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感人事迹(附课件)
1.张定宇: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的人民英雄
《感动中国》颁奖辞: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 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 ,那一晚 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 ,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张定宇
感人事迹:远去的2020年,有难关,有难题,更让人难忘,也因此,感动在这一年变得必须,必要 ,也那么必然。2020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感动更大的分量,刚刚过去的2020年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留下了很多。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的身影,他们和病毒短兵相接,他们为我们筑起生命的防线,而在这其中有一个脚步蹒跚的身影尤其让我们难忘。
2020年9月8日上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2018年张定宇被确诊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救,最后可能会因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传染病定点医院的院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张定宇和金银潭医院以超常规的方式高速运转,就在张定宇拖着行走不便的双腿夜以继日带领全院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同时,在另外一家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妻子
却感染了新冠病毒,入院接受隔离治疗。面对越来越多的病人,张定宇分身乏术,妻子住院期间只去探望过一次。迈着病痛的双腿,张定宇曾经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
张定宇率领的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
2.陈陆:誓言“守好庐江”浪尖上逆行的他用生命兑现承诺
《感动中国》颁奖辞:最先出发 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陈陆
感人事迹:2020年的夏天,我国的南方多省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危急时刻,我们总能看到一些逆行的人们,一个始终坐在救援冲锋舟最前面的身影永远地被定格在了这个夏天。这是陈陆第一次抽出时间
和家人拍一张全家福,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不曾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合影,就在几个月之后的一场抗洪抢险中,陈陆永远离开了他们。
2020年7月,连续的特大暴雨,让庐江县的降雨量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庐江县很多村庄被大水淹没,同大镇连河村紧急求助,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正在其他村救援的教导员陈陆带领消防战士们迅速前往。这已经是陈陆第411次连续接警了,而这时的陈陆几乎96个小时没有休息,由于长时间的日晒水泡,他已经双腿红肿行走艰难,体力已经透支的陈陆再一次咬牙登上了冲锋舟。水位已经越涨越高,险情突然发生,大圩上的溃口突然被冲开,水流大量涌入,40分钟后船上另外三名落水战士被战友们救起,而陈陆这次却再也没有力气游出水面。
两天之后,在下游两公里的地方,人们最终找到了陈陆的遗体。陈陆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妻子是一名公安民警,一年里陈陆有300多天都住在大队,一个月才能回来一两次跟家人团聚。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最后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来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他36岁的青春年华,永远定格在了抗洪防汛的第一线。
3.公益校长张桂梅——“把时间留给女孩们”
《感动中国》颁奖辞: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张桂梅
感人事迹:在深山里建一座女子高中,不仅仅让贫困的女孩子能够免费入学,还能让她们考上大学 改变命运,这是一个女老师的梦想。她拼命干了十几年,让这些都成为了现实,2002年中学教师张桂梅想要创办一所专门招收贫困女生的免费高中,解决当地贫困山区一些女孩上学困难问题,她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因个人力量有限,张桂梅努力了五年也才筹集到1万元。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她把办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告诉了一位记者,第二天,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见报,引起轰动,之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9月,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张桂梅担任校长,并招来了16名教职员工,山区的女孩基础差,有的连小学都没上过,让她们考上大学困难重重,巨大的压力和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让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肾囊肿、颅骨骨瘤等23种疾病,张桂梅每天靠吃止疼药坚持工作,拒绝住院治疗,她要把时间留给女孩们。
