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林家铺子》(附习题+答案)
林家铺子 茅盾
凄凉的年关,终于也过去了。镇上的大小铺子倒闭二十八家。欠了林先生三百元货账的聚隆与和源也毕竟倒了。
初四那天晚上,林先生勉强筹措了点钱,办一席酒请铺子里的“相好”吃,商量明天开市的办法。林先生早就筹思过熟透:这铺子开下去呢,眼见得是亏本的生意,不开呢,他一家三口儿简直没有生计,而且到底人家欠他的货账还有四五百,他一关门就更难讨取;惟一的办法是减省开支,但捐税派款是逃不了的,“敲诈”尤其无法躲避,裁去一两个店员罢,家里呢,也无可再省。他觉得只有硬着头皮做下去,他的亏空可能还可以补救。
但要开市,最大的困难是缺货。没有现钱寄到上海去,拿不到货。上海打得更厉害了,赊账是休转这念头。卖底货罢,他店里几乎已淘空,就剩些脸盆毛巾之类,存底还厚。
大家喝了一会闷酒,一个伙计忽然说:
“乱世年头,人比不上狗!听说上海虹口一带人逃光了,东洋人凶得很,不许搬东西。上海房钱涨起几倍。逃出来的人都到乡下来了。昨天镇上就到了一批,看样子都是好好的人家,现在却弄得无家可归!”
寿生听了这话,猛的想起了一个好办法,对林先生说道:
“师傅,这是机会。上海逃来的人,总还有几个钱,他们总要买些日用的东西,是不是?这笔生意,我们赶快去张罗。”
第二天清早,开门鞭炮响过,林家铺子布置得又是一新。新正开市第一天生意不错,到下午四点多钟,居然卖了一百多元,是这镇上近十年来未有的新纪录。
只有一点,使林先生扫兴。铺子的存户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和张寡妇,①不知听了谁的怂恿,都借“要量米吃”的借口,来预支利息;不但支利息,还想拔提一点存款呢!这三位一个是老头子,两个是孤苦的女人,软说不肯,硬来又不成。林先生想了半天觉得只有去求求商会长帮忙。
上灯时分,林先生又在铺子里花几块钱办了一席酒单请商会长,商会长应承了,还夸奖林先生做生意手段高明。②摸着自己的下巴,商会长又笑了一笑,伛过身体来说道:
“有一件事,早就想对你说。镇上的卜局长不知在哪里见过令爱,极为中意;卜局长年将四十,还没有儿子,屋子里虽则放着两个人,都没生育过;要是令爱过去,生下一男半女,就是现成的局长太太。呵,那时,就连我也沾点儿光呢!”
林先生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难题,怔住了。
晚上回到家里,一五一十对林大娘说了。还没说完,林大娘的呃就大发作,光景邻舍都听得清。她勉强抑住了那些涌上来的呃,喘着气说道:
“怎么能够答应,呃,就不是小老婆,呃,呃——我也舍不得阿秀到这样人家去做媳妇。”
③“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
“呃,我们规规矩矩做生意,呃,难道我们不肯,他好抢了去不成?呃——”
“不过他一定要来找讹头生事!这种人比强盗还狠心!”林先生低声说,几乎落下泪来。
这一夜,林家夫妻都没有好生睡觉。
天刚发白,林先生就起身,眼圈儿有点红肿,头里发昏。可是他不能不打起精神招呼生意。午饭的时候,寿生悄悄告诉道:
“外边又有谣言,说是你拆烂污卖一批贱货,捞到几个钱,就打算逃走!”
林先生又气又怕,开不得口。突然来了两个穿制服的人,直闯进来问道:
“谁是林老板?”
林先生慌忙站了起来,还没回答,两个穿制服的拉住他就走。
那天下午,林先生没有回来。
上灯时分,商会长来铺子带给寿生一个消息:林先生被国民党党部扣住了,为的外边谣言林先生打算卷款逃走,然而林先生除有庄款和客账未清外,还有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张寡妇三位孤苦人儿的存款共计六百五十元没有保障,党部里是专替这些孤苦人儿谋利益的,所以把林先生扣起来,要他理直这些存款。
寿生吓得脸都黄了,呆了半晌,方才求道:
“会长先生,求你想想法子。师傅和你老人家向来交情不差,总求你做做好事!”
“你师傅的事,我岂有袖手旁观之理。只是这件事现在弄僵了!老实对你说,我求过卜局长出面讲情,卜局长只要你师傅答允一件事,他是肯帮忙的;我刚才到党部见你师傅,劝他,他也答应了,那不是事情完了么?不料党部里那个黑麻子真可恶,他硬不肯——”
“难道他不给卜局长的面子?”
