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挖空练习+情景默写(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4-05-24 文言文阅读 问答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转)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突然)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惊骇恻隐怜悯)之心;非所以通“纳”,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求取)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萌芽)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四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通“燃”,燃烧),泉之始流通)。苟能充之,足以安定)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情景默写

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体现了孟子(性善论)的句子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3.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

4.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5.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在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6.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指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心主义思想。

7.《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继而推导出以“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如同“运之掌上那样容易。

8.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两句是说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

9.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得出结论:不忍人之政。

10.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在孟子看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地义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句子是“以不忍人之心”。

11.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的这句话表明:统治阶级需要考虑到被统治阶级的利益,不能只顾自身的享乐,要时刻以仁者之心行爱人之事。

1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尽的观点,指出“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理天下就很容易了。

13.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举例论证,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乃是人的本能。

14.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其论证的依据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在论证方式上属于例证法。

15.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16.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不忍人之心即为“不狠心对待别人的心”,它包括“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本性。

17.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形象地说明其于人的重要性。

18.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19.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的“四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0.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孟子对先秦儒家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21.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性善论”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以上四个句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不仅气势上得到了提升,且其所要表达的“性善论”基本思想,也清晰明了,使人印象深刻。

23.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从文中看,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应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24.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用了比喻的手法,就像火开始燃烧(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就像泉水开始流出(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将“扩而充之的意义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阐述。

25.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中善于运用比喻说理,“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采用喻证法将“扩而充之的意义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阐述。


阅读全文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挖空练习+情景默写(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