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原创备课 > 必修上册

必修上册

(统编必修上)《第一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配套课件+课堂学案

分享:杨老师 10-10 必修上册

【素养目标】

1、了解单元学习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及活动要求。

2、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内容,不断积累诗歌和小说的阅读方法,并应用于实践。

3、学习小说阅读方法,熟悉高考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4、尝试写作诗歌。

【重点难点】

重点: 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内容。

难点:学习小说阅读方法,熟悉高考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圈点勾画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自主阅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诗歌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请欣赏《寒风与春姑娘》:

(该诗运用物理学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借喻“寒风”和“春姑娘”,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就越大”,从而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变“压力”为“动力”,去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近现代诗歌,学习写现代诗。

二、预习检测,以学定教

活动:学生完成《课堂学案》“课前预学任务”,教师点拨纠错。(略)

三、精讲探究,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环节一:请同学们阅读第一单元的导语,圈点勾画并提取关键词,验证我们关于本单元学习方法的思考,看看还能获得哪些启示。(明确目标)

启示:1、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2、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小说和诗歌的独特魅力。

3、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

4、尝试写作诗歌。

环节二:任务驱动——探讨学法

活动:阅读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细化学习内容,思考学习内容实施的具体策略。

1、主题讨论:青春的价值

2、探讨欣赏诗歌的具体方法

3、口诵、心悟、手写——意象、情趣、哲理

欣赏: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评:第1节主要讲为营造幸福生活所做的物质层面的事,第2~3节则主要讲精神层面的事:通信、祝福。需要指出的是,诗人和熟悉者通信,给陌生人祝福,目的都是希望他们幸福,和自己一样幸福。尽管幸福的形式不同,但幸福的体验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所感受到的幸福的绝对自信。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意蕴,如“幸福的闪电”,闪电必须要有撞击——由“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撞击,由明天和今天撞击,由亲人和陌生人撞击……“我只愿”,这是诗人的固执,是对理想的献身,是对美的崇拜。

4、对比阅读

(1)初高中作品对比

初中时学过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作为同一词牌的作品,是否可以把它和《沁园春·长沙》做对比阅读。

(2)古今作品对比

闻一多的《红烛》与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否拥有内在关联,是否可以做对比阅读。

(3)中外作品对比

课文的雪莱《致云雀》是一首诗歌译作,我们是不是找来不同版本的译作做对比阅读,也可以可以找来本诗的英文原作做对比阅读。

环节三:活动任务

活动:布置单元活动任务,学习本单元后,通过单元活动课进行展示讲解。

1、吟诗:从本单元的诗词中选择一首朗诵或者吟唱,要求有配乐。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2、写诗:以下两个诗歌创作的任务,任选其一完成。

①请以2022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青春形象为题材,为他(她)或他们创作一首小诗,展现青春风采,赞美青春精神。

②请以“十六岁花季尽芬芳,七十一载祖国正青春”为题创作一首小诗,书写你的青春梦想,讴歌伟大祖国发展。

欣赏:席慕蓉《青春》

赏析:诗歌开篇那种对青春远逝的无限伤感、那种对生命短暂的无穷幽怨仿佛立刻遮蔽了天空,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是啊,青春易逝,那么青春年少的你该做些什么呢?

四、达标检测,知能迁移

活动:学生完成《课堂学案》“课后固学任务”,教师点拨纠错。

五、作业设计

1、阅读刘心武《青春的门槛》。

2、预习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俄日朵雪峰之侧》

3、完成本课《课堂学案》。


点击下载链接,输入提取码,即可下载完整资源包。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aTQrrt9tiyEkoI7dGUvxw 

提取码:id8r 

说明:如果下载地址失效或不会下载,请加微信:ypc8808,索取下载地址,感谢您的支持!

(统编必修上)《第一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配套课件+课堂学案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