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现代文阅读Ⅱ

现代文阅读Ⅱ

迟子建《泥泞》(附习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3-12-06 现代文阅读Ⅱ 问答

泥 泞

迟子建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从洁白无瑕的雪写起,但独出机杼地写雪带来的初春的肮脏。开篇新奇,吸引读者。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满怀热情地赞美漫长的冬天里美丽的雪。

③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带着遗憾,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春天丑陋的雪。

④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泥泞总是给人带来不快,但作者大胆的说出了对泥泞的热爱,可谓惊世骇俗。吸引读者探知原委。)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⑤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作者抓住“泥泞”中有代表性事物的特征,把泥泞写得真实生动,又富有情趣,感情色彩与“热爱”泥泞一脉相承。

⑥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再次直抒胸臆,表达热爱泥泞。从具体的泥泞到抽象的泥泞,拓展文章内容,显露文章真意。

⑦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蒙蒙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作者表达对泥泞的主观感情,又客观不矫情。更突出表达对与泥泞相关的苦难、跋涉的铭记。

⑧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进一步彰显作者赋予泥泞的象征意义。引起读者思考,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又何妨?深化题旨。

⑨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回扣开头,再次回到与泥泞相关的雪,表达了辩证的思想。

 

【文章珠玑】

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思考探究】

1.“泥泞”在本文中有何含义,作者借泥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欣赏文中画线语段,并分析其表达特色。

                                                           

                                                           

                                                           

                                                           

参考答案

1.泥泞在本文中指恶劣的自然环境,更代表民族所经历的苦难,屈辱。泥泞诞生了跋涉者,是民族艰辛的历史。作者借热爱泥泞,表达了对艰辛历史的铭记,对淡忘苦难的警示。

2.①抓住泥泞中景物的特点描写。“泥水遍布”,院子里印满“泥印章”等写出了泥泞中特有的情形。

②描写形象生动。“泥印章”“ 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等运用比喻,描摹泥泞中动物爪印的特点,形象可感,流露出作者对泥泞的热爱之情。

③动静结合。写燕子筑巢、动物脚印、孩子奔跑嬉闹等场景有动有静,富有生活情趣。


阅读全文
迟子建《泥泞》(附习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