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分享:杨老师 2024-07-04 文言文阅读 问答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闲,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日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愈再拜。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B.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C.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D.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那在他旁边的人,听见他的呼声和看见这种情形,也不会因为和他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保全他的生命。即使与他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他死去的人,就要拼命跑去用尽力气,弄湿手脚,烧焦毛发,救起他而不会去躲避。

父兄子弟之慈爱是偏正结构,父兄子弟是定语,慈爱是中心词,不能断开,排除AC

尽气是动宾结构,中间不断开;濡手足”“焦毛发结构一致,各自断开,排除D

故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拜,古代礼节,拜两拜,表示恭敬。也作敬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B.左右,文中指称呼对方的客气语。现在则用作方位名词,指左和右两方面。

C若是者何哉若入前为寿《鸿门宴》)两句中的字含义相同。

D.布衣,布制的衣服,文中借指平民百姓,按照规定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分析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能力。

C.“含义相同错。第一个;句意:像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第二个是第二人称代词;句意: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

故选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宰相没有回信,作者感到惶恐不安又不敢逃避,于是斗胆写下第二封信,表示自己宁愿蒙受不可预料的惩罚,也要请求宰相保全他的性命。

B.作者用动人之笔来说明他处境的艰难,他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一样,盼望别人施以援手,他大声呼救,是因为他的形势实在太危急了。

C.作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境艰难的原因,呼唤宰相施救,并认为宰相有办法救助自己,因为宰相看见了作者的处境是会动心同情的。

D.文章最后指出,五六年前宰相提拔过平民百姓,而古代用人,可以从盗贼、守仓库的人中选取,自己足以和那些人相比,因此恳请宰相照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也要请求宰相保全他的性命错,原文而请命于左右是想对方请教的意思,而不是请求保全性命。

故选A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译文】前些日我曾向您呈上书信和所写的文章,等候您的指示总共已经十九天了,还没有得到回音。

【解析】,先前,从前;,总共;,通

(2)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

【译文】有人对我说:您的话是对的,宰相也是了解您的,可是时机不允许有什么办法呢?” 

【解析】,有人;,对、正确;……,怎么办,怎么样。

5.《论语》中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打动宰相,作者在信中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简要概括出三点。

【答案】把自己的处境比作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等待别人来救助。

自己大声呼救,问宰相是准备援救还是不来援救。

有人说宰相没有时机来救助作者,作者就此展开反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第二、三段中,韩愈用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来写自己亟待救援的处境,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把自己的处境比作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等待别人来救助。

接着写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自己大声呼救,问宰相是准备援救还是不来援救。

再以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有人说宰相没有时机来救助作者,作者就此展开反驳,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

最后重申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参考译文: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禀告相公阁下:

     前些日我曾呈上一封书信和所做的文章,等候您的指示已经十九天了,没有得到回音。我惶恐不安不敢离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我宁愿再次领受意想不到的责备,来要求陈述完我的意见,并向您请教。

     我听说:陷入水火之中的人,求人帮忙免除灾难,并不因为那人和自己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呼喊他、指望他。而是希望在他旁边的人,即使与自己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自己死去的,就要大声赶快呼喊,希望他施行仁义。那在他旁边的人,听见他的呼声和看见这种情形,也不会因为和他有父兄子弟一样的慈爱感情才去保全他的生命。即使与他有怨恨,只要还不至于希望他死去的人,就要拼命跑去用尽力气,弄湿手脚,烧焦毛发,救起他而不会去躲避。像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那情形确实危急,他的心情确实叫人可怜。

    我努力学习,并且身体力行有好些年了。我没有考虑道路的艰险和平坦,一直前行没有停止过,以至于陷于穷困饥饿的水深火热中,那种情形既危险又急迫,我已经大声赶快呼喊了,阁下大概也听见和看见了,您是前来救我呢,还是安稳地坐着不来救呢?有人向您说:“有人看见被水淹和被火烧的人,虽然有可以救人的办法却始终没有去救。”阁下您认为他是个仁义君子吗?如果不这样认为,那么像我这样的人,也就是君子应该动心同情的了。

    有人对我说:“你的话是对的,宰相是了解你的,只是时机不许可,怎么办呢?”我认为他不会讲话,实在是他的才能不值得我们贤明宰相的推荐罢了;至于所说的时机,本来就是处在上层地位的人所造成的,并不是上天安排的。前五六年时,宰相向上推荐,尚且有从平民中提拔的,这和今天难道时机不同吗?况且节度使、观察使和防御使、营田使等地位较低的官员,还能够自己荐举判官,而没有区分他已经做过官还是没有做过官的;何况是宰相,我们君主所尊敬的人,却能说“不可”吗?古时候推荐人才,有的从盗贼中选取,有的从管理仓库的人中推荐。今天我这个平民虽然地位低贱,但还是足够和这些人相比的。我的情况窘迫,言辞急切,不知道怎样斟酌才合适,只希望您稍微能施以爱惜人才的心。韩愈再拜。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