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分享:杨老师 2024-07-09 文言文阅读 问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释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廊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囊,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注】本文是欧阳修为自己的友人、北宋诗人秘演和尚的诗集所作的一篇序文。胠:打开。槖(tuó):袋子,口袋。崛峍:山高而险的样子。

1.对下列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厌:满足

B.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    廓:心胸开阔

C.释秘演诗集序            释:解说、解释

D.二人欢然无所间          间:嫌隙、隔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项,有误。与下文浮屠同义,指僧人,和尚。

故选C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B.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C.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D.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独其诗可行于世于世的后置状语,不可断开,排除CD既习于佛于佛的后置状语,之间不可断开,后面应该断开,排除B

本句译为:秘演相貌雄伟英俊,他的胸中又存有浩然正气,学了佛后,也就没有可用之处了,只有他的诗歌能够流传于世,可是他自己又懒散而不爱惜。

故选A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京师,指国都;也可以指天子的军队,如《左传》中有京师败,日王师败绩于某的说法。本文中指国都。

C.四海,泛指海内之地,也泛指全国各地,即古人所谓天下;也可指世界各地。本文中指后者。

D.布衣,布、麻制的衣服。古时老百姓多穿麻布衣服,因此古人多以布衣借指平民百姓或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四海,泛指海内之地,也泛指全国各地,即古人所谓天下;也可指世界各地。本文中指后者说法错误。本文中指后者错,应当指前者,即全国各地

故选C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的开头说山林屠贩中必有伏而不出智谋雄伟非常之士,直到死也无人知道,隐晦地揭示了一个压抑和埋没人才的社会问题。

B.石曼卿心胸开阔,志向远大,诗也写得十分清爽,因为他常常和一些平民野老一起痛饮大醉,所以不能为当世所用。

C.秘演的模样雄壮威武,胸怀阔大,能抛开一切世俗的念头,喜欢作诗来自求欢乐,他的诗作高雅雄健,受到好友石曼卿的称赞,也深得作者的喜爱。

D.作者以极其简略的笔墨叙述了石曼卿和秘演二人的经历,发出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的感叹,寄寓着某种惆怅和不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因为他常常和一些平民野老一起痛饮大醉,所以不能为当世所用理解错误。石曼卿不能为当世所用,并非因为他常常和一些平民野老一起痛饮大醉。

故选B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译文】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癫狂也不满足。

【解析】,施展,表达;无所,没有……地方(处所);,介词,跟,和,与;,同满足;“布衣野老”,村民百姓。

2)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译文】所以我曾经喜欢和曼卿交游,想通过他来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解析】欲因(之)以阴求天下奇士,省略句;,通过,经由;,暗中;,访求。

3)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

【译文】秘演向北渡黄河,向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合意的人,不得志地回到家乡。

【解析】”“,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动词,到;,符合、适合(心意);,不得志,不得意。

6.本文是一篇为秘演和尚的诗集所写的序文,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亡友石曼卿?

【答案】(1)作者是通过石曼卿而结识秘演和尚,由石曼卿引出秘演和尚行文自然。

2)石曼卿与秘演和尚交最久,性情志趣极为相像,作者通过写石曼卿,可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秘演和尚有大志、遗世独立、气节自高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题干本文是一篇为秘演和尚的诗集所写的序文,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亡友石曼卿,可从行文和表现人物形象等方面切入,展开思考。

结合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分析可知,作者是通过石曼卿而结识秘演和尚,由石曼卿引出秘演和尚行文自然。

结合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分析可知,石曼卿与秘演和尚交最久,性情志趣极为相像,作者通过写石曼卿,可使读者更好地了解秘演和尚有大志、遗世独立、气节自高的形象。

参考译文:

我年轻时因考进士旅居京城,因而有机会遍交当时的贤者豪杰。然而我还认为国家统一了四方,停止了战争,天下休养生息以至于天下太平了四十年,那些智谋雄伟不寻常之人,无处发挥才能,就往往蛰伏不出,山林和市井屠贩里面,必定有直到老死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想要跟从访求他们却无法办到。

后来却认识了我那亡友石曼卿。曼卿的为人,胸怀开阔而有大志。当时的人不能用他的才能,曼卿也不肯委屈自己迁就别人。没有施展志向的地方,就往往跟布衣村民饮酒嬉戏,闹得痛快癞狂也不满足。因此我怀疑所谓蛰伏而不被发现的人,或许会在亲近的交往中得到,所以我曾经喜欢和曼卿交游,想通过他来暗中访求天下奇士。

和尚秘演和曼卿交往最久,也能够将自己遗弃在世俗之外,以崇尚气节来自守清高。两个人相处融合毫无嫌腺。曼卿隐身在酒肆中,秘演则隐匿在寺庙中,他们都是奇男子。然而又都喜欢以诗歌来自我娱乐。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豪迈啊!当时的贤士,都愿意跟从他们交游,我也常常去他们家。十年间,秘演向北渡黄河,向东到济州、郓州,没有(遇上)合意的人,不得志地回到家乡。这时曼卿已经死了,秘演也年老多病。唉!这两个人,我竟看到了他们从壮年而至衰老,那么我自己也将衰老了吧。

曼卿的诗清妙绝伦,可他更称赞秘演的作品,以为典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秘演相貌雄伟英俊,他的胸中又存有浩然正气,学了佛后,也就没有可用之处了,只有他的诗歌能够流传于世,可是他自己又懒散而不爱惜。已经老了,打开他的箱子,还能得到三四百首,都是令人喜爱的作品。

曼卿死后,秘演寂寞无处可去。听说东南地区多山水美景,那儿高峰悬崖陡峭险峻,长江波涛汹涌,很是壮观,便想到那儿去游玩。这就足以了解他人虽老了可是志气尚在。在他临行之时,我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哀。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作序。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