“就是呀!黑麻子反而噜哩噜说了许多,卜局长几乎下不得台。两个人闹翻了! 他们不同你讲理!谁有势,谁就有理!你去对林大娘说,放心,还没吃苦。不过要想出来,总得花点儿钱!”商会长说着,伸两个指头一扬,就匆匆地走了。
夜里,送去二百元后,寿生和林先生一同回到了铺子。
林先生叹了一口气,有声没气地说道:
“让我死在那边就是了,又花钱弄出来!没有钱,大家还是死路一条!”
又叹一口气,哽咽着说:“货是挖空了!店开不成,债又逼的紧——”
第二天林老板卷款逃走的新闻传遍了全镇。④林家铺子终于倒闭了。
来了几个警察,拿着木棍站在铺子门口阻拦那些看热闹的闲人。
“怎么不让我进去?我有三百块钱的存款呀!我的老本!”朱三阿太扭着瘪嘴唇,弩起了一对发红的已经凹陷的眼睛,发疯似的反复说着一句话:“穷人是一条命,有钱人也是一条命;少了我的钱,我拼老命!”张寡妇抱着五岁的孩子在那里哀求警察放她进去。她一边哭,一边喃喃地诉说着:“阿大的爷呀,你丢下我去了,你知道我是多么苦啊!强盗兵打杀了你……绝子绝孙的林老板又倒了铺子,——我十个指头做出来的百十块钱,没了!啊哟!穷人命苦,有钱人心狠——”陈老七跺着脚和警察动手。陈老七站在最前,已经挨了几棍子。闲人们大乱。朱三阿太老迈,跌倒了,张寡妇慌忙中落掉了鞋子,给人们一冲,也跌在地下,她连滚带爬躲过了许多跳过的和踏上来的脚,站起来跑了一段路,方才觉到她的孩子没有了。她带哭带嚷的快跑,头发纷散;待到她又跑过那倒闭了的林家铺面时,她已经完全疯了!
—— 1932年6月(节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部分,写乡镇许多大小铺子纷纷倒闭,由此切入林家铺子继续艰难开业和最终还是难逃倒闭命运这两个关联话题。
B.年将四十的卜局长想娶林小姐,在铺子前途与女儿幸福的大事上,林母选择了后者,体现了她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亲情观和家庭观。
C.林先生虽身处困难,但仍苦苦挣扎做生意,为了铺子去巴结商会长,答应卜局长婚事,卷款逃走,就为了体现其刻苦耐劳、精明能干的一面。
D.文章结尾部分写林家铺子的倒闭使朱三阿太、张寡妇、陈老七等人失去了生存的依靠,受到致命的打击,拓展了作品映照生活的深广度。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暗示可能有同业者为了挤倒林家铺子,唆使将钱存在铺子的存户去提取本息。
B.句子②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了商会长内心对林先生精明能干的欣赏。
C.句子③中“不过”一词表达出的犹豫,与上文林太太对女儿婚事的反应对比,形成了张力。
D.句子④中“终于”一词流露出林家铺子无法避免倒闭的无奈与某些人的幸灾乐祸之情。
【对点练习】3.社会环境一般是指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的综合。请从社会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概括本文社会环境的特点和该环境对林家铺子的影响。
4.把故事讲好是小说家的任务,茅盾先生巧用心思,体现了高超的“讲故事”艺术。请从小说的情节构思角度,结合文本点评本篇小说用了哪些“讲故事”的艺术,使小说结构集中紧凑的?
【参考答案】
1.C【解析】C.“就为了体现其刻苦耐劳、精明能干的一面”错误。“巴结商会长,答应卜局长婚事,卷款逃走”体现了他懦弱胆小、自私残忍的一面。故选C。
2.B【解析】B.“写出商会长内心对林先生的赞赏”错误,应该是写出了商会长内心对林先生的阴谋算计。故选B。
3.(1)社会政治角度: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社会动荡,百姓逃难到镇上,使林家铺子有了重新开业的喘息机会。②镇上国民党党棍酷吏的捐税派款、敲诈勒索与人身迫害,推动林家铺子一步步走向老板卷款逃跑并倒闭的命运。
(2)经济角度:①林家铺子的亏空没有弥补,存户不信任自己的经济可以得到保障,要求预支利息或提款,间接导致铺子维持艰难。②其他同业者破产,城乡商业萧条,经济凋敝,决定林家铺子必将倒闭的命运。
4.①以林家铺子为线索。围绕着林家铺子的挣扎倒闭展开故事,使情节集中紧凑,简洁有力。
②时空相对集中。大小故事以林家铺子为主要场景,时间集中在年后二三天,形成了严密集中的艺术结构。
③利用对话加快情节节奏。通过对话完成了林家被逼婚、被抓捕迫害、被敲诈勒索等情节叙述,使小说结构紧凑集中。
④情节前后照应。镇上铺子倒闭二十八家与林家铺子倒闭前后照应,使情节显得严密紧凑。
⑤情节对比。铺子重新开张的良好局面与最后的无奈倒闭形成对比,对女儿婚事的不同态度对比,使情节严谨紧凑。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