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原创备课 >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

(统编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作文:如何论证》教学设计+配套课件+课堂学案

分享:杨老师 06-27 必修下册

【素养目标】

1.学习七种论证方法。

2.学习四种论证思维: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对照分析法论证观点。

3、实战演练,应用论证方法,正确看待“底线”。
【教材学情分析】

本单元节选的四篇文言文,均为议论文,从课文中可以学到“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课文内容与单元写作“论证方法”遥相呼应,因此,系统为学生讲解论证方法很有必要,既可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提升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七种论证方法。

难点:学习四种常见论证思维证明论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回顾本单元四篇课文所学过的论证方法,导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

活动: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法。

三、预习检测,以学定教

活动:学生完成第一课时《课堂学案》,熟悉四种基本论证方法。

四、合作探究,学习论证

1、七种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如何用好例证法?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高度概括,所叙述事例的重点部分要突出。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叙事之后要有精当的分析论述,从而将摆事实和讲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

如何用好引证法?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

(三)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如何用好喻证法?

1.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做为设喻的喻体。

2.喻体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做为喻证的喻体与做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  

3.精剖喻体,丝丝入扣。

(四)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运用对比法要注意:  

   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

(五)归谬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六)归纳论证方法是运用归纳推理形式所进行的一种证明方法。它是由具有个别性知识的论据证明一般性知识的论题。

    这种论证方法的论据与论题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若要得到可靠的结论,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不能根据主观需要任意选择一些个别事例为论据;同时必须对每一个别事例进行科学分析,找出论据与论题之间的必然联系。

(七)演绎法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与“归纳法”相对。推论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是一种确实性推理。

运用此法研究问题,首先要正确掌握作为指导思想或依据的一般原理、原则;其次要全面了解所要研究的课题、问题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然后才能推导出一般原理用于特定事物的结论。     

11、四种论证思维

1、因果分析法

含义:就是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结果产生的原因,揭示事例论据与论点间的因果关系。

标志性词语:

“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为何…是因为

练一练 详见PPT

2、假设分析法

含义: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来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标志性词语:

  假如…那么… ;如果…那么…;倘若…就…;试想….那么……。

       练一练 详见PPT

3、归纳分类法

含义: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共同点,紧扣住要证明的论点。

标志性词语:这些都、由此看来

练一练 详见PPT

4、对照分析法

含义:摆出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或同一个事例的正反两方面作对照分析,通过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发现不同,同时还要对它们作进一步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的堆砌,从而突出所论述观点

练一练 详见PPT

五、作文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们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欣赏】

坚守底线,尽显人性本色

①底线,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在比赛中,运动员只有坚守底线才能展现其高超的球技;同样,人的一生只有坚守人性的底线,方可尽显其英雄的本色。

②坚守底线,坚守善良。

③人之初,性本善。拥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是我们做人的底线。

④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在千钧一发之际,二十九岁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学生们守住了生命之门,唱响了善良的乐章,感动了你我,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而还有一些人,竟抛弃了身后的学生,抛弃了善良,抛弃了做人的底线,选择了独善其身!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苟且活了下来;但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没有善良的躯壳,失去底线的人生,与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呢?

⑤坚守底线,坚守诚信。

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以诚信为本,诚信待人,诚信做事,应该是我们人性的底线。

⑦尾生与女子有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一个诚信。诚信是做人的底线,既然许下了诺言,既然做好了约定,即使失去了生命也要去践约。翻开中华文明史,为了要守住诚信这条底线而用生命去践约的例子又何止尾生一个。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有了易水悲壮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着,才有了化蝶共舞之美,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天地立命,为百姓谋福的诺言,才弹奏了一曲清官之歌,诚信,中国文人不朽的篇章。而假设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呢?那么,最后终将会和放羊的小孩一样,羊成了恶狼的腹中物,徒留自己一个人哭泣,无人问津!

⑧坚守底线,坚守忠贞。

⑨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诸葛亮的话告诉我们,忠诚坚贞应该是我们做人处世的底线。

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夫子一声长叹,纵身投入汨罗江,以死明志,以身殉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从小背上刻下精忠报国的理想,调兵遣将,势如破竹,不受利诱,屡遭诬陷,屈死于风波亭上。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一身傲骨,虽忍受饥饿的煎熬,却维护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屈原、岳飞、朱自清等人因为忠贞祖国,早已流芳百世,载入史册。而像秦桧这样折节叛国的无耻小人和像刘阿斗那样胸无大志,屈膝投降的懦弱之辈呢?他们也早已遭世人唾骂,遗臭万年!善良,感动你我;诚信,奏响壮歌;忠贞,书写尊严。

⑪坚守底线,尽显人性本色。

亮点评析:

第①段以运动员坚守底线引出本文的中心话题,指出“只有坚守人性的底线,方可尽显其英雄的本色”,回扣题目。

第④段先举出张米亚老师坚守底线赢得赞誉的事例,从正面论证观点,再从反面批评那些“失去底线的人生”,正反对比,观点更加鲜明。

第⑦段运用“正因为有了……正因为有了……正因为有了……”排比句式,列举了易水悲歌、化蝶共舞和为天地立命的事例,气势恢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第⑧段与第②⑤段一气贯穿下来,这三个小分论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不同侧面阐释了中心观点。

第⑩段先以屈原、岳飞、朱自清为例,从正面指出他们因“坚守忠贞”,得以流芳百世;再从反面举出秦桧、刘阿斗的例子,强调他们因“折节叛国”“屈膝投降”而遗臭万年。对比鲜明,论证严谨。

【总评】 这篇文章从运动场上的底线入题,引出人性的底线,提出中心论点,自然、简洁而优美。接着从三个方面——坚守底线,坚守善良;坚守底线,坚守诚信;坚守底线,坚守忠贞——进行阐释,论证时或正反对比,或排比举例,或旁征博引,说理深刻透辟。文章取例角度多样,厚古但不薄今,重名人但不轻视凡人,文人、侠客、武将纷纷登场,材料翔实,内容充实。结尾正向归纳,呼应开篇,收束全文,干净利落,语言简洁有力。

板书设计:

七种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四种思维: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对照分析法


在浏览器中输入下载链接和提取码,即可下载完整资源包。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pOteUs8d_t2aHwjJaeL-Q 

提取码:1z6a 

说明:如果下载地址失效或不会下载,请加微信:ypc8808,索取下载地址,感谢您的支持!

 (统编教材必修下)《第八单元作文:如何论证》教学设计+配套课件+课堂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