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分享:杨老师 2024-05-25 文言文阅读 问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相如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相如因上疏谏曰:“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贵、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株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金帛,历诸国市马。魏征谏曰:“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立,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立,则生深怨。诸蕃闻之具不重中国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赐骑士。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太宗遽令止之。

(魏征《谏遣使市马疏》)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诸蕃闻之A且不重B中国C但使彼国D安宁E则诸国之马不求F自至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西域各国听说这件事,也会看不起我们中原地区。只要能使西域各国安定,那么各国的好马用不着去买,就会自动送上门来。

诸蕃”为主语,“闻”为谓语,“之”为宾语,主谓宾句子结构齐全,宾语后断句,A处断;

中国”作“不重”的宾语,宾语后断句,C处断;

诸国之马”作主语,连词“则”一般用于句首,所以“则”前断句,E处断。

故选ACE。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本义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B.涂,指道路,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的“涂”意思相同。

C.下,指落后,与《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下”意思相同。

D.遽,文中是“就”的意思,“遽”与成语“疾言遽色”中的“遽”意思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涂”都指道路。句意:而喜欢奔驰在有万分之一危险的道路上却认为快乐。/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

C.“‘下’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下”,落后;降低身份或自取下策。句意:怎么在这件事情上的见识,还不如汉文帝、汉光武帝呢?/却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D.正确。“遽”,就/惊慌。句意: 太宗就下令停办了这件事。/说话急躁,神色慌乱。

故选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皇帝爱好驰骋射猎,司马相如跟随身旁,出于皇帝自身安全的考虑,写了这篇奏疏。

B.材料一从逸材之兽和人之不意两个方面来写射猎的危险,劝谏皇上深察无形之危和隐微之祸,及早防备。

C.材料二魏征认为太宗在可汗封立之前就到各国买马,会让西域各国认为太宗的目的并不是专立可汗。

D.材料二唐太宗最终听从了魏征的劝谏,停止买马,并遍施恩惠,说明他善于纳谏,是位贤明的君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并遍施恩惠”错误。由原文“太宗遽令止之”可知,唐太宗最终只是停止了买马,并没有“遍施恩惠”。

故选D。

4.材料一、二同是“劝谏”,但劝谏方式不同,请加以分析。

【答案】材料一,语气委婉,情辞恳切,把抽象的说理同生动的叙事结合了起来。先从皇上亲自打猎说起,接着还从打猎的实际情况考虑,指出可能发生的其它危险,还以“家累千金,坐不垂堂”等语谆谆进谏,从而劝皇上以身体和天下为重,不要再亲自打猎。

材料二,直言不讳的劝谏唐太宗,有理有据。魏征先是明确的指出唐太宗不该买马,这样会让西域和少数民族不服,接着魏征又引述古代汉文帝、光武帝,以及苏则劝谏魏文帝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从古到今,规劝别人是一件难事,更何况是规劝皇帝。但由于作者把自己的说辞操作得语气委婉,情辞恳切,把抽象的说理同生动的叙事结合了起来,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作者的意思虽然很简单明白,但他说得极为婉转。尽管只是为了劝皇上不要打猎,但他先从皇上亲自打猎说起,然后说野兽中可能会有极其凶猛的,而皇上猝不及防,就很可能遇上危险,并把这种危险比作胡、越、羌、夷袭击皇上的车驾,从而把打猎与国家的安危联系了起来。因此,他认为皇上不应该亲自打猎。接着,作者还从打猎的实际情况考虑,指出它还可能发生的其它危险。还以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等语谆谆进谏,希望皇上看到打猎所隐藏的各种祸患,从而劝皇上以身体和天下为重,不要再亲自打猎。本文虽是进谏,但说理生动、恳切,有委婉动人的效果。