华坪女高建校12年,已经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本科上线率排名丽江市第一。12年间,张桂梅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在崎岖的山路上,她摔断过肋骨 发过高烧,也曾昏倒在路上,她把别人捐给她个人的钱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元全部捐给了山区的女孩们,每个女孩后面都有一个家庭,每个女孩未来都将成为一名妈妈,张桂梅拿命在践行让女孩受高等教育就能改变三代人命运的初衷。
4.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抗癌厨房”温暖万千家庭
《感动中国》颁奖辞: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
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万佐成 熊庚香
感人事迹:在江西南昌一家医院旁边的小巷子里,有一个特殊的厨房,每到饭点 这里都特别热闹,空气当中混杂着各种饭菜的香味,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却处处充满着亲情的温暖。小巷与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这些忙碌着的都是病人家属,他们来到这里炒几个菜,让病床上的亲人能吃到家的味道,一日三餐,炉火熊熊人流熙攘。这个专为病人提供炉火的厨房
被人们称为“抗癌厨房”,厨房的主人就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万佐成夫妻俩,原本在小巷里租几间房炸油条卖早点,2003年的一天,一对年轻父母带着生病的儿子,来到早点铺想借火做菜,这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小炉火,对于他乡求医的人竟如此珍贵,这个意外收获,让万佐成夫妻俩感到格外欣慰。随后夫妻俩新添置了炉子厨具调料,都无偿供大家使用,煤球炉从六个增加到二十几个,一家人的早点铺变成了千百个家的厨房。
春去秋来,万佐成、熊庚香夫妻的厨房,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 ,已近70的他们 ,依然凌晨四点起床备好炉火,迎接每一天的新老客人,365天从不离开。18年,来过的人难以计数,万佐成、熊庚香也许记不住每个人的名字,但所有人却都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在与病魔抗争、
在与亲人相守相伴的日子里,一定有份温暖和欢乐来自爱心厨房。医院里亲人间互相守护,院外爱心厨房完成了另一种守护,无论白天或夜晚,这里总会为你留一个炉火。
5.王海:志愿军的空中雄鹰——“中国人也是一个人”
《感动中国》颁奖辞: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 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 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 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王海
感人事迹:2020年9月19日,军地各界人士前往北京八宝山送别一位老人,他是空军上将,原空军司令员,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海。人们缅怀他,缅怀无数保家卫国不畏牺牲的英雄们。抗美援朝空战初期,美军参战飞机多达1100余架 ,飞行员飞行时间均在1000小时以上,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战飞机不足200架,平均飞行时间不足100小时。即便如此 只要在空中与敌人相遇,每个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都表现出,不畏强敌的勇敢。
1951年11月18日,空三师9团16架飞机奉命升空作战,王海所率一大队6架飞机参加了战斗,他们迎战的是美军60多架F-84战斗机,即使双方实力对比悬殊,王海和年轻的战友们也毫不畏惧,利用米格15战机垂直机动性强的优点,在对方机群中反复近身穿插,打乱敌机队形,并趁势发起猛攻,短短十分钟内 ,王海击落两架敌机 ,他所在的大队共击落5架敌机 ,自己则无一伤亡,打出了5:0的战果。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海共击落 击伤敌机9架 ,因战功卓著王海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率领的空三师九团一大队,共击落击伤敌机29架 ,战绩突出 荣获集体一等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
今天王海驾驶过的战机,依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机身上耀眼的红星,代表着王海击落击伤敌机的战绩,也向后人展示着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而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将被永远铭记。
6.武汉快递员汪勇温暖守护战疫医护人员
《感动中国》颁奖辞: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汪勇
感人事迹:2020年农历大年三十,武汉市民汪勇在一个志愿者群里看到因为武汉全城公交停运,医护人员上下班交通成了问题,汪勇决定前去帮忙。汪勇是一名快递员,家中有父母需要照顾,女儿只有两岁,每月的房贷车贷全靠自己的工资,和疫情前工余时间跑网约车才能还清,疫情发生后他也曾犹豫过,担心万一感染,父母和孩子该怎么办,但当看到医护人员有需要,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后来驰援武汉的医生越来越多,汪勇开始招募志愿者,车队人数迅速扩展到30人出行需求解决之后,汪勇又发现,医院需要防疫装备,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也需要保障,于是汪勇发出求助信息,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为医护人员解决困难。
