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首页 > 精品试题 > 月考试题

月考试题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新高考)

分享:杨老师 2021-08-20 下载支付: 5 立即下载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卷(新高考)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艺术创作者的跨媒介转换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参与情况至关重要。“距离感”也称“切近感”是影响文学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的核心问题。发挥距离感或切近感的最大优势,以满足接受者的接受舒适或期待,应是跨媒介转换的重要目标。

如下两个有关转换的距离感和切近感的因素,值得特别关注。一是“内视与外视”问题。文学接受动用的是“内视”,传媒艺术接受动用的是“外视”。文学接受过程有抽象性,传媒艺术接受有具象性。因此对于接受者来说,文学有可自由想象的切近感,传媒艺术有易看易懂的切近感。这与文学具有“超验性、陌生化、内在性和神秘性”,而传媒艺术更多的具有“经验性、生活化、熟悉化、外在性”有极大关系。二是“延时与瞬时”问题。文学可以让读者反复阅读、暂停阅读以探寻韵味,阅读过程中提供给读者相当的时间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因自主性和对话性强,对接受者来说,文学有其特殊的切近感。而传媒艺术观看往往是“一次过”,更为重要的是传媒艺术声画快速流转而给观众带来巨大的“惊颤性”,容易压缩甚至取消观众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时间和距离。因这种独特的观众“被包裹感”,使得对于接受者来说,传媒艺术也有其特殊的切近感。

面对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在关注“距离感”也就是“切近感”这个核心问题之外,还不能忽视下面两个问题。一个是“陌生与启动”问题。与面对全新的陌生文学文本时的阅读体验不同,对于观看改编后的传媒艺术作品而言,如果接受者看过原作,就需要有一定甚至较强的“内调适”。毕竟“先入为主”的对情节的了解,甚至对原作的崇拜感等,都是终究会发挥作用的“启动效应”。另一个是“圈层与破圈”问题。“圈层化—大众化(破圈)—再圈层化”的传受过程在当前一些网络文学改编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创作者寻找圈层化的小众化文本,将其加工成受大众追捧的传媒艺术作品,等大众接受的新鲜感和热情消失后,该作品的其他创作形式再次走向圈层化。

(摘编自刘俊、董传礼《简论融媒时代跨媒介转换的创作、接受和审美机制》)

材料二:

影片《阿Q正传》是迄今为止对鲁迅经典文本改编最为成功的作品,创作者对于原著戏谑中含悲悯的精神意蕴把握得非常透彻,并完整地承继了鲁迅作品极强的思想穿透性。经典文本中的阿Q以无业游民的形象出现,加及他诸多毫无逻辑的行径和作品本身的审丑风格,很容易使影片呈现出肤浅滑稽的闹剧形象,但是值得称赞的是,改编者在忠于原著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还借用融合了鲁迅其他作品中的经典之处。比如借用作品《孔乙己》中的典型场所,将聚集阿Q和底层民众的议论场地设定为咸亨酒店,阿Q被枪毙后,酒店老板将他的名字从粉板上擦掉,抱怨道:阿桂还欠我四十五文钱呢。而阿Q在古轩亭口鉴赏了处死革命党人夏瑜的场景,没出数日自己也在此地命丧黄泉。这样的情节借用,不仅巧妙地融合了作品《药》的思想精髓,还完美阐释了鲁迅提出的国民隐匿的生存状态——中国人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作戏来看。而阿Q身着白盔白甲,飘飘然臆想中的革命,只是一场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的荒诞闹剧,永远只是停留在奴役与驱使—被奴役与被驱使的精神贫瘠中,此时,影片的讽刺性和批判性,也在欢快的传统戏曲音乐和明快的色彩转换中达到巅峰。

电影《祝福》的改编也很成功。影片刻意隐去了叙述者的内视角,用大量的篇幅着重描摹祥林嫂夫死子殇的过程,原著中一笔带过的贺老六,被重新刻画为善良笨拙的农民形象,而祥林嫂婚后生活的短暂幸福和接踵而来的巨大悲痛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受众以参与者的身份感知人物的悲剧色彩。

