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原创备课 > 必修下册

必修下册

(统编教材必修下)《阿房宫赋》教学设计+配套课件+课堂学案

分享:杨老师 06-20 必修下册

【素养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议论的写作特色。

3.分析秦灭亡的原因,领会作者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创作此赋的目的。

【教材学情分析】

通过《赤壁赋》的学习,学生对“赋”已有一定的理解,本课作为“文赋”的代表,重点让学生理解赋的特征,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理解赋的特征。通过梳理字词,分析内容,让学生理解“借古讽今”的手法,加深对赋的理解。

【重点难点】

1.梳理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赋”的特征及“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介绍阿房宫,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

遗址在今西安西南的阿房村,1991年,阿房宫遗址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属于世界奇迹。

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

二、出示目标,明确重难

活动:明确目标,指导学法。

三、预习检测,以学定教

活动:学生完成《课堂学案》“课前预学任务”,教师点拨纠错。(略)

四、精讲探究,研读课文

环节一:知人论世

(一)介绍杜牧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出生名门,唐宰相杜佑之孙,26岁中进士,在地方和中央都曾任职。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称“杜樊川”,自号“樊川居士”。

杜牧在文、赋、诗方面皆有建树。

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是继韩愈、柳宗元之后的散文大家。有《樊川文集》传世。

赋——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推动赋由骈俪走向散文化,《阿房宫赋》历来被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

诗——成就最为突出,诗风清丽自然,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二)文体知识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

形式上:

手法:注重铺陈,多对偶、排比、比喻、夸张渲染

语言:讲究词藻和用典,声律和谐,朗朗上口

句式: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

内容上:

    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

    咏物说理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起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则是它的近源,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

    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唐古文运动之后,文人开始用古文笔法作赋,使赋由骈骊(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趋向散文化(句式参差,押韵自由),称为“文赋”。

     《阿房宫赋》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先河之作,更有“古来之赋,此为第一”之誉。

       苏轼《赤壁赋》是典型作品。

       杜牧《阿房宫赋》是开文赋先河的作品。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作者曾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致亡国,实则是借秦之古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环节二:疏通文本

(一)朗读正音

活动:学生听朗读,学习正确读音,整体感知文本。

(二)疏通文意

活动: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挖空练习,积累字词,教师纠错。

环节三:赏析文本

赏析第一段:

1、第一段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的什么特点?

明确:宏伟壮丽

2、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阿房宫的特点?

明确:修辞:夸张 比喻 拟人 反问  通感                                                            

赏析第二段:

1、第二段中杜牧是如何描写宫廷生活的呢?

明确: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靡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作准备,为秦国的灭亡作铺垫。

2、运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阿房宫中生活的奢靡?

明确:排比,夸张,比喻、互文,排比、反衬

赏析第三段:

1、阿房宫最终为何会化为焦土?

明确:秦:骄奢淫逸 百姓:怨气横生

2、第三段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秦始皇对百姓的剥削?

明确:

   铺排即铺陈和排比。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运用比喻和反问,谴责秦朝统治者取用失当,只顾个人享受,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挥霍无度的罪行。

运用排比和对比,突出了阿房宫构件之多,揭示秦乐民苦的现状,暗示秦覆灭的原因。

赏析第四段:

1、第四段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骄奢淫逸自取灭亡

2、结合最后一段,思考杜牧为何要写《阿房宫赋》?

明确:

表面——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奢靡,劳民伤财,终至亡国

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小结: 本文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亡国的历史经验,不爱人民的统治者必将导致灭亡。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报,讽喻当朝统治者切勿重蹈覆辙。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环节四:拓展延伸

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在今天看来,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明确:

①以民为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要勤俭。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③要有忧患意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达标检测,知能迁移

活动:学生完成《课堂学案》“课后固学任务”,教师点拨纠错。(略)

六、作业设计

识记字词,背诵全文。


在浏览器中输入下载链接和提取码,即可下载完整资源包。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y7kOinNy9ksneRAZzJaaw 

提取码:7x95 

说明:如果下载地址失效或不会下载,请加微信:ypc8808,索取下载地址,感谢您的支持!

 (统编教材必修下)《阿房宫赋》教学设计+配套课件+课堂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