后来汪勇他们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对接行业协会组织三千人次的理发,找到公司谈判在医院周边投放共享单车和电动车,解决医护人员短程通勤问题,甚至和政府部门协商,让一家被临时停产的,快餐生产企业迅速复工,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继续提供餐饮服务。而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快递员汪勇靠的只有坦诚相见和持之以恒。
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每一个细密的需求,汪勇都可以察觉,也都能够解决,从几千套羽绒背心、洗漱用品、秋衣内衣,到在封城的武汉几乎当天修好手机眼镜汽车,汪勇甚至为医护人员开发了一些需求,譬如送书送零食,假日时送花,微信群里组织红包雨,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
每次带给医护人员的都是感动,让他们觉得有人在陪在身边 一起逆行。
从1月25日到4月8日,志愿者汪勇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安心上班 交给我来解决”,“你别慌 我来接”,“我不关手机”,“你们有需要我会立刻马上出现”,
“把情况告诉我 我去帮你想办法”。
7.谢军:用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
《感动中国》颁奖辞:滴答 滴答,中国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长,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时间无限细分,你让速度不断压缩,三年一腾飞 十年一跨越,当第五十五颗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谢军
感人事迹: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北斗全球组网就此完成,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而打造北斗就像攀登太空中的珠穆朗玛峰,一路艰难曲折。
2006年,由于进口原子钟无法按时到货,刚刚起步不久的北斗二号差点夭折,谢军带领国内数家科研院所同时行动,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技术突破并成功生产出,中国自己的星载铷原子钟。整个过程中谢军长期连续工作,经常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三次晕倒在卫星发射现场,每一次醒来后他都立即赶回岗位。2009年北斗三号卫星开始布局,十多年的时间
谢军带领团队与全国400多家科研院所30多万名科研人员一起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北斗终于爆发出磅礴的力量。
从2017年11月开始,中国在32个月内发射了30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星,全部顺利组网,创造了100%成功率的新纪录,为中国增添了又一件大国重器。
8.毛相林:向绝壁要天路的当代愚公
《感动中国》颁奖辞: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毛相林
感人事迹:2020年11月的一个晚上,重庆市大大小小的室外巨屏,忽然为一个人点亮,他叫毛相林
是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的村委会主任,下庄村地处山谷底部,这里四面绝壁,从谷底到山顶的距离达1千多米,被称为“天坑村”。村里人要出村,就要在接近90度的悬崖上攀爬,这个近400人的村庄被大山阻隔,成了一个深度贫困村。
在下庄村土生土长的毛相林,当时任村支部书记毛相林:我记事以来,到1997年我们村已经摔死了23个人。外地的姑娘也不愿意嫁进来,我们本地的姑娘也不想留下来。
没有路就没有出路,毛相林立志改变村庄的命运,他做出了惊人的决定,为下庄村修一条
通往山外的路。悬崖绝壁几乎无处立足,在这里修路就好比愚公移山,为了动员村民,毛相林带头卖猪卖粮,捐完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又求母亲拿出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金700块钱。他的带动下,每家每户挤出10块钱,筹集了近4000元的启动资金。1997年腊月初八,毛相林一声令下,下庄人在绝壁上打响了向命运抗争的第一炮。
修路的艰险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1999年秋,两名村民被落石砸中摔下了万丈深渊。
毛相林:那一刻我喊话问老百姓还修不修了,可以说男男女女举双手,喊出来修!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我立誓,为了我们子孙后代,就算我们这一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村民们住山顶喝泉水睡山洞,没有炮眼儿放绳凿,没有挖机用双手挖,用大锤钢钎等简单的农牧工具开凿希望。下庄村人修路的决心,让社会各界为之动容,源源不断的物资被送到了下庄。2004年4月,历时7年毛相林带领下庄人硬是凭着决心和毅力在陡峭的崖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
在毛相林的带动和帮助下乡亲们学会了种脐橙,种西瓜,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收获的果实通过这条天路源源不断运往山外,每年带来上百万的收入。2015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下庄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一万两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如今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然闲不下来,带领村民发展生态旅游,让每一个农户都开上农家乐,对于下庄村的未来,他还有更大的梦想。
9.叶嘉莹:希望为不懂诗的人开一扇窗
《感动中国》颁奖辞: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叶嘉莹
