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

分享:杨老师 2024-05-18 文言文阅读 问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勠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此仁圣之所以伤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何则?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节选自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是以A狱吏BC为深刻D残贼E而亡FG不顾国HIJ世之大贼也。

【答案】DGI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司法官吏专做残酷苛刻的事,残害人民而没有止境,不顾及国家的祸患,这就是世上的大害。

是以”是连词,可译为“因此”“所以”,表示前面是“狱吏专为深刻”的原因,故中间不能断开;“狱吏”作主语,“为深刻”作谓语和宾语,句意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故应在D处停顿;

而”连接“残贼”和“亡极”,均承前省略主语“狱吏”,故应在G处停顿;

不”作状语,“顾”作谓语,“国患”作宾语,中间不断开,应在I处断开。

故选DGI。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与《苏武传》中空自苦亡人之地词义相同。

B勠力,指合力,与《鸿门宴》中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词义相同。

C意为遭受,与《促织》中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含义相同。

D黎民民众,百姓,与庶民意思相近。其中众多的意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及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正确。句意:没有战争的危险/白白地在这个无人之地受苦。

B.正确。句意:合力齐心,安居家园/我和将军合力攻击秦国。

C.“含义相同”错误。被,遭受/覆盖。句意:受刑罚的人肩膀挨着肩膀站着/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

D.正确。

故选C。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重用司法官吏,不重视讲究仁义的人,导致正直的言论被歪曲,尽忠国事的人不敢说话,而赞美奉承的声音充塞朝廷,国家因此而亡。

B.路温舒认为审理案件的官吏互相勾结,大都想置人于死地,以求自我保全,所以他们把苛刻作为明察,以期得到执法公正的名声。

C.路温舒认为刑狱过于严苛是国家最严重的祸患,从刻木为吏,期不对等俗语可以看出,老百姓对玩弄文字、罗织罪状的断案者深恶痛绝。

D.司马迁认为,国家法网严密的时候,邪恶伪诈的事不断发生,而西汉初年法治环境宽松,官吏治民却成绩斐然,可见国家安定不在于严刑苛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信息的能力。

B.“……置人于死地……所以他们……”错误。根据“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可知,选项错误地把“置人于死地”作为因,将“把苛刻作为明察”“以期得到执法公正的名声”当作果,因果倒置。

故选B。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译文】刑狱是天下的大事,死了的不能再活过来,(斩)断的头不能再接上。

【解析】狱”,判案;“者……也”,判断句;“绝”,砍断;“属”,连接。

2)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班固《苏武传》)

【译文】(缑王)连同卫律所率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

【解析】及”,连同;“将”,率领;“阴”,暗地里,秘密地;“相与”,一起。

5.两则材料在观点上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答案】同:都反对酷刑。

异:材料一将滥施刑罚的根源归咎于“治狱之吏”,材料二肯定以德治天下,反对以刑罚治天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分析材料一,根据“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可知,秦之所以亡,有十个失误,其中一个,到现在仍然存在,即过分重视、重用“治狱之吏”。这些人,“上下相驱,以刻为明”“败法乱正,离亲塞道”,他们竞相追逐,滥施刑罚,以“治狱”越苛刻越好,量刑、判刑越重越好。结果,造成“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文章通过揭露治狱者在审讯时的种种残忍行为,指出狱吏乃是“不顾国患”的“世之大贼”,反对酷刑。

材料二中,作者先引用孔子、老子的话,阐明了道义的重要作用;接着以“信哉是言也”充分肯定了孔子、老子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反对严刑峻法的主张,指出“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最后用汉初刑罚宽简、风气淳厚、百姓平安的事实,从正面证明德治的重要性。最后得出结论:要把国家治理好,办法在于依靠德教,而不是靠严刑峻法。

据以上分析,可得出两则材料都反对酷刑;材料一将滥施刑罚的根源归咎于“治狱之吏”,材料二则肯定以德治天下,反对以刑罚治天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听说秦朝有十条过失,其中一条现在仍然存在,就是关于司法官吏的过失。秦朝时轻视儒术,崇尚武勇,看不起仁义之士,重视司法官吏,合于正道的话被认为是诽谤,防止产生过失的话被认为是迷惑人的邪恶之语。因此,衣冠齐整的儒生不为当时所重用,忠良切实的言论只能郁积在胸中,赞美奉承的声音整天充塞了君主的耳朵,虚假的称誉熏陶着君主的心,实际的灾祸却掩盖起来。这就是秦朝失去天下(亡国)的原因!现在天下,依靠陛下的大恩,没有战争的危险、饥寒的忧患,父子夫妻合力齐心,安居家园。但太平之治还没有周遍天下,则是因为刑狱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啊。刑狱是天下的大事,死了的人不能再活过来,(斩)断的头不能再接上。《尚书》说:‘与其杀死无罪的人,宁肯犯不按成法办案的过错。’现在的司法官吏却不是这样,上下级官员互相勾结,把苛刻作为明察,执法苛刻的人得到了公正的名声,追求公平的人反而多有后患。所以司法官吏都想置人于死地。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憎恨谁,而是保全自己的办法就在于致别人于死罪。因此,死人的血淋漓于刑场,受刑罚的人肩膀挨着肩膀站着,处死刑的计簿上每年数以万计。这就是仁人圣人悲伤的原因。太平之治还没有遍及天下,都是由于这个缘故。按人的常情,平安就喜欢活着,痛苦就想寻死。在棍棒击打之下,要什么口供不能得到呢?因此,被拘禁的人受不了痛苦,就说假话去招供;而官吏办案就把屈打成招当作便利,指出法令的根据,说明他们罪行;上报的时候又害怕驳回,于是玩弄文字,罗织罪状,使人陷入法网。由于上奏的判罪理由完备,即使皋陶听了也要认为死有余辜。为什么呢?因为玩弄文字所构成的罪行很多,玩弄法令条文所构成的罪名也很明确。所以司法官吏专做残酷苛刻的事,残害人民而没有止境,不顾及国家的祸患,这就是世上的大害。所以俗话说:‘就是画地做牢狱,也不打算进去;就是木头刻的狱吏,也一定不要同他对质。’这都是憎恶司法官吏的民谣,是悲痛的语辞。所以国家的祸害,没有比刑狱更厉害的了;败坏法纪,混淆是非,离散亲属,堵塞道义,没有比司法官吏更严重的了。这就是前面说的仍然存在的一条过失。

材料二: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约束,老百姓只求免于犯罪却不懂得羞耻;用道德来引导,用礼义来约束,老百姓不仅能懂得耻辱,而且能够达到自觉地修身。”老子说:“最有德的人不标榜自己有德,因此有德;最无德的人标榜自己有德,因此无德。法令愈加严酷,盗贼便愈多。”太史公说:这些话说得对!法令是治理国家的工具,而不是社会治理得好坏的本源。想当初国家的法网曾经是很严密的,但是邪恶伪诈的事不断发生,发展到极点时,上上下下,都一层一层地规避法网,以至于国家无法振兴起来。在当时,官吏用法治,如同负薪救火、扬汤止沸,都于事无补,不采取强硬严酷的手段,官吏们哪能完成职务而心情愉快呢?主张用道德治理人民的官吏,必然使职务沉滞而不能开展。所以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一样,一定要使诉讼事件不要发生!”“浅俗的士人听说用德治,便嘲笑它”,这些都不是假话。汉朝初年,国家法网宽大得可以漏掉吞舟之鱼,而官吏治民的成绩却很辉煌,没有邪恶的行为,百姓平安无事。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用德,而不在于用刑。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序》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