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左丘明《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分享:杨老师 2024-02-19 文言文阅读 问答

【原文】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师进,次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与诸侯盟。

(节选自《左传·僖公四年》)

【注解文】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使公(齐桓公)受惊,摇晃船只)于舟,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没有与她断绝关系,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未绝之”)。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率领)诸侯之师(侵犯)蔡。蔡溃,(于是)伐楚。楚子使(派)使节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因此,表因果关系)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料想不到)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通‘汝’,你)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黄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通‘供’,供给),无以缩酒,寡人是(责问);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责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怎敢不供给呢)。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您还是到水边去问吧)。”

师进,(驻扎)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到,去)师。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摆开,陈列)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难道是为了我个人吗?岂,难道;榖,我),先君之好是继(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与不榖同好,如何(你同我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对曰:“君惠徼福(求福)于敝邑之社稷(您如果降恩给敝国的社稷),辱收寡君(辱,谦辞,表示使对方蒙受屈辱),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攻下)?”对曰:“君若以德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把方城山当做城墙),汉水以为池(把汉水当做护城河),虽众,无所用之(虽然军队众多,但也派不上用场)!”

屈完与诸侯(结盟)。



【注】①齐侯:指齐桓公。齐属侯爵,故称齐侯。②楚子:指楚成王。楚属子爵,故称楚子。③包茅:裹成捆的菁茅。茅,菁茅,楚国的特产,用它滤酒。④缩酒:渗酒,滤酒。⑤昭王:周昭王,成王之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B.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C.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D.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

昭王”是“昭王之不复”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应该从“昭王”的前边断开,排除AC;

君”是“君其问诸水滨”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应该从“君”的前边断开,排除B。

故选D。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楚成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先君,意思较为丰富,可以指前代君主,也可指已故的父亲。文中指已故的父亲。

C.“与屈完乘而观之”的“乘”指乘坐,与《曹刿论战》中“公与之乘”的“乘”相同。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社稷”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

B.“文中指已故的父亲”错误,先君这里指“前代君主”。

C.正确。句意:与屈完同乘坐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鲁庄公和曹刿同乘坐一辆战车。

D.正确。

故选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和楚国,有扩展势力的意图。

B.按照管仲的回答,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楚国,只在于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特来查问。

C.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其目的是向楚国示威。

D.作为楚国使者的屈完,在齐桓公面前善于应对、义正词严,最终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只在于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特来查问”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可知,不只是来查问这件事,还有征收贡物。

故选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

译文: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

【解析】“使”,派;“如”,往,到;“退”,后撤军队;“次”,军队驻扎;“次于召陵”状语后置句,正常有序为“于召陵次”。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译文: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

【解析】“若”,如果;“德”,仁德;“绥”,安抚;“服”,顺服。

5.屈完前往齐军交涉,所采用的应对策略与先前的楚国使节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先前所派的使者对齐国是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屈完对齐国的态度,先是比较委婉,说齐桓公来到楚国,是为楚国赐福,紧接着又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害,为齐桓公讲清楚用仁德来安抚诸侯的好处,同时也讲明以武力来震慑天下给齐国带来的危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第二段“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可知,先前所派的使者对齐国是不卑不亢,针锋相对。

根据原文第四段“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可知,屈完对齐国的态度,先是比较委婉,说齐桓公来到楚国,是为楚国赐福,紧接着又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害,为齐桓公讲清楚用仁德来安抚诸侯的好处,同时也讲明以武力来震慑天下给齐国带来的危害。

参考译文:

齐桓公与夫人蔡姬在园林中乘舟游玩,蔡姬故意晃动小船,齐桓公吓得脸色都变了,他阻止蔡姬,蔡姬却不听。齐桓公一怒之下让她回到了蔡国,但没有说与她断绝夫妻关系。蔡姬的哥哥蔡穆侯却让她改嫁了。

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节到齐军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因此牛马走失也到不了双方的疆土。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大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

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

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

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

阅读全文
《古文观止》(选读)专练解析丨左丘明《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