感人事迹:有一位老师,她爱诗词、讲诗词、传播诗词之美,她用一生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她叫叶嘉莹。2020年9月10日,鲐背之年的叶嘉莹例行,给南开大学新生讲了开学第一课。
叶嘉莹:因为我们中国的诗里面有这么宝贵的东西,关乎我们整个民族修养品性的培养。我从诗词中看到光明得到力量。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1948年冬随丈夫到了台湾,不久,因丈夫没了工作,叶嘉莹靠辛苦教书,承担起养活家中老小的重担。叶嘉莹的学生中不乏后来的知名大家,而诗词也给了她,面对人生坎坷的精神力量。
20世纪60年代后叶嘉莹先后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外。1978年暮春,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内地的学校需要教师,便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申请信,她希望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假期都会从加拿大回到国内辗转各地数十所大学讲学,如此奔波30多年直到2014年,叶嘉莹选择定居南开,而她呕心沥血写成的,19部有关诗词的著作,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10.国测一大队:用汗水和生命丈量祖国大地
《感动中国》颁奖辞: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 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 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国测一大队
感人事迹: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8848.86米,这是最新测定的珠穆朗玛峰高程,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测绘科技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取得这个成果的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建队67年以来达到的新高度。
这支被习惯称之为国测一大队的队伍创建于1954年,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民经济发展亟需测绘数据,国测一大队承担的测绘任务,大多位于高寒缺氧、物资匮乏,交通和信息极差的生命禁区。吴昭璞在国测一大队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1960年4月底31岁的吴昭璞带领一个水准测量小组来到南湖戈壁进行测绘,让吴昭璞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意外发生了,装满水的水桶漏了,他意识到在沙漠戈壁中从断水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吴昭璞当时是组长,就命令其它几个队员赶紧撤,顺便把一个望远镜给了他们。他留下来看守进口设备和机密文件。三天后,队员们竭尽全力返回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吴昭璞嘴里面、鼻子里面全是黄沙,人就趴在地上,十个手指深深地插在沙子里面。他身高可能有1米7,在高温的蒸烤下,最后身体蜷缩到也就1米左右。队员们发现,公文箱里的机密资料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但所有的牙膏吃光了,所有的墨水喝干了,队员们含泪用一个装满水的水壶陪伴吴昭璞长眠于戈壁沙漠。从第一代队员开始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着祖国壮美山河的精神就在国测一大队扎下了根。
1975年,郁期青和队友们一起完成了珠峰重力点测量,创造了当时的世界重力测量之最8848.13米的珠峰精确高度,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然而郁期青却因劳累过度引发肺水肿和胸膜炎并发症,经过20多天抢救才从昏迷中醒来,体重从70公斤下降到35公斤,牙齿基本掉光。
郁期青: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是第一位的,在危险困难的情况下,如果你干部走在前面,那其他的人没有话说跟着就上。
2005年国测一大队再次承担了珠峰复测的任务,参与的队员换了一批年轻人,虽然技术装备比30年前,高端先进了很多,但依然是绝壁陡崖严重缺氧,暴风雪频发的恶劣环境,当行至7500米时,突遭特大暴风雪,指挥员下令撤退,然而任秀波坚持要测到,7500米的重力值,为了方便操作,他冒着手冻僵被截肢的风险摘下羽绒手套操作十几分钟,最终任秀波和队友们将,重力测量推进到7790米,突破了当时的重力测量世界纪录。
任秀波: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孤独、寂寞,甚至有时候可能会受到生命的威胁,但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67年来,国测一大队2次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67年来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
特别致敬:抗疫英雄 :2020年,那一个残酷的春天,是谁在守护我们?
是那些在生死线上奔跑的白衣天使,是那些火速集结的人民子弟兵和支援者,是那些不分昼夜创造奇迹的工程建设者,是那些不辞辛劳的社区工作者,是那些平凡岗位的普通人,是那些从“90后”到古稀老人的志愿者,是忍受着隔绝与思念的每一个平凡人。
2020年度特别致敬抗疫英雄,其实我们要致敬的不仅是《感动中国》节目中看到的每一张面孔,也包括着14亿人当中的你我他。我们应该为自己点赞,因为每个人都了不起,没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当然防疫仍未结束,我们依然需要努力。保护好自己,就会更快地等到人类抗疫胜利的那一天 !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