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高考真题

高考真题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Ⅱ卷(名师点评)

分享:杨老师 2022-04-07 下载支付: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但需要有什么样的网络规范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构成最低层次的网络道德规范。

归纳学术界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五不来认识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或以此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文明上网的负面清单。不伤害——网络行为者既不要有意作恶也不能无意为恶如在网上进行攻击、谩骂诋毁他人的名誉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隐私和利益等。不偷盗——在网络信息空间中要像对待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一样以合法合规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不造假——每一个网民要从不进行信息造假做起确保自己在网上发送的信息是真实的尤其是自媒体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编造耸人听闻或哗众取宠的谣言。不浪费——即不发生信息浪费的行为向网络发送垃圾信息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也会耗费网民的时间和精力。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不盲从——上网时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而上当受骗没有信谣的网民就没有网谣的市场网民就不会被网络污染的策划者所利用不会不明真相卷入人肉搜索或网络围攻。

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而这种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

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所谓反身意识”,可以说是等效意识在自我和他人关系上的延伸即当一个人的不当行为有可能损害到他人时转换视角去设想当自己是这种行为的受害人时会有什么样的切身之痛有了这样的反身意识就会自觉抵制许多不良的网络行为就不会到网上去传播谣言。价值意识在网络行为中有多方面的体现:第一它表现为对他人信息劳动的价值认同从而尊重知识产权;第二重视信息内容的文化意义从而积极传播内容健康的信息;第三意识到网络是信息技术的价值负载从而关注信息技术使用的道德效应。由于技术普遍是负载价值的不当使用网络可能会产生负价值如对网络游戏的沉迷会耽误学业和事业此外网络是内容为王的空间是各种思想交锋的新的疆场青年人尤其是被争夺的对象。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而言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契约意识就是要具有信息契约精神。网络空间中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中新出现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冲突问题冲击了传统的信任机制通过订立契约的方式来规范各自权利和义务成为重构信任机制的重要方式之一。当作为未来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网上讲诚信、守契约、服从大局时网络中新的信任机制可随之形成。

(摘编自肖峰《从底线伦理到担当精神:当代青年的网络文明意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

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

B.网络上充塞的垃圾信息消耗了人们的认知盈余,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

C.青年在进入网络空间时首先应遵从“五不”底线,明确在网络中不能做什么。

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1C [本题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来规范和管理网络错。原文是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可见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B,“导致线上工作效率不如线下错。原文是信息时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来使我们获得了认知盈余但网上的垃圾信息、造谣与辟谣之间的拉锯战又无端消耗了我们的认知盈余”,可见没有对线上线下的工作效率的比较;D,“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错。原文是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是对线上线下的道德要求一致并非线上线下的行为一致。故选C]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五不”是从否定性角度对网络行为作出的规范,如违反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B.基准意识是对网络行为的积极要求,说明“能做什么”比“不能做什么”更重要。

C.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何谓“反身意识”。

D.网络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产生了一些传统信任机制框架内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2B [本题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不能做什么更重要无中生有。原文先介绍了底线意识五不要求然后说底线意识主要是从否定性的角度确立了网络中不能做什么;而一旦在网络空间中产生了行为无疑就是开始了做什么’,只要有行为就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去主导人的行为于是就有了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说是形成积极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可见基准意识是有了网络行为后的肯定意义上的网络行为意识文中并未将二者进行比较谈不上哪个更重要。故选B]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  )

A.没有健全而成熟的网络立法,违法的网络行为不被惩治,文明的网络行为就得不到保护,诚信社会也难以建成。

B.网络行为必须要有文明的观念意识加以引导,而“等效意识”“价值意识”等能够规范人们的网络文明行为。

C.“五不”作为网民尤其是青年们上网的负面清单,可以为网络行为的基准意识提供重要参照。

D.引导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

3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文主要观点是应对青少年进行引导而且制定必要的网络规范。可以从文章第二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得出。A强调了网络立法和惩治的必要性。B强调网络行为要有网络基准意识等文明观念来引导。C强调了五不的底线要求的重要性。以上三项只是原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均不全面。故选D]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

                                    

                                    

                                    

4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开头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第二段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第三段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第四段、第五段从能做什么的基准意识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可见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①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先提出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年的网络行为需要规范这一论点,然后从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两个角度展开论证;②“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又构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

                                    

                                    

                                    

5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题目要求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根据文章提示我们这并不是一道开放型试题考生谈看法不能随意要结合文章内容。谈对某种现象的看法可以指出这种现象的实质、成因、危害最后指出应该怎么做。根据第二段底线伦理或负面清单是共识性最强也是最起码的网络行为规范通过明确不能做什么来列出的网络行为负面清单通常也是有法律强制性的禁区”,可知此种行为有可能触犯法律;根据文章第三段内容可知此种行为违反了五不底线要求;根据文章第五段有关反身意识价值意识的内容可知此种行为正是网络基准意识中价值意识”“反身意识等的缺失造成的。根据以上分析组织语言准确表述。

