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有些碳水化合物确实与抗炎物质混合在一起,尤其是纤维和抗氧化剂,例如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它们虽然含有少量的碳水,但它们也有很可观的抗炎物质。

(摘编自青芒健康饮食《碳水化合物和炎症:关于低碳饮食和炎症的知识》)

材料三:

碳水化合物吃进去后,从嘴里开始就被不同的酶进行分解,复杂糖类会被身体分解为单糖分子,最终在肠壁和肝脏几乎被分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是最快被吸收的糖类,被消化分解的一部分葡萄糖会进入血液。而人体血液内只能含有一茶匙的糖,如果超过一茶匙的量,人们就可能遭遇高血糖昏迷甚至丧命。当你吃任何富含碳水的食物时,你的血糖浓度就会上升。所以,当你一下子吃了太多碳水化合物,就会分解成更多的葡萄糖,导致血糖迅速上升。这时候就需要出现一个控制血糖的管控者——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在胰脏合成的荷尔蒙,主要职责是处理身体里的糖分。

01.png02.png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碳、氢气、氧气组成的化合物叫碳水化合物,地球上的碳水化合物很丰富,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一般价格便宜。

B.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C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液中的糖能产生免疫活性,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

D.吃了很多碳水化合物,人体血液内一般会增加大约一茶匙的糖含量,是因为被分解的一部分葡萄糖是最快进入血液的糖类。

6.用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来减肥的方法是否科学可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孩子的讲演(节选)  萧红

这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这些人多半穿着灰色的制服。因为除了教授之外,其余的都是这学校的学生,而被欢迎的则是另外一批人,这小讲演者就是其中的一个。

第一个上来了一个花胡子的,两只手扶着台子的边沿,好像山羊一样,他垂着头讲话。讲了一段话,而后把头抬了一会,若计算起来大概有半分钟。在这半分钟之内,他的头特别向前伸出,会叫人立刻想起在图画上曾看过的长颈鹿。

“……他……那人说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些人都笑!”

在掌声中人们就笑得哄哄的,也用脚擦着地板。因为这大厅四面都开着窗子,外边的风声和这几百人的哄声,把别的一切会发响的都止息了;咳嗽声,剥着落花生的声音,还有别的窸窸窣窣地从群众发出来的特有的声音,也都听不见了。

当然那孩子问的也没有人听见。

那孩子站起来看看,他是这大厅中最小的一个,大概也没看见什么,就把手里剥好的花生米放在嘴里,还吃一些混着沙土的点心和芝麻糖,一边嚼着一边拍着那又黑又厚的小肥手掌。

王根他记得从出生以来,还没有这样大量地吃过,虽然他从加入了战地服务团,在别处的晚会或欢迎会上也吃过糖果,但没有这样多并且也没有这许多人。他回想着刚才他排着队来赴这个欢迎会路上的情景,他越想越有意思。并且他还骄傲着,他觉得他所会的歌比他所听到的还多着哩!他还会唱小曲子,还会打莲花落……这些都是来到战地服务团里学的。

“……别看我年纪小,抗日的道理可知道得并不少……唾登唾……唾登唾……”他在冒着尘土的队尾上,偷着用脚尖转了个圈,他一边走路一边作着唱莲花落时的姿式。

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女讲演者,老讲演者,多数的是年轻的讲演者。

由于开着窗子和门的关系,所有的讲演者的声音,都不十分响亮,平凡的,拖长的……因为那些所讲的悲惨的事情都没有变样,一个说日本帝国主义,另一个也说日本帝国主义。那些过于庄严的脸孔,在一个欢迎会上是不大相宜的。只有蜡烛的火苗抖擞得使人起了一点宗教感。觉得客人和主人都是虔诚的。

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地服务团。当那团里的几个代表讲演完毕,一阵暴风雨似的掌声。不知道是谁提议叫孩子王根也走上讲台。

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了所吃的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好像全身就连耳朵都侵进了虫子,热,昏花。他对自己的讲演,平常很有把握,在别的地方也说过几次话,虽然不能够证明自己的声音太小,但是并不恐惧,就像在台上唱莲花落时一样没有恐惧,这次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

他没有走上讲台去,人们就使他站上他的木凳。

于是王根站上了自己的木凳。

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来,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而后为着稳定一下自己,他还稍稍地站了一会,还向四边看看。他刚开口,人们禁止不住对他贯注的热情,就笑了起来。这种热情并不怎样尊敬他,一种蔑视的爱起浮在这整个的大厅。

“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

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

“是不是说错啦?”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

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声音渐弱地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

“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

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和游丝似的轻微。蜡烛在每张桌上抖擞着,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灰色的人,就像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又是完全一类型。他们的眼光都像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

(有删改)

文本二:

萧红对抗战文学的思考和探索,表明即使创作的主题都统一于时代要求之下,文学依然需要尊重现实、尊重创作个性。萧红反对当时“只有到前线去才能写出好作品,留在后方就与生活隔离”的看法,认为“我们并没有和生活隔离,比如躲警报,这也是战时生活,不过我们抓不到罢了,即使我们上前线……如果抓不住,也就写不出来。”萧红的抗战作品甚少提及抗战正面战场,活跃在文中的皆是些平民百姓、妇孺老弱等。萧红以独具慧眼的创作方式,展示了她真实感受到的抗战生活。

(摘编自余娜《从〈孩子的讲演〉看萧红的抗战文学》)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生动再现了欢迎会的场景,以舒缓的叙事节奏展现王根的内心变化,耐人寻味。

B.文本一描写王根在赴欢迎会路上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他活泼可爱、自信能干的性格。

