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戴圣《礼记·杜蒉扬觯》

分享:杨老师 2024-03-24 文言文阅读 问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杜蒉扬觯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也!”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选自《礼记•檀弓》)

【注】杜蒉(kuì):晋平公的厨师。觯(zhì):古代一种酒器。知悼子:知盈,春秋时晋国大夫。平公:晋平公。师旷:晋国主乐大师,盲人,善辨声乐。李调:受晋平公宠幸的近臣。子卯不乐:相传古代暴君商纣王死于甲子日,夏桀死于乙卯日,都不得善终。古人认为这两个日子对国君不吉利,称作忌日。逢忌日,国君不饮宴奏乐。匕():古代一种形似汤勺的取食器具。爵:古代一种酒器。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在 安:哪里

B.曩者尔心或开予 曩:以后

C.寡人亦有过焉 过:过错

D.既毕献 毕:结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B项,“囊者”,以前、刚才。

故选B。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B.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C.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D.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答案】A

【解析】“知悼子在堂”“知悼子”作主语,“在堂”谓语部分;“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斯”,这,一般放在句首,“矣”,句末语气词;“旷也太师也”,判断句,中间不应断开。据以上分析“堂”“矣”后“斯”前断开,排除BCD。

故选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悼子还未安葬,晋平公以及臣属就饮酒作乐,这引起了杜蒉的不满。

B.杜蒉用进门罚酒,却又不发一言、快步离开的独特方式引起晋平公的惊诧。

C.在和晋平公的问答中,杜蒉历数师旷、李调的不是,使平公自悟,进谏含蓄、巧妙。

D.晋平公以“无废斯爵”的告诫,提醒后世子孙牢记杜蒉的谏言,从而促成了“杜举”传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项,“杜蒉历数师旷、李调的不是”错误。也包括自己的不是,可见选项遗漏了信息。

故选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译文】(杜蒉)又斟上酒,自己在堂上面朝北坐下喝了,便下台阶,快步走了出去。

【解析】又酌,省略主语;北面,面朝北,古今异义词语;降,走下台阶;趋,快步走;而,表修饰。

(2)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

【译文】为了吃喝,忘记提醒君上违礼的过失,所以罚他喝酒。

【解析】疾,过失;是以,介词宾语前置,因此、所以;饮,使动用法。

5.从文中看,晋平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晋平公是一个虽耽于享乐,却也虚心求教、知错能改的人。

【解析】“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可见晋平公是一个耽于享乐的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可见也虚心求教。

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可见知错能改。

参考译文:

  知悼子死,还没有下葬。平公饮酒(作乐),师旷、李调陪伴侍奉,敲击编钟(演奏乐曲)。杜蒉从外面来,听到编钟声,说:“(平公)在哪?”(仆人)说:“在寝宫。”杜蒉前往寝宫,拾阶而上。斟酒道:“师旷干了这杯。”又斟酒道:“李调干了这杯。”又斟酒,在大厅的北面(面对平公)坐下干了酒。走下台阶,跑着出去。平公喊他进来,说:“蒉,刚才我心想你可能要开导我,所以不跟你说话。你罚师旷喝酒,是为什么啊?”(杜蒉)说:“子日和卯日不演奏乐曲(据说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县于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纣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后代君王引以为戒,以子卯日为‘疾日’,不演奏乐曲)。知悼子还在堂上(停灵),这事与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师旷,是太师啊。(他)不告诉您道理,所以罚他喝酒啊。”“你罚李调喝酒,(又是)为什么呢?”(杜蒉)说:“李调,是君主身边的近臣。为了一点喝的一点吃食忘记了君主的忌讳,所以罚他喝酒啊。”“你自己(罚自己)喝酒,(又是)为什么呢?”(杜蒉)说:“我杜蒉,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务,却敢干预(对君主)讲道理防范错误的事,所以罚自己喝酒。”平公说:“我也有过错啊。斟酒来罚我。”杜蒉洗干净然后高高举起酒杯。平公对侍从们说:“如果我死了,千万不要丢弃这酒杯啊。”直到今天,(人们)敬完酒后,都要高举酒杯,叫做“杜举”。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戴圣《礼记·杜蒉扬觯》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