答案:①这种行为只讲技术不计后果,体现了“价值意识”“反身意识”等的缺失,违反了“五不”底线要求,且有可能触犯法律;②青年人应引以为戒,坚持“五不”,以基准意识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传播健康的信息。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文本一:

放 猖

废 名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一下所以驱疫也。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有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了。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叉当啷当啷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当啷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里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的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出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今年的已经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

(有删改)

文本二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废 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了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鞭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

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脸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

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

6A [本题考查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就是强调猖神庙的小并不能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世俗性应该是放猖这一民俗活动具有的特点。故选A]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花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

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

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

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7D [本题考查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因少暇未写成是一种遗憾不是过失后来写了一篇《放猖》就算弥补了这一遗憾。原文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说的是好像”,并不是真的补过。故选D]

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

                                    

                                    

                                    

                                    

8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画线部分文字记叙的是乡下放猖的习俗一连用了六个,“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跑进去又跑出来”“家家跑遍。一是前文有“‘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连用六个字形象的照应并解说了放猖的内涵;二是连用再现了放猖驱疫习俗中的精彩场景上演了一场快乐的闹剧渲染了一种热烈的氛围使放猖这一民间习俗充满热闹的气氛;三是根据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今年的已经完了可知放猖过程中我是兴奋,“对他们自由自在奔跑是羡慕的。

答案:①照应前文对“猖”的解释,即“‘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②跑是放猖的高潮,文章使用多个“跑”,写出了这一过程的喧闹和纷乱;③连用多个“跑”,节奏较为急促,写出了参与者的兴奋感。

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6)

                                    

                                    

                                    

9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作者写放猖活动乃儿童所喜欢用儿童的视角来写放猖”,用儿童一样纯真而敏感的眼睛来观察用小孩子非理性的直觉来体验。

(1)内心羡慕: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有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了。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叉当啷当啷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我则跟在后面喝彩。作者记述放猖这一习俗时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童真的视角来看待和感知写出孩子对猖兵的极大兴趣以及内心的羡慕之情。

(2)快乐的闹剧: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出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原本严肃、庄重的习俗用孩子的视角来看简直是一出闹剧因为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总是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3)热闹后的寂寞: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今年的已经完了放猖是一年一度进行的对孩子而言热闹的闹剧之后自然是寂寞的。

(4)偶像的破灭: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原本神奇的猖兵在放猖后回归生活的本色在孩子眼里没有了光泽和神奇就像自己的偶像梦破灭了一样。

答案: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童看到的场景和参与的活动;③注重表达儿童的心理,写小孩子的羡慕、寂寞和失落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逖既入谯城石勒遣石虎围谯桓宣救之虎解去。晋王传檄天下称:石虎敢帅犬羊渡河纵毒今遣九军锐卒三万水陆四道径造贼场受祖逖节度。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土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新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拔襄城、城父围谯。豫州刺史祖约不能御退屯寿春。后赵遂取陈留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

A.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B.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C.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D.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0C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少有大志范阳祖逖的谓语和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中夜闻鸡鸣的时间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的宾语,“补充的状态紧密相连中间不能断开也可排除BD两项。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古代长江下游军事重镇,为兵家所重。

B.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文中指后者。

C.部曲,原指古代豪门大族和将领招募的私人军,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

D.传檄,檄指檄文,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传檄即传布檄文。

11C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文中是指部队的编制单位错。从原文来看,“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这里的部曲是指祖逖的私家军队。故选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

B.祖逖北伐,先在谯城遭石虎围攻,幸得桓宣解救;后镇雍丘,屡次派兵邀击后赵军队,使后赵疆土日益缩小;又为攻取河北练兵积谷,与后赵相持。

C.大兴三年秋,朝廷任命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桑,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

D.祖逖死后,后赵频频侵犯河南地区,攻陷襄城、城父,包围谯城,豫州刺史祖约抵挡不住,退驻寿春,后赵攻取陈留,梁、郑之间又重新陷入了骚乱。

12A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仍然尽力支持错。原文是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只给了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连军队都没给让祖逖自己招募算不上尽力支持。故选A]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13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题得分点有:报答复;听听凭;互市互相贸易。(2)题得分点有:补主语;遂成;感激情绪激动。

答案:(1)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

(2)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

14.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

                                    

                                    

                                    

14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两国边境得到暂时安宁的原因有: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土渐蹙”“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士兵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