影片中祥林嫂怒砍庙门槛的情节颇受争议,一部分观点认为这种举动并不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表现了祥林嫂的觉醒。笔者认为如果单从阅读文本分析,祥林嫂的反抗显然是缺乏逻辑性和说服力的。但是对于影视改编而言,叙事视角从的内视角转变为俯瞰式的全知视角,将叙事者隐去,说明改编者已经选择舍弃作为寻路者‘我’的困境这一主题内蕴,只是将小说中隐显的部分进行拓充,单纯从祥林嫂被戕害的悲剧性出发,以出逃—抗婚—屈服—追问四大情节板块,凝练出祥林嫂的命运发展轨迹。祥林嫂面临阴(阎罗王)阳(鲁四老爷)两界的磨难排斥,绝望之下怒砍土地庙的门槛,只是因为绝望而产生质疑,并不代表她真正的觉醒,想要与神权观念和夫权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决裂,因此才会引出冰天雪地里人到底有没有魂灵的追问。而且这样的改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破圈意义,毕竟文学经典和影视艺术的受众群体显著不同,创作者为了考量不同群体的观影口味,不得不在剧情改编上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互动。

(摘编自黎荔《文魅、重构、演绎:论鲁迅经典文本的影像跨媒介叙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满足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舒适感和期待感是跨媒介转换目标达成的主要标志。

B.文学有可自由想象的切近感,与文学的超验性、陌生化、内在性和神秘性紧密相关。

C.文学的影像跨媒介叙事中,忠实于原作的精神意蕴,完整承继作品的思想至关重要。

D.电影《祝福》中祥林嫂婚后幸福生活快速流转,使得受众没时间与作者、文本对话。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较于文学,传媒艺术在自主性和对话性方面与接受者的距离较远,在易看易懂方面与接受者的距离更近。

B.读者的文学接受往往是置身事外,而观众的影视接受则需置身其中,从而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被包裹感”。

C.《阿Q正传》的影像改编要避免肤浅滑稽,《祝福》的影像改编则要淡化“寻路者‘我’的困境”这一主题。

D.阅读鲁迅小说《祝福》,有一种特别的切近感,这与“我”的内视角叙事有关,也与文学阅读自主性强有关。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呈总分结构,先提出话题,再从距离感、圈层化等角度论述了影响文学跨媒介转换接受机制的核心问题。

B.材料一以网络文学的跨媒介转换为例,阐释了在跨媒介转换的接受机制中,不能被忽视的“圈层与破圈”问题。

C.材料二从对原著精神意蕴的把握、对鲁迅其他作品的借用等角度,详细分析了影片《阿Q正传》改编成功的原因。

D.材料二从文本阅读和影视改编的不同角度,辩证分析“砍门槛”情节的优劣,对祥林嫂的心理做了新颖的解读。

4两则材料都涉及文学的跨媒介转换,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文学成功转换为影像媒介需要关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画  师

傅 菲

师傅说,带你去一趟楼村。东锦坐在自行车后座,不敢问去干什么。师傅也不说,埋头骑车。骑了半小时,到了一个大村子,又拐入一条很狭窄的弄堂,停在一栋青砖瓦房前。屋里人出门迎接,说:八十多岁的人了,相片也没留下一张,和顺师傅,辛苦你跑一趟了。

屋子不大,有些矮,屋内阴沉沉。东锦,进来吧。师傅喊了他一声。他犹豫地应了一声,拄着拐杖,撇着脚进去。师傅在厢房门前,端给他半碗酒,说:嗍几口。他接过碗,酒进喉咙,针尖一样刺蜇咽喉。东锦看见一个头发散乱的老婆婆,躺在床上。一只黑白毛色的花猫在老婆婆身侧,轻轻叫唤,莹白的烛火在跳动。要画的是一个孤寡老人,离世已四天了。老人是被一个广丰人发现的。中秋刚过没几天,广丰人来收鹅毛鸭毛,推开门,发现老人没了鼻息。

师傅把老人的头发往两边理顺了一下,细看一会儿,再用一张白布盖了老人全身,反身骑车,回了镇里。东锦不明白师傅为什么带自己去楼村,但他怎么也忘不了这一天。

第一次随师傅去死者家作画,东锦只有二十三岁。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成了镇里唯一画遗像的人,在他师傅离家之后。

一天下午,一个三十多岁的矮个子女人,扎两条粗粗的柳辫,穿一双黑头布鞋,鞋头缝了一块四角白布,站在门口,声音颤颤地说:东锦师傅在吗?

