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苏轼《凌虚台记》

分享:杨老师 2024-08-17 文言文阅读 问答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凌虚台记

苏轼

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①国:即郡国,指州地或府地。物理:事情的常理。祈年、橐泉:秦穆公的祈年宫和橐泉宫。长杨、五柞:汉武帝的长杨猎场和五柞宫。仁寿、九成:宫名,隋文帝建,唐太宗改建为九成宫。

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其

B.而

C.所

D.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含义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找到句子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句意,把握语气,然后选择本空所需要的虚词。结合虽非事之所以损益”“物理有不当然者分析,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常理却不该这样。此处需要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用合适。故选B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从记叙凌虚台入手,娓娓而谈,引人入胜,接着抒发议论,发出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感叹。

B.苏轼看似在记凌虚台,实则提醒太守物极必反的道理,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

C.苏轼借着小小的亭台感怀古今,以小见大,抒发了人事万物变化无常的感慨,有很深的人生哲理。

D.文章结尾写道盖世有是恃者,但不直接点出究竟什么东西是足恃,这就使文章更为含蓄而耐人寻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项,提醒太守物极必反的道理,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错误。结合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分析,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世上确实有足以依凭的东西,但是与台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把凌虚台的愈义和价值化为子虚乌有,由此从根本上否定了台的修筑。故选B

3.能对应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这层意思的一项是(    )。

A.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

B.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

C.昔者荒草野田,岂知有凌虚台耶

D.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选项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

A项,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却不该这样的。不对应。

B项,这之后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突出了台之高。不对应。

C项,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盖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今天这里会有凌虚台呢。以变化流动的眼光来关照它。不对应。

D项,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岂不更难持久。凌虚台尚且不可长久,又何况人事上的得与丧。得丧来去无定。能对应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这层意思。

故选D

4.分析第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的作用。

【答案】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一句,形象写出了太守陈公在山中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引出陈公建造凌虚台的原因,为下文通过凌虚台抒发事物废兴成毁是人所不能预料的感慨做铺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语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分析第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的作用,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杖履逍遥活画出了太守悠然自得的神情,接着,然后三句,又承上叙写台成之后登台观山的情景。这里作者笔墨极为简省,但却突出了台之高和山之奇。前面太守逍遥其下,看见的山宛如旅行人的发髻;这里登台极目,山则踊跃奋迅而出,从而借所见山景的不同衬托了台的高,为下段台取名为凌虚埋下了伏笔。百倍于凌虚台的宫胭如今求其破瓦颓垣犹不可得,凌虚台的未来也就自不待言了。作者又进一步由台及人,夫台犹不足恃议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凌虚台尚且不可长久,又何况人事上的得与丧。

5.对于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于凌虚台的看法,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案】可以先谈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者从凌虚台的兴建和命名谈起,从而引出事物的兴废成毁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指出人世间有足恃不足恃的东西,应该致力于探索真正值得仰仗的东西。再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评价的角度可以是思辨的,也可以是评价其现实意义。如:在我看来,作者的观点略显消极,首先他并未明确,真正足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从而使文章显得有点虚无和沧桑;其次关于事物兴废成毁都是人所不能预料的感慨显出的似乎是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又如:在我看来,苏轼的观点颇具现实意义:外物的兴废都不足以挂怀,只有内心的丰盈才值得仰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及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于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于凌虚台的看法,你是如何看待的,需要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者对于凌虚台的看法,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作者议论纵横,把兴废成毁的自然之理说得鞭辟入里。物之兴废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是立论的基础,作者用它启开议论的笔端,把凌虚台的兴成推广至茫茫时间,以变化流动的眼光来关照它,从而把有化为无,把实变为虚。昔日的荒草野田,今日的凌虚台,这是由无生有;今日的凌虚台,明日的荒草野田,这又是化有为无。兴废成毁交相回旋,无穷无尽,谁都不能知晓。由近及远,从眼前的凌虚台延伸到漫长的历史。作者又进一步由台及人,夫台犹不足恃议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凌虚台尚且不可长久,又何况人事上的得与丧。得丧来去无定,借得台而夸世,则是大错。把凌虚台的愈义和价值化为子虚乌有,由此从根本上否定了台的修筑。应该致力于探索真正值得仰仗的东西。再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评价:评价的角度可以是思辨的,也可以是评价其现实意义。可以赞同他的观点,人需要充实内心;也可以反对他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在南山脚下建城,人们的饮食起居都应该是与山相接触的。四面的山,没有哪一座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近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近的了。在离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应该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住在扶风,还不知道附近有山。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常理却不该这样。这就是修筑凌虚台的原因。

就在凌虚台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在山下自在地扶杖漫步。见到高出树林之上的山峰,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只看见的那人发髻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特殊的景观。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止。这样有人到了台上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虚台很合适。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让我写一篇记。

苏轼回复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是被霜露覆盖的地方,是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的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我曾试着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台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两座宫殿遗址,台南面就是汉武帝的长杨、五柞两座宫殿遗址,台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寿宫、唐朝的九成宫遗址。回想它们一时的兴盛,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胜于凌虚台百倍而已呢!然而几百年后想要寻找它们大概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种庄稼的田亩和长满荆棘的废墟了,何况这座高台!一座高台尚且不能依靠什么求得长久存在,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世上确实有足以依凭的东西,但是与台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我将这些话告诉陈公后,回去写了这篇记。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苏轼《凌虚台记》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