答案:后赵王石勒主动向祖逖示好,祖逖允许双方贸易,并禁止诸将侵暴后赵百姓。

【参考译文】

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因为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外族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一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铠甲、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当年秋八月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祖逖已经进入谯城石勒派遣石虎包围了谯城桓宣来解救祖逖石虎解围而去。晋王传檄文昭告天下称:石虎胆敢率领犬羊乌合之众渡过黄河荼毒民众现派遣大军、精锐士卒三万由水、陆四路直赴贼寇所在地受祖逖指挥。大兴三年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兵士拦击后赵军队后赵镇守的将士归附祖逖的很多后赵疆土日益缩小。这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诏加封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在军中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业生产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祖逖操练士兵囤积粮食为夺取黄河以北做打算。后赵王石勒很担心这件事于是下令让幽州守吏为祖逖修葺了他祖父、父亲的坟墓安排了两户人家替他们看守祖坟于是给祖逖写了一封信请求互派使者并往来贸易。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祖逖禁止将领们侵犯后赵的百姓。两国边境之间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四年秋七月朝廷让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守合肥祖逖已经扫除了障碍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土地而戴渊突然有一天来统领这里祖逖内心怏怏不乐又听说王敦与刘隗、刁协互相结怨将要有内乱。祖逖知道大功不能告成情绪激动引发重病。九月死在雍丘。豫州的男女百姓都像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谯、梁各地都为祖逖建立祠堂。祖逖去世后后赵多次侵犯黄河以南攻取了襄城、城父包围谯城。豫州刺史祖约不能抵抗退兵驻扎在寿春。后赵于是攻取陈留梁、郑之间又骚乱不安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示儿子

陆 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注】 七月诗:指《诗经··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5C [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错误由颔联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可知作者认为无论是出仕朝廷为官一方还是成为平民百姓躬耕陇亩都要事国以忠事亲以孝并没有在两种方式中做出比较选择。故选C]

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

                                    

                                    

                                    

                                    

16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情感和态度的能力。从题干来看考生要理解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的用意。首先分析诗歌的标题。诗歌标题是示儿子”,可见这是一首教导儿子的诗歌。然后理解题干中两句诗的意思进一步分析诗人这样写的用意。道在六经宁有尽意思是天下大道都在《六经》等书里学贯古今取法先圣学习知识哪里有尽头”,诗人在此指出《六经》的意义包含天下大道这是要求儿孙能够熟读《六经》发奋阅读,“宁有尽是说没有尽头这是让儿孙不能停止不前让儿孙不要自满要谦虚以待。熟读周公七月诗意思是切记一定要熟记背诵周公的七月诗啊”,周公为国为家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诗人要求儿孙好好学习周公的七月诗勤俭耕种发奋读书报效家国这是让儿孙学习先圣心怀国家。

答案:诗人借助这两句话对子孙提出要求:诗书无涯,发奋读书;法乎先圣,修身立事;心怀家国,永存社稷。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2)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

(3)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如下字词:”“”“”“萧萧

答案:(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2)举天下之豪杰 莫能与之争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吃喝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生活在太空我们还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吗?

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_______牙膏:宇航员要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可直接咽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然而吃货的生产力________很快(  )。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与此同时太空食品的种类也丰富了起来。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而且宇航员们还在不停地开发新的太空料理:小饼干、寿司、花生酱冰棍甚至是昨天的咖啡——采访中一位航天飞机的指挥官曾自豪地展示过一批再生水而原料是什么自然_________

然而制订太空菜谱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蔬果在宇宙中最多只能保持两天鲜度空间站中新鲜食品________绝大多数食品只能脱水或加工成罐头运上太空。目前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

A.望而却步   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   寥寥无几

B.踌躇不前   不可低估   心照不宣   寥寥无几

C.望而却步   不可低估   不言而喻   极其稀缺

D.踌躇不前   不胜枚举   心照不宣   极其稀缺

18C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望而却步: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踌躇不前:犹豫不决不敢前进。语境强调太空餐难吃应选望而却步。第二空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可低估:不能小看。语境强调吃货的生产力不可小看应选不可低估。第三空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前面有自然”,强调不说就明白应选不言而喻。第四空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极其稀缺:极其稀少短缺。此处强调空间站中新鲜食品极少应填极其稀缺。故选C]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

A.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并且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B.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C.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而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D.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还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19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洁连贯衔接的能力。语境强调的是人们的创造力应保持人们就发明了……”的句子结构排除CD两项;还有咖啡杯和煎锅与前文形成语意递进句首应用递进连词并且表并列排除A项。故选B]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

