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刘向《战国策·唐雎说信陵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
(1)破秦人,存赵国
(2)事有不可知者
(3)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答案】(1)保全(2)能够(3)憎恨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1)破秦人,存赵国:保全(2)事有不可知者:能够(3)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憎恨。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
【译文】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要见到赵王,我希望你忘记救赵的事。
【解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自”亲自“愿”希望“之”救赵的事。
3.解释句中多义词“谓”的含义。
(1)唐雎谓信陵君曰。
(2)何谓也?
(3)太守谓谁?
【答案】(1)对……说(2)说(3)是
【解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本题属于一词多义(1)唐雎谓信陵君曰:对……说、(2)何谓也:说、(3)太守谓谁:是。
4.比较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的不同。
(1)臣愿君之忘之也。
(2)辍耕之垄上。
(3)怅恨久之。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答案】(1)第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是结构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大德”。
(2)动词,去,往。
(3)助词,凑足音节。
(4)结构助词,“的”。
【解析】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本题中的虚词之的解释如下:(1)臣愿君之忘之也。第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是结构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大德”。(2)辍耕之垄上。动词,去,往。(3)怅恨久之。助词,凑足音节。(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结构助词,“的”。
5.读过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答案】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对自己不居功自傲,对别人应知恩必报。
【解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本题文段较短,考生要注意唐雎对信陵君说的话中的言外之意,根据理解考生不难发现唐雎所要表达的是让信陵君:对自己不居功自傲,对别人应知恩必报。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 ,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信陵君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了秦兵,使赵国得以幸存。赵孝成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这时,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掉的,有不可以不忘掉的。”信陵君说:“这话怎样讲呢?”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不可以知道;我憎恶别人,是不可以让人知道的;别人有恩德于我,是不可以忘记的;我有恩德于别人,是不可以不忘记的。如今,你杀了晋鄙,救下邯郸,打败秦兵,保存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大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你。你很快就会见到赵王了,希望你把救赵王的事忘掉吧!”信陵君说:“无忌我敬遵你的教诲。”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