材料二,直言不讳的劝谏唐太宗,有理有据。结合“魏征谏曰:‘今发使以立可汗为名,可汗未定立,即诣诸国市马,彼必以为意在市马,不为专立可汗。可汗得立,则不甚怀恩;不得立,则生深怨。诸蕃闻之,具不重中国,但使彼国安宁,则诸国之马不求自至’”可知,魏征先是明确的指出唐太宗不该买马,这样会让西域和少数民族不服;结合“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吾吉行日三十,凶行日五十,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又光武有献千里马及宝剑者,马以驾鼓车,剑以赐骑士。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可知,接着魏征又引述古代汉文帝、光武帝,以及苏则劝谏魏文帝的故事。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促织》)

【译文】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暗合自己的心事,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

【解析】“然”,但是;“隐”,暗;“中”,合;“胸怀”,自己的心事;“藏”,装起来;“示”,给……看。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译文】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

【解析】秋毫”,一点东西;“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府库”,仓库;“待”,等待。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司马相如跟随皇上到长杨一带打猎,这时候天子正喜欢亲自射击狗熊和野猪,驾着车追击野兽。相如因而上书规劝说:“臣听说,有些事物虽然同类而能力不同,所以同是武士,论力气要数乌获,论敏捷要算庆忌,论勇敢必定是孟贲和夏育。以臣的愚陋之见,内心以为人类诚然有这种情况,野兽也应该是这样。如今陛下喜好涉足险境,射击猛兽,万一突然遇上凶猛异常的野兽,它在不能存身的地方惊骇起来,朝着皇上随从车辆扬起的尘土猛扑过来,车子来不及调转车辕,人来不及施展武艺。这时,即使有乌获、逢蒙的技艺都用不上,连枯木朽株都成了防身的障碍了。这就像胡、越起兵于皇上的车驾之下,而羌、夷逼近车厢一样,难道不危险吗? 即使预备周全而万无一失,那种地方也不是身为天子者所应该靠近的。再说,纵然派人先开路而后出行,在大路中间奔驰,尚且不时可能发生脱衔断橛的变故,更何况涉足于荒林草莽之中,驰骋于丘陵山野之上,眼前只顾猎取禽兽的快乐,而内心却没有防备意外的警惕,这种情况下发生灾祸恐怕是很难避免的了。忽视天子的尊贵地位,却不能认为安全,而喜欢奔驰在有万分之一危险的道路上却认为快乐,我私自以为陛下不该这样做。“大凡英明的人能在事情尚未萌发之前就早已预见,智慧的人能在危险尚未形成之时便设法避免,灾祸往往潜伏在隐微的地方,发生于人们疏忽大意的时候。所以俗话说:‘家有千金财,不坐屋檐下。’ 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说明大道理。臣衷心希望陛下留意明察这一点。”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太宗派遣使者到西域封立叶护可汗,使者还没有回来,太宗又令人携带大量金帛到西域各国去买马。魏征劝谏说:“现在派遣的使者是以封立可汗为名义的,可汗尚未封立,就到各国去买马。突厥人一定认为我们的目的是买马,而不是专程去封立可汗。这样,可汗虽然被封立了,他也不会对陛下感恩;立不成的话,就会产生很深的怨恨。西域各国听说这件事,也会看不起我们中原地区。只要能使西域各国安定,那么各国的好马用不着去买,就会自动送上门来。从前汉文帝时,有人献千里马。文帝说:‘我巡幸时每天行进三十里,打仗时每天行进五十里,仪仗走在我的前面,副车跟在我的后面,我单独骑一匹千里马,能走到哪里去呢?’于是给了献马人一些路费,让他回去了。汉光武帝时,有人献千里马和宝剑,光武帝让千里马拉装载战鼓的车,宝剑赐给手下的骑士。今天陛下的所作所为,远远超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武王,怎么在这件事情上的见识,还不如汉文帝、汉光武帝呢?” 还有,魏文帝想寻找西域的大珍珠,苏则说:‘如果陛下恩惠遍及天下,那(珍珠)不找也会自己来,寻找得来的珍珠是不值得珍贵的。’陛下就算不能仰慕汉文帝高尚的德行,能不害怕苏则正直的话吗?” 太宗就下令停办了这件事。

(魏征《谏遣使市马疏》)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