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月考试题

月考试题

2024-2025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上9月月考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分享:杨老师 2024-09-21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一、现代文阅读(35)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漫漫长河,孕育了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优良传统,重德作为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念,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止于至善的圣贤境界。《大学》开宗明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学历来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价值,立德即明明德而完成修身,树立圣人之大德,是内圣的功夫,而立功”“立言外王的功夫,彰显了儒家一贯主张的内圣外王之道。其中,内圣为体,是对内塑造君子人格,具备圣人德才,是一种向内的超越;外王为用,指对外施行王道,建功立业,是一种向外的超越。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正德厚生。当人有了正德,则可敬德保民”“以德配天,使天下归仁,进而通达止于至善的圣贤境界。儒学为仁由己”“忠恕之道”“为政以德”“博施济众等皆是主张正心明道、修身立德,以塑造君子人格、树立家国情怀、涵养圣贤气象。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礼记·礼运篇》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系统论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原则,即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实现定分止争、无诈无虞、和睦太平的美好社会。《论语》提出仁者爱人,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美德,爱人推己及人,即是孔子所云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将之概括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现天下归仁,仁德之君要为民着想,以公心示范天下。诚以仁义公心治理天下国家,则人人效仿,实现天下为公大同社会。

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论语·里仁》有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认为,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故人君修德于上,则万姓归心,四夷向化,而天下为一家。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儒学思想中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和合思想与处世之道。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生息、创造、传承、积累,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对个人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法、行为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我国今天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大道在人心,是非有公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坚定的文化自信,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中国共产党作为追求人类解放、天下一家的政党,朋友圈必将越来越大;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势必为世界持续和平与永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世界人民一道开创美好未来。

(摘编自王艳峰《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材料二 中国古人提出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表达了中国古人崇高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人早就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要达到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目标,需要有天下为公的责任担当。《礼记·礼运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样才能实现《尚书·尧典》中提出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先贤都怀有天下的胸怀,这里的天下是指人类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以其宽广的格局超越了狭隘的国家观,显示出中国古人的雄浑气魄和非凡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发扬了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提倡各个国家之间能够和而不同,相互尊重、携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各国的共同利益诉求,提倡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和责任感落实到实践中,为人类的发展规划了一个共同奋斗目标,也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方向。孔子在《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不断弘扬每个人内心中的光明美德,使人能够通过学习,去污而自新,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家们就对人的本性进行了思考。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把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道德经》中提出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施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这是最接近的品格,道德高尚的人就应该具有水那样的品格。人心和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内在道德原则,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基础。

(摘编自孙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统文化根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其中内圣为体,强调立德外王为用,强调立功”“立言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在儒学思想中有着深厚渊源,爱好和平的思想也是我国今天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C.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下观有宽广的格局,超越了狭隘的国家观,塑造了中国古人的雄浑气魄和非凡智慧。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诉求,体现了大国的担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中华文明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优良传统已融入中国人的个人修养、社会理想和天下情怀中。

B.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正德厚生,有正心明道、修身立德的主张,认为正德的终极目标是使天下归仁

C.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承于儒家思想,体现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D.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是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命运,有助于世界持久和平与永续发展。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中人性的追求的一项是(3)(  )

A.《论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孟子》: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C.《老子》: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D.《墨子》: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

5.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德的价值观念有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偷月饼

月亮升起来了,黄黄的,像一只薄薄的金黄月饼。地上,黑的、白的界限清清明明,树影摇摇晃晃。村庄上静得很,庄心河银晃晃地流着,水声脆脆地唱着。

我们出发了,外婆家里的小狗大黑也跟在后面。干什么?偷月饼!偷东西,肯定不是好人,连狗见了也要咬。但在红蜻蜓故乡,却是古朴淳厚的乡风。中秋晚上,每家每户都要焚香敬神,中秋不敬月,出门遭雨雪。在自己家的天井里,小桌上供上几只月饼,一大碗煮熟的老菱,一管长长的整藕,点燃一炷香,主人公在缭绕的烟雾之中作个揖,说几句吉利的话,然后便回到屋里睡觉,一任月光和清风欣赏品尝。倘若黎明时节,月饼不见了,那最好,全家都高兴。

不知怎的,这乡风渐渐不那么浓了,人们对它有些。已有好几年吃不上月饼了,连糯米元宵也有点勉强了。听说,这几年以粮为,藕塘填了,水面上,只能放水浮莲,吃不到菱了,糯稻不种,自留地也只能偷偷地栽。我和弟弟、妹妹就只有靠了。原来还可以多几家,现在不到了。我们只有到月婆婆家去了。