有什么事吗?东锦从窗户里探出头,瞧了瞧来人。

女人来到窗户底下,低声说:我想请你画个遗像。

我没画过遗像。

帮我画一张吧。我得给我男人留一张像。女人哀求他。

你用照片放大,挂起来一样的。照片更真实。现在大家都用照片作遗像了。

我男人没留下照片。女人抹抹眼睛,慢慢低下身子,蹲在地上,低声地哭了起来。

东锦默默抽了根烟,说:我跟你去吧,试试看。假如走相了,不能怨我。

她男人是上午断气的。她男人在一家石材厂磨花岗岩面板,干了八年,患上了尘肺病,治了一年多,还是扔下三个孩子走了。三个孩子畏畏缩缩地站在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婆婆身边,呜呜呜地哭。盖在男人身上的白布,显得空荡荡。

他对扎柳辫的女人说:给我倒半碗酒来。闭着眼睛,他一口喝干酒。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撑着床架,坐在床沿。他看见床头墙上,贴着一张鸳鸯的剪纸,尚未完全褪色,窗台的收音机被红布盖着。他摸出一支烟,捏了捏,又把烟塞回烟盒。他的手轻轻地盖在男人双眼上,他的手长久地盖在男人双眼上。他的泪水,泡泉一样涌了出来。

他坐在房间里,静静地坐了两个时辰,也下不了笔。他看着窗外黑幕般的田野,男人的面容清晰地闪现在他脑海里。但他不能那样画。那是一副久病的面容,他不能把这副面容作为遗像传给死者的后人思念、供奉。死者是一个满面忧愁的人,是一个无数事未了的人,也是一个尽责的父亲,是一个尽职的丈夫,是一个体格强壮的石材厂工人,是一个常年外出谋生的人,更是一个有许多美好愿望的人……这样的人,应该有一副什么样的面容?东锦想象着这副面容。死者患病前的样子,应该是这样的:身材魁梧,目光温和,皮肤粗糙,神态憨厚,性格坚忍……于是,他画出了开阔的面部轮廓、粗粝的眼眶、宽厚的嘴唇……

画完画稿,天麻麻亮了。他把画稿镶嵌进了木质玻璃框。这是他画的第一幅遗像。早早地,弟弟骑车载着东锦去了女人所在的村子。女人抱着遗像,身子哆嗦着,号啕大哭。

是的。东锦从没想过自己会去给人画遗像。他以为师傅画遗像,仅仅是当作糊口的手艺,和画年画是一个理。他学过八年素描和水粉,他学的是应用美术,他不擅长人物画。但他看到扎柳辫的女人蹲在墙角抹眼恸哭的样子,已无法拒绝。人离世,最后的面容,浓缩了一生的经历。作为一个画师,他要为他呈现一幅最生动也最美好的画像。

他喝了一口酽茶,回想起师傅离家前的话:每一幅遗像,如一扇黑暗之门。进入黑暗之门的人,在夜空中以星星的名义显现。透过门孔,可以看见火光、海洋和环形山。他的眼眶又红了起来。

(有删改)

文本二

空屋子

贾 想

一个人死了

他的屋子还活着

空荡荡地

站在雾中,雨中,雪中

失去了喧哗

屋子便瘦下来

瘦成更加沉默的事物:

一棵树,一株草,一抔土

不断缩小,在人的眼中

最后瘦成一滴眼泪

在深夜,被想念屋主人的女人

偷偷抹去

又滑落了下来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开头写东锦的师傅只顾着“埋头骑车”,既是因为他将要面对逝者而感到内心沉重,也是出于他对自身工作的尊重。

B.女人穿双黑头布鞋,鞋头缝着块四角白布,表现了女人简朴的形象特点;“声音颤颤”表现了她面对陌生人时的局促心理。

C.东锦长时间静坐,是为平复心中的百般滋味,更是为了有温度地作画,体现了他“‘神似’而非‘形似’”的绘画追求。

D.借由自身经历,他终于明白师傅画遗像的真正原因,而自身也愿意如师傅般为他人画遗像,所以结尾处“他的眼眶又红了起来”。

7下列对文本一、文本二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成了镇里唯一画遗像的人,在他师傅离家之后”,运用变式句,强调他有了新的身份,暗示他对生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B.文本一描写不同逝者的居室环境,第一次描写主要是为了营造氛围,烘托心情;第二次描写则旨在呈现这一家人对生活的态度。

C.文本一第二段的语言风格多样:部分用语生动形象,如“针尖一样刺蜇咽喉”;部分用语贴近现实、极具生活化,如“嗍几口”。

D.文本二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着重书写一个男人生前居住的屋子多次缩小、存在痕迹逐渐被淡化的过程,将情感蕴藏其中。