A.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B.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C.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D.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20A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正因为……使得搭配不当可以删掉正因为”“使得”,也可以把使得改为所以”,或者删掉正因为”,使得前加”,排除B项;二是然而使用错误因为后面的句子是转折句的前半句故改为虽然”,排除CD两项。故选A]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东西方文化不同艺术的表现也不同。一般说来东方艺术重主观_____。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

中国画通常____。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____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

                                    

                                    

                                    

                                    

                                    

21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第空结合上文东方艺术重主观判断横线处应该表达为西方艺术……”,再根据后文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确定前者为客观写实后者为主观虚写从而确定答案:西方艺术重客观。第②空先根据段落特点确定属于观点句总领下文于是根据后文信息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分类”“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花鸟画……”确定应该填写: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第③空根据该段分号确定分句间是并列关系三个层次(人物、山水、花鸟)一一对应参考人物画的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花鸟画的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确定答案为: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①西方艺术重客观 ②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

2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

                                    

                                    

                                    

                                    

                                    

22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所给句子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成分复杂属于长单句把它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即长句化短句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单独成句再分别把复杂成分(多层定语状语等)拿出来作为句子或者短语存在。比如本题中主干句为六尾蝌蚪(主语)摇曳着尾巴(状语)顺流而下(谓语);复杂成分包括状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和定语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分别以句子或短语的形式表达为:山峦映衬的山涧里(偏正短语)潺潺清泉涌出的乱石中(偏正短语);山涧里山峦映衬(主谓句子)乱石中潺潺清泉涌出(主谓句子)等等。

综合以上信息表述为(注意逻辑性)(1)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2)山涧里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3)在山峦映衬的山涧里有潺潺清泉从乱石中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答案: 山涧内山峦映衬,乱石中潺潺清泉不断地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四、写作(60)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 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材料解读】 本题考查解读漫画材料并进行写作的能力。漫画一般带有强烈的讽刺性与幽默性它需要考生结合命题要求将漫画意蕴还原现实而不是就画论画。漫画由4幅图构成内容是字描红。整个材料既有很强的传统文化色彩也有极强的象征意味与传统漫画的幽默讽刺特征有些不一样。材料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出描红这一艺术形式的内涵揭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从整体看4幅图表面上蕴含着这样一个意思即如何写成一个完美的端方的人字。它内含着这样一个人生道理即如何去做人的问题。具体地说审题的关键在于这4幅图的文字说明。字描红的每一笔画的内容就是字书写的说明象征的是做人的原则。第一笔撇象征的是低调的做人原则第二幅则代表的是中庸之道第三幅象征的是整个做人原则:低头做事抬头做人。考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几幅图的寓意才有可能形成一个正确的立意再结合作文的其他要求选择材料布局谋篇书写成文。

高考作文审题另一关键还在于材料的说明针对漫画命题者要求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因此这则作文写作的关键还要抓住整体性新时代青年这两个关键词。如果考生的作文仅就漫画的做人象征意味来写则仅抓住了漫画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新时代青年的生活、理想、信念、为人处事、学业事业等方面来立意。只有这样作文才能写得活写得深。

【作文立意】 1.写人即做人走好每一步;

2面对困境应该逆流而上静水深流;

3追梦路上应该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4成功在即应该低调含蓄心境淡然。

【参考素材】

1欲书写精彩人生描红美好未来当在逆境谋出路在顺境隐锋芒。

《少年班》里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在命运需要你逆风飞翔时选择随风而去。作为青年人我们要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要无惧苦难不畏艰险要拿出一往无前的姿态、风雨兼程的状态、风雨无阻的心态在逆境中谋出路将那布满荆棘的泥泞小路变成铺满鲜花的原野。而当鲜花遍布原野时也万万不可急着向世人炫耀花的美艳与芳香只是默默积攒力量静待结果。老英雄张富清不正是如此?逆境中他勇于冲锋一往无前顺境中他急流勇退深藏功与名终其一生始终默默奉献、不改本色。

2蕴藏在字里的智慧无疑更加隽永。逆锋起笔藏而不露看起来是退而不进主动收起了自己的羽翼和锋芒。但是,“退从来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自我修炼、厚积薄发的人生过程。写罢一撇捺以中锋起笔映射着我们在人生中初露峥嵘的时刻这时确保自己走在不偏不倚的正道之上远比追逐浮名虚利更加重要。顿笔处的停滞迂回既可以理解为奋斗途中遇到的瓶颈与障碍也可以理解为知天命后的沉淀与升华。缓缓出头的笔法一方面告诫着我们:戒骄戒躁方能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宽慰着我们:只要有积淀时间自然会让我们等到出头的那天。

人生如字字如人生。无心看去字只是字笔画也只是笔画但是只要用心体会一撇一捺便可道尽人生感悟。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Ⅱ卷(名师点评)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