月婆婆,人说她是个老姑娘。我也不懂什么意思,只晓得有一个人住在那又破又矮的小草棚里,是五保户。她是一个盲人。但走起路来像明目人一样,从来没有跌过跟头,每天还到河边拎水回来用。她靠搓绳卖几个零用钱。每年中秋,月婆婆总要备十几只月饼供供月亮,而月神对她又特别给脸,每次总要吃得光光的。

踏着一路水似的月光,我们几个来到了月婆婆的家门口,悄悄蹲在她屋前的草丛中。月婆婆从草屋里出来了,她瘦精精的,满头银发,双手端着两只大碗,黑乎乎的,大概是刚出锅的老菱,放到供桌上。真怪!哪来的老菱?心急的小胖就要下手,我忙按住他。月婆婆又出来了,颤颤巍巍的双手捧的,是月饼!好像掉了一片饼屑子,月婆婆拈起往嘴里送,又停在半空中,放回,将缺角凑上,那股诱人的油香和甜味散布在空气里,袭扰我们的胃。月婆婆双手作成拱状。向东天那团圆月作了个揖,然后喃喃自语:月公公,今年计划更紧了,我搓的草绳价钱又低,只能买四只,让你挨饿了,明年,再多买些补给你。

声音很低,很虔诚,我们都沉浸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许久,我们都没有敢动,我们有点想回家了,身上凉润润的,下露水了?

月婆婆拿出一张小板凳和一捆捶熟了的稻草,搓起绳来,一股金黄的小溪从她两掌之间涓涓流出,她轻轻哼起了一首古老的歌谣:

凉月巴巴,照见家家;

家家欢乐,天天吃粑;

……

我们静静听着。许久,她放下手中的活,走进屋里,好像睡下了,好像是在叹息,一摞金色的草绳愣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想起了什么,挪了一下身子,又往回一缩,又挪了一下,最后爬出草丛,蹑手蹑脚地走近小桌,将四只月饼捧到手上。小胖和我弟弟跑来帮忙,抓菱角,谁知慌忙之中就将两只碗碰倒在地,清脆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夜。月婆婆的白发在窗口出现了。我们好像看到了她的笑容……

(有删改)

[] 以粮为以粮为纲的谐音,指在农业生产中一切生产都围绕粮食生产来安排,粮食是农业生产的中心和主线,这个口号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来的,反映了党和政府对粮食问题的担忧和重视。这一方针的提出是基于对农业基础地位的科学认识和现实粮食需求的全面把握,对中国社会发展既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带来深刻的历史教训。五保户:常见于我国农村地区,五保对象为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

A.文章以童年趣事入文,记叙了在外婆家玩耍时,跟小胖、的弟弟等一道去月婆婆家里偷吃月饼的经历。

B.月婆婆搓草绳时就像有一股金黄的小溪从她两掌之间涓涓流出,的心被这劳动的场景深深打动,发出由衷的赞美。

C.人们对偷月饼这样的乡风渐渐下来了,连糯米元宵也有点勉强了,因为改革开放后大家看重钱而不重视文化了。

D.我们在月饼抓菱角时,慌忙之中将碗碰倒在地,惊醒了月婆婆,月婆婆也因为贡品被月神收纳了而露出了笑容。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

A.首段六个叠词的使用,以优雅而简洁的语言将月光下乡村的夏夜写得静谧而充满暗示性,让读者感知到一件异样的事情就快发生。

B.文中大量心理描写从的感受出发,将月婆婆供奉月饼与菱角时的怪诞行为写得活灵活现,也写出了我们紧张

C.月婆婆哼的古老歌谣既押韵又富于生活情调,口语化,每句有叠音,修辞手法上既有顶真又有回环,如神来一笔极具美感。

D.从本文可以看出,王干的散文善于写饮食中的人生,从舌尖到心底,都淋漓尽致,哪怕媚俗取巧也在所不惜。

8.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偷月饼这一乡俗?(6)

9.本文很美,但很多人读完后都双眼湿润,请说说有哪些因素给读者带来了忧伤。(6)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节选自《礼记·大学》)

材料二 哀公问政。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节选自《中庸》第二十章)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所生也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致知在格物,成语格物致知即出于此,该成语指推究事物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B为政在人与《墨子·兼爱》中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意思不同。

C嘉善而矜不能与《老子》(第二十四章)自矜者不长意思相同。

D继绝世,举废国绝世与成语绝世无双绝世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礼记·大学》中认为,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项中,一定要以格物为根本。