8东锦第一次独立画遗像,他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一简要说明。(4分)

9文本二是“残酷与温情并存”,文本一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请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晋愍帝建兴元年。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晋元帝大兴三年夏六月,祖逖将韩潜与后赵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出入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余人运上台,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弃担而走。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惧。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及冯铁邀击于汴水,尽获之。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新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逖牙门童建杀新蔡内史周密降于后赵。后赵王斩之,送首于逖曰:“叛臣逃吏,吾之深仇。将军之恶,犹吾恶也。”逖深德之。自是后赵人叛归逖者,逖皆不纳,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四年秋七月甲戌,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八月,豫州刺史祖逖以戴渊吴士,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且已剪荆棘收河南地,而渊雍容统之,意甚怏怏。又闻将有内难,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B.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C.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D.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祭酒,官职名,亦指各类首席、主管。军咨祭酒指首席军事参谋。

B.劝课,指在古代,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勉励督责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发展。

C.互市,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间进行往来贸易的通称。

D.立祠,指修建祠堂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也可为活人立祠,但必须是受民爱戴的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逖力主北伐。他积极向左丞相建言,在缺少兵器兵员的情况下,自铸兵器,自行招募士兵,开始北伐。

B.祖逖善用计谋。他把布袋装上泥土伪装成米袋,又故意让敌人抢去真米,来迷惑敌人,使敌人感到恐惧。

C.祖逖宽厚仁爱。他在军中与将士同甘共苦,全力安抚新归附的人,严禁部将侵犯后赵百姓,使边境安宁。

D.祖逖忧愤病逝。他嫉妒戴渊的才能,不满其接收自己收复的土地,又感到北伐大业难以完成,忧愤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逖使韩潜及冯铁邀击于汴水,尽获之。

(2)祖逖既卒,后赵屡寇河南,梁、郑之间复骚然矣。

14后赵王为缓和与祖逖的关系,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注】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借代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16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2)《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几代人经过不懈努力,陶艺进入了转型期——不仅包括艺术观念、审美取向和创作思想的转变,也是新老艺术家的交替。如今,陶艺与绘画、雕塑、装置等艺术形态相互融合,全方位地介入当代艺术创造。一大批勇于探索的陶艺家和跨界艺术家,以         的技艺、开放的心胸和敏锐的艺术感觉,           陶艺新的生命力,奠定多元发展格局。

整体而言,目前的陶艺创作大体呈现两种状态:一种风格比较         ,内容形式多遵循陶瓷工艺的传统规范和经典样式,创意侧重对当代情怀的寄托和对超然境象的营造,同时追求高品质;一种风格比较豁达,手法造型凸显          的综合性和不囿成规的实验性,同时在立意方面更加贴近当代文化思潮。

18.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娴熟   给予   稳当   广采博取

B.熟练   赋予   稳当   海纳百川

C.娴熟   赋予   稳健   广采博取

D.熟练   给予   稳健   海纳百川

19下列各句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阿Q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

B.等我长大以后,我总感到除了母亲以外,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C.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D.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对其作出修改。(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①        , 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在一定程度上,(         ),这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自然选择。美对于人们的感官来说并不是无处不在的,花和果实由于有绿叶相衬,②        , 更易被昆虫发现、光顾并传粉,而种子也会被鸟类散布开去。至于某些颜色、声音和形态何以能给人及动物以愉悦呢?即最简单的美感,最初是如何获得的呢?这是很难搞清楚的,就如同某种气味和味道,③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

B.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变异充满了整个自然界

C.人类社会处处存在着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

D.我们在变异中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美好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张爱玲在《不得不走的弯路》中写道: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着我说:“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②有时,人生的顺利会产生一种惰性,而人生的曲折会书写一段传奇。傻傻地热爱,傻傻地坚持,傻傻地提问。这就是人在低谷之中,重获生命意义的三个法宝。

③心理学家看来,真正的幸福人生,不是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懂得发现生命中的小美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学校文学社将以“青春应该有的样子”为大标题,向全校同学发起演讲征稿活动,请综合上述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情感真挚的发言稿,谈谈你作为新时代青年对过往及未来的体会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如需本卷完整word版(试卷、答案和答题卡),请从下方下载!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新高考)

微信扫码分享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