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归有光《吴山图记》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吴山图记
归有光
⑴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隆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⑵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而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⑶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①于浮屠②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③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⑷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注】①尸祝:本指古代祭祀时担任尸和祝的两类人,此为崇拜祝福之意。②浮屠:梵语的音译,此指佛教。③惓惓:诚恳殷切。
1.第⑴段主要写了吴县的 。
【答案】名胜奇观(风景名胜、山水奇观、山川形胜)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文章第①段,记叙了吴县境内的许多山,其中有当年吴国宫殿所在地的灵岩山,这里还保留着西施的遗迹;以及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等风景美好的地方;另外还有七十二峰坐落三万六千顷浩瀚的太湖中。概括起来,第①段写了吴县的名胜奇观。
2.第⑵段中“好事者绘《吴山图》”目的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把它作为纪念品送给对百姓有恩惠却即将离任的县令魏用晦。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
文章第②段写了作者的同年好友魏用晦担任吴县县令不到三年被朝廷调离升迁,因魏用晦在任时对百姓很又恩惠,有热心人就画了一幅《吴县图》,送给魏用晦作为纪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应邀题画的文章,但作者撇开画的内容技巧不谈,而是以赠图——受图——藏图为线索,写官员与民众的相处之道。
B.作者不刻意雕饰文字而写得清新淡雅,着眼吴县山水画而寓意于山水画外,构思颇为新巧。
C.作者用苏轼一例是为了称赏韩魏公是“不能自忘于其人”的贤者。
D.作者以“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一句收束全文,既起到了点化升华主题的作用,又使得文章情致绵绵,余意不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为了称赏韩魏公”分析错误,作者在这里借“韩魏公”类比,目的是称赏“魏用晦”。
故选C。
4.本文是一篇“记”,具有叙议结合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本文通过记叙吴县百姓绘《吴山图》赠县令和县令求作者为《吴山图》作记的事情,表现了贤明的县令与百姓之间互相怀念的深情,作者借此表达了“令之于民诚重矣”的观点。全文叙事简明,由叙事生发议论,叙议结合,情理并茂。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鉴赏语言,通常从修辞、句式、用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角度去赏析。
本题是一篇“记”,以记叙为主,叙议结合。先记叙了吴县的名胜奇观,再点出曾在吴县任长官的魏用晦,指出魏用晦在任时对百姓有恩惠,百姓送《吴山图》给魏用晦作纪念。之后借赞美魏用晦的事例,表现了贤明的县令与百姓之间互相怀念的深情,表达了“令之于民诚重矣”的观点。全文第①②④段叙事,第③段议论,叙事简明,由叙事生发议论,叙议结合,情理并茂。
【点睛】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吴县、长洲二县,都在吴郡郡治所在地而划界分治的。郡的西面有许多山,都在吴县境内。其中最高的有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等山。而灵岩山,曾经是当年吴国宫殿所在的地方,那里至今还保存着西施的遗迹。至于说到虎丘、剑池,以及天平、尚方、支硎,都是风景美好的地方。而三万六千顷浩瀚的太湖中,有七十二峰坐落其间,则更称得上天下奇观了。
我的同年好友魏用晦君任吴县长官不到三年,就因为政绩赫赫而被朝廷召入任给事中。魏君治理吴县时对百姓很有恩惠,百姓苦留不得,魏君也不忍离去,于是有热心人就画了一幅《吴县图》,来作为临别留念赠给他。
县令对于百姓确实是很重要的。如果县令贤能,那当地的山川草木也会受到他的恩泽,荣耀一方;如果县令不贤能,就会祸及当地的山川草木,使其受到耻辱。魏君对吴县的山川草木,算是增加了它们的光彩吧?有朝一日这里的百姓将在山间选择一处风景优美之地,在佛堂和道观里祭祀他,这本来也是在情理之中。可是魏君已经离开了吴县,为什么仍然会眷恋当地的山川呢?过去苏子瞻称道韩魏公离开黄州任上已经四十多年,往事依然时时不忘,以致写下了思念黄州的诗,苏子瞻为黄州的人把这首诗刻在石碑上。这以后人们才明白贤能的人对于他所到的地方,不仅使那里的百姓不忍忘怀自己,而且连他自己也不会忘记那里的百姓。
如今魏君离开吴县已经三年了,有一天他和我同在内庭,拿出这幅《吴山图》,边欣赏边感叹,于是让我为这事作一篇记文。啊!魏君对吴县的百姓有如此深厚的情谊,吴县的百姓怎么能忘记他呢?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