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②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神位。②附骥尾,指蚊蝇附在马的尾巴上,可以远行千里。后以“附骥尾”比喻依附先辈或名人之后而成名,这里指孔子。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孤竹君A之B二子也C父欲立D叔齐E及父F卒G叔齐H让伯夷。
【答案】CE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让位给长见伯夷。
“孤竹君之二子也”,和前文的“伯夷、叔齐”一起,是判断句,介绍二人的身份,所以C处断开。
“父欲立叔齐”,有完整的主谓宾成分,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后面的“及”是另一句的开头,所以E处断开。
“及父卒”,有动词谓语“卒”,独立成句,后面的“叔齐让伯夷”有新的主语开头,所以G处断开。
故选CEG。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指听说。与《琵琶行》序文中“闻舟中有弹琵琶者”的“闻”词义不同。
B.耻,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中“耻”的用法、意义皆相同。
C.伯,是兄弟间的排行顺序的第一位,文中说的“叔”是第二位,伯夷、叔齐分别是老大、老二。
D.去,古代的意思有很多,在文中加点字的“去”与今天常说的“去某地”的“去”意思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句意: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敬养老人/听到邻舟中有人在夜晚弹奏琵琶。
B.正确,都为意动用法,以……为耻。句意: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C.“‘叔’是第二位,伯夷、叔齐分别是老大、老二”错,“叔”是第三位,伯夷、叔齐分别是老大、老三。
D.离开/到。句意:扶起他们,送走了。/到某一个地方。
故选C。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伯昌即姬昌,他在管辖地能够做到关心老人、扶养老人,伯夷、叔齐欣赏他,所以就打算前去归附他。
B.武王伐纣时,伯夷、叔齐想要阻止他,差点被左右的人杀掉,姜太公认为他们是义人,就让他们离开了。
C.颜渊因吃不饱饭,所以很早就离世了;盗跖天天为非作歹,却延年益寿。这引起了司马迁对天道的思考。
D.如果没有孔子,无论是伯夷、叔齐,还是颜渊,都会被无情的时代埋没,不能像现在这样流传于后世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不能像现在这样流传于后世了”错,依据“得夫子而名益彰”,可知是因为孔夫子而声名更为彰显,而不是“不能像现在这样流传于后世”。
故选D。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译文】像伯夷、叔齐,可以称为善人呢,还是不可以呢?他们像这样积累仁德,具备高洁的品行,却饥饿而死!
【解析】“若”,像;“可谓……非邪”,选择疑问句,“可以称为……,还是不可以呢”;“积仁”,积累仁德;“洁行”,具备高洁的品行;
(2)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译文】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
【解析】“爰及干戈”,就发动战争;“弑”,杀害;“以”,用……身份。
5.伯夷、叔齐被称为商周时期的道德模范,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原因。
【答案】①在父亲决定传位时,二人互相推让。②在周武王准备讨伐商朝的时候,他们站出来向周武王求情。③在商朝灭亡之后,他们就开始隐居,不违背内心意愿,最后活活饿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可知伯夷、叔齐品德高尚,被人称颂的第一个原因是在父亲传位时相互推让。
依据“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可知伯夷、叔齐品德高尚,被人称颂的第二个原因是作为商朝的臣民,在武王准备伐纣时,站出来向周武王求情。
依据“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可知伯夷、叔齐品德高尚,被人称颂的第三个原因时在商朝灭亡之后,感到耻辱,就开始隐居,不违背内心意愿,最后活活饿死。
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让位给长见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得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谁!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像伯夷、叔齐,可以称为善人呢,还是不可以呢?他们像这样积累仁德,具备高洁的品行,却饥饿而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永远穷困潦倒,连糟糠都难得饱足,而且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又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凶横残暴,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龄而死。这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规矩,专门违犯法律,然而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富贵丰厚连续几代都不曾断绝。有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反而遭受祸殃的人,是多得没法数的。我是非常怀疑的,如果说这便是天道,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呢?
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现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
“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传扬。”贾谊说:“贪婪的人为财而丢命,壮烈之士为名而献身,自命不凡者为权势而死,普通老百姓爱惜自己的性命。”《易经·乾卦》说:“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互相辉映,同样种类的事物则互相应求”。“云跟从龙而生,风伴随虎而起,圣人出现,万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伯夷、叔齐虽是贤人,不过因为孔子的赞扬而声名更为昭著。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不过因为追随于孔于之后而德行越发显露。岩穴隐居之士,取舍是如此有规范,这些人名声淹没而不被称道,实在是可悲的事情!民间的普通人,想磨砺德行,建立名声,如果不依附那名望、地位极高的人,哪能留名于后世呢?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