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欧阳修《纵囚论》

分享:杨老师 2024-07-09 文言文阅读 问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公元633年末,唐太宗放三百余名死刑犯回家,约定第二年秋天回到狱中受刑。所有囚犯都按时返回,唐太宗最终赦免了他们。欧阳修对此提出质疑,作此论。贼:窥测,揣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B.然则何为而可//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C.然则何为而可//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D.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囚犯,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

然则何为而可中,表承接,连接,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D

表示句末语气词,表转折,一般放在句首,两个字中间应该断开,排除B

故选C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古代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也泛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常与小人野人对举。

B约其自归以就死金就砺则利(《劝学》)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

C而卒自归无后者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

D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接受;接近,靠近。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句意: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C.错误。都是最终的意思。两句中的字含义相同。句意:那些囚犯最终都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终究没有增减。

D.正确。这样;……的样子。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句意:不是这样的话,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就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

故选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死刑犯是小人之中操行最为恶劣的,指望他们能够做到连君子都很难做到的守信赴死是不合人情的。

B.小人的确是罪大恶极,但只要君王充分施以恩德,小人也能慢慢变为君子,这是欧阳修所不认同的。

C.太宗登基六年来并没能消弭小人犯下恶罪的现象,这一事实证明仅靠君王施恩并不能取得治国实效。

D.欧阳修认为,君王要想真正地实施圣王之治,就不能偶尔纵囚而赦之,而应该顺乎民情,常赦天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就不能偶尔纵囚而赦之,而应该顺乎民情,常赦天下错误。由原文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耳,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可知,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去做,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能说是圣人之法吗?所以说,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自己的名誉。由此可知,对于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可以赦免了死罪,这样的事情可以偶尔做一次,但是不能总做。

故选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译文】太宗做这样的事情,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求取名声。

【解析】,做;所以,用来;,求取。

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译文】因此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违背情理来追求名誉。

【解析】是以,因此;立异,标新立异;,高明;,违背;,追求。

5.文章第三段采用了驳论的手法,请简述其论证思路。

【答案】首先点明要批驳的观点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接着指出太宗纵囚与囚犯自归皆有动机,与恩德和信义都没有关系。最后用太宗施德于天下六年不能使小人不犯罪,来反衬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的不合理,表明此又不通之论也,再次有力批驳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原文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可知,首先点明要批驳的观点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

由原文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可知,接着指出太宗纵囚与囚犯自归皆有动机,与恩德和信义都没有关系。

由原文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可知,最后用太宗施德于天下六年不能使小人不犯罪,来反衬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的不合理,表明此又不通之论也,再次有力批驳观点。

参考译文: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因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

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把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放他们回家,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而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到了规定的时间,那些囚犯最终都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而小人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有过这样的事。我说:太宗做这样的事情,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求取名声。可是怎么会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时,没有料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所以才放回他们呢?又怎么会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没有料到他们自动回来就一定会被赦免自己的死罪,这才又回来呢?料想到囚犯一定会回来这才放他们回家,这是唐太宗从上面窥测到下面囚犯的内心想法;料想到一定会被赦免死罪这才回来,这是下面的囚犯在窥测上面的皇帝的内心想法。我从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窥测对方的内心想法才形成了这种名声,哪里还有皇帝采取恩德感化的办法和囚犯遵守信义的事呢?不是这样的话,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的办法,到这时已经六年了,却不能让小人不犯极恶大罪,只凭一天的恩德感化,就能使囚犯视死如归,而且坚守信义。这是一种说不通的观点啊!

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杀了他而不能赦免。然后再放出一批囚犯,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去做,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能说是圣人之法吗?因此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违背情理来追求名誉。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欧阳修《纵囚论》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