C.文本一画线部分对蜡烛火苗的两次描写,都从侧面写出了人们聆听讲演时虔诚的态度。

D.文本一结尾将月亮拟人化,烘托了寂静严肃的氛围,暗示人们听完讲演后的内心状态。

8.大厅中的人们为什么没有被之前的讲演者打动,却被小王根打动?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9.根据文本二的观点,简要分析文本一中萧红如何独具慧眼地展示抗战生活。(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夫施德者贵不德,受恩者尚必报。是故臣劳勤以为君,而不求其赏;君持施以牧下,而无所德。故《易》曰:“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君悬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

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张孟谈谓襄子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之上赏何也襄子曰:“吾在拘厄之中,不失臣主之礼,唯赫也。子虽有功,皆骄寡人。与赫上赏,不亦可乎?”仲尼闻之曰:“赵襄子可谓善赏士乎!赏一人而天下之人臣莫敢失君臣之礼矣。”

楚、魏会于晋阳,将以伐齐。齐王患之,使人召淳于髡曰:“楚、魏谋欲伐齐,愿先生与寡人共忧之。”淳于髡大笑而不应。王复问之,又复大笑而不应,三问而三不应。王怫然作色曰:“先生以寡人国为戏乎?”淳于髡对曰:“臣不敢以王国为戏也,臣笑臣邻之祠田也。以奁饭与一鲋鱼,其祝曰:‘下田洿邪,得谷百车,蟹堁者宜禾。’臣笑其所以祠者少,而所求者多。”王曰:“善。”赐之千金,革车百乘,立为上卿。

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何哉?”阳虎对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树者过半;今夫堂上之人,亲却臣于君朝。”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

(节选自《说苑·复恩》)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张孟谈谓襄子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之上赏/何也/

B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张孟谈/谓襄子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之上赏/何也/

C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张孟谈/谓襄子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之上赏/何也/

D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张孟谈谓襄子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之上赏/何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厚之至也”与“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厚”字含义不同。

B.“使人召淳于髡曰”与“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两句中的“使”字含义相同。

C.“怫然作色”与“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作”字含义不同。

D.“北见简子”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两句中的“见”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大臣要做到勤勉劳苦来为君主效力而不贪求君主的赏赐,君主要通过掌控施恩来驾驭臣下而不求回报。

B.赵襄子以自己被围困在晋阳时,只有高赫能够对他恪守君臣之礼为由,在事后重赏高赫,这件事得到孔子的高度评价。

C.淳于髡面对齐王希望他与自己分担齐国面临楚、魏两国合力围攻之忧,巧作譬喻,使齐王赐其重金,赠其兵车,授其高位。

D.针对阳虎遭到自己培养的人的排斥而感到委屈一事,赵简子形象地指出根本原因在于阳虎对培养对象选择不当。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笑其所以祠者少,而所求者多。王曰:“善。”

2)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寄黄幾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次韵幾复和答所寄  黄庭坚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

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

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

 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注】①黄幾复,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两人是同乡同窗又是同科出身。②三折肱:三次折断手臂,比喻多次失败。后用“三折肱”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③作个:这个。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对黄幾复的思念之情。两人曾相隔天涯,诗人传书不能,做梦不见。

B.第一首诗颔联运用多种手法,既追忆京城相聚之乐,又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耐人寻味。

C.第一首诗从“持家”“治病”“读书”三方面表现了黄幾复的为人与处境,第二首诗亦然。

D.第一首诗中“不蕲三折肱”和第二首诗中“未堪长袖舞”都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怜惜之意。

15.两首诗的结句都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但所抒发的情感却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生要厚积薄发,庄子《逍遥游》中,谈到大鹏南飞时,从反面阐述了这一观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其“登轼而望之”后才下令追击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千年古刹隆兴寺天王殿前,古朴典雅的宁荣街和荣国府门前,铿锵雄浑的常山战鼓擂起,让人们瞬间穿越历史。

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常山战鼓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逢节庆,谁的鼓声更响,谁的鼓点更密,谁的花式更多,都是要拉开场子比试一番的。已经记不清诞生过几届“鼓王”了,只记得那彩旗猎猎、铁甲闪闪的场面越来越盛大。

七十岁的老艺人张书社带着东杨庄村的常山战鼓队    ①    ,从村镇里的田埂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张书社他们相信:这声响还会传得更远、响得更亮哩!

常山战鼓响起来了,哪能没有“高照”的身影呢?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那在风中摇曳的雉鸡翎,    ②    ;一面面龙凤小旗缠在高高的中幡竹竿上,猎猎生风。几十公斤的中幡在艺人们的身上上下翻飞。“托塔”“二踢脚”“孙猴背剑”“二郎担山”……代表着吉星高照的中幡,似乎有着不倒的魔力。高照,高照,高高地照耀着正定古城的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而在每一次成功飞跃、每一次向上托举的背后都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勇气,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者们不知付出了多少,那是无数次的练习和    ③    ,历经了一次又一次无畏无惧地奋起……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或短语。(3分)

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一个较长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

   ①   。塑料本身并不是污染物,塑料污染的本质是塑料垃圾泄漏到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且难以降解,带来视觉污染、土壤破坏、微塑料等环境危害。面对塑料污染这一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中国大力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有效遏制了塑料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在源头减量上,我们要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②   ,如:购物使用环保袋,外卖选择无餐具,外出自带随行杯……每一点减塑小举措,都是塑料污染治理的大动作。当然,对塑料污染治理而言,核心还是减少塑料垃圾向自然环境中泄漏,关键要做好塑料废弃物回收处置。这需要我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学会   ③   , 将用过的塑料瓶、塑料盒、塑料餐具扔进分类垃圾桶里。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治塑”加油,一起保护地球。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B.自古以来,哪有……他就给十两银子?

C.地上摆着好几堆咸菜,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

D.“今天早上一个老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曾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全国卷)(Word试题+答案详解)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