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试题解析 >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

张抡《烛影摇红·上元有怀》(习题+答案)

分享:杨老师 2024-02-02 诗歌鉴赏 问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张抡①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②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

【注】①张抡,字材甫,号莲社居士,开封(今属河南)人,南渡故老。经历靖康之难后,词人于次年(公元1128年)的上元之夜写下了这首感怀之作。②华胥,《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后遂用华胥梦指梦境、仙境或指无所管束的理想之境。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阕“春寒浅”中的“浅”既是描写个人的身体感受,更是抒写词人的内心感受。

B.上阕描绘去年宫中元宵节的热闹繁盛,表达了词人对统治阶级浮华、骄奢的批判。

C.下阕“回首长安”“尘缘未断”写出了词人对故都的无尽思念,亡国之痛愈加深切。

D.本词上阕浓艳,下阕凄婉,抒情诚挚真切,于今昔对比中写出了词人的复杂心绪。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表达了词人对统治阶级浮华、骄奢的批判”错误。上阕词中回忆了去年宫中元宵节的热闹繁盛,对照眼前的漂泊与孤独,表达的是对故国往日繁盛的追思怀念之情。故选B。

15.本词最后三句“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颇具匠心,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直抒胸臆:“满怀幽恨”直接抒发了梦破后的幽怨凄凉;②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末两句将寒灯和雁声相结合,营造了凄凉冷寂的氛围,格外衬托“满腔幽恨”的难以为怀,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催人泪下;③视听结合:一个人相伴孤灯,听着归雁的叫声,视听结合,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冷孤寂;④以声衬静:以归雁的叫声衬托环境的幽静,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凄凉感伤;⑤对比:最后三句与上阕的末三句景语形成对比,更强化了现实中的悲凉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满怀幽恨”的意思是“我满怀深深的哀怨”,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梦破后的幽怨凄凉。②“数点寒灯,几声归雁”的意思是“看着那凄清的几点灯光,耳听那几声凄厉的归雁声”,以“寒灯”和“雁声”结尾,营造了凄凉冷寂的氛围,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抒发了内心的“满腔幽恨”,含蓄蕴藉,感人至深。③“数点寒灯,几声归雁”,寒灯为视觉所见,雁声为耳闻,写寥寥可数的灯光微弱,南飞的大雁偶尔发出令人哀伤的鸣声,表现词人独守空房,寂寞孤苦。从感官角度来赏析,采用的是视听结合的方法,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冷孤寂。④“数点寒灯,几声归雁”,一个人相伴孤灯,听着归雁的叫声,以归雁的叫声衬托环境的清幽静寂,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凄凉、感伤、孤寂之情。⑤最后三句与上阕的末三句“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相对照,对比鲜明,上阕描写热闹繁盛的场景,下阕写己身的凄冷孤寂,突出氛围特点,更强化了现实中的悲凉之情。


阅读全文
张抡《烛影摇红·上元有怀》(习题+答案)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