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柳宗元《桐叶封弟辨》

分享:杨老师 2024-07-09 文言文阅读 问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曰:人主之言,不可不慎。(殷)高宗,天子也。即位,谅暗。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惧,患之。高宗乃言曰:“以余一人正四方,余唯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於是遂封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

(《吕氏春秋·重言》)

材料二: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

注:①谅暗:居丧。②唐:古国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③妇、寺:宫中的妃嫔与太监。④史佚:西周史官尹佚。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周公旦可谓善A说矣BCD而令成王益重EF明爱弟之GH有辅王I室之固

【答案】BFH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周公旦可以说是善于劝说了,他一劝说就使成王对言谈更加慎重,使爱护弟弟这种道义彰明,又因为封叔虞于晋而使周王室更加稳固。

周公旦作主语,可谓作谓语,善说作宾语,是句末语气词,故应在B处断开;

成王作既作的宾语,又作重言的主语,“   一称而令成王益重言是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故应在F处断开;

作谓语,爱弟之义作宾语,故应在H处断开。

故应在BFH处断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为庙号,成王为谥号。庙号为帝王专用,谥号则不然;二者都只能用于人去世之后。

B.正,使……端正,与《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用法不同。

C.辞,文中指找借口,与《鸿门宴》大礼不辞小让词义相同。

D.克,文中指约束,与《论语》克己复礼为仁中的词义相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端正;/“,同,名词活用作动词,作典范、作榜样。句意:凭我一己的力量使四方得到纠正。/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

C.错误。,找借口;/计较。句意:决不会迎合他的过失来为他找借口。/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D.正确。句意:要说平常家庭父子之间,尚且不能用这种方式来约束。/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符合于礼的要求,从而达到仁的境界。

故选C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高宗即位以后,正赶上居丧。他考虑到国家系于自己一身,妄下言论影响极大,于是三年都不发表议论。

B.材料一宣扬君无戏言思想;材料二指出帝王的言行均要看实际效果,不应按照君无戏言盲目服从照办。

C.柳宗元通过假设君王与妃嫔太监开玩笑一事,证明了周公只是认为君王的话不能随便说出,并不一定要听从并促成它。

D.柳宗元以家庭中父子相处作比,说明了周公不会作出目光短浅之事,所以封唐叔虞这件事是太史佚促成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D所以封唐叔虞这件事是太史佚促成的错,材料二说倒数第二段说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可见柳宗元的结论是不是周公所该做的事,所以不足凭信,而结尾段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指的是有人说,可见,封唐叔这件事,不是太史佚促成的,这是其他人的看法。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D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

【译文】我听说过,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天子一说话,史官就记下来,乐人就吟诵,士就称述。

【解析】,记载、写下;,乐人;,吟诵;,称述、颂扬。

2)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

【译文】(如果)成王的弟弟理该受封的话,周公应及时向成王进言,不必等他开了玩笑再去祝贺和促成这件事。

【解析】,被封赏;以时,及时;,开玩笑。

5.在柳宗元看来,周公应该如何以道辅佐成王?结合材料二第三段概括分析。

【答案】使君王的行为归于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不迎合君王的过失为他开脱。不束缚逼迫君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根据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概括:使君王的行为归于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2)根据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概括:不迎合君王的过失为他开脱。

3)根据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概括:不束缚逼迫君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君主说话,不可不慎重。殷高宗是天子,即位以后,守孝三年不说话。卿、大夫们很恐惧,对此感到忧虑。高宗这才说道;“凭我一己的力量使四方得到纠正,我唯恐说的话不恰当啊,因此才不说话。”古代的天子,他们对说话慎重到如此地步,所以说的话没有失误的。

周成王与唐叔虞闲居时,摘下梧桐叶子当珪,交给唐叔虞说:“我拿这个亲封你。”叔虞很高兴,把这事告诉了周公。周公向成王请示说:“天子您封叔虞了吧?”成王说。“我是跟叔虞开玩笑呢。”周公回答说:“我听说过,天子没有开 玩笑的话。天子一说话,史官就记下来,乐人就吟诵,士就颂扬。”成王于是就 把叔虞封在晋。周公旦可以说是善于劝说了,他一劝说就使成王对言谈更加慎重,使爱护弟弟这种道义彰明,又因为封叔虞于晋而使周王室更加稳固。

材料二:

古代著作这样记录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梧桐叶子给年幼的弟弟,开玩笑说:“凭着这个给你封国。”周公进来祝贺。成王说:“只是个玩笑。”周公说:“天子不可以随便开玩笑。”于是封小弟弟叔虞于唐。

我认为事情不是这样。(如果)成王的弟弟理该受封的话,周公应及时向成王进言,不必等他开了玩笑再去祝贺和促成;若不该受封,周公竟将一句不合适的戏言促成事实,拿土地、人民交给年幼的孩子,让他成为一国之主,还能称为圣人吗?再说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能随随便便罢了,难道一定要听从并促成它吗?万一碰得不巧,成王拿桐叶跟妃嫔、太监开玩笑,也要完全照此办理吗?大凡君王的德性,在于他如何施行政事。如果处理不当,即使更改十次也不为过,总之在于处理得当,使事情不再能更改为止,又何况是对开玩笑的话呢? 倘若玩笑也一定要奉行,这就是周公教唆成王犯错误了。

我认为周公辅佐成王,当用中正之道加以引导,让他言行举止和戏耍游乐,最终归于不偏不倚的中道,决不会迎合他的过失来为他找借口。又不应当束缚他,驱迫他,像对待牛马那样,操之过急则会坏事。要说平常家庭父子之间,尚且不能用这种方式来约束,何况还有君臣的名分呢?这不过是见识短浅而又自作聪明的人干的事,不是周公所该做的事,所以不足凭信。

有人说:封唐叔这件事,是太史佚促成的。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柳宗元《桐叶封弟辨》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