B.孔子认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最重要的是爱自己的亲人;义就是人们相处应该适宜得当,最重要的是尊敬贤人。

C.孔子在谈治理天下国家的准则时说,能够优待远方的来客,四方的人就会归顺;能够安抚各诸侯国,天下的人自然就敬畏。

D.孔子认为,摒弃小人的谗言,远离美色,轻视钱物,重视道德,能劝勉贤人;对待士人要讲忠诚信义,并以厚禄供养他们。

13.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

(2)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

14.两则材料都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对如何修身各有什么看法?请简要概括。(3)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沁园春

辛弃疾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亲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因谗被劾落职已七年有余,邸报中突然出现其因病辞官的消息,词人百感交集,而作此词以自陈。抖擞……神武门,《南史》载陶弘景身居要职但离群索居。后挂官服于神武门上,上表辞官。《庄子》载,子贡过汉阴,见到一个老人一次又一次抱着瓮从井中取水灌溉田圃,用力多而收效少,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词人以老子自谓,既增添了词的口语化色彩,又突出了词人才高不羁的形象特点。

B.这首词开篇即声明看透人间恩怨的态度,笑尽二字极写词人的潇洒意态,旷达豪放。

C.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三句用典,表明早当勇退,不必待劾之意。

D.这首词语言婉转多姿,句式上呈现散文化的特点;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抒情,风格沉郁。

16.下片描述了词人如今隐居的情状,其中蕴含了词人哪些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6)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了较强的道德约束力。

(2)作为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名著,《礼记·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我们平时晒太阳的主要目的实际上并不是补钙,而是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肠道钙吸收,增加肌肉协调性,预防跌倒。

晒太阳时,紫外线晒到皮肤上,皮肤的7脱氢胆固醇会逐渐转变为维生素D。但如果是隔着玻璃晒太阳,__A__,使得紫外线能量明显衰减,导致维生素D的吸收受到影响,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隔着玻璃晒太阳确实无法促进钙的吸收,甚至还有可能会晒伤。如果实在是无法外出活动的话,也一定要打开窗子,__B__夏天短裤和短袖、冬天露出脸和手就是最佳的选择。

要注意的是,晒太阳的时间并不是越久越好,过长或过短都可能会伤害皮肤。绝大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1020分钟即可,儿童可以时间短些为宜,老人可以适当长些,但一般建议在30分钟之内。如果有需要可以戴墨镜,避免不让阳光直射导致眼睛损伤,戴帽子则可以避免秀发被晒伤。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

19.文中第四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群山绵亘,泉水潆泗,梦泉村静谧地藏于山坳里。老屋石墙,汩汩清泉,历经数百年沧桑,生生不息,见证着村庄的变迁。步入村子,游客络绎不绝,受到商业气息的影响,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偶遇一位卖杏仁的老者,闲聊时,老者指向身后的房屋,将悠远的历史娓娓道来。定睛一瞧,村内民居风格统一,这些石屋皆是石头垒墙、石板铺顶,整体厚重古朴、美观大方。

在村中漫步前行,喧嚣声渐渐散去,石板路曲径通幽,泉水叮咚,轻轻吟唱。泉水旁,青苔斑斑,不由得让人想起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的诗句来。立于山村开阔处,举目四望,便看到齐长城遗址。齐长城如同一条巨龙,横亘在山崖之上,蜿蜒盘旋,雄姿尚在,蔚为壮观。置身此间,仿佛能看到2 000年前的金戈铁马。

如今的梦泉村建成了40多处现代设施与传统风情巧妙融合的特色民宿,让游客多了新体验;搭建的露天营地,与自然天成的山色、泉音相得益彰;特色的研学游线路,让孩童们拥抱大自然……古村落绽放新颜,吸引了八方游客,昔日偏僻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了。

20文中有三个加点的叠词渐渐、轻轻、斑斑,请简要说明它们在语意上分别强调了什么。(3)

2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22.语言文字运用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影响一词,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

(1)导致维生素D的吸收受到影响

(2)受到商业气息的影响

四、写作(60)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三国时期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说: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意思是德行高于众人,众人必定会对他加以诽谤。然而,东汉儒家学者郑玄却认为人们对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意为人们看见品德高尚的人就会仰慕他,看见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效仿他

某中学拟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正方)行高于人,众必仰之(反方)为题举行一场辩论赛,请你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篇辩论词,以一辩的身份进行开篇陈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上9月月考试卷(word试题+答案解析)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