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E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写作专区 >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

写作题:“缝隙”

分享:高总 10-10 写作技巧 下载支付:0.00点

写作题:“缝隙”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个小缝隙,可能隐藏着危机;但有时,一个小缝隙也是黑暗深处能透进光亮的地方,给人无限希望和生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理据

新课改语文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九月阶段提升

(一)注重提高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变“多想一步”到“多想一层”。囿于人生阅历和考场紧张,考生考场写作时和听评讲的事后诸葛肯定不同,回头看一定头头是道,不客气地说,大部分缺乏质和量训练的考生写作也没有什么思考。有些试题质量比较差,写作题就是“防思考设计”的。关键词有层次、关联词有层次、写作期待更有层次,如果学生思维固化,则我们所说所谓“极简”作文题就真的呈现了极简极浅的“度”,那没有深刻,只有浅薄了。九月份,大概率高三写作只有两到三次,则迫切需要打开学生的层次、角度,提高灵活性,打破定势思维。

(二)注重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洽性

自洽不是闭合,是自证。即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的话,自己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错误的。中心句中心语段不能涣散,议论文知其所言,言而有尽,张弛有度,逻辑严谨。

三、例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个小缝隙,可能隐藏着危机;但有时,一个小缝隙也是黑暗深处能透进光亮的地方,给人无限希望和生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边简析一边指出命题问题:

一个小缝隙,——学生可能联想到的“缝隙”是“裂缝、缝隙”(请小心列车与月台之间的空隙,罅隙,则山下皆石穴罅)“漏洞、空子”“空闲、闲暇”(可乘之隙)“感情裂痕、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

则山下皆石穴罅;——皆从上述联想得来;

但有时,——“但”是两个层次的隔断;

一个小缝隙也是黑暗深处能透进光亮的地方,——此“隙”非之前的“隙”,是黑暗的。

给人无限希望和生机。——提示考生最好写后面的。

可以看出“可能隐藏着危机”的“隙”似乎是白底黑缝;“给人希望和生机” 的“隙”似乎是黑底白缝。是不是难点在“有时”,你得看到事物的两面?

问题就是隐喻太强了,题目藏得太深了,学生捞不着,捞上来了也没底。我觉得类似“一个X,可能是P,有时,也可能是非P”的题,不利于培养写作思维品质。

好题,是有教化功能的。我建议这么改: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难以接触到阳光的暗室里,一处缝隙即是救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我跟你讲,极简作文题,既然简,那,话就别太多。字少反而是恩赐。 

 

已经给了观点(中心句)了。核心概念阐释完毕了。剩下就是正反上下前后层次了。“……;但有时,……”是写作立起来的核心。分号前后都要关涉到,前次要,后主要,前后不是一个层次的。

建议这样搭建框架:

承题

呈现在文中的句子路径技术

一个小缝隙,可能隐藏着危机;

毋庸置疑,缝隙确实是或约等于危机;

人行道地砖有缝隙我们走路会溅污水是字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是引申义;人与人之间有了裂缝,而后破镜难重圆是象征义;国家与国家因一次恩怨情仇的历史事件结了梁子,而后有不可逆的历史恩怨是文化心理层面含义……

(综合)我们从未否认……这些看似小的缝隙,不仅是可能隐藏危机,而被事实证明,确实就是危机。

(诚然段的变体,毋庸置疑,文章要有确定性!)

;但有时,

但是,事物是辩证、联系、发展的,……我们还是强调要向前、向上、向好看,这不仅是心态问题,实际上也是对生活的负责态度。如果一个人只看到缝隙的阴暗,无疑是片面的。

自古庖丁从缝隙中看到: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正、主)

陆游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桃花源不就是缝隙中别有洞天的吗?(正、衬)

现代有“四渡赤水”(正、主)

就连……(正、衬)

一个小缝隙也是黑暗深处能透进光亮的地方

这个放在第三段,我们不但要正视缝隙尚存的空间……而且要珍视这个透得进的光亮,不知“眼光”一词是否从这儿而来?

(我们与这句话的嫁接)

给人无限希望和生机

给人无限希望和生机,不是缝隙本身给的,终归,是人发现的。……

(递进段)

无限希望从有限空间迸射而出,需要眼光。

(回扣)

回过头来看,总是看到“隐藏着危机”的,即便危机意识强,但也不免过于悲观,甚至无战略眼光,不能给人希望的主义不足以让人为之虔诚。

(沪式思辨)


(作为一名时代青年不写,改为这个时代的呼唤……)

时代让我们摆脱冷气向上走,预备给人无限希望和祝福的,一定是发现缝隙可透光的人,愿你我携手,……

邱特今天说过,和上海一样,比较重视倒数第二段的训练。

此题容易写着写着忘了缝隙,考生要对准“狭隘的空间”“逼仄的尽头”等去阐释,比如绝处逢生、狭路相逢勇者胜可以视为缝隙。



阅读全文
写作题:“缝隙”

微信扫码分享

文章评论